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04-2012年嘉兴市秀洲区共在历史有螺区查出残存螺点14个,钉螺面积31.954 hm2。钉螺复现时间为5~39年,螺点主要分布在稻田、苗木林、桑(田)地、沟渠等复杂环境,分别占总有螺面积的37.15%、36.93%、16.09%和6.82%。共解剖钉螺8 370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提示苗木林应列入水网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螺情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霞浦县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1986年全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987年进入血吸虫病巩固监测阶段,残存钉螺分布于4个螺点,面积290m2。1997年上升至4400m2。近10年来,虽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灭螺措施,并取得一定效果,但钉螺增长蔓延速度仍较快,至2005年11个螺点面积达178300m2。现将2004~2007年螺情监测情况以及灭螺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进一步调查掌握徽州区螺情现状, 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根据徽州区历史血吸虫病流行情况 和近年来残存螺点分布特点确定调查点, 对调查点范围内的可疑环境采取环境抽样结合系统抽样法进行调查, 并对所得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共调查了3个乡镇、 12个行政村, 投工319人次, 调查面积529.89 hm2 。结果查出4个有螺行政 村, 5个残存螺点, 面积2.44 hm2 , 钉螺密度最大为283只/0.1 m2 。共检获钉螺4 303只, 压片镜检1 534只, 未发现感染性钉 螺。结论 结论 徽州区螺情仍不稳定, 北干渠水系是螺情监测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
霞浦县近3年残存钉螺发现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3年残存钉螺发现情况及其原因,为今后开展螺情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2005年螺情监测中发现的钉螺记录按内容要求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近3年在6个乡镇14个村共查到23个螺点,面积192 300 m2,松港的螺点数和面积分别占52.17%与35.54%。钉螺密度>100只/框(每框=0.11 m2)占21.74%。螺点面积5 000 m2以上占47.83%。山坑类型的螺点数和面积分别占65.21%与72.15%。钉螺残存原因主要是灭螺不彻底,螺点数和面积分别占65.57%与61.65%。结论残存钉螺呈逐年回升趋势,必须尽快落实各项监测措施,提高查灭螺质量,才能阻断血吸虫病的再度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和掌握海陵区钉螺的分布现状和螺情变化规律,为制定控制钉螺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7-2014年海陵区螺情资料,统计并分析影响螺情变化的原因。结果 2007-2014年全区在3个乡(镇、街道)7个村查出有螺环境18处,有螺面积7.832 4 hm2,捕获并解剖钉螺数1 71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各村自查查出有螺环境6处,有螺面积2.134 5 hm2,乡(镇)级专业队复查查出有螺环境12处,有螺面积5.697 9 hm2。5个非流行村查出有螺面积3.126 3 hm2。2008、2012年和2013年复现有螺面积2.274 0 hm2。结论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螺情出现回升和反复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常州市2013-2016年钉螺分布和螺情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6年常州市的螺情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常州市共查出有螺面积40.17 h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30.63 hm2。4年全市共解剖钉螺3 454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全市共查到有螺环境 51个,其中江湖滩、内陆、山丘类型的有螺面积分别为12.13(30.19%)、25.54(63.57%)、2.51 hm2(6.24%)。新发现有螺环境中,江湖滩、内陆类型的面积分别为8.00(26.12%)、22.63 hm2(73.88%)。有螺原因主要是外来输入和邻近扩散。4年药物灭螺面积共计71.74 hm2,巩固药物灭螺面积155.15 hm2,改造有螺环境面积15.90 hm2,改造历史有螺环境面积11.30 hm2。结论 内陆河道钉螺扩散是近年常州市新发螺情的关键,必须需加强监测和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苏省1981年以来逐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简称“达标”)的29个县(市、区)钉螺消长情况的纵向监测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残存钉螺的分布及消长特点,同时对钉螺监测方法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5.17%的县(市、区)在“达标”后出现钉螺,并且残存钉螺大多(77.37%)出现在“达标”后5年内,最长间隔达12年仍可出现钉螺;“达标”后钉螺消长符合残存螺点螺口消长规律;在历史有螺环境“复现”的螺点多呈低密度小面积,一般与灭螺质量有关,而“新发现”螺点相对面积较大,密度较高,甚至还可出现感染性钉螺,常与钉螺扩散、查漏或漏查有关;螺情监测表明查灭螺质量是出现残存钉螺的主要因素,邻近扩散和外来输入也不容忽视;钉螺监测方法研究显示:“定点查”检出率明显高于“普查”和“轮查”。建议采用不同方法组合进行监测查螺,特别在“达标”后近5年要加强历史有螺环境的监测,远期监测则侧重外来输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5~2008年安徽省12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螺情调查结果,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对各监测点钉螺孳生环境与可疑环境进行调查,并运用GPS定位仪对查螺航迹、螺点和钉螺面积进行测定,比较4年各项螺情指标.结果 近4年有10个监测点,25个环境查出116 hm2阳性螺面积,占实有钉螺面积的11.2% 各监测点活螺密度和阳性螺密度升降幅度不一.结论 应用GPS提高了螺情统计指标的精确性,各监测点螺情依然严重,应加强控制钉螺措施,提高药物灭螺质量.  相似文献   

9.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全市 9个县 (市、区 ) 114个乡(镇、场 ) 90 6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 ,疫区大致可分湖沼型和山丘型两类 ,波阳、余干县为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7个山丘型流行区有 5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玉山、上饶县 1995年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市现有钉螺面积 2 770 5 hm2 ,尚有血吸虫病人约 5万人。现就传播控制地区疫情动态及监测对策探讨如下。1 疫情动态1.1 螺情 由于 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 ,造成山区钉螺扩散 ,残存螺点均有所增加 ,钉螺密度普遍升高。玉山县七一水库东干渠及相关水系钉螺蔓延扩散 ,有螺面积达 31hm2。2 0…  相似文献   

10.
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环境改造工程灭螺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2008年黄山市共查出螺点117个、面积31.91 hm2,共实施环境改造灭螺工程43处、面积11.44 hm2,消灭钉螺面积11.42 hm2。43处环改工程中,损坏的有8处、杂草生长且适合钉螺孳生的有13处。损坏的环改工程中,水泥浇注硬化3处、单纯水泥沟壁抹面5处;累计监测面积78.28 hm2,均未查到钉螺。结果表明,环境改造可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残存钉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四川省钉螺分布现状,为制定全省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精准血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和《四川省钉螺调查方案》要求,2016–2017年对四川省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四川省共调查血吸虫病流行区的88 346处环境,共查出有螺环境19 314处,有螺面积4 829.25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全省共设钉螺调查框3 017 915框,发现活螺框1 041 417框,共捕获活螺1 791 115只,全省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34.51%,平均活螺密度为0.59只/0.1 m2。查出的现有钉螺环境分布于9个流行市(州)的54个流行县(市、区)、377个乡(镇)、1 704个流行村。有钉螺分布的环境类型以沟渠型为主(占70.22%),植被类型以杂草为主(占66.45%)。全省首次发现钉螺和首次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年份分别是1913年和1956年,最近一次查见感染性钉螺年份为2008年。结论 四川省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仍较多,今后应加强钉螺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四川省钉螺分布现状,为制定全省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精准血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和《四川省钉螺调查方案》要求,2016–2017年对四川省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四川省共调查血吸虫病流行区的88 346处环境,共查出有螺环境19 314处,有螺面积4 829.25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全省共设钉螺调查框3 017 915框,发现活螺框1 041 417框,共捕获活螺1 791 115只,全省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34.51%,平均活螺密度为0.59只/0.1 m2。查出的现有钉螺环境分布于9个流行市(州)的54个流行县(市、区)、377个乡(镇)、1 704个流行村。有钉螺分布的环境类型以沟渠型为主(占70.22%),植被类型以杂草为主(占66.45%)。全省首次发现钉螺和首次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年份分别是1913年和1956年,最近一次查见感染性钉螺年份为2008年。结论 四川省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仍较多,今后应加强钉螺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钉螺监测数据,了解血吸虫病流行区螺情变化情况,为钉螺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在全国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和三峡库区潜在流行县(市、区)设立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按照不同流行类型开展螺情监测.其中流行区监测点采用系统抽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2006-2009年福清市与霞浦县血吸虫病疫情.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流动监测点实施方案>要求,于2006-2009年对福清市与霞浦县每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流动监测点,进行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36个监测村中发现8个村有钉螺,钉螺点22个,有螺面积359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开化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多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所取得的成效,为达标地区巩固血防成果提供经验。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法,收集1996-2015年开化县查灭螺和环境改造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996-2015年开化县累计查出螺点2 635个,有螺面积102.75 hm2,解剖钉螺12.54万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累计灭螺面积4 932.98 hm2,环境改造综合治理有效压缩了钉螺面积。 结论 开化县以环境改造为主的综合治理方式进一步巩固了血防成果,但仍需重点做好螺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目的 分析了解公安县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状况。方法 方法 按照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 的要 求, 每年在张家湖村监测点开展螺情和人畜病情的调查与检测, 计算疫情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04-2013年张 家湖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0.66%、 7.86%、 4.29%、 2.48%、 1.09%、 1.09%、 0.91%、 0.56%、 0.75 %、 0.58%, 耕牛感染率 分别为12.75%、 10.22%、 9.24%、 3.88%、 0、 2.72%、 1.98%、 1.86%、 0.78%、 0, 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与2004年相比, 2013年人 群感染率下降了94.75%, 且完全消除了散放耕牛现象。2004年监测点有螺面积19.3 hm2 , 2007年以来降至并维持在6.3 hm2 , 有螺面积减少了67.36%, 2004年查出感染性钉螺面积0.1 hm2 , 自2005年起未查到感染性钉螺; 2004年活螺平均密 度0.99只/0.1 hm2 , 2013年为0.07只/0.1 hm2 , 下降了92.93%。结论 结论 张家湖村近10年来血吸虫病疫情大幅下降, 取得了 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省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情况,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和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的要求,在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82个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开展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情况的监测调查。结果全省监测村中有42个监测村发现了钉螺,占监测村的51.22%;有10个监测村发现了感染性钉螺,占监测村的12.20%。监测村发现的钉螺面积占调查总面积的27.86%,发现的感染性钉螺面积占总有螺面积的17.35%。监测村总的钉螺密度为0.16只/0.1m2,总的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044只/0.1m2。结论全省螺情仍不容乐观,有可能成为2010年实现江苏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全省在今后的防治策略上,仍应加强钉螺,尤其是感染性钉螺的控制工作,以从根本上消除和降低血吸虫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目的 分析云南省禄丰县1986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变化, 为消除血吸虫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方法 1987-2014年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调查禄丰县螺情, 特殊环境采用全面细查法调查; 人群病情监测采用血清学 方法筛查, 阳性者再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确诊; 家畜病情监测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 结果 结果 1987-2007年21年中, 除 1988年和1994年由于调查范围较小没有查出钉螺外, 其余各年均查到活螺; 2001年检出输入性血吸虫感染病牛2头, 未 检出本地病畜。自2004年起采取以社会措施为主导、 消灭残存钉螺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措施, 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7年 查不到钉螺, 亦未检出血吸虫感染病人和病畜。 结论 结论 禄丰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巩固; 但很多历史有螺环境尚未 得到改造, 仍具备钉螺孳生条件, 须继续开展螺情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传播潜在风险,为血吸虫病巩固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在嘉兴市秀洲区设立固定或流动血吸虫病监测点,对历史有螺环境、现有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开展螺情调查;应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开展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员血吸虫感染调查。采用螺笼饲养法,观察输入性钉螺在秀洲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捕捉野外保虫宿主,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 2013–2015年嘉兴市秀洲区累计查螺面积540.14 hm2,查出有螺面积1.65 hm2,有螺环境以旱地为主,未检测到感染性钉螺,未监测到外来钉螺输入。3年内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员共开展血吸虫病查病7 668人·次,未查到本地新感染病人(畜),查出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3例。现场钉螺生存、繁殖模拟实验显示,输入性钉螺可以产卵与繁殖;野外保虫宿主调查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动物。结论 嘉兴市秀洲区仍有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和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染源存在,应重点做好本地钉螺和输入性传染源监测与管理,以降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嘉兴市秀洲区血吸虫病传播潜在风险,为血吸虫病巩固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在嘉兴市秀洲区设立固定或流动血吸虫病监测点,对历史有螺环境、现有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开展螺情调查;应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开展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员血吸虫感染调查。采用螺笼饲养法,观察输入性钉螺在秀洲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捕捉野外保虫宿主,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 2013–2015年嘉兴市秀洲区累计查螺面积540.14 hm2,查出有螺面积1.65 hm2,有螺环境以旱地为主,未检测到感染性钉螺,未监测到外来钉螺输入。3年内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员共开展血吸虫病查病7 668人·次,未查到本地新感染病人(畜),查出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3例。现场钉螺生存、繁殖模拟实验显示,输入性钉螺可以产卵与繁殖;野外保虫宿主调查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动物。结论 嘉兴市秀洲区仍有一定数量的残存钉螺和输入性血吸虫病传染源存在,应重点做好本地钉螺和输入性传染源监测与管理,以降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