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Brindley技术重建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05年10月26日采用Brindley技术对1例C,水平完全性SCI患者膀胱功能进行重建,半年后对其膀胱功能进行随访。结果随访期间发现,患者能自主控制排尿,膀胱最大容量从300ml增大至500ml,残余尿量从200ml降至30ml,术后反射性尿失禁消失,未再发生尿路感染,亦未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输尿管上段扩张恢复正常,患者大便时间较手术前明显缩短,但刺激器辅助勃起功能未成功实现。结论Brlndley技术能使患者自主控制排尿行为,解除膀胱痉挛,使膀胱容量扩大、残余尿量减少,抑制尿路感染及改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相对安全膀胱容量间歇导尿法保护上尿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相对安全膀胱容量间歇导尿法防治脊髓损伤患者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23例男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1个月~11年,年龄在7~45岁,其中对照组15例为无膀胱输尿管返流(VUR),其他8例存在VUR,3例轻度返流,5例重度返流,依据患者相对安全膀胱容量的大小结合超声设备,对患者进行间歇导尿,每周测相对安全膀胱容量1次,治疗观察期2年以上。期间给予扩大膀胱容量的药物和方法以扩大膀胱容量。结果入院时无膀胱输尿管返流患者均未出现VUR;轻度返流者出现返流输尿管逐渐变细,返流程度逐渐减轻,直至返流消失;重度返流者返流未出现缓解。结论相对安全膀胱容量间歇导尿法对膀胱输尿管返流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在饮水计划的基础上实施清洁间歇导尿,并给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排尿日记、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患者膀胱功能。结果:治疗后排尿日记指标比较,2组每次排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多(P0.05)、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24h尿失禁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观察组24h尿失禁次数、膀胱残余尿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每次排尿量较对照组改善增加(P0.05)。治疗后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最大膀胱容积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充盈期逼尿肌压力及逼尿肌漏尿点压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配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具有协同疗效,能提高膀胱排尿功能、降低膀胱输尿管返流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倍剂量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所致膀胱过度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临床试验对30例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脊髓损伤患者且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2 mg/次,每日两次治疗,4周后效果不佳者,加倍剂量(4 mg, 每日两次)进行治疗,以排尿日记和生活质量评分观察其治疗的效果。主观感受评价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结果4周后30例患者有28例完成试验,2例患者因口干不能耐受退出。28例患者使用加倍剂量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后每次导尿量由(196.3±44.7) ml增加到(393.5±54.3) ml。漏尿次数由每天(4.96±2.15)次减少到(3.92±2.14)次。ICI-Q-SF评价显示,治疗后改善25例,无效3例。结论脊髓损伤导致的膀胱过度症在可耐受口干的条件下酒石酸托特罗定加倍剂量可有效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漏尿次数。  相似文献   

5.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膀胱容量与压力测定(简称测定装置)在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实际作用,为评价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间隙性清洁导尿及膀胱训练效果提供依据.方法:30例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自制测定装置,根据测得的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针对性指导间隙性清洁导尿的方法和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训练前后观察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的变化及膀胱感染控制的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有大膀胱12例,小膀胱7例.经过1个月的膀胱功能训练,患者膀胱容量趋于正常(平均466.7 ml);与治疗前比较,残余尿明显减少(P<0.05);尿常规转向正常.结论:自制简易测定装置可判断膀胱容量、压力、残余尿量;指导膀胱训练可减少膀胱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对排尿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王元姣 《中国康复》2004,19(2):126-127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 (SCI)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 :76例SCI伴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间歇性导尿、Crede手压法、Valsalva屏气法、激发排尿技术等膀胱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等 ,治疗前后检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结果 :76例患者治疗 1~ 6个月 ,膀胱容量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残余尿治疗后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康复护理结合膀胱功能训练能显著提高患者排尿功能 ,降低并发症 ,缩短康复期 ,免除了因长期留置导尿管所造成的忧郁心理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盆底肌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随访观察其长期疗效。方法:①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将176例骶髓以上脊髓损伤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n=67例)、观察组(n=109例)。对照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联合盆底电刺激。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排尿日记和尿动力学指标,并通过尿失禁生存质量量表(I-QO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②观察组治疗结束半年及以上,通过门诊随诊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临床症状有效的脊髓损伤急迫性尿失禁患者63例进行随访,以观察该方法的长期疗效。结果:①治疗前2组患者24h排尿次数、24h漏尿次数、残余尿量、每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初始尿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充盈末期逼尿肌压、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后2组患者24h排尿次数、24h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减少,每次排尿量增加。最大膀胱容量、初始尿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增加,充盈末期逼尿肌压减小。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同时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入选的76例随访对象中,成功随访63例,随访时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盆底电刺激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能保持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廖明珍  蓝佼晖  罗丹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504-1505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膀胱功能训练和康复护理疗效。方法53例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间歇性导尿结合手法训练、局部音频电疗、微波治疗等膀胱功能训练等康复护理。结果53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结论康复护理结合膀胱功能训练,配合局部音频电疗、微波治疗,能使脊髓损伤病人的膀胱训练达到平衡和恢复自主排尿,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技术与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评定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方面的一致性。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8月,对37例脊髓损伤病人在入院1周内分别接受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和尿流动力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在判断神经源膀胱类型、测量残余尿、膀胱容量以及充盈期膀胱内压力变化方面的一致性。结果在残余尿量以及注水50 m L、100 m L、300 m L、400 m L时膀胱压力方面,简易膀胱容量测定与尿流动力学检查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膀胱容量和注水200 m L时膀胱压力方面,两者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查方法测定结果之间的组间相关系数为0.606~0.919(均P0.01),医生与护士根据两种方法对神经源膀胱类型的判断一致性Kappa系数为0.825(P0.001)。结论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技术与尿流动力学在评定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方面的一致性良好。由于其操作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因此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可作为尿流动力学检查的补充,用于动态监测脊髓损伤病人的膀胱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崇平 《护理与康复》2009,8(3):226-227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脊髓休克期膀胱功能训练及建立自律性膀胱的训练。结果16例建立了自律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2例须行手法排尿,2例伴有尿失禁需配合使用假性导尿。结论实施膀胱功能训练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与脑卒中患者排尿情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脊髓损伤和脑卒中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脊髓损伤患者和4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连续1周的排尿日记记录、残余尿量测定。结果脊髓损伤组尿失禁次数平均每天11次,尿失禁量平均(180.6±21.4) ml,残余尿量平均(257±86.5) ml;脑卒中组尿失禁次数平均每天16次,尿失禁量平均(298.8±34.6) ml,残余尿量平均(28.5±18.5) ml。两组比较,尿失禁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排尿量及残余尿量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超声检查,脊髓损伤组12%出现输尿管扩张或肾积水,脑卒中组未发现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结论脊髓损伤和脑卒中患者排尿功能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具体损伤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保护上尿路功能。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3岁。因尿失禁25年余,加重15个月入院。15个月前患者孕第2胎时尿失禁加重,步行、饭后、咳嗽等腹压增加时即出现尿失禁,静坐、休息可缓解。无尿急、尿频、尿痛及血尿史。专科检查情况:双肾区无叩痛,左右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咳嗽、加腹压时见尿液自尿道口溢出,阴道内未见尿液溢出。第1次膀胱镜:双输尿管开口正常,喷尿正常;膀胱各壁未见新生物。第2次膀胱镜及阴道窥查:外阴形态正常,阴道壁正常;嘱患者加腹压,见尿液自尿道口溢出,且尿道口下方约1cm(阴道口上方)处见一小口向外溢尿,用导管向内插入后再行膀胱镜检,见导管插入膀胱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术与口服消旋山蓖菪碱片联合手法训练及局部微波治疗对患者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对60例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入院后即施以间歇性导尿,并对8例膀胱容量小于250ml及膀胱内压力大于80cmH2O的患者予口服消旋山莨菪碱片10mg/次,3次/d,微波治疗1次/d,同时施以手法训练;以上各项训练前及训练后第4周检测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患者训练后第4周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明显好转(P〈0.01)。结论间歇性导尿与口服消旋山莨菪碱片联合微波治疗能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和自主排尿,减少尿路感染几率,缩短康复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6月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2例。实验组采用Crede手法按摩、电针刺激、间歇性导尿术等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留置导尿和间歇性导尿术。训练期间定期查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进行尿路感染率比较;监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结果(1)实验组、对照组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2.5%(2例)和25.0%(4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2)膀胱容量测定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实验组少于对照组。结论脊髓损伤后早期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膀胱功能障碍的恢复、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致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6):6249-6250
对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致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脊髓损伤致尿潴留伤后3周~6个月,患者肾脏功能正常,无尿道畸形、损伤、输尿管返流;无严重的泌尿系感染、发热,膀胱容量>300 m l且残余尿量>100 m l。59例患者,男41例,女18例,年龄18~57岁,平均42.5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2方法1.2.1观察组本组患者采用间歇导尿。控制患者每日饮水量在1 500~2 000 m l(100~125 m l/h)16:00至次日晨6:00不饮水,输液者适当减少饮水量,并控制液体滴速在30滴/m in左右。两次导尿之间…  相似文献   

16.
背景: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康复治疗中常见问题和难题之一。功能性磁刺激具有安全、无创、无副作用等优点,目前已逐步用于中枢神经传导、疲劳恢复、骨愈合、神经疾病治疗及脑功能研究等各方面,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尚未深入系统地研究。目的:观察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纵向观察研究。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选择2003-05/2004-0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脊髓损伤康复期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方法:对12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Dantec公司(丹麦)生产的MagLite型磁刺激仪,经S1神经根和膀胱区的功能性磁刺激治疗,2次/d,5d/周,4~8周1个疗程。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如残余尿、最大尿道闭合压力、最大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最大尿流率)指标;排尿次数、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结果:患者接受功能性磁刺激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如残余尿、最大尿道闭合压力、最大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最大尿流率)变化除膀胱压力变化不明显外(P&;gt;0.05),其余均有明显变化(P&;lt;0.01~0.001);功能性磁刺激治疗前后日排尿次数的减少、日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的增加,均有明显变化(P&;lt;0.01~0.001);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lt;0.001)。结论:功能性磁刺激可以显著地改善部分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BAT)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脊髓损伤患者(男性59例、女性19例)采取BAT(300U溶于15ml生理盐水)经尿道膀胱壁注射(分30个点,0.5ml/点),治疗前后均记录排尿日记,并观察毒副作用。结果78例患者经第1次治疗后,平均尿失禁次数由13.5次/d降至2.7次/d,平均导尿量由131ml/次增至389ml/次,平均尿失禁量由1690ml/d降致281ml/d,起效的平均时间为7.6d;10例患者在第1次注射8.9个月后接受第2次注射,平均尿失禁次数由9.7次/d降至3.7次/d,平均导尿量由108ml/次增至387ml/次;6例患者在第2次注射后5.8个月接受第3次注射,平均尿失禁次数由9.2次/d降至3.9次/d,平均导尿量由116ml/次增至364ml/次。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经尿道膀胱壁BAT注射是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原性膀胱的有效、安全、可行、可多次重复应用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院内康复训练联合视频APP随访指导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则予以早期院内康复训练联合远程视频APP随访指导,均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予尿动力学检查,测定患者膀胱容量、尿失禁次数、自主排尿量、残余尿量及排尿次数,2组均给予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及国际下尿路功能症状(LUTS)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及尿路功能的改善情况,并采用焦虑、抑郁量表评定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膀胱容量、自主排尿量均上升,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减少,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容量、自主排尿量上升幅度与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减少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下尿路症候群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末次随访2组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SAS、SDS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末次随访2组量表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末次随访2组量表评分上升,观察组评分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院内康复指导联合远程视频APP随访指导干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促进自主排尿,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本组76例脊髓损伤患者,均施行无菌间歇导尿,根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调整间歇导尿次数,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加强会阴部清洁护理。结果本组膀胱容量均正常或接近正常,残余尿量均小于100ml,10例残余尿量小于30ml;52例形成反射性膀胱,24例膀胱充盈后可自行排尿,无严重尿路感染和肾积水等并发症。结论间歇导尿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减少了逆行感染,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是解除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功能性磁刺激(FMS)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采用经S3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例,通过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检查、因排尿症状而影响生活质量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LUTS)症状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0例患者症状有显著改善,日平均排尿次数显著减少,日平均单次尿量增加,尿频、尿急、尿失禁的程度减轻,2例患者无效。结论:FMS可以显著地改善部分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