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目的:对重庆市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定量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从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合理用药和药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可获得性较好,可用基本药物512种,但在药品品种、价格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基本药物使用增加,基本药物使用率达97.0%,但抗生素和激素的合理使用仍需改善;通过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码和质量抽检,药物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结论与建议:重庆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配套政策、动态调整基本药物目录、规范基药招标采购、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与培训、完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河南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建议。方法:从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合理用药等方面选取关键指标,收集河南省3个城市6个区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数据,进行改革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基本药物配备率和使用率逐年递增,可获得性提高,但有部分医务人员和患者认为不能满足治疗需求;基本药物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均下降,患者对改革后基本药物价格和费用的满意度较高,可负担性得到改善;处方合理用药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于乡镇卫生院。结论:完善地方基本药物增补目录,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改良“双信封”评标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药品管理能力,并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培训和宣传.以满足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基本药物的合理期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北京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就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建议。方法:从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合理用药等方面,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基本药物配备率和使用率无显著变化;药品价格变化不大,单张处方费用下降,药品可负担性有所提高;处方用药行为比较规范,但部分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仍不够熟悉。结论:进一步明确基本药物最低使用比例,保证各项相关政策衔接,提高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的认可度,合理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提高可负担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效果。方法:以安徽省、河南省和重庆市为样本地区,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本药物价格、质量和配送等方面进行改革前后和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改革后三省市基本药物中位价格比值和人均每日费用降低,以安徽省和河南省的价格降幅较为明显;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改革后药品质量得到提升,但安徽省药品质量满意度相对较低;基本药物配送率均较高,但存在地区差异。结论:“双信封”制在降低药品价格上有优势,重庆市组建采购联合体的做法有利于有资质的药品生产企业中标,但总体上兼顾质量和价格是完善评标机制的挑战;基本药物配送受货源提供及配送方式影响。建议:完善药品限价机制,合理确定招标方式,保证药品生产企业的供应能力,加强对基本药物配送方式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政策目标层面评价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方法:文献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内容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费用、合理用药情况及基本药物质量等。结果:2011年1—9月次均门诊药品费用和次均住院药品费用较2010年同期分别下降25.93%和25.22%,基本药物价格显著下降,基本药物可及性得到保障与提高;注射剂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联用率、激素使用率及单张处方金额均有所降低,合理用药水平提高;通过基本药物电子码监管与国家药监局飞行检查两大途径,基本药物质量得到保障。结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实施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从药物目录调整、合理用药培训、药物质量监管、长效补偿机制以及药品采购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四川省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实证依据与对策建议.方法:比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样本地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合理用药情况、基本药物可负担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药品收入占医疗机构总收入比例下降,财政补助占比上升;样本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配备率中位数为50.81%;次均处方费用从23.95元降至21.23元,含抗生素处方率从71.06%降至68.37%,含注射剂处方比率从32.27%降至29.70%.基本药物可负担性提高,但部分仍超过了农村居民收入可负担范围.结论: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机制转变;基层医疗机构"两降两升"效果未完全显现;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不足;基本药物价格下降,可负担性仍有待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问题仍待改善.  相似文献   

7.
随机抽取江西省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09-2011年6月份的处方各100张,对其进行合理用药的分析,包括:平均处方用药数、抗生素处方使用比例、抗生素处方使用种类、注射剂处方使用比例、激素处方使用比例以及药品通用名使用比例等,通过合理用药的分析,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合理用药的现状,为完善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可及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江西、四川和重庆共24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结果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的配备率、招标采购、配送时间以及患者药品负担得到了明显改善,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偿机制不断完善.结论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不断提高,但是在目录遴选、招标采购、药品配送、人才队伍建设和补偿机构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可获得性、价格水平和可负担性的角度评价北京市基本药物的可及性。方法:根据北京市2013年糖尿病领域社保抽样处方数据,并结合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数据和实地调研,通过基本药物配备率、中位价格比(Median price rate,MPR)、致贫率等指标进行可及性评价。结果:21种样本药品中,尼群地平、硫酸镁、硝普钠、哌唑嗪、酚妥拉明和格列本脲6种药品的配备率不足15%;9个样本药品的MPR值为1.3~27.4;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在城镇的致贫率为0.44%~0.70%,在农村的致贫率为1.17%~1.88%。结论:北京市部分基本药物配备率极低,基本药物价格水平偏高,基本药物的致贫人口数不容小视。建议:加强对基本药物可及性的监测,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安徽省为例,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供应现状及药品短缺因素。方法:以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在皖北、皖中、皖南三个地区共抽取10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同时以方便抽样的方式抽取54家药品生产企业和62家药品经营企业;发放问卷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供应现状及造成药品短缺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结果:样本地区仍有13%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药品供应严重不足的现象;各个单位的药品配送率存在较大差异,有19%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送率在70%以下;调查范围内的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或者经历过药品短缺。导致药品短缺的主要原因有药品需求不稳定(19.20%)、药品有新的且利润较高替代品(15.94%)等;药品短缺的解决措施包括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2.78%),适当提高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品种价格(12.03%)等。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药品短缺现象,原因较为复杂;政府应继续推行相关政策,全面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应现状,防范药品短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后,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种药品价格及销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行动机构提供的标准方法,对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种基本药物的价格进行了分析.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相对于国际药品参考价格来说,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价格偏高,一些药品的中位价格比值较大;基本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使用中存在问题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我国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层面上揭示了基本药物可获得性低的原因,提出政府应系统考虑基本药物目录范围、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使用和价格等各个方面,形成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从制度上确保公众对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陕西省零售药店药品价格与可获得性产生的影响,为政策调整提出相应建议。方法:利用第二版WHO-HAI标准化调查方法,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对陕西省6个地市的36家和72家零售药店进行调查,将44种药品的价格、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样本药店中原研药和最低价格仿制药的可获得性略有降低;原研药的零售价明显降低,而最低价格仿制药零售价升高,慢性病药物零售价升高较明显;两年来,患者对药物的支付性明显提高。结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陕西省零售药店原研药品价格降低,患者的可负担性改善明显,但调研药品的可获得性却显著降低。建议: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政策,加大对零售药店的扶持力度;零售药店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加强品牌基本药物营销力度;适当降低慢性病药物仿制药的价格,减轻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开展药品价格组分研究,防止部分药品因价格过高影响患者的可负担性。  相似文献   

14.
基本药物制度对农村地区药品可及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基本药物的价格水平进行比较,评价基本药物制度对提高中国农村地区药品可及性的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2010-2011年在中国4省的药品价格问卷调查,借鉴WHO/HAI提供的方法,以中位价格比值评价药品价格水平,以国家相对贫困线和农村地区人均纯收入作为相对购买力划分标准,评价药品价格的可负担性。结果:药品中位价格比值由13.858降为8.204,降价效果最明显的是抗炎药物和心血管药物;药品的总体销量增加了36.74%;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一个疗程的药品费用大概为低收入人群4.21天的工资或一般收入人群0.98天的工资。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药品价格降低,与国际参考价格相比我国药品价格水平仍相对较高,基本药物对低收入人群的可负担性仍较低。建议:应继续大力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包括基本药物生产、流通、定价在内的整个产业链,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低收入人群对基本药物的可负担性。  相似文献   

15.
Medicines are integral of any healthcare system, and limited access to medicines undermines health systems' objectives of equity, efficiency and health development. In African countries, where it is estimated that 50-60% of the populace lack "access" to essential medicines, health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limited drug benefits are more damaging. However, there is no single solution to medicine access problem given its multiple dimensions: availability, acceptability, afford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affordability dimension of medicine access and concentrates solely on price regulatory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that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cy makers may consider in making prices of essential drugs compatible to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African households. The main theme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bilateral dependence in creating price-sensitive purchasers to exert countervailing market power on drug price setting in African healthcare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