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规律及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静脉血糖化血红蛋白AIC(HbAIC)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30眼),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人84例(107眼)并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M无D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Ⅱ、Ⅲ、Ⅳ期(DRⅠ、Ⅱ、Ⅲ、Ⅳ期)5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测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6mm直径区域视网膜厚度,以地形图分9区显示.对各组间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比较.观察糖尿病病人黄斑区荧光素渗漏与视网膜厚度变化关系;对黄斑中心凹1mm直径范围视网膜厚度与HbAIC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正常人黄斑中心凹1mm直径区域视网膜厚度为(168±17)μm,糖尿病病人各组相应区域视网膜厚度分别为(179±16)μm、(205±34)μm、(217±43)μm、(291±96)μm、(408±117)μm.DRⅠ、Ⅱ期间视网膜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2),其余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仅弥漫性荧光素渗漏时视网膜厚度显著增加(P<0.05),视网膜厚度与HbAIC无关.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已有增加,并随着病程的发展,视网膜厚度增加明显,但与HbAIC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09/2020-09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首次就诊且未进行过任何近视矫正训练的儿童56例110眼纳入研究,根据儿童近视的临床表现分为隐匿性高度近视组(27例52眼)和对照组(29例58眼,普通近视儿童)。比较两组儿童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情况,分析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

结果: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以黄斑中心凹最薄,内环区上方最厚。隐匿性高度近视组儿童黄斑9个分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变薄,其中黄斑中心凹、外环区下方和颞侧处视网膜厚度有显著差异(均P<0.05)。随着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屈光度的增高,黄斑各分区的平均视网膜厚度值均降低。与对照组相同屈光度儿童比较,隐匿性高度近视组除0.00D≤屈光度≤-1.00D儿童外环区颞侧、-2.00D<屈光度≤-3.00D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有明显差异(均P<0.05),其余各分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无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与性别、年龄、眼轴、眼压、角膜曲率均无相关性(P>0.05),与屈光度呈负相关性(r=-0.201,P<0.05)。

结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视网膜厚度以黄斑中心凹最薄,内环区上方最厚,黄斑各分区平均视网膜厚度较相应屈光度数近视儿童薄。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与屈光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 )患者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分布特征及影响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共纳入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18例32眼, POAG患者20例36眼,以及高度近视患者21例33眼。采用频域OCT增强深度扫描测定中心凹下( SFCT )、距中心凹1 mm和3 mm处上、下、鼻、颞四个方位的脉络膜厚度(S1CT、S3CT、I1CT、I3CT、N1CT、N3CT、T1CT、T3CT)。比较三组间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对POAG患者的诊断、屈光度、年龄、眼压、角膜厚度、视野缺损等对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较POAG患者在各测量位置均明显变薄(均P<0.05),但与高度近视患者在各测量点的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屈光度是POAG患者黄斑区各测量点脉络膜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颞侧距中心凹3 mm处的脉络膜厚度( S3 CT )受年龄的影响,而诊断、视野缺损、眼压及角膜厚度不是脉络膜厚度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比单纯POAG患者薄,但与高度近视患者无统计学差异,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与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程度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3D 1 000 OCT测量正常青年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就测量的可重复性,黄斑厚度与性别的关系等进行研究。同时将检测结果与其他类型OCT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了解不同OCT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检测的一致性。

方法:青年人111例 222眼。用Topcon 3D 1 000 OCT(ver 2.4)的3D扫描模式对受试者双眼黄斑区进行检测。其中12例24眼进行可重复性检查。并将我们测定的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横向比较。

结果:青年人111例,年龄18~27岁,裸眼或矫正视力全部≥1.0,眼压全部<21mmHg。视网膜平均厚度是273.32±17.08μm,黄斑区视网膜体积为7.73±0.37mm3。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61~264(平均200.13±18.81)μm,黄斑中心区厚度在188~273(平均229.00±18.20)μm。男性黄斑中心区厚度大于女性,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12例24眼行重复检查,结果黄斑区各项指标前后两次对比除外环鼻侧外均无统计学差异,黄斑中心区厚度的可重复性好于黄斑中心凹厚度。

结论:黄斑检查的可重复性好,黄斑中心区厚度可重复性好于黄斑中心凹厚度。3D 1000 OCT测量的青年人黄斑中心区厚度是229.00±18.20μm。不同性别黄斑中心区厚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活体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凯  王光璐  张风  孟淑敏  卢宁  马彦 《眼科研究》2000,18(4):350-353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对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测定。方法对30只经眼科检查确认的正常眼按同一方法进行黄斑区图像采集,并使用随机软件对其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测量。将所得数据按距中心点距离和方位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和检验。结果显著性检验证明测量所得 1320个数据具有良好的可信性,且结果与以往类似报道相符。结论OCT能够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精确的量化测定,正常值测定的结果有助于对眼底疾病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我国正常人贡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etinal neurosensory layer)和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t epithelium,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厚度。方法:用OCT对60例(120眼)正常人进行经黄斑中央小凹水平和垂直扫描,扫描长度4mm,测量并计算黄斑中央小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高度近视性弱视者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厚度,探讨该类弱视的程度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先天性高度近视(10g/L阿托品眼膏散瞳后>-4.00DS)并伴有弱视患者12例20眼。年龄3.5~15岁。采用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fourier-domain optica l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测量弱视眼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厚度以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比较神经节细胞层厚度占视网膜层厚度的比例与患者弱视及近视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我们发现高度近视患者近视程度与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相关性,近视程度高的患者其神经节细胞层相对厚度有变薄现象。结论:先天性近视性弱视的患者黄斑中心区神经节细胞层厚度占视网膜厚度的比例有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体积和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初步探讨肝硬化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的改变。

方法:采用横断面观察研究。将2015-01/2018-03我院肝硬化患者84例168眼和健康人50例100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其中肝硬化患者包括肝硬化代偿期组34例68眼,肝硬化失代偿期组50例100眼。采用OCT对所有受检眼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采用EDI-OCT行脉络膜厚度扫描,以Bruch膜强反射线到脉络膜巩膜交界面强反射线的垂直距离作为脉络膜厚度。分析三组受检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体积和脉络膜厚度的差异。

结果:三组受检者黄斑区各象限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体积无差异(P>0.05)。三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338.50±70.44、357.00±89.16、319.53±74.37μm(P>0.05)。三组间中心凹鼻侧脉络膜厚度有差异(P<0.05); 肝硬化失代偿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鼻侧脉络膜偏厚(P<0.05)。

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较健康者中心凹鼻侧脉络膜偏厚,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体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屈光度、主导眼、眼轴长度的关系。 方法:入选高度近视组患者128例180眼,其中主导眼79眼,非主导眼101眼,应用OCT测量黄斑区及周围视网膜厚度及应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另设正视眼组112人180眼,其中主导眼106眼,非主导眼74眼作为对照,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高度近视患者的平均眼轴长度29.57依1.57 mm与正常组患者的平均眼轴长度(24.13依0.90mm)相比显著延长(P〈0.05)。眼轴长度与黄斑中心凹内环区(距黄斑中心凹1~3mm区)上方( S1)、下方( I1)、颞侧( T1)及黄斑中心凹外环区(距黄斑中心凹3~6mm区)上方( S2)、下方(I2)、鼻侧(N2)、颞侧(T2)视网膜厚度存在相关性,与黄斑中心区及黄斑中心凹内环区鼻侧( N1)视网膜厚度无相关性。高度近视眼组黄斑中心区及各个分区均较正视眼组明显变薄(P〈0.05)。高度近视主导眼与非主导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OCT的检测值低于正视眼组。高度近视组眼轴长度与黄斑区上方( S1)、下方(I1)、颞侧(T1)、上方(S2)、下方(I2)、鼻侧(N2)、颞侧( T2)视网膜厚度存在负相关关系。高度近视眼中主导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非主导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黄斑结构的变化及其与中心视野改变的关系.方法 将高度近视组79例(104只眼)按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分为试验组1(6.00 D≤SE<9.00 D)40例(53只眼)、试验组2(9.00 D≤SE<12.00 D)26例(35只眼)及试验组3(12.00 D≤SE≤15.25 D)13例(16只眼);中、低度近视对照组18例(26只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测量黄斑中心6 mm直径范围视网膜平均厚度及容积,比较各组间的差异;采用Octopus101电脑自动视野计检测中心视野,分析高度近视中心视网膜平均厚度与中心视野平均缺失敏感度(mean defect,MD)的关系.结果 高度近视各组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及容积,试验组1为(272.60±12.35)μm,(9.73±0.51)mm3;试验组2为(273.34±12.99)μm,(9.64±0.46)mm3;试验组3为(271.38±12.71)μm,(9.62±0.64)mm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08±10.62)μm,(9.99±0.53)mm3(P<0.001).高度近视组中心视野MD与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呈低度相关(r=-0.36,P<0.001).结论 高度近视者黄斑区视网膜整体厚度及容积均较低;高度近视视野缺损与视网膜萎缩存在相关性.(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85-287)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黄斑部各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眼压、等效球镜度数和眼轴长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除眼底视盘旁近视弧外无其他眼部异常和眼底病变的高度近视患者102例,随机选取每例患者1眼受检。所有受检眼均予眼压、屈光检查、眼轴长度测定、9个区域的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最小值测定。将黄斑部各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最小值与性别、年龄、眼压、等效球镜度数及眼轴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各区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最小值进行多配对样本的Friedman检验。结果:本组受检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最小值为175.34±29.01μm。各区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内环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较外环区厚;鼻侧和上下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较厚,颞侧较薄;中央区和中心小凹最薄。随着眼轴的延长,中央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增厚,外环区上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变薄。结论:眼轴长度增加所致的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改变可能是高度近视黄斑变性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与比较不同屈光度近视青少年儿童黄斑区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6~18岁青少年儿童115例230眼。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E)分为4组:正视组16例32眼,低度近视组47例94眼,中度近视组34例68眼,高度近视组18例36眼。RTVueXR扫描黄斑区6mm×6mm范围,系统自动分区,分为以黄斑中心小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1mm的中心凹(fovea)环、1~3mm的内环(parafovea)、3~6mm的外环(perifovea),且每个圆环被进一步划分为颞(T)、上(S)、鼻(N)、下(I)4个象限,定量分析各分区浅层、深层毛细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结果:正视、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黄斑区整体浅层毛细血管密度依次显著减低,分别为(44.4±3.5)%、(44.8±3.8)%、(44.3±3.8)%、(42.6±4.5)%(F=2.963,P=0.033),内环颞侧浅层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6.1±3.5)%、(46.8±5.1)%、(46.2±4.3)%、(43.8±5.5)%(F=3.436,P=0.018);四组黄斑区整体深层毛细血管密度随着近视度数增加亦显著降低,分别为(49.9±4.1)%、(48.4±4.7)%、(47.9±5.5)%、(45.3±4.7)%(F=4.806,P=0.003),外环深层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9±4.4)%、(47.2±5.2)%、(46.6±6)%、(43.6±5.1)%(F=5.495,P=0.001)。四组黄斑区整体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93.9±12.9、295.5±13.0、290.9±12.0、284.5±10.7μm(F=6.606,P<0.001)。内环颞侧、鼻侧浅层毛细血管密度与SE呈正相关(r=0.221、0.219,P=0.001、0.001),外环颞侧、上方、鼻侧、下方深层毛细血管密度与SE呈正相关(r=0.172、0.200、0.250、0.296,P=0.011、0.003、<0.001、<0.001);黄斑区除中心凹外其余区域视网膜厚度与SE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青少年儿童近视度数的增加,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密度降低,以内环颞侧为甚;深层毛细血管密度降低,以外环范围内为甚;视网膜厚度降低,以内环和外环范围为甚。青少年儿童近视随着屈光度增加,会导致黄斑区结构和血流循环的变化,在高度近视眼中改变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研究眼轴长度对非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筛选无眼底改变的近视患者90例90眼,男47例,女43例,年龄18~35岁。入选患者根据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分为3组:低、中度近视组(lowandmediummyopiagroup,LMMG),等效球镜度数为-0.50~<-6.00D且眼轴长度为24~<26mm,共29眼;高度近视组(highmyopiagroup,HMG),等效球镜度数为-6.00~<-10.00D且眼轴长度为26~<28mm,共37眼;超高度近视组(superhighmyopiagroup,SHMG),等效球镜度数≥ -10.00D且眼轴长度≥28mm,共24眼。根据黄斑区9分区模式使用CirrusHD-OCT检测入选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值的差异。使用线性回归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值与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的关系。结果 HMG的内环下方黄斑厚度(inferiorinnermacularthickness,IIM)、内环颞侧黄斑厚度(temporalinnermacularthickness,TIM)和外环所有象限的视网膜厚度测量值明显小于LMMG,但黄斑中心区厚度(centralsubfieldthickness,CST)测量值明显大于LMMG(均为P<0.05)。SHMG的IIM、TIM和外环所有象限的视网膜厚度测量值明显小于LMMG,但CST测量值明显大于LMMG(均为P<0.05)。SHMG外环所有象限的视网膜厚度测量值明显小于HMG,但CST测量值明显大于HMG(均为P<0.05)。CST测量值与屈光度数呈负相关,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内环平均厚度、IIM、TIM测量值与屈光度数呈正相关,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外环每一象限的厚度、外环平均厚度、黄斑区平均厚度和黄斑体积测量值与屈光度数均呈正相关,与眼轴长度均呈负相关。结论 随着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数的增加,非病理性近视眼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增加,内环和外环厚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蒋道源 《实用防盲技术》2012,7(3):117-118,138
目的检测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及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并与正常人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选择残疾鉴定工作中超高度近视患者20例(40眼)和正常对照组20例(40眼),用综合验光法验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测量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分析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中心凹部神经上皮层厚度及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关系。结果超高度近视眼平均眼屈光度数为(18.30±4.6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中心凹平均神经上皮层厚度为(158.54±6.82)μ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EP各波的反应潜伏期N75波为(85.26±2.95)ms,P100波为(120.97±10.58)ms,N145波为(153.66±9.03)ms,P100波振幅(5.12±2.03)uv,同对照组相比,各波反应潜伏期明显延迟,振幅低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高度近视眼与正常眼相比,眼屈光度数越大,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变薄,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明显较正常眼差,提示视网膜神经上皮通路功能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视网膜厚度变化,并探讨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与眼轴、年龄的关系。
  方法:儿童39例65眼,平均年龄9.913.41岁,所有受检眼排除眼底的疾病和眼前节的病变。根据阿托品扩瞳验光的结果,分成高度近视性弱视组(24眼)、高度近视组(19眼)、正视眼组(22眼),运用海德堡OCT对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及距中心凹0.5,1.0,1.5,2.0,2.5,3.0mm处上方( S,12∶00位)、颞侧( T,9∶00位)、下方( I,6∶00位)、鼻侧( N,3∶00位)的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并通过A超测量出所有受检者眼轴长度。对各组间同一位点的视网膜厚度进行比较,分析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与眼轴、年龄的关系。
  结果:高度近视性弱视组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薄于高度近视组,厚于正视眼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其中距中心凹0.5 mm处颞侧及下方视网膜厚度、距中心凹1.0 mm处颞侧及上方视网膜厚度,高度近视性弱视组与正视眼组相比均变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距中心凹1.5,2.0,2.5,3.0mm处鼻、上、颞、下视网膜厚度,高度近视性弱视组与高度近视组、正视眼组相比均变薄,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近视性弱视组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与眼轴、年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高度近视性弱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黄斑部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方法:随机抽取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69例138眼。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d; 1wk; 1,3,6mo的黄斑部视网膜进行检查,分别测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0.5mm区域、直径1.5mm区域及直径3mm区域的上方、鼻侧、下方、颞侧9个区域的视网膜平均厚度及容积。

结果: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1.5mm内(A1,A2,A3,A4)术后1d; 1wk的视网膜厚度及容积均低于术前,术后1,3,6mo同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0.5mm内(A0)以及直径3mm内的区域(A5,A6,A7,A8)术后1d; 1wk; 1,3,6mo同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常规LASIK术后所出现的部分区域黄斑部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是轻微可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