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的CT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7例胸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术后行CT断层扫描,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记录螺钉穿透骨壁的位置、数目和距离。结果:37例患者共置入405枚胸椎椎弓根螺钉,124枚螺钉(30.61%)穿透骨壁,其中76枚(18.77%)穿透椎弓根外侧壁,32枚(7.90%)穿透椎弓根内侧壁,16枚(3.95%)穿透椎体前壁。66枚(16.30%)穿透距离<2mm,37枚(9.14%)穿透距离在2mm~4mm之间,21枚(5.9%)穿透距离>4mm。结论:胸椎椎弓根螺钉骨壁穿透率较高,应严格按照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仔细操作,避免出现因螺钉置入不当造成神经、血管或内脏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椎弓根螺钉位置与手术效果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分析螺钉位置与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对305例共1214枚椎弓根螺钉位置进行XCT扫描或X线平片分析,以器械中穿破了大螺钉为标准将305例分为好、可、差3组。结果: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占85.7%,螺和部分穿破椎弓根皮质占11.4%,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较多占2.9%,穿破率在T11-T12节段较高为18.7%。好206例、可80例、差19例,好与可组的脊椎骨折复位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可组仅1例  相似文献   

3.
李翀  沈忆新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2):902-905
目的研究X线片、CT和MRI对术后胸腰椎椎弓根螺钉位置的影像判断特点,选择判断椎弓根螺钉位置准确性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6具正常成人尸体脊柱标本(T9-L5),分别将108个钛合金的椎弓根螺钉植入标本椎弓根,然后分别摄X线片、CT和MRI扫描。随后由不知情的第三者阅片判断各个椎弓钉位置,再逐个轴位横断解剖脊柱标本以检查螺钉的实际植入位置。最后,评估各种评判方案的准确度。结果X线片组、CT组、MRI组和X线片加CT加MRI联合组的判定灵敏度分别是93.68%、95.79%、93.68%和97.89%。其判定特异度分别是23.08%、5 3.85%、46.15%和33.33%、63.64%、50.00%和81.82%。综合判定X线片组、CT组、MRI组和X线片加CT加MRI联合组的准确度分别是85.19%、90.74%、87.96%和94.44%。结论对于常规胸腰椎术后患者,单纯应用X线片判定术后椎弓根螺钉位置准确性是比较可靠的,但对于术后出现神经症状者应联合应用X线片加CT加MRI,以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评价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手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2年主动脉相对于脊柱的空间位置变化。方法:研究对象为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矫正手术的22例右胸主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通过三维重建CT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2年主动脉位置和顶椎旋转畸形情况,测量参数包括主动脉-椎体距离、主动脉-椎体角、主动脉-椎管距离、左侧椎弓根螺钉长度和顶椎旋转角。通过X线片测量胸主弯的Cobb角和胸椎后凸角。结果:术前主胸弯Cobb角为57.5°±9.8°,术后1周矫正至13.6°±6.5°,术后2年时为16.2°±6.8°;主胸弯Cobb角矫正率术后1周时为77.5%,术后2年时为73.3%。术前顶椎轴面旋转角为29.4°±9.3°,术后1周矫正至14.6°±6.9°,术后2年时为17.4°±6.8°;顶椎旋转畸形的矫正率术后1周时为49.5%,术后2年时为39.7%。主动脉-椎体距离在T6~T11节段术前显著大于术后1周(P<0.05);在T7~T9节段术后2年显著大于术后1周(P<0.05)。主动脉-椎体角在T5~T11节段术前显著大于术后1周(P<0.05);在T7~T10节段术后2年显著大于术后1周(P<0.05)。主动脉-椎管距离在T7~T11节段术前显著小于术后1周(P<0.05);在T6~T10节段术后2年显著小于术后1周(P<0.05)。结论:右胸主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术后主动脉相对于脊柱的位置较术前向前内侧移位,术后2年较术后向后外侧移位。在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中应该避免椎弓根螺钉穿出椎体前皮质或者椎弓根外侧皮质而导致主动脉损伤。  相似文献   

5.
CT扫描与X光平片对椎弓根螺钉位置判断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CT扫描与X光平片对椎弓根螺钉位置判断比较熊传芝1郝敬明2徐能3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术中由X线设备协助导向,术后也多以正侧位X线片,偶以CT,判断螺钉放置位置的准确性。我们收集了同期进行过X光平片及CT检查螺钉位置的共17例病人的资...  相似文献   

6.
112例椎弓根螺钉位置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相似文献   

7.
对X线图像评价椎弓根螺钉水平面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水平面位置的X线图像判断方法。方法:选用12具脊柱标本(T11~L5)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测量各节段与螺钉水平面位置相关的7个参数:椎弓根水平面成角,椎弓根狭窄处横径,椎弓根中心轴椎后方(PAPP)距正位成像椎弓根阴影中心的水平距离,椎弓根中心轴椎前方距正位成像椎弓根阴影中心的水平距离,直径6mm螺钉在PAPP进钉水平面内的最大允许偏离角度,PAPP距关节突关节中央(胸椎)或关节间隙中央(腰椎)的水平距离,PAPP距上关节突外缘的水平距离。以此作为客观依据对实验性三种水平面位置(好、可、差)螺钉共240枚进行X线评价。结果:经方差分析,7个位置参数在各节段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X线图像法判断的敏感性为84%~95%,特异性为93%~96%,预估值为85%~92%,与40例经CT扫描证实的螺钉位置进行比较,其诊断价值与实验结果相近。结论:以各节段椎弓根螺钉水平面位置参数为依据的X线评价法是一种简单、相对可靠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椎弓根螺钉植入导向器的研制及体外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自制椎弓根螺钉导向器提高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性。 方法 根据椎弓根的解剖特点 ,研制椎弓根螺钉植入导向器。用多层螺旋 CT测量 2具胸椎标本 (T1 ~ T1 0 )椎弓根的三维定量解剖数据。依据其中轴的水平位角 (transverse section angle,TSA)和矢状位角 (sagittal section angle,SSA)值 ,调节导向器水平和矢状刻度盘角度。植入螺钉后拔出 ,用显影剂填充钉道。 CT测量显影钉道的 TSA和 SSA值。 结果 析因设计资料方差分析显示 ,椎弓根显影钉道的 TSA、SSA与其中轴的 TSA、SS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椎弓根螺钉导向器操作简便 ,其导向使钉道达到理想角度 ,能减少椎弓根穿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钉道周围骨质的平均CT值,为椎弓根皮质骨螺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21~70岁男女性腰椎高分辨率CT扫描影像资料,每10岁一个年龄组,单组随机抽取30例共300例数据。将各组数据导入Mimics 18.0中进行骨组织三维重建,在L4和L5椎体上模拟椎弓根皮质骨螺钉与传统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分割出各模拟螺钉与骨质相交的感兴趣区域并测量其平均CT值。结果:同年龄段同性别同种置钉方式L4、L5椎体感兴趣区域平均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皮质骨螺钉置钉与传统椎弓根螺钉置钉钉道周围感兴趣区域的平均CT值21~30岁组男性分别为547.4±48.2Hu和311.1±20.3Hu,女性为517.3±56.0Hu和279.1±41.7Hu;31~40岁组男性分别为519.6±48.9Hu和258.7±26.5Hu,女性为521.5±58.8Hu和287.8±33.2Hu;41~50岁组男性分别为490.9±69.8Hu和249.7±37.5Hu,女性为500.7±81.0和262.0Hu±72.1Hu;51~60岁组男性分别为436.5±65.7Hu和217.4±20.8Hu,女性为438.8±45.8Hu和222.1±22.6Hu;61~70岁组男性分别为396.1±40.0Hu和204.0±36.4Hu,女性为364.5±73.6Hu和153.5±27.1Hu;两种置钉方式各年龄组同性别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皮质骨螺钉为传统螺钉的1.7~2.3倍。同种置钉方式不同性别间平均CT值比较,传统螺钉置钉在21~30岁、31~40岁和61~70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皮质骨螺钉置钉在21~30岁和61~70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固定钉道周围骨质CT值明显高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椎弓根皮质骨螺钉固定具有更高骨-螺钉界面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手术矫正,对Cobb角20°的1例患者行椎管减压、椎体融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对Cobb角20°的19例患者行椎管减压、椎体融合、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并植骨融合术。结果患者均获得6个月的随访。未出现术后感染及断钉、断棒等情况。Cobb角、腰椎前凸角和胸腰段后凸角: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均较术后进一步改善(P0.05)。JOA评分及ODI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均较术后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椎管减压是减轻患者疼痛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并探讨其置钉方法.方法:372例患者采用徒手方法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记录置入操作中和术后并发症,其中37例患者术后行CT断层扫描检查判断螺钉的位置,记录所有穿透骨皮质螺钉的数目和距离.结果:共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2261枚,平均每例患者置入螺钉6.08枚,术中6例次置钉过程中出现脑脊液从钉道中流出,术中和术后未出现神经、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37例患者术后行CT扫描判断螺钉位置,405枚螺钉中124枚(30.62%)穿透骨皮质,1枚(0.02%)穿透椎弓根内侧壁超过4mm.结论:徒手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穿透骨皮质的发生率较高,应该根据每个椎体旋转、倾斜等差异个体化确定置钉位置和方向,操作仔细认真,保证准确、安全、可靠地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  相似文献   

12.
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弓根螺钉固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对提高其固定技术、增强固定的稳定性、减少并发症和改进固定器械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椎弓根的结构特点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解剖基础。螺钉的大小、形状、疲劳特性和椎体的骨密度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螺道的准备、螺钉的植入点和植入方向以及辅助的椎板钩、骨水泥的应用、合理的植骨是影响固定强度不可忽视的技术因素。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体外试验不能很好的反映器械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生物力学特性,体内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永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中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划分为观察组(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46例和对照组(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46例,比较分析两组数据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13.54±34.27) mL较对照组(264.41±70.38) mL少,差异显著(P<0.05)手术时间(125.71±18.49) min和住院时间(9.38±1.87) d均较对照组(176.47±26.18) min、(14.85±2.67) d短,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切口长度(7.87±1.48) cm短于对照组(12.83±2.64) cm,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后凸畸形1例和术区肌肉功能障碍1例,对照组发生后凸畸形2例、伤口感染6例和术区肌肉功能障碍3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23.91%)。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疗效相当,但经皮内固定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3例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外固定治疗术后的50枚螺钉进行位置分析.内容涉及在CT片上测量螺钉角度及螺钉与椎弓根管壁的关系.结果显示:有56%的螺钉位置正确;有44%螺钉存在一些不足,但均未破坏椎弓根的解剖结构.同时,还讨论了CT片间接测量法,认为该方法与其他直接测量方法相比,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椎弓根螺钉应用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括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在脊柱骨折、腰椎滑脱、脊柱畸形和脊柱不稳等疾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术中照片对判断胸腰段椎弓根螺钉位置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椎弓根螺钉固定器由于有牢固的三维固定和短节段固定的特点,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国内逐渐也开展了该类手术[1~3]。该手术的关键是如何准确地置入椎弓根螺钉。术中照片是一种提高螺钉置入准确性的方法,我们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总结了临床资料。1材料和方法1.1模拟术中椎弓根钉置入 30具完整的成年人T8~L3节段脊柱标本,剥离脊柱后方的软组织,暴露出椎弓根的骨性标志。按Dick[4]描述的椎弓根螺钉入点,用2mm直径的钻头钻穿椎板骨皮质后,向前内呈5~10”角,敲人直径为1. smm的克氏针于596个椎弓根内。针从椎体前方穿出后,退针至…  相似文献   

17.
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位置的分区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Wu Y  Hou SX  Wu WW  Peng BJ  Wang HD  Wei X  Shi YM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4):1572-1575
目的 探讨术后CT扫描对胸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分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共450枚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手术节段椎弓根CT扫描,根据椎弓根螺钉在CT片显示的位置及可能引起的危险将其分为A、B、C三个区:A区,螺钉位置正常(椎弓根螺钉位于椎弓根中央,未穿透椎弓根和椎体,深度合适)。B区,螺钉引起椎弓根部分皮质破裂或穿透椎体前方或侧方,但没有引起严重的神经或血管损害。同时,将椎弓根螺钉偏向椎弓根外侧或上方、内侧或下方、穿透椎体前方或侧方分别划分为B1、B2、B3三个部分。C区,椎弓根螺钉位置严重偏差,直接威胁脊髓、神经根或大血管。平均随访时间25.8个月。比较胸椎不同位置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时椎弓根螺钉的准确位置及术后可能因为椎弓根螺钉位置偏差引起的并发症。结果A区共367枚(81.6%),B区78枚(17.3%),其中B,区40枚(8.8%)、B2区23枚(5.1%)、B3区15枚(3.4%),C区5枚(1.1%)。从结果看T3-6节段最容易发生椎弓根螺钉的位置错误。结论根据CT扫描影像结果对椎弓根螺钉位置进行分区,有助于准确判断椎弓根螺钉的位置,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椎弓根螺钉作为一种较为优良的脊柱内固定手段,近几年来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本文就生物力学研究与椎弓根螺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术中导航系统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置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手术治疗的脊柱侧弯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1例采用术中三维即时导航系统辅助置钉(导航组),19例采用传统徒手方法置钉(徒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导航组置钉准确度[A/B/C/D/E,(221/8/5/0/0) vs (174/19/12/7/0), P<0.001]、手术时间[(43.7±12.2) min vs (65.4±19.7) min, P<0.001]、术中出血量[(623.2±40.5) ml vs (1 024.3±38.3) ml, P<0.001]、单钉置入时间[(2.2±1.3) min vs (5.1±2.4) min, 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但两组间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8.2±4.6)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均显著下降(P<...  相似文献   

20.
3种椎弓根螺钉植入法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水平面植入的最佳方法。方法选用15具胸腰椎脊柱标本(T11~L5),随机分三组,分别模拟Roy—Camille、Magerl和节段性差异法先后植入直径5mm、6mm、7mm椎弓根螺钉,观测进钉点和进钉方向与椎弓根中心轴吻合情况、螺钉穿破椎弓根情况和位于椎体内的最大长度。结果Roy—Camille法进钉点多偏椎弓根中心轴内侧,进钉方向与大多数椎弓根E角吻合较差;Magerl法进钉点与腰椎椎弓根中心轴吻合较好,但进钉点方向与E角仍存在差异;节段性差异法与椎弓根中心轴吻合最好。Roy—Camille法螺钉位于椎体内相对较少,Magerl和节段性差异法螺钉位于椎体内较多。植入5mm螺钉时,3种方法的穿破量均极少,植入6mm和7mm螺钉时,穿破量和穿破率相应增加,三者中Roy—Camille法穿破率较高,节段性差异法较低。在胸腰椎交界处无论何种进钉法,使用6mm或7mm时螺钉均有不同程度椎弓根穿破,而在下腰椎使用7mm螺钉的穿破量仍极少或无。结论根据不同节段选用不同直径螺钉、不同进钉点位置和不同进钉方向植入螺钉,节段性差异法植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