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凤莉  黄峰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1100-1100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并伴有全身多脏器损害病死率较高,现将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诱因、病期、发病率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2 3年来 11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诱因、病期、累及的器官数目及受损脏器的频数。结果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 8.8% ,病死率为 39.1% ,主要诱因为出血 ,最易发生的病期为少尿期 ,最易受损的脏器为肾脏。结论 坚持“三早一就”的治疗原则 ,早期抗病毒治疗 ,及时防治休克、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 ,可以避免或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降低病死率 ,提高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点,加强HFRS的防治工作。方法:对我院1995~2006年收治的318例HFRS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青壮年发病为多,大多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本组资料病死率1.89%。结论: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好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三关,同时防治并发症,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可造成人体多脏器的功能损害,从而引起诸多的并发症,病死率高,危害极大,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HDC)是肾综合征出血热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40%~75%,所以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尽早的诊断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康立  张静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9):421-422
目的总结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低血压休克救治经验,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004年~2006年治疗的60例以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入院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代偿性休克全部治愈,36例发生少尿;失代偿性休克18例,全部发生少尿,3例死亡。结论对于HFRS低血压休克,及早诊治是关键,合理的液体疗法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充血、出血、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我国为重疫区。近年来,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的改进,病死率已由10%降到3%~5%。  相似文献   

7.
康立  张静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5):421-422
目的总结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低血压休克救治经验,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004年~2006年治疗的60例以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入院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代偿性休克全部治愈,36例发生少尿;失代偿性休克18例,全部发生少尿,3例死亡。结论对于HFRS低血压休克,及早诊治是关键,合理的液体疗法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心电图变化。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2003年收治的曾行各期心电图检查的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将不同病期、不同病型的心电图表现发生率、异常率和种类进行比较。结果发热期25例中心电图异常3例(12%),低血压休克期20例中心电图异常18例(90%),少尿期50例中心电图异常30例(60%),多尿期56例中心电图异常14例(25%),恢复期56例中心电图异常2例(3.6%)。轻型8例心电图异常1例(12.5%),中型28例心电图异常12例(42.9%),重型和危重型24例心电图均异常(100%)。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发热期、多尿期、恢复期。重型和危重型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型和中型,中型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型。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均有心电图异常发生,以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最多见,其次为多尿期。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 tan virus)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典型病例临床上可分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近年来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在我们确山每年还有死于出血热少尿期病人,现将我院2002~2004年10月收治的出血热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衰竭器官发生频率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46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0例患者中重型患者114例,危重型患者116例,死亡85例,病死率为18.5%。各个临床分期中发生器官衰竭数比例各不相同,在疾病的进展至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出现多个脏器序贯衰竭的比例逐渐增加;病死率随着器官衰竭数的增加而呈正相关;发病年龄、发病后入院时间、有无血液透析或血液净化等因素与治愈率、死亡率显著相关。结论:保护易衰竭器官,及时防治休克、DIC、大出血、肾衰、水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避免或减少MODS的发生是治疗肾综合症出血热合并多器官衰竭的关键;为了提高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愈率,应严格遵循"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的治疗原则,同时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和使用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1.
郭志南  陈国伟  陈华芳  荣飚 《医学动物防制》2012,(12):1299-1301,1304
目的了解和掌握厦门市人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规律和分布特点,制订符合厦门市实际情况预防控制方案。方法开展肾综合征出血热个案调查、疑似病例监测、医院HFRS漏报调查和健康人群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厦门市2005-2010年厦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6例,以青壮年为主,35~60岁占81.25%(13例),平均年龄49.75岁,男女性别比7∶1,职业以农民最多,共8例(占50.00%);岛内湖里和思明区发病数占全部发病数的81.25%;发病季节呈秋冬季(10~12月)高峰;2005-2010年出血热病例主动监测送检阳性率7.89%,漏报率调查未发现漏报现象;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1.63%。结论厦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呈散发分布,加强湖里区、思明区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控力度,加强医疗机构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诊疗培训,提高监测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属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掌握吉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分布等情况,为制定全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吉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统计、研究分析. 结果全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1 840例,死亡20例.发病率为6.90/10万,比2003年增长38.11%,发病率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延边、吉林、长春、白山4个市州发病率高于全省平均发病水平,3~6月份,10~12月份为全省流行高峰季节,全年均有发病. 结论吉林省正处于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期,应重视其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 ,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 (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中的病原体引起的一种病情重、病死率高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其病死率为5 %~ 10 % ,平均病死率为 3.35 % [1] 。世界的汉坦病毒已鉴定出多种型别 :姬鼠型 (Hant  相似文献   

15.
肾综合征出血热(下称肾综出血热)是一种由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已成为对人民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程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如何积极有效地防止肾综出血热患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县地处闽东山区,由于特定的自然条件,每年秋冬季和春季是本病的流行期,秋冬季为高峰流行期。多年来,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低血压及肾损害,典型者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本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死率高,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 并发意识障碍的病因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33例有意识障碍的HFRS患者按预后分为两组,其中死亡组16人;治愈组17人,回顾性分析其病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意识障碍的病因中脑出血占21% (病死率71%) ,脑水肿、脑疝占24% (病死率100%) .死亡组病例休克和少尿的持续时间比治愈组延长,低钠血症和腔道出血的发生率高于治愈组 (P<0.01和P<0.05) .死亡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血肌酐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显著升高,与治愈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脑出血和脑疝预后不良.休克期和少尿期延长、腔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和低钠血症可能是影响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意识障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肾综合征出血热起病急 ,病情凶险 ,近年来抗病毒治疗对缩短病程、减轻脏器损害 ,减少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自 1997~ 2 0 0 1年应用干扰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98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9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均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早期的住院患者。诊断依据符合 1996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分为治疗组 49例 ,对照组 49例。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无论是治疗组、对照组均按肾综合征出血热各期变化 ,按每期的治疗原则给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入院后给予干扰素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窦性心动过缓与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并发窦性心动过缓,38例)和对照组(未并发窦性心动过缓,115例),收集临床资料,采集血样标本,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与窦性心动过缓的关联性。结果 24.6%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生了窦性心动过缓。两组患者血碳酸氧根离子浓度、尿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体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在19.8~22mmol/L时,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每增加1mmol/L,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窦性心动过缓风险增加60%(OR=1.6,95%CI 1.2~2.1,P<0.05)。结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窦性心动过缓与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液体疗法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整个救治过程中是一项主要的治疗措施。尤其是在低血压休克期抢救中显得更为重要。HFRS休克期是病情最严重的阶段之一,死亡率高,影响以后各病期的病情进展。1998年10月—2003年9月我科收治的HFRS重型、危重型60例,体会到正确输入液体,对防治休克,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