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青青  王茁  张立军  聂铮  蔡君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2):2362-2363
目的:探讨Ⅱ期手术切除纤维板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2008年在我院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的9例乳腺癌患者,均置管时间超过15日,行传统处理无效。局麻下行胸壁皮瓣纤维板切除后重新置管、缝合,用绷带加压包扎。结果:9例病人术后无1例发生皮下积液,引流管平均引流时间为(3.00±0.13)d。结论:Ⅱ期手术切除纤维板可以有效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难治性皮下积液。  相似文献   

2.
莫春连  何沙  卢永刚 《实用癌症杂志》2012,27(4):382-383,38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注意手术技巧及合理的引流、护理,以预防皮下积液发生。结果 80例乳腺癌患者中13例发生皮下积液(16.3%),9例经反复穿刺抽液,2例经调整引流管位置,2例经重新置管、负压引流,加压包扎等治疗,2周内治愈。结论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明显降低了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技巧对皮下积液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技巧对皮下积液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的乳腺癌患者418例,术中依据乳腺淋巴回流行淋巴管结扎,同时腋窝侧只留置一条皮下引流管行负压吸引,术后无需任何形式加压包扎。结果418例中仅12例出现术后皮下积液〉10天,发生率约为2.9%,所有积液患者在术后两周内〈14天拔除引流管。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依据乳腺淋巴回流行淋巴管结扎,是1种有效的预防皮下积液的手术方法,术后无需任何形式加压包扎且皮下只需留置腋窝侧一条负压吸引管。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策略及手术技巧的改进.方法总结及随访258例乳腺癌的外科治疗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①Ⅲ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88例,行根治术20例,两者的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期患者有5例行根治性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②采用特制乳腺刀游离皮瓣和电刀切除,手术输血3.5%.局部并发症术后皮下积血2.7%.皮瓣坏死7.4%,皮下积液18.6%.患肢水肿4.3%.结论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部分Ⅳ期患者仍然可以行根治性手术乳腺刀和电刀的使用,可以减少手术输血,缩短手术时间,不会增加并发症合理的腋窝清扫可以减少并发症.肿瘤防治杂志,2001,8(特)263-265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并发皮下积液的患者资料,同时搜集性别、民族相同、年龄相差3岁内未发生皮下积液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配对的患者手术时间相差在一周内,手术操作均为同一医生和同一组护理人员,进行1∶2配对。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民族、手术时间、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手术切口类型及既往病史、用药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随访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情况。结果:对是否发生术后皮下积液的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影响分析,糖尿病(OR=1.886,95%CI:0.379~11.502)、淋巴结转移(OR=4.845,95%CI:1.465~16.342)、生物蛋白胶的使用(OR=0.302,95%CI:0.135~0.675)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可能性是无基础病、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1.886倍、4.845倍。使用生物蛋白胶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可能性是不使用生物蛋白胶的0.302倍。乳腺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手术切口类型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合并有基础疾病、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易发生皮下积液。使用生物蛋白胶的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可能性降低。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手术切口类型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皮下积液的防治效果。方法:21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临床试验设计分为2组,对照组108例给予临床常规局部加压包扎法进行治疗,干预组107侧在上述传统治疗措施基础上合并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置引流管时间、平均日引流量、皮下积液率、皮瓣坏死率、切口Ⅰ期愈合率。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置引流管时间分别为9.8和7-3d.平均日引流量分别为170ml和144ml,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分别为31%和13%,皮瓣坏死率分别为12%和4%.切口Ⅰ期愈合率分别为67%和82%,经统计学检验,以上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本次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干预研究发现,较临床上传统的单纯局部加压包扎法这种治疗手段相比,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疗法在防治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方面表现出更佳的效果,能够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皮下积液尽早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09年11月期间11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手术资料,其中51例术中采用超声刀(超声刀组),63例患者为常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副损伤、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检出率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无副损伤发生.超声刀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应用超声刀行乳腺癌手术安全、可行;超声刀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是理想和必备的手术工具.  相似文献   

8.
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假体乳房再造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假体乳房再造.方法 1998年3月至2005年9月,对26例早期乳腺癌在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以国产硅凝胶假体植入胸大肌后Ⅰ期进行乳房再造,术后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26例手术均获成功,但5例乳头乳晕部分皮肤发生缺血坏死,通过换药愈合,1例出现皮下积液,通畅引流后消除.随访1~90个月,无一例复发和远处转移.乳房美容效果良好占69.2%,一般占19.2%,较差占11.5%.结论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假体乳房再造术,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满意,是适合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腔镜辅助下行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Ⅰ期假体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12月~2007年10月经TE或CEX方案新辅助化疗2~6周期后的乳腺癌患者20例,Ⅰ期8例,Ⅱ期10例,Ⅲ期2例,其中10例Ⅱ期患者4例降为Ⅰ期,2例Ⅲ期降为Ⅱ期.在乳腔镜辅助下行保留乳头乳晕区的皮下腺体切除,Ⅰ期将假体植入胸大肌、胸小肌之间.根据术中冰冻决定是否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结果:20例中1例行双侧乳腺皮下切除,19例行单侧乳腺皮下切除术,均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Ⅰ期假体植入.腋窝淋巴结清扫17例,9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保腋窝3例.17例患者效果满意,2例效果一般,1例感觉差.1例皮瓣坏死,2例发生皮下积液,1例乳头皮肤部分坏死.随访3~22.5个月,中位随访12.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应用乳腔镜辅助下行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Ⅰ期假体植入具有微创、美容效果.双侧乳房皮下腺体切除、Ⅰ期假体植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不同处理办法间的差异,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患者97例随机分为铜绿假单胞菌组( 61例)和常规处理组(36例),铜绿假单胞菌组采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局部皮下、残腔及腔周各注射1/3的量.常规处理组则行细针穿刺和置管引流,腔内注入四环素、泛影葡胺或50%葡萄糖等,比较两组患者积液消失的时间.铜绿假单胞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9.836 d,对照组为16.361 d.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局部应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可明显减少皮下积液的产生,有利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乳腔镜技术行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Ⅰ期假体植入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7年10月收集经TE方案(紫杉醇+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2~6次后的乳腺癌患者9例,Ⅰ期3例、Ⅱ期5例,Ⅲ期1例,其中5例Ⅱ期患者3例降为Ⅰ期,1例Ⅲ期降为Ⅱ期。乳腔镜下行保留乳头乳晕区的皮下腺体切除,Ⅰ期将假体植入胸大肌、胸小肌之间。根据术中冷冻决定是否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结果 9例中2例行双侧乳腺皮下切除,7例行单侧乳腺皮下切除术,均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8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7例,保腋窝2例。8例患者效果满意,1例效果一般。1例发生皮下积液、1例乳头表皮坏死、1例乳房皮瓣出血,经压迫好转。随访1~10个月,未见局部复发。结论 应用乳腔镜技术行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Ⅰ期假体植入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美容效果。双侧乳房皮下腺体切除、Ⅰ期假体植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乳腺微小钙化定位切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微小钙化定位切除手术的应用及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26例乳腺微小钙化患者行X线检查确定钙化灶位置,采用金属线定位和手术切除活检,确定钙化区乳腺的病理类型.结果 126例临床触诊阴性乳腺微小钙化病例中,乳腺癌37例(27.2%),其中0期乳腺癌11例(29.7%),Ⅰ期乳腺癌20例(54.1%),Ⅱ期乳腺癌6例(16.2%).对乳腺癌病例采用保乳手术、乳腺单纯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等治疗,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只有1例(2.7%)Ⅱ期乳腺癌患者出现远处转移,其余患者无瘤生存.结论 乳腺微小钙化定位切除具有组织损伤小,可靠性高等特点,对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用蛋白胶在乳腺癌术后减少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作用。方法将12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同时在手术创面喷医用蛋白胶5m l,对照组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两组术后3d皮下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情况,以确定医用蛋白胶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天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应用医用蛋白胶,可有效地减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李侠  张沛 《实用癌症杂志》2016,(9):1456-1458
目的 观察自制乳腺癌专用胸带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7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8例.2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对照组使用普通多头胸带加压包扎,观察组使用我科设计制作乳腺癌专用胸带加压包扎.比较2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在术后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专用胸带使乳腺癌术后总引流量减少,拔管时间缩短,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减少,降低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用蛋白胶在乳腺癌术后减少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作用。方法将12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同时在手术创面喷医用蛋白胶5m l,对照组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两组术后3d皮下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情况,以确定医用蛋白胶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天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术应用医用蛋白胶,可有效地减少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内分泌治疗在老年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在老年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4例7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系统的随访资料.结果:704例患者平均年龄77.8岁,其中70岁~79岁占88.9%.TNM分期Ⅰ期和Ⅱ期占76.1%;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和小管癌为主,占85.2%;腋下淋巴结转移率41.6%.手术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单纯切除术为主,占59.1%;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2.2%,主要为胸壁皮下或腋窝积液和切口部分皮瓣坏死.术后内分泌治疗占66.6%.术后2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8%、75.3%和69.5%.结论:内分泌治疗可以作为老年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尚需积累更多有关老年乳腺癌治疗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腋窝处皮瓣外固定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5月至2009年11月期间共115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机分为外固定组(52例)和对照组(63例),外固定组术中使用腋窝处皮瓣外固定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外固定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小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中腋窝处皮肤外固定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引流量,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皮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乳腺癌手术治疗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于2007年手术治疗的12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病理分期、年龄、肿瘤位置,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及切口,其中改良根治术106例,根治术18例。横梭形切口82例,纵梭形切口42例。结果:临床甲级愈合108例,乙级愈合16例。轻度皮缘坏死14例,皮下积液8例,肩关节活动受限18例,上肢淋巴水肿12例。并发症发生率14.5%。结论:Ⅰ期-Ⅱ期及Ⅲ期未侵及胸肌者以改良根治术为主,Ⅲ期侵及胸肌者以根治术为主。合理清扫腋窝淋巴结,减少上肢淋巴水肿。合理设计切口皮瓣,正确放置引流管,预防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accessory breast cancer)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综合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本组1985年10月~2007年11月收治的38例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做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8例副乳腺癌占同期全部乳腺癌26078 例的0.15% 。本组病例中,6 例I 期患者和3 例Ⅱ期患者行保留乳房的肿物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切缘病理阴性;余9 例Ⅱ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Ⅲ~Ⅳ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组织学类型中最常见的为浸润性导管癌18例(47.4%),其中3 例伴同侧乳头管腺瘤;单纯癌6 例,导管内癌6 例,腺癌伴灶性鳞癌分化3 例,髓样癌3 例,黏液腺癌2例。病理分期(根据AJCC乳腺癌分期,2002年第6 版)中最常见的为Ⅱ、Ⅲ期,各12例(31.6%);Ⅰ期6 例,Ⅳ期8 例。全部患者随访1~23年,中位随访时间为6 年7 个月,随访率100% 。随访至2008年11月,12例发生远处转移并死于该病,余26例健在。本组5?年总生存率为35.3%(低于乳腺癌术后5 年生存率66.8% ,P<0.05),3 年为77.8% ;5 年无瘤生存率为28.6% ,3 年为63.6% 。结论:副乳腺癌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应遵循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术后辅助治疗有可能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后较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此症易致皮瓣坏死。我院自1996年8月以来,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创面双导管负压引流46例,代替腋窝引流和胸部加压包扎,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均为女性,年龄30~72岁。术前病理均证实为乳腺癌,病程1个月~3年。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27例,Ⅲ期13例;采用乳腺癌标准根治术10例,改良根治术Ⅱ式(Auchincloss)31例,改良根治术Ⅰ式(Patey)5例。1.2操作方法在完成乳腺癌根治术后,关闭切口前,自腋窝沿背阔肌边缘的外侧手术创缘和沿胸骨边缘的内侧创缘各放一直径约0.5cm引流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