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秋玉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38-938
药物热是因为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月收治抗结核药物致热患者28例,经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的特点和防治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12月住院及门诊初治肺结核患者1440例中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物在不同年龄段、全程服药期间,均可发生肝损害,其发生率为8.1%(116/1440).轻者不需停用抗结核药物,仅加用保肝药物;重者则需停用抗结核药物,并给予保肝治疗.结论:在不同年龄段和全程服药期间,抗结核药物均可发生肝损害.掌握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类型、时间、程度、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可以保证抗结核治疗的进行,提高肺结核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2004/2008年我们对25例不明原因低热待查患者给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达到临床治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平均32(19~49)岁,病史3~11周。本组经完整病史询问、查体、血清学和细菌学、X线影像学及超声波检查未明确诊断,5uPPD皮试、血清结核抗体、痰集菌检测、纤支镜灌洗查结核菌(4例)均阴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近年国内外抗结核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收集文献资料报道。结果目前国内外已研发了一批临床疗效较好抗结核药物。结论在临床上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佳,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83例应用间歇短程板式抗结核病药物致肝损害106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肝功能异常发生在1个月内占73.6%,发生在2个月内占20.3%,轻者不停用抗结核药物而加用护肝治疗,重者停用抗结核药物,加强保肝治疗,106例肝损害患者中98例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完成原治疗方案,8例肝功能好转,经调整抗痨方案,完成抗结核治疗。合并肝炎病毒感染、嗜酒患者抗痨期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及时掌握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并采取相应措施可确保抗结核治疗方案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的增高,抗结核药物使用重新成为临床医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链霉素作为一线用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亦引起了较多不良反应。然而临床医师常对于这些不良反应缺乏认识和重视,往往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对近年来一线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与治疗转归进行综述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预防策略。方法对210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患病年龄以〉20~40岁者为主,占49.1%;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占64.8%;轻、中度肝损害者占76.2%,重度肝损害者占23.8%;合并基础肝病者(48.0%)更易发生,其中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率占35.7%。治愈179例(85.2%),好转25例(11.9%),死亡6例(2.9%)。结论评估肝脏基础状况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制定合适的抗结核方案和监测肝功能是预防药物性肝炎的重要策略,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们收治肺结核患者478例,给予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多集中在抗结核治疗后的前2个月,以恶心、食欲不振、厌油、乏力、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者占61.8%(42/68).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者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6.7%(11/68).无因药物性肝损害而死亡的病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停用抗结核药物并行保肝等治疗后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当今结核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居不下,与不正规使用抗结核药有关。抗结核药物种类繁多,部分病人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恶心、厌油、呕吐、甚至黄疸、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等肝功能损害。在结核病的治疗中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和毒性反应,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出现时间,程度及对策。方法:对本院1996年10月-2002年12月老年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过程中出现肝损害42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多发生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第一个月以内,经保肝治疗及调整治疗方案大部份病人可达到不中断化疗,从而对控制结核的流行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老年肺结核应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出现早,只要严密动态观察肝功变化。根据其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大部份病人可以不中断抗结核治疗,对控制结核流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常越  杨明  陈佩  刘锦云 《临床医学》2012,32(3):107-108
近年来,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发生率明显增加,据统计,10%~30%的结核病患者可出现肝损伤[1],本文对我院8年来抗结核药物导致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抗结核药物致肝功损害100例,以此引起同道们的高度重视及如何采取相应对策。方法:通过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检索本院5年来420例结核病住院治疗病人中使用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联合化疗后引起肝功损害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一般症状不明显;多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少数有胆红素增高;肝功能损害发生的时间在1-2月内;经治疗和调整抗结核药后肝功恢复正常,大部分病例勿需停药;4例无法继续用药。结论:治疗前常规肝功检查,用药后定期肝功复查,治疗中配合保肝药物应用,适当调整抗结核方案,大部分患者可以顺利完成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剂量有关,一般治疗剂量时发生的少而轻。本文3例口服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事例说明,运用恰当的护理措施可及时解除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提示口服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张周欢 《临床医学》2013,33(4):99-100
克罗恩病和肠结核在临床上表现极为相似,有时相互鉴别十分困难。近年来,我国克罗恩病和肠结核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因此在二者鉴别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1]。然而,笔者发现一些后来被确诊为克罗恩病的病例经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病情亦可有明显好转,而在继续的抗结核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刘秀容 《护理学报》2003,10(6):31-31
外伤、蛇咬伤、烧伤等患者,为预防破伤风发生,常用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U肌内注射,TAT是马(或牛)血清制品,具有抗原性,可导致过敏反应。现报道1例患者TAT脱敏治疗致过敏性休克的情况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18岁,因外伤致全身多处皮肤挫擦伤于2002年7月入院。住院第2天TAT皮试后20min,注射处皮丘红肿,直径1.8cm,红晕5cm,无伪足,局部无痒感,给予常规脱敏注射疗法。注射后20min,即10:22患者诉全身发热、气促、心慌,全身皮肤出现小丘疹,奇痒难忍,即予0.1%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症状未缓解。继而出现意识模糊,血压测不到,心率35次/min,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006年4月至2010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门诊或住院期间确诊为肺结核或肺外结核并接受抗结核治疗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抗结核药引起药物热进行分析。结果抗结核药引起药物热以利福平最多见,其次为对氨基水杨酸和吡嗪酰胺,发生时间均在抗结核后2个月以内,主要集中在用药后1~3周。药物热以39℃以上高热为主。伴随症状主要有皮疹、畏寒和寒战、头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和关节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中,嗜酸粒细胞增高15例,降低15例,正常38例,63例患者行肝功能检查,肝功能异常10例,肝功能损害4例。怀疑有药物热存在时,都先采取了停药的处理方法,其中59例患者全部停药,19例采取了逐步停药。有合并症的患者均先按照合并症处理原则进行处理,恢复正常后再逐步试药;无合并症的患者热退后,即开始试药;试药方法均按照致热可能性由小到大逐一从小剂量开始试用。本组患者基本上在停药后24~48h,发热即可退去。结论药物热是一种超敏反应,有其特点和规律可循,应从伴或不伴有肝损伤或皮疹等4个方面来处理。  相似文献   

18.
抗结核药物引起副作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抗结核药副作用发生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84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出现副作用271例(39.6%),以肝损害、胃肠反应、听神经损害、血液学异常、关节痛及皮肤过敏等为主(96.3%),有的因副作用致终止治疗者95例(13.9%)。71%的副作用出现于给药的2月内。结论: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常见,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14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和对策。方法 :对本院 1990~ 2 0 0 1年结核病人在抗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 14 5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以肝脏损害、胃肠道反应、关节痛、皮疹为多见 ,大多数病人经调整方案能完成疗程 ,可导致疗程延长。结论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有个体差异 ,以肝脏损害为最常见 ,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反应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20.
骨与关节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病变,约95%继发于肺结核,少数继发于消化道结核、胸膜结核或淋巴结结核。在全身的骨、关节中、脊柱结核约发病率最高,在脊柱结核中又以椎体结核占绝大多数,约99%,而单纯的维弓结核约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