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妇科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 80例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手术前糖尿病诊断与围手术期控制血糖治疗方法 ,随机抽取同期 10 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 ,全部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伤口Ⅱ期愈合分别有 1例和 3例 ,其它均为Ⅰ期愈合。【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妇科手术 ,围手术期用胰岛素治疗并保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对25例髋部骨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最高22.6mmol/L,平均8.65mmol/L)手术前采用有效的降糖、降压、营养心肌、保肝、纠正贫血等综合处理,控制合并症,患者全身情况可耐受手术后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或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果:经采用胰岛素泵平稳控制血糖等综合处理后,所有病例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伤口感染及延迟愈合情况发生。结论:围手术期胰岛素泵的应用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时快速、平稳控制血糖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人合并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心血管病人合并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治疗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积极内科治疗,59例行手术治疗,1例术前消毒时死亡,1例术后7d死亡,术后2例刀口延迟愈合,2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率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结论:老年心血管病人合并髋部骨折,经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安全度过手术关,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3月~2008年3月46例髋部骨折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手术伤口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15~63月,平均(32.3±4.5)月,最后一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4. 6±8.5)分,优良率89.1%。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并糖尿病患者经有效的控制血糖,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髋部骨折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分析32例需行髋部骨折手术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32例糖尿病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术后因合理使用胰岛素而血糖控制良好,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术前较好地控制血糖,术中、术后积极监测及治疗糖尿病,使围手术期的血糖相对稳定,是手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围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对2007年10月—2009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均手术成功,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56例能下地活动,5例能坐起。结论手术是老年人髋部骨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围术期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的特点、手术指征、方法及围术期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及围术期处理措施。结果随访89例,优良率79.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结论只要做好术前评估,有效控制合并症,减少并发症,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特点,分析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合并疾病及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对126例65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共19例,发生率为15%.手术治疗优良率84%.结论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疾病多,根据病人情况,采取积极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不同危险因素对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别运用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可知,性别、年龄、合并全身基础疾病、疼痛刺激、受伤至就诊时间、手术方式、分泌物排出通畅性、喉返神经功能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后可知,分泌物排出通畅性、合并全身基础疾病、疼痛刺激、喉返神经功能是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需要及时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并且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全面的预防工作,以便能够有效的降低甚至避免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析107例老年髋部骨折并存病、术后并存病及围手术期处理。结果围手术期并存病占86.9%,术后并存病占11.2%。结论老年性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期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与静脉造影,在手术前、后检测65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1例,早期综合防治DVT,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骨折。结果 该组检出DVT5例,术前检出DVT3例,术后2例。经早期的综合治疗,血栓缩小机化,无出现症状性肺梗塞,术后患肢功能良好。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前后均可发生DVT,围术期采用彩超监测与综合治疗是早期预防DVT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原因分析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进行谵妄评定,必要时使用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地西泮或氟哌啶醇进行治疗。[结果]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为低氧血症、术后疼痛、睡眠障碍、手术应激反应、药物毒性作用、贫血脱水低蛋白血症等。利用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地西泮或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较满意。[结论]针对病因积极预防与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本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4月~2010年3月对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69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中药包熨烫、中药离子导入及注重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预防治疗,观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69例患者中,仅4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8%。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前后合理运用中医综合疗法,可明显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股骨头坏死保髋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0例单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保髋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组术前即进行康复指导与训练,术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对照组则由患者自行恢复,无系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术侧髋主动活动范围(AROM)、疼痛程度的视觉模糊评分(VAS)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康复治疗组治疗后AROM和疼痛程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在FIM评定中,患者生活自理、转移、运动3项内容的计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提高股骨头坏死保髋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FixionPFN)固定配合三期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6例。[结果]1例发生术中股骨粗隆骨折部再骨折,1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1例发生髋内翻,1例发生膨胀钉松动,其余患者皆获满意疗效。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8.7%。[结论]PFN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的优点,适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李卫平  梁可珍 《河北医学》2000,6(7):598-600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为对照组基础上予前列纱E190ug静脉点线日一次,共用21d。结果:治疗组早期糖悄病肾病24h尿白蛋白排汇率和临床期糖尿病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前列腺素E1是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nter TAN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小切口Inter TAN进行内固定,配合中药及术后功能锻炼,总结患者康复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并随访1年,统计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平均下地负重时间为(6.24±1.41)周,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1.84±3.34)周。全部患者末次随访时的Harris评分为65~95分,平均(87.16±7.93)分,其中优9例,良7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4.21%;94.74%患者恢复到骨折前的生活和行走功能状态。[结论]小切口Inter TAN配合中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佳、疗效好,特别适用于老年人且伴骨质疏松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帕金森病行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我科收治的8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帕金森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的综合护理包括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例术后3月出现假体松动,进行了髋关节翻修手术;1例术后一月余出现肺部感染转内科治疗;1例出现泌尿系感染;1例出现术后精神障碍。[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帕金森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治疗后应施行全面的术后护理,尤其是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心理护理及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DHS内固定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38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评分标准,优为75例(87.2%),良为10例(11.6%),差为1例(1.2%),无1例出现髋内翻畸形.[结论]DHS起到了较好的固定作用,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72例,随机分为三组,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组、动力髋部螺钉组、股骨近端髓内钉组,观察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功能恢复程度、并发症等有何不同.结果 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组优势明显,与动力髋部螺钉组和股骨近端髓内钉组相比,A组手术后3~5天内可以床下活动,动力髋部螺钉组和股骨近端髓内钉组要以X光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才可以下床.术后两周及术后1个月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组分别与DHS手术、PFN手术组比较μ=10.8284;9.3106.P均<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动力髋部螺钉不同时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P<0.05,有显著性差异.术后DHS手术组感染1例,坠积性肺炎DHS手术组1例,PFN手术组1例;褥疮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组1例,DHS手术组3例,PFN手术组1例.结论 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明显优于PFN及DHS两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