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骶椎神经源性肿瘤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骶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骶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结果:良性肿瘤17例(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3例),其中位于S1-3者11例,位于S2-5和S3-5者分别为2例和4例;14例累及骶孔,骶孔有扩大;16例为实性,T2WI呈略低-低信号,T2WI呈较高-高信号、病变的实性部分均有显著强化;1例为囊性。神经节和神经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成神经细胞瘤和恶性神经鞘瘤各1例,前两者位于骶孔,后两者分别累及S2-5和S1-5,均有骨质破坏。结论:MRI可清楚地显示神经源性肿瘤的部位和范围,对其中多数肿瘤可以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腰骶部的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腰骶部病变的MR特征。方法对90例临床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并疑有腰骶部病变的患者行MR检查,观察腰骶部有无异常并对异常的MR表现进行归纳分类。结果90例中,MR发现腰骶部异常61例,阳性率68%,61例阳性病例中,MR诊断正确60例,准确率为98.5%。阳性病例腰骶髓病变主要为椎体脊髓畸形(25例),椎管内肿瘤(19例),下腰椎椎间盘突出(13例)3大类。结论MR对诊断脊髓疾病有很好的价值,是临床以神经源性膀胱为首发症状的病因检出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MRI对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3例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其中良性神经源性肿瘤10例,恶性3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大部分肿瘤表现为卵圆形或梭形(n=11),边缘清晰(n=11),与邻近神经血管束关系密切(n=12)。T1WI上均匀或轻度不均匀(n=9),均为等于或稍高于肌肉信号。T2WI上为中等或明显不均匀(n=10)高信号,仅1例神经纤维瘤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0T MR腰骶丛神经成像在探究神经源性膀胱(NB)病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NB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影像诊断包括神经根肿瘤69例,骶神经多发异常T2 WI高信号28例,脊髓栓系18例,隐性脊柱裂14例,骶尾部软组织包块3例,神经节细胞瘤2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骶椎转移瘤1例,骶神经无异常27例.骶神经占位最常发生于S2神经根(62根),其次为S1(41根)、S3(28根)、S4-S5(24根);病变直径≥15 mm者34枚,10~14 mm者36枚,5~10 mm者37枚,≤5 mm者61枚.神经根占位MRI表现为椭圆形T2 WI高信号,T1 WI等信号;脊髓栓系MRI可见骶管内脂肪瘤、圆锥低位和马尾牵拉.骶尾部成熟畸胎瘤表现为T1WI、T2 WI混杂高、低信号;神经节细胞瘤多呈T1 WI低信号、T2 WI高信号.神经纤维瘤病表现为位于脊柱旁的T1WI等信号、T2 WI稍高信号;隐形脊柱裂表现为椎管畸形、棘突及椎板缺损.结论:MRI能准确、直观显示骶丛神经的特征及病灶的数量、位置,有助于NB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以便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2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22例神经源性肿瘤均位于肾上腺区或沿交感神经链分布。良性肿瘤16例,肿块平均直径为3.6±1.4cm,形态规则;恶性肿瘤6例,肿块平均直径为9.4±1.2cm,形态不规则。成神经细胞瘤T2WI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内夹杂低信号的网格影、血管包埋;嗜铬细胞瘤T2WI有脑脊液样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神经鞘膜瘤常合并囊变。对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MRI信号强度的价值不大,而肿瘤的形态及大小更有意义。结论结合腹膜后神经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MRI可对多数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小儿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儿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4例小儿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行MRI检查,包括Gd-MTPA增强扫描(10例),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磁共振泌尿道造影(MRU)(6例)。10例手术切除,4例手术探查后取活检。将MR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评价MR的诊断价值。结果:多数肿瘤(12/14)位于脊柱两侧和肾上腺区,良性者多数(5/7)T1WI信号均匀,伴有明显出血坏死和侵犯椎体、椎管则强烈提示为恶性。MRA和MRU能很好地显示肿瘤与重要血管和输尿管的关系,为外科术前提供重要信息。增强扫描肿瘤实体均有中等以上明显强化。结论:MRI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小儿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组织学特性,很好地显示肿瘤与邻近器官和重要结构的关系,是目前诊断此病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探讨神经源性肿瘤的MR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神经源性肿瘤1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自旋回波T1加权及T2加权序列进行扫描,常规行矢状位扫描,必要时加扫轴位和/或冠状位。所有病例均通过MR图像对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信号、是否发生坏死囊变、椎间孔改变及增强后强化情况各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3例神经源性肿瘤中发生于颈、胸椎7例,肿瘤呈长圆形5例,9例肿瘤引起椎间孔扩大,肿瘤信号呈等T1信号8例,长T1信号3例,短T1信号2例,等T2信号3例,长T2信号10例,病灶内发生斑点状坏死2例,斑片状坏死3例,明显囊变1例,8例经增强扫描病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均匀强化3例。结论: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具有特征性MR表现,通过MR表现可做出正确的诊断,并根据这些特征性表现可与其他一些椎管内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下肢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估下肢神经源性肿瘤的MR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下肢神经源性肿瘤的MR表现,其中4例为神经鞘瘤(3例良性,1例恶性),1例为恶性神经纤维瘤;肿瘤分别位于小腿(2例)、腘区(1例)、大腿(1例)和股区(1例)。5例均行常规MR扫描,应用T1、T2加权序列作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扫描,2例良性神经鞘瘤应用T1WSE作增强扫描。结果 在T1WI2例良性神经鞘瘤呈等信号强度,1例良性神经鞘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和1例恶性神经纤维瘤呈不均质的低一中等信号强度。在T2WI5例肿瘤均呈不均质高信号。2例神经鞘瘤可见靶征,表现为瘤体中央为低信号区,其周围为高信号区,于T2WI显示清楚。结论 MRI有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外科治疗计划的制定。靶征对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是1种有价值的征象。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诊断朱文珍王承缘周义成漆剑频胡军武冯定义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为神经鞘膜肿瘤,约占20%~35%[1]。笔者报告43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源性肿瘤,探讨其MR成像技术及诊断。材料与方法43例中男18例,女25例。平均年龄37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磁共振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周神经源性肿瘤21例,其中神经纤维瘤14例,神经鞘瘤6例,恶性蝾螈瘤1例。所有神经源性肿瘤患者行 MRI 扫描。结果:4例神经纤维瘤表现为“葡萄藤”状,10例神经纤维瘤为分叶状,6例神经鞘瘤表现为梭形或类圆形肿块,恶性蝾螈瘤为团块状。神经纤维瘤 MR 均表现为 T1 WI 等信号,T2 WI 以高信号为主,其中夹杂低信号分隔;神经鞘瘤 T1 WI 呈稍低信号,T2 WI 表现为低信号周边环绕高信号即“靶征”;恶性蝾螈瘤在 T2 WI 上表现为高信号,其内可见环形或线样低信号分隔影。结论: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发生的部位、形状、大小以及信号特点均对其 MRI 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神经鞘瘤32例,神经纤维瘤6例(5例Ⅰ型、1例Ⅱ型),副神经节瘤1例,节神经细胞瘤2例,其中恶性神经鞘膜瘤1例(为Ⅱ型神经纤维瘤术后复发恶变),2例神经鞘瘤术后复发,神经鞘瘤中2例为椎管内多发神经鞘瘤。结论 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且可以评估手术及预后,辅助手术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血管母细胞瘤,探讨其MRI表现。结果:23例血管母细胞瘤位于后颅窝,1例位于右顶枕叶。16例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结节强化明显;8例表现为实质型;20例瘤内或瘤周可见血管流空信号。本组MRI正确诊断22例,准确率为91.7%。结论: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但不典型者需与胶质瘤、单纯囊肿、脑膜瘤、动静脉畸形等鉴别。  相似文献   

14.
微小脑膜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影像对微小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微小脑膜瘤磁共振影像。结果:微小脑膜瘤于常规T1WI呈等信号(7/8)或等低信号(1/8)。T2WI呈略低信号(6/8)或呈等信号(2/8),T1WI增强扫描呈均匀高信号。结论:微小脑膜瘤少见,磁共振可对其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血色素沉着症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色素沉着症的MRI表现,分析其MRI特征,对病变组织的铁质沉积作初步定量分析,同时评价MRI在血色素沉着症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9例血色素沉着症患者及20例对照组测量其T2WI上肝、脾及竖脊肌的信号强度,分别计算肝脏、脾脏与竖脊肌的信号强度比值,计算其信号比值下降程度。结果:19例血色素沉着症病例中,MRI检查在各种不同序列中均可见不同程度组织信号强度减低,T1WI和T2WI亦都可显示组织信号减低,以T2WI显示更为明显,其中以GRE序列尤为敏感。19例中,肝、脾信号都明显减低者6例,单纯肝脏信号减低者8例,5例脾脏信号减低而肝脏信号减低不明显,未见1例胰腺信号明显减低病例。结论:MRI对血色素沉着症的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取代组织活检的"金标准"地位,对血色素沉着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髓母细胞瘤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髓母细胞瘤MRI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12例,行MR检查,其中男9例,女3例,10岁以下病人7例(58%),11~20岁病人5例(42%)。结果:髓母细胞瘤好发于男性儿童,常见于小脑蚓部。MRI扫描T1加权像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等或略高于脑灰质信号,注药后呈中等至明显强化。结论: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的诊断髓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十字交叉心(CCH)在MR平扫及增强血管成像(MRA)的影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CCH的患者行MR检查,按照节段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多序列多角度多体位成像,充分显示CCH的解剖畸形。结果所有心脏球室袢和内脏一心房位置关系均相适应。4例形态学右心室位于形态学左心室之上,水平室间隔,合并巨大室间隔缺损。2组房室瓣均呈前上-后下垂直排列,两心室流人道血流在空间位置上呈十字交叉。心室一大动脉连接关系异常,完全性大动脉错位1例;右室双出口3例。此外,3例合并肺动脉瓣及瓣下狭窄;1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并存房间隔缺损;1例右位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结论MRI诊断CCH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骨髓炎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在骨髓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骨髓炎的X线、MRI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资料。结果:MRI最早可在发病第3天发现骨髓信号异常,骨髓炎在MRI上表现出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以STIR或FFE序列最明显,Gd-DTPA扫描病变不均匀强化,骨髓炎多有脓肿和脓肿壁环状强化。结论:MRI对骨髓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显示早期病变及病变范围方面明显优于X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