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交泰丸的有效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结合动物实验验证,探讨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TCMSP)检索交泰丸中黄连和肉桂2味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经过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的筛选和相关文献的检索,得到药物的有效化学成分,并进行靶点的预测。通过GeneCards和OMIM两个数据库检索与AD相关的靶点。对交泰丸和AD的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2.0软件构建交泰丸-成分-靶点网络,PPI网络和靶点-功能网络,并对这些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同时采用APP_(swe)/PS1 _(dE9)双转基因小鼠构建AD动物模型,以中药复方交泰丸灌胃处理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用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脑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以初步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结果:检索黄连和肉桂2味中药,筛选得到黄连有效化学成分14个,肉桂有效化学成分7个,共得到21个有效化学成分。对这些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共得到295个交泰丸靶点。对AD相关靶点进行检索,共得到912个与AD相关的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交泰丸可能对学习记忆、神经功能、细胞死亡、酶活性、炎症、免疫功能、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细胞生长和代谢有影响。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交泰丸治疗AD涉及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动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交泰丸4.2 g/kg组的小鼠的空间记忆障碍能力得到改善,可降低APP_(swe)/PS1_(dE9)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P<0.05或P<0.01)。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交泰丸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为今后交泰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据感咳颗粒在大鼠体内的入血成分研究基础,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验证探究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的潜在作用机制。将感咳颗粒的大鼠入血成分导入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药物靶点,从疾病数据库收集ALI相关靶点,取交集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随后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根据其拓扑参数筛选感咳颗粒干预疾病的核心成分。借助分子对接预测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ALI小鼠模型验证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的关键靶点。PPI拓扑参数分析得到与ALI有关的STAT3、SRC、HSP90AA1、MAPK3、HRAS、MAPK1前6个关键靶点。GO功能分析可知主要与ERK1和ER...  相似文献   

3.
基于入血成分、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研究策略,探讨左金丸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采用UHPLC-TOF-MS对左金丸含药血清进行定性分析。采用PharmMapper、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入血成分及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预测左金丸抗抑郁的作用靶点与信号通路,并构建CUMS抑郁模型小鼠对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共鉴定左金丸入血成分21个,主要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疾病共有靶点155个,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67个。KEGG富集与PPI网络分析发现,左金丸可能通过AMPK/SIRT1、NLRP3、insulin等靶点与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左金丸可显著改善CUMS抑郁模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显著降低海马区和血清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激活AMPK/SIRT1信号,并降低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综上可得,左金丸可能主要通过激活小鼠海马区AMPK/SIRT1信号通路,抑制NLRP3激活及神经炎症,从...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Q-TOF-MS/MS)联用技术分析灌胃给药后四君子汤提取液在大鼠体内的入血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研究四君子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根据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信息,结合文献和数据库数据,对四君子汤入血成分进行指认。基于这些成分结合PharmMapper、OMIM、DisGeNET、GeneCards和TTD数据库筛选四君子汤入血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作用靶点,经网络药理学预测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实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信号通路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Cytoscape 3.9.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 Vina和PyMOL软件对相关入血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依据KEGG通路分析结果,选择PI3K/Akt信号通路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交泰丸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潇  高耀  向欢  秦雪梅  田俊生 《中草药》2017,48(8):1584-1590
目的筛选交泰丸抗抑郁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DME/T计算方法筛选交泰丸活性成分,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文本挖掘工具(CooLGeN)预测和筛选交泰丸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抑郁作用靶点。借助Gephi软件构建交泰丸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靶点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交泰丸中筛选得到28个活性成分,涉及靶点38个,主要通过参与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轴突导向因子从而改善神经元细胞的生长发育状况;调控MAPK、Wnt以及Erb B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交泰丸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加以药效实验探究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和文献挖掘获得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活性成分;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活性成分靶点预测,同时对TCMSP数据库成分已有靶点加以补充;运用在线孟德尔人类遗传数据库(OMIM)、GeneCards数据库、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收集CP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进行生信分析,构建靶点蛋白-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图,运用CytoNCA筛选核心靶点,并用Cytoscape进行可视化网络展示;运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Tools、Vina对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通过Western Blot法验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筛选出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活性成分67个,包括槲...  相似文献   

7.
杨嫄  陶国水  吴波  陆曙  孔令豪 《新中医》2022,54(1):25-3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交泰调脉方治疗冠心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得交泰调脉方的成分和靶点,并使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疾病关联数据库(GAD)、药物靶标数据库(TTD)、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等疾病数据库获得冠心病相关靶点。通过取交集得到交泰调脉方治疗冠心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导入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方药-成分-靶点"网络。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2软件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并筛选关键靶点和子模块,最后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Reactome数据库进行Reactome富集分析,并制作"药物-成分-靶点-通路"图。结果:共获得交泰调脉方成分405个,作用于冠心病的潜在靶点146个,包括6个子模块和10个关键靶点。交泰调脉方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成分为槲皮素、甘氨酸、β-谷甾醇、(R)-氢化小檗碱、芹菜素等,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 (HIF-1)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交泰丸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与BATMAN数据库检索黄连、肉桂的活性成分和靶基因,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得到与心律失常相关的靶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交泰丸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泰丸治疗心律失常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将PPI网络图导入Cytoscape,采用DAVID数据库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 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和Pymol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收集到交泰丸31个有效成分及其556个成分靶点;心律失常相关靶点2 205个;药物成分和疾病的共有靶点174个;使用Cytoscape拓扑分析得到小檗浸碱、表小檗碱、黄藤素、黄柏酮、小檗碱等20个核心成分,PPI网络得到ALB、AKT1、MAPK3、VEGFA、SRC等15个关键核心靶点。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中共获取821个GO条目,109条KEGG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度值排名前5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ALB、AKT1、MAPK3、VEGFA、SRC)有较强的亲和力。结论:该研究揭示了交泰丸可能通过调控细胞代谢、降低氧化刺激、改善血管重塑等方面治疗心律失常,为后续研究交泰丸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一定的中药药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UPLC-Q-TOF-MS技术、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方法探讨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 THSWD)治疗软组织损伤(soft tissue injury, STI)的作用机制。采用UPLC-Q-TOF-MS技术鉴定THSWD化学成分;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THSWD活性成分及靶蛋白;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GeneCards和CTD数据库筛选STI相关靶点;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软组织损伤大鼠模型,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探讨THSWD对大鼠软组织损伤相关通路关键靶点的影响。筛选得到THSWD活性成分40种,潜在作用靶点141个,与STI相关靶点交集20个。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富集分析得到128条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氨基酸合成与代谢、疾病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炎症等相关的通路。对“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THSWD作用于STI的5种关键活性成分和6个关键蛋白。蛋白免疫印迹法实验结果表明,THSWD可以显著降低大鼠STI样本中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3)和B细胞κ轻肽基因增强子核因子1(NFKB1)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降低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蛋白表达,增强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蛋白表达。UPLC-Q-TOF-MS、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THSWD中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发挥抗炎、抗氧化应激的作用,从而发挥治疗STI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交泰丸为中医治疗失眠的经典方剂,目前临床采用异病同治理念治疗糖尿病,且有较好的疗效,明确其潜在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基于整合药理学策略及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IP)研究交泰丸的作用靶点及机制等,构建其治疗糖尿病的核心靶点网络,进一步对获取靶点进行基因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可视化的"交泰丸-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关键通路"的多层次关联网络。结果:共得到交泰丸中活性成分28个。这些成分治疗糖尿病涉及核心靶点187个,包括疾病靶点15个,如精氨酸加压素受体2(vasopressin V2 receptor,AVPR2),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eceptor activity-modifying protein 1,RAMP1),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eceptor activity-modifying protein 3,RAMP3),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等;潜在药物靶点71个,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 (cyclin-dependent kinase 9,CDK9),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CK),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剂α(NF-kappa-B inhibitor alpha,NF-κB1α),核转录因子-κB p100亚型(NF-kappa-B p100 subunit,NFKB2)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等。结论:交泰丸治疗糖尿病的机制涉及活化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细胞胰高血糖素反应、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活性、内分泌系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信号通路、趋化因子及磷脂酰肌醇三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erine/threonine kinases,PI3K-Akt)等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等。该研究为深入探讨交泰丸治疗糖尿病的潜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枸杞子-丹参(LFSMR)药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和预测LFSMR药对可能的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疾病基因数据库挖掘视网膜色素变性相关的基因靶点;采用功能蛋白联合网络数据库(STRING)绘制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交互作用(PPI)网络,并取这两个网络的交集;运用注释、可视化和整合发现数据库(DAVID)对交集网络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 Hubba分析筛选关键靶点。结果:在TCMSP数据库共检索出与LFSMR相关的活性成分390个,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筛得活性成分110个,进一步筛选获得19个入血活性成分,并检索出与这些成分相关的靶点208个;从疾病基因数据库获得与RP直接相关的基因206个;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PPI网络取交集后得到79个基因;这些基因主要涉及蛋白自体磷酸化、转录调节、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主要涉及三磷酸腺苷结合、转录因子活性、核心启动子结合等,富集于核质、转录因子复合物、细胞核、细胞质等区域,主要与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相关通路,Wnt信号通路有关;进一步分析筛选得到LFSMR治疗RP的8个关键性基因靶点。结论:LFSMR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多孔甾醇、丹参酮ⅡA等19个入血活性成分,其治疗RP的关键靶点包括E2F转录因子1(E2F1),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RB1)等8个基因,主要作用机制与调控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相关通路等信号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石菖蒲-郁金药对治疗抑郁症作用靶点,明确抗抑郁作用机制。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数据(TCMSP)检索石菖蒲、郁金的所有化学成分并筛选作用靶点,构建成分靶点PPI网络。通过Pharm Gkb数据库检索与抑郁症相关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疾病靶点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合并,筛选核心网络,进一步进行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进一步采用动物实验进行机制验证。筛选出成分-靶点PPI网络有62个节点,87条连接。疾病靶点PPI网络有1 289个节点,17 714条连接。网络合并后建立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有1 337个节点,17 801条连接。通过筛选核心网络有63个节点,935条连接,体现了成分和靶点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基因GO功能分析提示涉及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成3方面。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与错误折叠蛋白、性激素分泌、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石菖蒲-郁金药对能提高性激素(血清总睾丸酮)水平,抑制大鼠大脑海马CA3区神经元凋亡。石菖蒲-郁金药对治疗抑郁症可能机制是调节错误折叠蛋白、性激素分泌、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寿胎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网络药理学特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寿胎丸活性成分及疾病靶点,利用Venn在线工具筛选二者交集基因,依托STRING数据库,采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和靶点间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活性成分-靶点-关键通路网络图来展示寿胎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相关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出寿胎丸活性成分21个,成分靶点591个及疾病靶点2 438个,主要化合物有槲皮素、赖氨酸等。获得交集基因共67个,寿胎丸可能通过过氧化氢酶(CAT)、表皮生长因子(EGF)等靶点发挥作用,GO分析结果显示,其生物过程主要是药物反应,细胞组分主要是血红素结合反应,分子功能主要集中在线粒体基质。主要涉及的相关信号通路有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寿胎丸的多种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CAT、EGF等相关靶点,通过HIF-1、PI3K/AKT等主要信号通路,多靶点、多通路的发挥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左金丸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左金丸化学成分,筛选并预测其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检索疾病数据库中与Hp感染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左金丸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互网络,获得左金丸抗Hp的特征性基因;通过DAVID6.8数据库对上述特征性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hubba筛选出左金丸抗Hp感染的关键靶点。结果通过TCMSP筛选、预测得到左金丸32个入血活性成分和197个作用靶点。GO分析共得到199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包含炎症反应、RNA信号转录、信号传导等152条,细胞组分包含细胞核、细胞外基质、蛋白复合物等19条,分子功能包含细胞因子活性、DNA结合、ATP结合等28条。KEGG分析结果显示,Jak-STA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周期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65条通路与左金丸抗Hp感染密切相关。经Cytohubba筛选得到CXCL8、IL10、IL4、VEGFA、MMP9等10个关键基因。结论左金丸抗Hp感染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可为其活性成分研究和抗Hp药效及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交泰丸对糖尿病、抑郁和失眠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通过数据库检索,以交泰丸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治疗疾病种类为网络节点,使用Cytoscape构建相互作用网络,M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交泰丸中的20个化合物可作用于92个靶点发挥对3种疾病的治疗作用,HTR2A和HTR2C为交泰丸治疗糖尿病、抑郁和失眠的共同靶点。交泰丸治疗糖尿病的靶点主要富集在抗细胞凋亡生物过程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治疗抑郁的靶点主要富集在信号转导生物过程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治疗失眠的靶点主要富集在5-羟色胺受体,磷脂酶C激活途径生物过程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结论:交泰丸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该研究为交泰丸“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索桂枝茯苓丸作用于卵巢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中获取桂枝茯苓丸的活性成分以及桂枝茯苓丸和卵巢癌的潜在靶点,然后构建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基于网络药理学结果,选择不同浓度桂枝茯苓丸含药血清干预SKOV3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对PI3K/Akt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桂枝茯苓丸476个与活性成分关联的靶点,117个与卵巢癌相关基因,其中有20个共同靶点,这些靶标与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分化、蛋白质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癌症中的碳代谢、粘着斑、PI3K/Akt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25个相关途径发挥作用。体外细胞实验证实,桂枝茯苓丸能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SKOV3细胞增殖,可以抑制PI3K/Akt通路从而促进SKOV3细胞凋亡。结论 桂枝茯苓丸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卵巢癌,初步验证桂枝...  相似文献   

17.
吴丹  高耀  向欢  邢婕  韩雨梅  秦雪梅  田俊生 《中草药》2019,50(8):1818-1827
目的构建逍遥散单味药-成分-共有靶点网络、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探究逍遥散"异病同治"抑郁症和糖尿病的共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database@Taiwan、TCMID、Batman-TCM数据库结合文献挖掘获取逍遥散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结合CTD、TTD、Pharm GKB、OMIM、Gencards、Drugbank数据库获取逍遥散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单味药-成分-共有靶点网络。采用Metascape工具对逍遥散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的共有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Reactome通路分析、KEGG通路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和模块分析。分别采用Bio GPS、Genecards分析通路关键靶点的组织分布和亚细胞分布,并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组织-靶点、亚细胞-靶点网络。采用Dis Ge NET数据库对通路关键靶点进行蛋白归属。结果逍遥散治疗糖尿病和抑郁症共病涉及免疫炎症反应,与G蛋白偶联受体、胰岛素及其受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相关,通过调节环磷酸腺苷(c 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等实现。结论逍遥散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共病的作用机制涉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相关信号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单胺类神经递质、胰岛素及其受体等调节过程,可为深入阐释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特点及其药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巴戟天治疗抑郁症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巴戟天的活性成分和对应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OMIM等数据库筛选出抑郁症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的可视化网络;以STRING数据库对关建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最后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巴戟天中筛选出有效成分20个,得到可作用于抑郁症的靶点22个。GO分析富集得到65个生物学功能,KEGG通路分析富集得到48条信号通路。结论巴戟天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胆碱能突触、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并验证壮骨健膝方(骨碎补、杜仲、秦艽、独活等组成)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药效物质。方法 基于壮骨健膝方药物成分自建数据库,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壮骨健膝方入血成分;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SEA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入血成分靶点,以“knee osteoarthritis”为关键词在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搜索膝骨关节炎相关靶点,将二者取交集后,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入血成分-膝骨关节炎作用靶点网络,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寻找核心成分与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细胞实验,以核心成分在血清中的浓度干预炎症滑膜巨噬细胞、退变软骨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膝骨关节炎核心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UPLC-HRMS/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方法, 探讨芍甘附子汤入血成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UPLC-HRMS/MS技术分析芍甘附子汤的入血成分;通过PubChem数据库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芍甘附子汤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DrugBank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TTD)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靶点, 通过韦恩图获得共同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 筛选得到关键靶点和关键成分;通过DAVID 6.8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AutoDock软件将网络中预测到的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得到芍甘附子汤入血成分26个及相关作用靶点526个,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靶点478个, 共同靶点111个;筛选出桔皮素、山柰酚、甘草次酸、甘草素、皂皮酸、光果甘草内酯等关键成分, 作用于TNF、IL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