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我院国家级住培基地和全科基地学员实际情况,并结合全国住培工作开展现状,不难发现住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普遍薄弱,科学规范的临床思维培养方法对提高住培医师临床诊治能力至关重要;注重培养住培医师临床思维能力,阐述探索观察—思考—阅读—对照的临床思维方法以及临床思维特性,使其系统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及特性,并在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对提高住培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诊治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建议推广观察—思考—阅读—对照临床思维方法及其特性,并以其为导向,不断探索实践,从而促进我国住培工作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西北医学教育》2019,(2):203-206
重症医学科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必须轮转的学科,由于急危重患者多,病情复杂且演变迅速,抢救操作繁杂,因此对医师临床能力要求颇高。本文旨在探索提升住培医师危急重症处理能力的方案,通过传授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锻炼临床诊疗思维、加强医患沟通、加强科研设计教学等方面,提升住培医师的临床能力,促进住院医师、带教教师及学科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对口腔住培医师的培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针对住培医师的不同学习阶段采用了不同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三阶培养模式。旨在比较三阶培养模式和传统培养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接受临床常规教学的口腔住培医师为对照组,接受三阶培养模式教学的口腔住培医师为试验组,进行回访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出科成绩、临床思维、知识更新、资料阅读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自我评价等6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两组住培医师出科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培医师临床思维、资料阅读能力和自我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更新和文献检索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住培医师三阶培养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口腔住培医师规范化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参与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现状,探讨沟通能力培训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需求。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培训基地参与儿科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的77名住院医师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医患沟通能力自我满意度、医患沟通课程需求等。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儿外科住培医师自我满意度高于儿内科住培医师(78.9% vs. 58.5%,P=0.108);高年资住培医师自我满意度高于低年资住培医师(78.6% vs. 62.5%,P=0.330;78.6% vs. 58.9%,P=0.278)。将沟通对象重要性及困难程度排序,重要性前3位分别为家属、上级医师、患儿,困难程度前3位分别为家属、患儿、护士。沟通困难的主要原因为工作繁忙(41.6%)和自身沟通技巧欠缺(46.7%),不同专业和年资住培医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过80%的住培医师认为有效的医患沟通能促进临床工作的开展。年资越低,对医患沟通培训课程课时分配和授课频次的需求越高。结论 儿科住培医师对医患沟通具有良好认知,儿内科和低年资住培医师存在沟通问题,需根据不同专业与年资调整培训内容与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促进临床工作开展及医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启发式”教学查房应用于心血管内科疾病教学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1至3月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基地住培医师56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名,试验组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查房,对照组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查房。应用访谈法对两组指导教师、住培医师、上级医生、护理人员针对教学查房的准备、实施过程、预期达到的目标及效果分别进行访谈;56名住培医师对指导教师的准备、指导过程、指导方法、查房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价;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各项评价结果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试验组住培医师在指导教师对病情的熟悉程度(82.15% vs. 30.86%)、指导培训对象人文关怀(92.86% vs. 39.29%)、查体(96.43% vs. 28.57%)、分析辅助检查(85.71% vs. 35.71%)、书写病历(85.72% vs. 14.29%)、总结病例特点(78.57% vs. 35.71%)、诊断及鉴别诊断(85.71% vs. 21.43%)、作出诊疗计划(85.71% vs. 25.00%)、提问方式(89.29% vs. 30.72%)、讲解疑难问题和新进展(78.57% vs. 17.86%)、小结学习内容(92.85% vs. 28.58%)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住培医师在教学查房对沟通(96.43% vs. 46.43%)、病史采集技巧(85.72% vs. 21.43%)、检查手法(92.86% vs. 28.57%)、临床思维(92.86% vs. 28.57%)、学习兴趣(96.43% vs. 25.00%)和效率(85.71% vs. 14.28%)、知识的理解和记忆(85.72% vs. 28.57%)、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9.29% vs. 21.43%)、团队协作能力(67.86% vs. 28.57%)提高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启发式”教学查房重视课前准备、课后小结,注重住培医师主动参与,融入人文关怀与沟通技巧,重视团队协作,可充分发挥住培医师能动性,保证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6.
麻醉住培医师就业难、就业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欠缺临床科研思维。住培医师适当地介入科学研究,了解科研基本方法,培养科研思维能力,搭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其对临床知识的灵活掌握。然而,大部分住培医师在医学本科期间极少接触到科研,更谈不上用科研思维去解决问题,这导致他们在步入临床工作中,难以应对多变的需求。因此,住培阶段应向住培医师加大临床思维的培养。目前,住培体系中尚无临床科研思维培养的具体方法,因此,设立临床科研岗对拓宽住培医师知识面、培养其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极为重要,能够使住培医师最终养成从被动接受科研思维到主动获取科研思维的习惯。通过设立临床科研岗,合理规划岗位内容,能够提高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弥补现行教学中的不足,让住培医师参与到临床科研工作中的同时,提高住培医师的临床科研思维。  相似文献   

7.
方靖琴  李晓光  陈晓 《重庆医学》2021,50(22):3951-3954
目的 探索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对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以下简称住培医师)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2018年在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放射诊断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并接受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培训的16名影像专业住培医师作为演练组;2014-2016年参加住培但未接受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培训的12名作为常规组.效果评价指标包括临床能力和教学能力考核指标,临床能力的考核指标包括:影像报告质控得分、静脉应用对比剂评分、年度考核成绩及出科考核成绩.教学能力的考核指标包括:小讲座评分和专题讲座评分.结果 演练组住培医师的年度报告质控得分、静脉应用对比剂得分、出科考核成绩(95.1±3.9)、(45.2±1.9)、(90.3±1.9)分均高于常规组(92.1±3.1)、(43.0±2.4)、(87.3±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演练组住培医师的小讲座得分(86.4±2.2)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住培医师(82.8±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学员的年度考核成绩及专题讲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基于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能切实提升住培医师的临床及教学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住培医师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本科实习医师和住培医师在临床教学中互相冲突的问题,围绕培养临床岗位胜任力导向目标,贯彻医教协同和成人教育理念,完善本科和住培一体化临床教学管理体系,落实五项措施:明确各级医师岗位职责,统一遴选各级临床师资及准入标准,统一培训考核标准,统一教学文档规范,并在中级医师中遴选教学助理协助临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以此探索建立实习医师和住培医师一体化临床教学模式,促进院校教育的本科临床教学和毕业后教育的住培制度实现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9.
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上海市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门诊采用TEST模式开展教学, 组成三级教学门诊, 包括住培医师、带教老师和导师, 分为4个步骤即任务(Task)-体验(Experience)-督导(Supervise)-思考(Thinking)。结果显示2021年带教老师、住培医师、患者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9.89±0.40)、(79.96±0.19)、(49.92±0.40)分。教学门诊TEST教学模式教学内涵丰富, 可在培养住培医师全科医学临床诊疗能力基础上, 培养其临床应变、沟通、管理及叙事等综合能力, 同时培养高素质的带教师资, 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和满意度, 值得在全科住培基层实践基地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模拟教学联合心理暗示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培模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住培的36例住培医师,按不同教学模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20,模拟教学联合心理暗示)与对照组(n=16,传统教学)。比较两组住培医师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带教后,两组住培医师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及临床诊疗水平评分均较带教前上升,且研究组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兴趣程度、难易程度、可参与性、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培医师教学总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 模拟教学联合心理暗示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培教学中可提高学员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水平、综合能力及教学水平,且学员对该教学方法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韩先凤  邹丽琴  张倩  王娟 《重庆医学》2021,50(20):3590-3593
目的 探索微课时代下临床技能学习的应用研究与建设.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3个年级509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进行临床技能学微课建设需求、项目掌握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99%学员认为有必要建设临床技能微课,三年级住培学员对微课了解程度显著大于一年级住培学员;本科学历较硕士学历住培学员更加依赖于老师的指导(P<0.05);61.0%的住培学员选择微信公众号学习临床技能微课.99.4%的住培学员认为有必要建设执业医师24项微课,98.8%的住培学员学习意愿强烈.除执医24项外的27项内容,99.2%的学员认为有建设必要,主要在于其有助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及临床思维综合能力的培养.结论 针对住培学员建设临床技能微课非常有必要,针对不同年级、学历的住培学员,根据技能项目掌握程度、老师指导的需求等,进行分层次、针对性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结合小班授课对普通外科住培医师获取专业知识、掌握临床技能以及整体学习体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至8月在普通外科轮转的2021级住培医师共60名,分为MDT教学组(n=30)和传统教学组(n=30)。所有住培医师在入科前进行一次理论测试及Mini-CEX技能考核,并比较两组入科前的理论测试成绩及Mini-CEX技能考核成绩。随后进行分组教学,其中MDT教学组针对胃肠道肿瘤采用MDT模式进行小班授课;传统教学组即以传统的“一带一”方式进行日常教学。住培轮转结束时,比较两组住培医师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情况以及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住培医师在入科前的理论考核成绩及Mini-CEX技能考核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MDT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88.15±3.45)相对于传统教学组(72.25±4.36)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T教学组Mini-CEX技能考核成绩(86.35±2.24)相对于传统教学组(76.28±3.92)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MDT教学组住培医师对MDT小班授课教学满意度更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更好。结论 基于MDT模式的小班授课有利于提高普通外科住培医师胃肠道肿瘤的规范化培训质量,且住培医师的接受度更高,是住培教学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儿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住培医师)遗传代谢性疾病教学情况,旨在为儿科规范化培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问卷星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06名规培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现儿科规培教学中遗传代谢性疾病教学现况、存在问题及后期所需的改进措施、考核方式等。结果 86.79%住培医师认为遗传代谢病新筛意义重大,但仅0.94%表示熟悉流程。44.34%医师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开始接触该类疾病,94.34%住培医师在规培期间遇到10种及以下该类疾病。95.28%住培医师认为需要系统学习该类疾病,50.94%认为学习非常困难。目前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为无规培轮转计划(68.87%)。教学改进方式方面,位列前三的分别为案例分析讨论(91.51%)、基础知识讲解(76.42%)、特殊面容识别教学(76.42%)。考核方式方面,医师更倾向于临床思维决策分析(64.15%)、案例分析(58.49%)及理论知识考核(54.72%)。结论 儿科住培医师对遗传代谢病认识不足。教学改进方向主要为提高住培医师兴趣、多元教学模式及丰富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专科特长培养联合混合教学对全科医师综合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于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全科基地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58名全科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观察组采用专科特长培养联合混合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综合能力、岗位胜任力。结果:培训后,两组临床客观结构化考核、全科医师胜任力问卷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特长培养联合混合教学可提高全科住培医师的综合能力及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SP联合高端模拟人的情景模拟在住培急性胸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招募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住培的45名住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联合高端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方式,对住培医师进行急性胸痛的教学,培训结束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及进行访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97.8%(44/45)的住培学员认为该教学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急性胸痛相关知识;95.6%(43/45)的住培学员认为该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应对急性胸痛的信心,有助于提高对急性胸痛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100%(45/45)的住培学员认为该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100%(45/45)的住培学员均认为该教学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难度适中、教学视频及资料质量高;97.8%(44/45)的住培学员认为该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清晰、教学设备先进且运行良好。结论 SP联合高端模拟人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给住培医师提供了安全的仿真临床环境,有助于提高住培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15名第二年妇产科住培医师作为教学对象,探讨运用模拟教学方法培训住培医师产钳助产技术的效果。产钳助产模拟教学过程包括理论学习:翻转教学微视频方式学习产钳助产技术理论知识;理论考核:通过线上考核评价学生产钳助产临床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核达到8~10分者,进入产钳助产模拟教学流程;产钳助产技术模拟学习:在临床技能中心进行情景模拟技能实训;考核评价:采用助产技术-产钳助产考核标准评价产钳助产技术掌握水平,分析考核结果。结果显示,模拟教学组学员教学考核成绩优秀,住培医师对独立操作产钳更具信心,教学效果理想,可进一步推广产科临床技能模拟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深入分析口腔全科住培学员现有传统椅旁教学方式和模拟考核方式缺陷的基础上,针对性设计了线上典型案例模块训练教学。教学结束后,考试结果显示通过线上教学可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强化临床思维过程。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员对线上教学方式满意。教学实践表明,设计的线上教学可提高案例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临床思维流程化、可视化,有利于提高住培学员对典型案例的临床决策能力,达到培养住培学员岗位胜任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基于门诊环境的全科住培医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后,初步拟定了基于门诊环境的全科住培医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确定了指标体系。采用Excel 2015和SPSS 26.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0%(19/20)和100.0%(19/19),专家权威程度为0.86,协调系数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定了由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6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医疗服务/患者照顾、医学知识、职业精神、以医疗体系为基础的实践、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提高、人际交流和沟通及技巧。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完整、可信度高的基于门诊环境的全科住培医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为今后全科住培医师门诊接诊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情绪智力各维度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关系,通过针对性的情绪智力培养提高住培医师的人际沟通能力。方法 对住培基地一年级临床医学132名住培医师在自评分级的基础上以情绪智力和人际沟通评价量表进行联合测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自评分级的组间差异,以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索情绪智力各维度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关系。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评分级较清晰地对受测人进行了三分层,在情绪智力总分及其各维度中,三分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很好”组各项得分高于“尚可”组和“稍不足”组,在情绪智力总分(P<0.001)及其情绪知觉(P<0.001)、自我情绪管理(P<0.001)、他人情绪管理(P<0.001)和情绪利用(P<0.001)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人际沟通能力总分及其维度中,三分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冲突管理中,“很好”组相对于“尚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情绪智力总分及其各维度均与人际沟通能力呈正相关(P<0.001),但对人际沟通能力影响最显著的为情绪知觉和他人情绪管理两个维度(R2=0.531,P<0.001)。结论 通过对住培医师在情绪知觉和他人情绪管理维度的侧重性培养,有望对住培医师达到国家规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目标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的有关指导意见,要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制度,并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一起构成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针对这一指导意见,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射基地结合放射科工作特点,提出“住培-专培一体化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即专科医师带教住培医师,专科医师与住培医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文章将针对该模式展开分析,从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科研素养等方面提出具体培训对策,旨在进一步丰富专培和住培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为探索新型的毕业后医学培养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