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上海市社区居民中心性肥胖与打鼾对血脂异常的交互作用。方法 利用2017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SHCR-2017),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合计纳入研究对象20 259人,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价中心性肥胖与打鼾对血脂异常患病的影响。采用相乘交互、相加交互作用模型评估中心性肥胖和打鼾对血脂异常患病的交互作用。结果 上海市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5.5%,高甘油三酯血症(18.2%)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15.8%)为主要特征。经混杂因素调整后,中心性肥胖(OR=1.74,95%CI:1.63~1.85)与打鼾(OR=1.16,95%CI:1.09~1.24)均与血脂异常相关。交互作用分析表明,中心性肥胖与打鼾对血脂异常患病无显著相乘交互作用(OR=0.98,95%CI:0.87~1.11)。两者对血脂异常患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2.21,95%CI:1.61~2.81;SI=3.40,95%CI:3.07~3.78;AP=0.54,95%CI:0.49~0.58)。血脂异常四种临床类型中,研究对象对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的相加交...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国中老年人高血压与中心性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的交互作用,为糖尿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选取其中15 096名≥45岁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信息。运用Stata 15.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相乘模型和相加模型分析高血压和中心性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的交互作用。结果 研究对象糖尿病患病率为15.32%。调整年龄、性别、居住地、婚姻状况、饮酒、体质指数(BMI)及血脂异常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1.68,95%CI:1.53~1.85)和中心性肥胖(OR=1.61,95%CI:1.42~1.83)与糖尿病患病高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交互作用分析显示,高血压和中心性肥胖对糖尿病患病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1.15,95%CI:0.92~1.44),但存在相加交互作用,患高血压且中心性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高于两者均不罹患者(OR=2.66,9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脂肪肝的交互作用对绝经女性胆石症患病的影响。方法 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苗族、侗族绝经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共3 938人。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Mann - 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运用相乘模型和相加模型探讨糖尿病与脂肪肝的交互作用对绝经女性胆石症患病的影响。结果 本次3 938名绝经女性中,平均年龄为59.51岁,胆石症检出率为17.01%,糖尿病检出率为9.09%,脂肪肝检出率为19.86%,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检出率为4.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OR = 1.715, 95%CI:1.325~2.220)和脂肪肝(OR = 1.438, 95%CI:1.162~1.780)均与绝经女性胆石症的患病风险有关。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与脂肪肝对绝经女性胆石症的患病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 = 1.605,95%CI:0.951~2.707),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与脂肪肝对绝经女性胆石症的患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者的患病风险高于无糖尿病且无脂肪肝者(OR = 2.905,95%CI:2.040~4.138),其相加交互作用评价指标RERI(95%CI)、AP(95%CI)和SI(95%CI)分别为1.216(0.115~2.316)、0.418(0.148~0.688)和2.760(1.043~7.3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绝经女性中,糖尿病和脂肪肝均与胆石症存在关联,二者对增加胆石症患病风险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兰  郭艳强 《华南预防医学》2024,(3):227-230+235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及其交互作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共体社区随访管理的11 25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其2021年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血压控制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肥胖、血脂异常对血压控制的影响,以及采用相乘和相加模型分析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对血压控制的交互作用。结果 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39.63%,合并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0.41%、58.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OR=0.694)、血脂异常(OR=0.900)均为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均P<0.01)。交互作用分析显示,超重/肥胖且血脂异常者血压控制仅为非超重/肥胖且血脂正常者的0.664倍(95%CI:0.596~0.738);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交互作用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0.228(95%CI:-0.289~-0.167)、-0.500(95%CI:-0.626~-0.374)、1.721(95%CI:1.244~2.381),超重/肥胖与血脂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探讨影响该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因素。方法于2013年1-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 294名20~80岁常住居民,并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尿酸、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指标,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HUA患病率为15.54%,其中男性为18.83%,明显高于女性(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20~29岁年龄段HUA患病率最高(25.81%),之后随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降低,50岁之后略有升高;女性HUA最高患病率出现在70~80岁年龄段(24.37%),40岁之后患病率明显升高;小学及以下学历者HUA患病率最高(18.62%),其次为高中教育程度者(16.22%);与生活行为习惯良好者相比,经常夜班、有吸烟和饮酒习惯的调查对象HUA患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慢性肾病或向心性肥胖的调查对象HUA患病率分别为20.10%、22.46%、20.87%、21.43%和21.24%,明显高于无上述疾病状态的调查对象(分别为14.47%、10.81%、10.57%、14.12%和8.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者HUA患病率最高(29.17%),其次为超重者(1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OR=1.370,95%CI:1.151~1.631)、患高血压(OR=1.708,95%CI:1.512~1.930)、血脂异常(OR=1.712,95%CI:1.514~1.935)、慢性肾病(OR=1.546,95%CI:1.346~1.776)、超重和肥胖[OR值分别为1.461(95%CI:1.233~1.732)和2.498(95%CI:2.045~3.051)]以及向心性肥胖(OR=1.495,95%CI:1.273~1.755)为HUA的危险因素,女性(OR=0.768,95%CI:0.669~0.881)为HUA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HUA患病率较高,年龄及性别差异影响HUA患病率,维持理想体质指数、血压及血脂水平等在防治HUA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18~65岁居民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以及知晓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9月-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8 809名北京市18~6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知晓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 809名调查者中共有8 041例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42.8%,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为19.3%,其中男性为16.4%,女性为23.5%;血脂异常的治疗率为6.3%,其中男性为4.9%,女性为8.2%;血脂异常的控制率为8.0%,其中男性为5.3%,女性为12.0%。在知晓血脂异常的调查对象中,血脂异常的治疗率为32.4%,血脂异常的控制率为4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女性(OR=2.365,95%CI:2.009~2.783)、文化程度、以前吸现在不吸烟者(OR=1.618,95%CI:1.217~2.150)、从不饮酒者(OR=0.547,95%CI:0.432~0.693)、肥胖(OR=1.493,95%CI:1.262~1.765)、高血压患病(OR=1.721,95%CI:1.513~1.957)和糖尿病患病(OR=1.845,95%CI:1.576~2.160)是血脂异常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应结合血脂异常知晓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通过有效提高血脂异常的知晓率进而提升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现状及其与特色饮食的关系。方法 对贵州省30~79岁10 620名侗族、苗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特色饮食与血脂异常及其分类的关系。结果 贵州省少数民族居民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4.94%,其中侗族35.30%,苗族34.4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牛/羊瘪>1次/月与血脂异常(OR=1.261,95%CI:1.091~1.458)和高甘油三酯血症(TG)(OR=1.380,95%CI:1.174~1.622)患病风险呈正相关;白酸汤>4次/月(OR=0.862,95%CI:0.753~0.988)与血脂异常患病风险呈负相关,蕨菜>1次/月与高胆固醇血症(TC)(OR=0.737,95%CI:0.581~0.936)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LDL-C)(OR=0.611,95%CI:0.472~0.790)患病风险呈负相关。结论 牛/羊瘪>1次/月可能会增加血脂异常和高TG血症患病风险;白酸汤>4次/月可能会降低血脂异常患病风险,蕨菜>1次/月可能会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40~79岁人群吸烟与肥胖对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mellitus, PDM)患病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荣昌区21个街道或镇开展调查,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3~5个村或社区,每个村或社区随机抽取20~50名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PDM影响因素及吸烟与肥胖对PDM患病的交互作用采用软件R 4.1.1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017例调查对象中,PDM患病率为38.98%。调整混杂因素后,吸烟(OR=1.570,95%CI:1.303~1.892)、肥胖(OR=1.391,95%CI:1.113~1.737)与PDM患病高风险相关。相乘交互作用分析发现,吸烟×肥胖对PDM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2.122,95%CI:1.251~3.601);相加交互作用分析发现,吸烟且肥胖风险高于不吸烟且不肥胖者(OR=3.978,95%CI:2.543~6.224),相加作用评价指标RERI、AP和SI分别为2.200(0.444~3.956)(P>0.05)、0.553(0.336~0.77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关系,为中山市居民制定适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年8—12月采用多阶段的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24个镇区的6 150名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测定。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χ~2检验、偏相关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2.9%、10.4%和40.4%。不同BMI、WC组间血压、血糖和血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偏相关分析校正年龄的影响后发现,BMI、WC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BMI和WC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上升,BMI≥28.0 kg/m2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分别是BMI 18.5~24.0 kg/m2组的4.899倍(OR=4.899,95%CI:4.056~5.918)、3.237倍(OR=3.237,95%CI:2.540~4.126)和2.483倍(OR=2.483,95%CI:2.098~2.937);WC≥90.0 cm组3种慢性病患病风险分别是WC 75.0~83.0 cm组的3.729倍(OR=3.729,95%CI:3.096~4.492)、3.582倍(OR=3.582,95%CI:2.763~4.642)和2.375倍(OR=2.375,95%CI:2.039~2.76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和WC每增加1个标准差,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121.1%和88.2%(OR值分别为2.211、1.882),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84.0%、83.6%(OR值分别为1.840、1.836),血脂异常患病风险增加69.7%、58.5%(OR值分别为1.697、1.58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山市成人BMI、WC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建议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倡导合理、健康、规律饮食,增强体育锻炼,保持理想体重,从而有效降低慢性病患病带来的疾病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童年期居住环境卫生对农村居民中老年期慢性病患病的影响, 并检验童年期健康状况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8年最新调查和2014年生命历程调查共同访问的12 506名农村居民数据, 运用χ2检验、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倾向评分加权法、负二项回归模型和KHB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 相比童年期居住环境卫生较好的农村居民, 童年居住环境卫生较差的中老年农村居民患哮喘风险提高23.7%(OR=1.237, 95%CI:1.060~1.445), 患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增加16.4%(OR=1.164, 95%CI:1.006~1.347)、22.4%(OR=1.224, 95%CI:1.083~1.383)和19.6%(OR=1.196, 95%CI:1.103~1.296), 患血脂异常和心脏病的可能性上升了26.6%(OR=1.266, 95%CI:1.153~1.390)和13.6%(OR=1.136, 95%CI:1.031~1.253)。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童年居住环境卫生较差的中老年农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吸烟与肥胖之间交互作用对血脂异常发病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6个项目实施地区中,共纳入35~75岁居民83 530人,使用国家心血管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设计问卷,以面访形式获取调查对象相关信息,并进行血压、身高、体重及腰围测量,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利用加法模型评价吸烟与肥胖的交互作用对血脂异常的影响。结果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7.16%,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农民、婚姻状况等因素后,与对照人群相比,高血压(OR=1.43,95%CI:1.38~1.47)、吸烟(OR=1.06,95%CI:1.02~1.11)、肥胖(OR=1.09,95%CI:1.08~1.09)和糖尿病(OR=1.44,95%CI:1.39~1.49)是罹患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交互分析中,吸烟与肥胖对血脂异常的加法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同时存在时OR值为2.06(95%CI:1.90~2.24),SI值为2.33(95%CI:1.90~2.86)。结论吸烟与肥胖同时存在会增加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两者对血脂异常患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8年郑州市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及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为制定相关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郑州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于2018年6—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6 809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基本信息、行为危险因素、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等;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测定。采用SAS 9.1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 693份。2018年郑州市成年居民的超重率为37.10%(标化率为36.54%),肥胖率为18.62%(标化率为18.49%)。男性的超重率和肥胖率(41.49%、21.09%)均高于女性(34.03%、16.89%);城市居民的肥胖率(16.09%)低于农村居民(21.26%);饮酒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41.15%、20.87%)均高于非饮酒居民(35.54%、1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超重人群高血压(OR=2.11,95%CI:1.83~2.43)、糖尿病(OR=1.72,95%CI:1.45~2.05)和血脂异常(OR=2.12,95%CI:1.86~2.41)的患病风险较高;肥胖人群高血压(OR=4.33,95%CI:3.68~5.11)、糖尿病(OR=2.39,95%CI:1.97~2.91)和血脂异常(OR=3.48,95%CI:2.99~4.05)的患病风险更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郑州市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积极开展防控措施,降低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进而减少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文成县社区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情况的现状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3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文成县4 003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一般情况、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膳食及精神因素等)、体格检查(体重、身高和血压的测量)及血生化检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血糖的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血脂异常的人群分布,采用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结果 文成县18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5.32%,男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0.12%、48.86%。以2000年中国人口构成进行标化后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44.21%:男为39.43%,女为46.40%。女性显著高于男性(χ2=29.76,P=0.000),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χ2趋势=29.25,P=0.000)。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2.2%、14.9%、12.4%、8.9%。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脂异常与性别(OR=1.317,95%CI:1.115~1.554, P=0.001)、年龄(OR=1.010,95%CI:1.005~1.016, P=0.000)、职业(OR=1.053,95%CI:1.021~1.086, P=0.001)、文化程度(OR=1.146,95%CI:1.055~1.246, P=0.001)、高血压(OR=13.094,95%CI:11.053~15.512, P=0.000)、超重(OR=1.220,95%CI:1.022~1.457, P=0.028)、肥胖(OR=2.376,95%CI:1.524~3.704, P=0.000)有关。 结论 文成县社区居民18 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血脂异常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高血压、超重和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与体质指数或腰围的相关性,为制定区域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4-9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罗湖区和南山区41个社区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5 276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脂。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深圳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51.86%、17.85%和40.16%,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占30.48%。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7.43%、10.75%和37.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和现在吸烟情况后,超重(OR=1.624,95%CI:1.433~1.840)、肥胖(OR=2.353,95%CI:1.919~2.886)和中心性肥胖(OR=1.166,95%CI:1.029~1.322)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肥胖(OR=1.488,95%CI:1.176~1.883)和中心性肥胖(OR=1.260,95%CI:1.076~1.475)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超重(OR=1.251,95%CI:1.103~1.418)和中心性肥胖(OR=1.228,95%CI:1.083~1.393)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深圳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与体质指数或腰围存在相关性,应采取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降低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川市儿童青少年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clustering, CVRFC)的关系。方法采取现况研究的设计,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2017—2018年抽取银川市城区1486名10~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4.3±1.4)岁,其中包括男生728人(49.0%),汉族1157人(77.9%),回族170人(11.4%),其他民族159人(10.7%)。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和性别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CVDRF≥2和CVDRF≥3的关联强度。结果调整混杂因素后,HUA与腹型肥胖(OR=3.23,95%CI 2.37~4.40)、高血压(OR=1.64,95%CI 1.21~2.23)、血脂异常(OR=1.51,95%CI 1.17~1.96)、CVRFC≥2(OR=3.71,95%CI 2.80~4.93)及CVRFC≥3 (OR=6.92,95%CI 4.18~11.6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江苏省老年人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江苏省2010年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中≥60岁老年常住居民的数据,运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BMI、WC与血压、血脂和血糖及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主要慢性病的关系。结果江苏省老年人肥胖、中心性肥胖和慢性病粗患病率分别为13.5%、54.3%和82.6%,患病率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BMI、WC均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LDL-C、TG和FPG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肥胖、中心性肥胖、BMI和WC均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显著相关,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随着BMI和WC的增加而不断升高(P0.05)。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79%(OR=1.79,95%CI:1.61~2.00)、67%(OR=1.67,95%CI:1.52~1.84)和56%(OR=1.56,95%CI:1.38~1.76);WC每增加1个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63%(OR=1.63,95%CI:1.47~1.80)、74%(OR=1.74,95%CI:1.58~1.91)和66%(OR=1.66,95%CI:1.46~1.89)。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江苏省老年人常见主要慢性病。BMI、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病之间的关联,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1月和2009年1月采用4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选取青岛地区7 819名35~74岁成年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ALT、GGT水平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新诊断T2DM患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新诊断T2DM患病率(13.10%)高于女性(10.70%),女性ALT、GGT水平低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LT、GGT水平均与FPG(r值分别为0.077、0.115)、2 h PG(r值分别为0.078、0.111)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总人群ALT异常(OR=2.48,95%CI:1.75~3.52)、GGT异常(OR=2.83,95%CI:2.24~3.59)均与新诊断T2DM高患病风险相关(P0.01);男性、女性ALT异常(男性OR=2.68,95%CI:1.57~4.59;女性OR=2.32,95%CI:1.46~3.69)、GGT异常(男性OR=2.48,95%CI:1.84~3.35;女性OR=3.35,95%CI:2.27~4.95)均与新诊断T2DM高患病风险相关(P0.01)。结论 ALT、GGT异常与T2DM高患病风险相关,后续还需要长期研究或干预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8年陕西省成人中心性肥胖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陕西省中心性肥胖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该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陕西省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陕西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6 202人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RaoScott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该研究纳入最终分析的有效样本为6 101人,加权后中心性肥胖率为34.96%,男性(38.06%)高于女性(3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489,95%CI:1.252~1.772)、超重与肥胖(OR=10.938,95%CI:9.496~12.597)、高血压(OR=1.716,95%CI:1.499~1.965)、糖尿病(OR=1.599,95%CI:1.308~1.955)和血脂异常(OR=1.769,95%CI:1.546~2.024)与中心性肥胖高风险相关(P<0.01);低体重(OR=0.17...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浙江省农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农村T2DM患者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嘉善县、遂昌县所有社区和永康市6个社区2016年社区登记管理的10 343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居民健康档案和社区慢性病管理系统导出人口学信息,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和腰围,实验室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析血脂异常谱。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农村T2DM患者血脂异常率为66.91%,TC升高率、TG升高率、LDL-C升高率和HDL-C降低率分别为41.76%、41.28%、15.89%和16.92%。血脂异常以单纯TC升高、TC升高合并TG升高和单纯TG升高为主,异常率分别为11.84%、11.75%和11.47%。男性血脂异常以TG升高合并HDL-C降低为主,异常率为11.32%;女性血脂异常以TC升高合并TG升高为主,异常率为14.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499,95%CI:1.352~1.663)、年龄(OR=0.992,95%CI:0.988~0.996)、HbA1c控制不佳(OR=1.241,95%CI:1.141~1.351)、中心性肥胖(OR=1.169,95%CI:1.064~1.285)、超重(OR=1.384,95%CI:1.257~1.524)和肥胖(OR=1.582,95%CI:1.352~1.852)均与血脂异常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浙江省农村T2DM患者血脂异常率总体偏高,以单纯TC升高、TC升高合并TG升高和单纯TG升高为主;应重点监测血糖控制不佳、肥胖和女性居民的血脂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和血脂异常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影响。  方法  2017—2018年开展南京市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 对61 098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复杂抽样的方法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高血压家族史、血脂异常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相乘和相加模型分析高血压家族史与血脂异常的交互作用。  结果  最终纳入60 283名调查对象。高血压患者15 686例, 标化患病率为29.8%。33.8%的居民有高血压家族史, 血脂异常标化率为2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 有高血压家族史合并血脂异常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无高血压家族史无血脂异常人群的4.881倍(95%CI : 4.381~5.438)。高血压家族史与血脂异常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1.107, 95% CI:1.015~1.208)。相加交互作用提示高血压家族史与血脂异常存在协同作用, 交互作用指数(synergyindex, S)、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比(relative excess risk of interaction, 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ttributable proportion of interaction, API)分别为1.603(95%CI: 1.447~1.775)、1.460(95% CI: 1.212~1.707)、29.9%(95% CI: 24.8~35.0)。  结论  高血压家族史与血脂异常存在协同作用, 两者同时存在时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