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养分平衡剂对一年生甘草各项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以及主要有效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生长在内蒙古赤峰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的大田甘草进行2次施肥.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以及植物生理学常规方法进行甘草叶片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使用HPLC测定甘草根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该微量元素养分平衡剂的施加对甘草株高,叶绿素a,叶绿素b等叶片色素,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02浓度(Ci)等光合生理指标以及地上鲜重和根干重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与对照(CK)相比,微肥300倍(T1)和微肥600倍(T2)均显著促进甘草酸含量的增加,分别增加了24.72%,20.23%,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量元素养分平衡剂可以促进甘草生长、生理和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其中微肥300倍的效果优于600倍.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硫肥类型和不同施用量对甘草苗期根系生长发育及品质成分的影响。方法:在新疆天山北麓的草甸盐土上设置田间小区试验,施用四种硫肥:硫磺粉、硫酸钙、硫酸铵和硫酸钾,每种硫肥又设低水平、中水平、偏高水平和高水平。结果:对甘草一年生实生苗根干重、根长、根直径、总黄酮和总糖等指标的肥效均为硫酸铵硫酸钾硫酸钙硫磺粉,且均在偏高水平肥效最高,随施肥量增加,以上指标均表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四种硫肥对根重、根长、根直径及甘草酸、甘草苷、总黄酮、总糖的肥效均达显著水平(P0.05)。硫酸铵偏高水平处理根长73.72 cm,比CK长42.41 cm;根直径8.34 mm,比CK粗5.33 mm;根干重445.24 kg/hm~2,比CK多290.03 kg/hm~2;甘草酸含量3.85%,比CK(0.85%)高出3.00%;甘草苷含量1.58%,比CK(0.32%)高出1.26%;总黄酮含量2.49%,比CK(0.95%)高出1.54%;总糖含量达9.92%,比CK(3.73%)高出6.19%。结论:在碱性土壤地区的甘草苗期生产中,建议选取本试验硫酸铵偏高水平施用量,次为硫酸钾偏高水平施用量,即在施用农家有机肥3 500 kg/hm~2、三料磷肥153.33 kg/hm~2和尿素200 kg/hm~2基础上,施用硫酸铵285.60 kg/hm~2;或施用硫酸钾376.76 kg/hm~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钼营养水平对甘草幼苗生长、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及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温室中对水培甘草幼苗进行4个不同钼营养水平(0.55,1.1,5.5,11.0 mg·L-1)处理,另设0 mg·L-1为对照组(CK),测定甘草幼苗各器官生物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在钼浓度为5.5 mg·L-1时甘草幼苗的根干、鲜重和根冠比最大,并且此时甘草根、茎和叶中的SOD、POD和CAT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最高,表明该浓度较适合甘草幼苗的生长和根干物质的积累,低钼水平或高钼水平都不利于甘草幼苗的生长.然而,1.1 mg·L-1对甘草根中甘草酸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K处理的甘草酸含量最低.结论:适宜的铜浓度对甘草幼苗根干物质和有效成分的积累很重要,并且抗氧化酶活性可以反应甘草幼苗对钼的适应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探寻介于1.1~5.5 mg·L-1、同时满足既能增加甘草根干物质的积累又能提高甘草酸的含量的钼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该文通过研究不同施氮(N)量对刺五加幼苗生长发育及抗氧化酶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其生长发育的氮肥施用量。为刺五加人工栽培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单点单因素大田实验,以长势均一的1年生刺五加幼苗为研究样本,进行5个不同的施氮量处理,分别为N1组(30 g·m^-2),N2组(60 g·m^-2),N3组(90 g·m^-2),N4组(120 g·m^-2),N5组(150 g·m^-2),以及CK组(0 g·m^-2)。3个月后,收获时测定植株鲜重、根鲜重、叶鲜重、茎鲜重,干燥至恒重后测量植株干重、茎干重、叶干重以及根干重。采集植物新鲜叶片测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酸性磷酸酶(ACP),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力。结果:N4处理组最利于刺五加植株生物量的积累,该处理下刺五加幼苗产量最高,N3处理组的刺五加蛋白质含量最高,N3处理组各抗氧化酶活力均最低,表示此时植株所受环境胁迫影响最小。结论:刺五加幼苗对施氮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即低施氮量处理和高施氮量处理都会对刺五加造成逆境胁迫,且低施氮量环境下的抗氧化酶活力高于高施氮量,通过研究,得出适宜刺五加生长的施氮量为90~120 g·m^-2。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7,(8)
目的:探究外源AgNO_3对秦艽幼苗生长和龙胆苦苷含量积累的影响。方法:以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外源施加AgNO_3后秦艽幼苗中龙胆苦苷含量的积累变化及其对秦艽幼苗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龙胆苦苷生物合成途径上多个酶基因的表达。结果:当秦艽幼苗在含有1 mmol/L AgNO_3的MS培养基上生长9 d时,秦艽幼苗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是对照的1.91倍,鲜重、干重以及根长平均增加了29%、32%和43%;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龙胆苦苷合成途径上多个酶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外源AgNO_3可显著促进秦艽幼苗中龙胆苦苷的积累,同时可显著促进秦艽幼苗生物量(干重、鲜重)的增加和根的伸长。  相似文献   

6.
梁宗锁  李倩  徐文晖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2055-2060
目的:以丹参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白光,蓝光,红光)对其生长,有效成分积累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不同光质处理丹参幼苗,测定相关指标,结合方差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受不同光色影响显著,与同等PAR的白光相比较,增加蓝光(WB)处理使植株株高显著降低;增加红光(WR)处理使丹参根长、根直径、根鲜重和干重分别显著增加.丹酚酸B含量在补充蓝光与补充红光后均显著提高,而丹参酮ⅡA含量未受补充光质显著影响;蓝光处理下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酪氨酸氨基转移酶(T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提高;红光处理下过氧化物酶(POD)、酪氨酸氨基转移酶(T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提高.同时实验证明,种子直播幼苗比根栽苗对光色反应敏感.结论:补充红光能够显著促进丹参根系的生长,其有效成分丹酚酸B含量在补充蓝光与补充红光后显著提高,补充蓝光与补充红光能够显著提高丹参TAT和PPO活性.  相似文献   

7.
兰州百合根系水浸液对其幼苗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7,(5)
目的:通过对兰州百合根系水浸液的自毒作用试验,探讨了兰州百合自毒物质浓度对其幼苗形态指标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设置水(CK)、兰州百合根水浸液5、10、30、50、100 mg/m L共6个处理浇灌兰州百合种苗。结果:当兰州百合根系水浸液浓度为5 mg/m L时,对其株高、根长、根重、茎叶重、鳞茎重有显著促进作用,较CK分别增加了19.76%、61.83%、116.67%、5.17%、46.97%;当浓度达100 mg/m L时抑制作用显著,较CK分别降低了17.32%、12.90%、33.33%、46.56%、56.06%;对生理特性的影响表现为:随浓度梯度增加,MDA和POD均呈显著增加趋势,SOD、CAT均呈显著降低趋势,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而脯氨酸则呈降低趋势。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兰州百合的自毒作用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对其幼苗生长具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7,(6)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荒漠化区域板蓝根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方法:以板蓝根种子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在栽培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设5个处理的种植模式:CK(对照):平畦种植三行,A1:高畦种植二行,A2:高畦种植三行,A3:高畦种植四行,A4:高畦种植五行。结果:以处理A3(高畦种植四行)栽培模式的板蓝根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主根根长、根直径、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板蓝根全株鲜重、叶鲜重、根鲜重、叶干重、根干重、根产量等经济性状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板蓝根的产量最高可达223.99 kg/667m2。不同种植模式对板蓝根单位面积产量、植株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大小顺序均为A3A2CKA1A4。结论:以高畦种植四行的栽培模式板蓝根植株生长最优,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筛选提升北柴胡品质及产量的根际肥配比,探究不同采收期柴胡皂苷在北柴胡韧皮部及木质部中的含量变化,为北柴胡合理采收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用黄腐酸钾、枯草芽孢杆菌、微量元素水溶肥,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连续4个月动态取样6次,运用HPLC测定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D(Ss-d)、C(Ss-c)、F(Ss-f)、柴胡总皂苷(Ss-s)的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极差分析。结果 不同复配根际肥对北柴胡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产量较空白组有明显提升,当根际肥配比为黄腐酸钾400g/亩+枯草芽孢杆菌750g/亩+微量元素水溶肥1200g/亩能够大幅度提高北柴胡品质及产量;其中11月15日前后Ss-c、Ss-f、Ss-a、Ss-d、Ss-s的含量最高,为北柴胡最佳采收期;北柴胡各种皂苷类成分主要富集于根的韧皮部,各种皂苷及总皂苷在木质部、韧皮部、总根中的含量变化呈“N”字型趋势,符合产地北柴胡的生长规律。结论 不同复配根际肥对北柴胡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提高,追施根际肥是改善北柴胡品质及提升产量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可为北柴胡水肥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有助于北柴胡规范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9,(4)
目的:研究纳米TiO_2对北柴胡新品种川北柴1号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川北柴1号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萌发、生长、生理指标测定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纳米TiO_2对川北柴1号种子萌发指标、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影响显著。其中600 mg/L溶液处理对川北柴1号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种子活力、根长、根系活力的促进效果最佳,而幼苗的株高、鲜重、SOD及POD酶活性则在800 mg/L达到最大值,此时的MDA含量达到最小值。结论:适当浓度的纳米TiO_2溶液处理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川北柴1号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而且能改善幼苗的生理功能,可增强其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土壤增施不同量生物质炭对牛膝植株生长和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的方法,在土壤中添加0(对照)、1%、2%、4%的生物质炭,比较不同处理牛膝植株性状和β-蜕皮甾酮含量变化。结果施入生物质炭能提高牛膝株高、茎粗、根长和根粗,减少叶片数和主茎分支数,根中β-蜕皮甾酮含量增加;添加4%生物质炭处理牛膝根干重和鲜重分别增加22.28%和21.82%;添加2%和4%生物质炭处理牛膝根中β-蜕皮甾酮含量比对照增加增加15.32%、28.47%。结论土壤中添加生物炭能促进牛膝植株生长,增加干重和提高牛膝β-蜕皮甾酮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接种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组合对滇重楼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入药品质的影响,为培育优质滇重楼药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方法,在灭菌栽培土壤中分别接种9组不同AM真菌组合,以不接种为空白组,观察不同AM真菌组合对滇重楼幼苗的根系侵染率、光合参数、生理指标及化学成分等的影响。结果:接种外源AM真菌组合显著增加滇重楼根际土壤中的孢子密度、根系AM真菌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以及根内琥珀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空白组相比,不同AM真菌处理组对滇重楼叶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接种混合AM真菌可以诱导滇重楼次生代谢过程的变化,总皂苷含量在T1至T2时期呈上升趋势,T2至T4时期急速减少,到T5时期有所提高。结论:不同混合AM真菌能与滇重楼根系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提高菌根生活力,增强滇重楼对外界不利环境的抗逆性,促进滇重楼的生长发育以及提高根茎品质。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S5,S8,S9组AM真菌组合效果最佳,为滇重楼菌根生物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钼营养水平对甘草幼苗生长、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及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温室中对水培甘草幼苗进行4个不同钼营养水平(0.55,1.1,5.5,11.0mg·L^-1)处理,另设0mg·L^-1为对照组(CK),测定甘草幼苗各器官生物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在钼浓度为5.5mg·L^-1时甘草幼苗的根干、鲜重和根冠比最大,并且此时甘草根、茎和叶中的SOD、POD和CAT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最高,表明该浓度较适合甘草幼苗的生长和根干物质的积累,低钼水平或高钼水平都不利于甘草幼苗的生长。然而,1.1mg·L^-1对甘草根中甘草酸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K处理的甘草酸含量最低。结论:适宜的钼浓度对甘草幼苗根干物质和有效成分的积累很重要,并且抗氧化酶活性可以反应甘草幼苗对钼的适应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探寻介于1.1~5.5mg·L^-1、同时满足既能增加甘草根干物质的积累又能提高甘草酸的含量的钼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筛选提升北柴胡品质的叶面肥配方,探讨北柴胡中柴胡皂苷在木质部与韧皮部的分布规律,为北柴胡科学施肥及合理采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用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水溶肥和黄腐酸钾三种肥料,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应用HPLC测定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Origin 2017、SPSS 25.0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当叶面肥配方为磷酸二氢钾50 g/亩+微量元素水溶肥15 g/亩+黄腐酸钾13 g/亩时,北柴胡中柴胡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出现大幅度提升;各处理组皂苷类成分基本上在10月15日达到峰值,因此北柴胡最佳采收期在10月15日前后;韧皮部中5种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远高于木质部,随着时间推移木质部与韧皮部的干重占比逐渐趋向于1∶1。结论 不同复配叶面肥能够明显提升北柴胡品质及产量,喷施叶面肥是改善中药材品质的有效手段,该研究为北柴胡合理水肥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管花肉苁蓉寄生及不同寄生数量对一年生中国柽柳光合特性和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未寄生、寄生1个、4个、8个管花肉苁蓉的柽柳分别为CK、处理A、处理B、处理C,测定分析柽柳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以及柽柳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主根长、侧根数、茎叶和根干重等生长指标。结果:随着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的增加,柽柳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三者均表现为处理C处理B处理ACK;10月柽柳叶的叶绿素含量最高,9月11日柽柳叶的光合速率达到峰值,11月柽柳叶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着管花肉苁蓉寄生数量的增加,柽柳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主根长、侧根数、茎叶和根的干重均显著降低,各指标均表现为CK处理A处理B处理C。结论:管花肉苁蓉寄生促进了柽柳叶光合能力的提升,但随着寄生数量的增加,柽柳各部位的生长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立体栽培对老鸦瓣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探索老鸦瓣立体栽培的可行性,于老鸦瓣生长旺期采用LI-3100型叶面积仪测量立体栽培上、中、下3层与对照植株总叶面积并用LI-6400XT型光合仪测定叶片光合参数,测定各器官生物量及其生物量分配;并于采收期收获地下子鳞茎后进行子鳞茎更新方式及产量分析。结果表明,立体栽培中层光照强度最低,老鸦瓣叶生物量所占比例最高,而子鳞茎总鲜重与子鳞茎总干重及产量增幅(鲜重)均为各处理中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其中子鳞茎鲜重比对照降低22.84%。立体栽培下层光强适中,老鸦瓣净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率高,鳞茎所占生物量比例最高,且下层子鳞茎总鲜重、子鳞茎总干重及产量增幅(鲜重)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老鸦瓣生物量、光合特性及产量指标,总体上立体栽培条件下老鸦瓣生长状况与非立体栽培条件下无显著差异。相同土地面积的立体栽培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61.66%(鲜重)、141.35%(干重)。通过大棚立体栽培可提高空间利用率,有效提高老鸦瓣产量,同时实现老鸦瓣高密度种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组合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在不同接种时期对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培育高品质的滇重楼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室温盆栽接种试验及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对不同AM真菌组合及不同接种时期侵染的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中的孢子密度、侵染率、根围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等进行分析。结果:不同AM真菌处理组在不同接种时期的侵染率均在80%以上,孢子密度在部分时期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CK),AM真菌与滇重楼幼苗根系共生关系良好。土壤中氮含量降低,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pH提高,1年生滇重楼实生苗与野生种源滇重楼幼苗土壤养分较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整体表现出细菌放线菌真菌,S3,S5和S8的AM真菌组合的2年生实生苗微生物群落对土壤结构较好,生物量碳的含量较高。土壤中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增长率较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增长率最低,S2~S6处理组的野生种源滇重楼幼苗和1年生滇重楼实生苗土壤酶活性最佳。结论:不同AM真菌处理组及不同接种时期对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数量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人工栽培滇重楼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生根粉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铁皮石斛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灌根法处理铁皮石斛幼苗,五点取样法测定幼苗茎长、茎节间长、根长、叶片数及鲜重等性状指标,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结果生根粉670mg/L处理,蓝甲2 mL/L处理、国光生根粉100 mg/L处理、木醋液1.67 mL/L处理、倍能·五抗高能肽1 mL/L处理和顶级绿·五抗高能肽1 mL/L处理下铁皮石斛幼苗茎长、茎节间长、根长、叶片数以及鲜重都生长较好,其中又以倍能·五抗高能肽1 mL/L处理效果最佳。结论铁皮石斛生产上可使用1 mL/L的倍能·五抗高能肽,促进铁皮石斛幼苗和产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混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木香幼苗生长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丛枝菌根(AM)真菌混合接种的协同作用对木香幼苗的生长、生理生化特性、根生物量及萜类成分积累的影响,为优势互补效应菌根真菌的组合配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温盆栽接种实验,通过不同菌株的结合,以不接种为对照,测定不同AM真菌结合接种处理对木香幼苗的根系菌根侵染率、植株生长与生理生化特性、根生物量及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影响。结果:供试AM真菌能与木香根系形成良好菌根共生体,菌根共生体系的形成后可增加木香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与空白CK组相比,AM真菌处理组能显著促进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积累,木香幼苗共生栽培过程中显著促进其代谢产物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向根中累积,间接提高了木香的入药品质和木香内酯产量。结论:接种外源性AM真菌可提高木香根系菌根生活力,增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木香营养生长。在人工栽培中,S2,S4,S5混合接种处理组的菌根效应最佳,木香生长和药用品质达到最优,为木香菌根生物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8,(11)
目的:研究川党参连作土壤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自毒作用在川党参连作障碍中的效应。方法:实验共设置50、100、150、200、250 mg/mL共5个土壤浸提液浓度梯度,以蒸馏水为对照(CK),用于川党参自毒作用的实验。结果:当浸提液浓度为50 mg/mL时,就表现出对川党参种子发芽指数的抑制作用,而各浸提液处理浓度对川党参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低浓度的浸提液就能够对川党参胚芽长度、幼苗鲜重和幼苗活力指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根围土浸提液对幼苗SOD、POD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了酶的活性,但对MDA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川党参根围土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增强,说明川党参的自毒作用是造成其连作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