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 研究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根茎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舒张子宫平滑肌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中压液相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多种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NOE数据确定其相对构型,计算电子圆二色谱(ECD)确定其绝对构型。利用缩宫素致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痉挛模型考察化合物对子宫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 从蓬莪术挥发油中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R,4S,5R,6R,7S,10R)-1(10),4(5)-双环氧吉玛烷-11(12)-烯-6-醇(1)和curcumanolide A(2)。其中化合物2对缩宫素诱导的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吉玛烷型倍半萜,命名为双环氧吉玛烯醇。化合物2具有舒张子宫平滑肌活性。 相似文献
2.
莪术挥发油成分的GC/MS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莪术(Rhizoma Curcuma)系姜黄属植物的根茎。据报道从莪术挥发油中已鉴定出二十几种挥发油成分,且不同产地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很大。本文采用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广西产莪术饮片挥发油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中分出50种以上化合物,鉴定了23种,其中9种成分系首次从该植物挥发油中发现。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及仪器材料莪术饮片购于北京市药材公司, 相似文献
3.
4.
中药蓬莪术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产于四川的姜黄属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数据测试和波谱技术分析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莪术酮、莪术烯醇、异莪术烯醇、吉马酮、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蓬莪术药材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Ms)指纹图谱,为蓬莪术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蓬莪术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且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样品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计算。结果初步建立了蓬莪术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各批次药材均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再加上GC—MS具有多成分同时定性的优势,所建立的蓬莪术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温莪术挥发油的成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莪术是姜科植物蓬莪术 Curcuma phaeocaulisVal.、广西莪术 C.kwangxiensis s.g.Lee etC.F.Liang或温郁金 C.wengyujin Y.H.Chen etC.Ling的干燥根茎 ,后者习称“温莪术”[1]。据文献报道 ,不同产地的莪术 ,其挥发油的成分相差很大 [2~ 4 ]。用莪术油为原料的制剂 ,中国药典 1 977年版 [5] 有“莪术油注射液”和“莪术油乳注射液”,为抗癌药 ,中国药典 2 0 0 0版收载“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用于小儿病毒性肺炎。文献报道 ,莪术油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 ,莪术醇、莪术酮 [6]和 β-榄香烯 [7] 等具有抗癌作用。我们研制莪术油微球 …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川产道地药材蓬莪术醋制前后挥发油的大鼠肠吸收差异。方法通过建立大鼠在体循环肠灌流模型,设置蓬莪术醋制前挥发油组、醋制后挥发油组、醋制前挥发油+醋制前总姜黄素组及醋制后挥发油+醋制后总姜黄素组共4个组,分别计算挥发油中主要有效成分吉马酮、呋喃二烯的吸收速率常数(Ka)、吸收半衰期(t1/2)、单位时间吸收率(P)。结果醋制后蓬莪术挥发油药效成分吸收速率和程度均小于醋制前,醋制前后分别加入总姜黄素之后,蓬莪术挥发油药效成分吸收速率和程度又进一步降低。结论蓬莪术醋制后,通过延缓挥发油中成分的吸收,使血药浓度平稳,从而达到缓解蓬莪术峻猛药性,满足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莪术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探讨莪术活性成分对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乙酸乙酯试剂提取莪术、减压浓缩得到莪术提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分离,所得单体成分结合MS、~(13)C-NMR、~1H-NMR,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结构鉴定。MTT法和划痕实验检测莪术活性成分对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从莪术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倍半萜类单体化合物,鉴定为(5R,6R,7a S)-7a-羟基-5-异丙烯基-3,6-二甲基-6-乙烯基-5,6,7,7a-四氢-4H-苯并呋喃-2-酮(化合物1)。MTT法提示化合物1可抑制PC-9细胞的生长,细胞划痕实验发现化合物1作用的PC-9细胞的迁移能力相比于对照组降低。结论:从莪术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得到单体化合物(5R,6R,7aS)-7a-羟基-5-异丙烯基-3,6-二甲基-6-乙烯基-5,6,7,7a-四氢-4H-苯并呋喃-2-酮,且其对PC-9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3个品种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kwangsinensis S.G.Lee et C.F.Liang和温郁金C.wenyujing Y.H.Chen etC.Ling的干燥根茎,后者习称“温莪术”,主产于四川、广西、浙江[1]。莪术的主要有效部位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研究表明莪术油有较好的抗肿瘤、抗炎、抗病毒作用[2],《中国药典》2005年版在已有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制剂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莪术制剂,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等。研究中发现,莪术的产地不同,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不同,其化学组成差异很大[3],这就给莪术油制剂的质量控制带来了难度。本实验考察了…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研究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药用莪术的来源是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 chen et C.F.Liang的干燥根茎[1].药理研究表明[2],莪术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升高白细胞和保肝等药理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莪术中主要含挥发油成分,油的组成为多种倍半萜衍生物和桉油精等.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3],本文采用超临界萃取正交实验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正交实验对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考查比较了两种提取方法的优劣,为莪术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莪术挥发油及其4种主要活性成分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和β-榄香烯的影响。方法以药典挥发油测定法测定生、醋炙和醋煮莪术饮片中的挥发油,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和β-榄香烯。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0 min,40%~60%(A),30~40 min,60%~80%(A),40~60 min,80%~90%(A);进样量10μL;柱温2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4 nm。结果与生品相比,莪术的醋煮品和醋炙品挥发油及其4种活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且莪术醋炙品高于醋煮品。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定量测定方法可用于莪术挥发油及其4种活性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为莪术饮片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化莪术挥发油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_9(3~3)正交设计,以莪术挥发油得率和吉马酮含量为指标,优选莪术挥发油的提取方法.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80 W,药材粉碎目数100,超声时间40 min.结论确定的最佳工艺所得的莪术挥发油得率和吉马酮含量都较高,可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系统选育的方法,优选蓬莪术新品种。方法: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四川双流、崇州、温江3个地区开展了蓬莪术新品系的多点试验,对其生物学性状、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和药材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优良品系进行申报。结果:与对照比较,蓬莪术新品种"川蓬2号"根茎增产21.86%,其浸出物、挥发油含量分别提高16.67%、7.95%,吉马酮含量提高17.72%;块根增产18.52%,其吉马酮含量提高16.82%。2016年8月9日通过审定为抗癌成分吉马酮含量高含型新品种。结论:"川蓬2号"蓬莪术新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以及内在品质优等特点,适合在四川金马河流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蓬莪术及其醋制品挥发油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为完善蓬莪术和醋制品挥发油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优化蓬莪术炮制工艺及机制研究奠定基础.采用GC-MS,以正十三烷为内标物,同时对蓬莪术挥发油中4种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Agilent 19091 S-433柱(0.25 μm×250 μm×30 m),进样口温度250℃,初始温度60℃,保持1 min,以5℃·min-1速率升温至110℃,保持5 min,以1℃·min-1速率升温至140℃,以5℃·min-速率升温至160℃,以10℃·min-速率升温至240℃,载气为氦气,流速1.0mL·min-1,进样量1 μL.质谱条件为EI源,轰击电压70 eV;正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200℃,以选择离子检测(SIM)定量,选择m/z 85.1,93.1,121.1,107.1,180.1分别为正十三烷、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的检测离子.蓬莪术挥发油中β-榄香烯、莪术醇、吉马酮、新莪术二酮全部检出,分离效果较好;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8.2%~101%.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可有效地对蓬莪术和醋制品挥发油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