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林楠  廖渊 《临床医学》2011,31(6):15-17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新野县人民医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1月收住的7例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在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了D2根治性手术。无手术相关死亡,术后未见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除1例患者失访外,其余患者现均生存(7~60个月),健康状况良好,复查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新辅助化疗加根治性手术是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新辅助化疗加根治性手术的模式很可能将成为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ANSCLC)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治疗,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中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1年10月本院NSCLC 203例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85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组)2~3周期,化疗结束后3~4周手术,另118例直接手术(对照组)。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68.24%(58/85),病期下调率35.29%(30/85);手术切除率新辅助化疗组91.25%(73/80),对照组为81.36%(96/118);两组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2%、53.85%和35.39%,对照组分别为70.88%、40.32%和24.19%,新辅助化疗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NSCLC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的选择标准。[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治疗的52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化疗方案:吡柔比星50 mg/m2,紫杉醇150 mg/m2,21 d为1周期,共3~4周期,符合保乳条件者新辅助化疗完成后行保乳手术。术后常规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92.3%(48/52),新辅助化疗完成后,13例(25%)临床完全缓解(cC R ),6例(11.5%)病理完全缓解(pC R ),35(67.3%)例临床部分缓解,无进展病例。经过36个月中位随访(18~78个月),局部复发率11.5%(6/52);5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率9.6%(5/52),其中2例已死亡。保乳综合治疗后满1年进行乳腺外形评估,外形优17.3%(9/52),良40.4%(21/52),差42.3%(22/52)。[结论]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严格把握新辅助化疗后的保乳指征,规范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降低局部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肉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保肢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年、3年的转移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1年、3年生存率及肢体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保肢手术方案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骨肉瘤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术后转移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可手术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具体应用。方法:107例新辅助化疗后符合保乳条件的25例患者施行保乳手术,成功21例。结果:21例保乳手术患者治疗结束后乳房的美观程度优秀3例,好12例,一般5例,差1例。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局部复发,3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扩大保乳手术的适应证。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3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用CTF方案化疗1疗程,化疗后1周手术。结果: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4例(占11.43%),轻度缓解20例(占57.14%),无变化11例(占31.43%),无临床进展病例。病理组织学观察20例镜下见肿瘤细胞有小点片状坏死。1例因白细胞降低推迟手术,其余患者按计划手术。全组随访1~6年,在随访期间发现5例局部复发,2例骨转移,2例有肺和脑转移。6例在随访期间因本病死亡,3例因其它合并症死亡,余均健在。结论:新辅助化疗对老年乳腺癌可缩小肿瘤,增加手术机会,提高治疗效果,并可能减少术中血行转移。  相似文献   

7.
新辅助化疗即术前化疗又叫初始化疗或诱导化疗。目前新辅助化疗在临床已比较多地用于胃癌、肠癌、乳腺癌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近2年来,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在我们科开展较多,我们希望通过新辅助化疗达到:(1)缩小原发病灶,便于手术,争取保乳。(2)减少播散,利于消灭微小转移灶,减少对药物的依赖。(3)了解肿瘤对该化疗方案的敏感性,为术后化疗提供依据。(4)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标记物的变化与临床资料相关分析,有利于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评估新辅助化疗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9例术前宫颈癌,术前采用1~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后手术,观察近期的疗效.[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症状.临床近期有效率达87.18%(34/39),手术切除率达100%.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适宜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能提高近期控制率、手术切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新辅助化疗既能使肿瘤缩小,控制局部病变降低术前分期,使原来不能手术的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还可能使潜在的微小转移得以控制,减少远处播散的可能.绝大部分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达到降期目的.本院自2004年7月~2006年1月共48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用药及局部注射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7例Ⅰb2~Ⅱb局部晚期宫颈癌先进行新辅助化疗(标准PVB方案,即卡铂、长春新碱、平阳霉素;静脉用药加5-FU宫颈局部注射)2~3个疗程,评价化疗效果,对可手术治疗的病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不能手术者则行根治性放疗。结果化疗后65例病灶明显缩小,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阴道切缘及脉管均未见癌浸润,淋巴结转移2例。2例病情改善不满意,仍不能手术治疗,即行根治性放疗,无病情进展病例。结论静脉用药加局部注射进行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作为宫颈癌的一种新治疗手段,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55例IB2期宫颈癌经1~2疗程"伊替立康+奈达铂"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实验组)和32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的宫颈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评价新辅助化疗(NACT)在IB2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伊立替康+奈达铂"方案化疗不良反应轻,总有效率为89.09%,其中完全缓解(CR)16.36%,部分缓解(PR)72.72%,鳞癌有效率90.0%,腺癌有效率75.0%,新辅助化疗组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为19.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3.8%,P〈0.05).两组患者宫旁侵润及阴道切缘阳性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3年累积生存率70.12%,明显高于对照组55.26% (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安全有效,可缩小局部病灶,降低部分患者临床分期,提高手术率,控制盆腔淋巴结转移,并减少化疗并发症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新辅助化疗既能使肿瘤缩小,控制局部病变降低术前分期,使原来不能手术的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还可能使潜在的微小转移得以控制,减少远处播散的可能。绝大部分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达到降期目的。本院自2004年7月-2006年1月共48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CT)显像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检测对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后转移或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6例进展期胃癌且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年以上随访,进行PET/CT显像与血清CEA水平检测,评价二者对患者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96例患者,复发、转移47例,PET/CT联合CEA对复发或转移阳性确诊率及阴性确诊率显著高于单纯PET/CT、血清C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联合CEA对复发或转移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著高于单纯PET/CT、血清C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合并手术治疗后采用18 F-FDG PET/CT显像与血清CEA水平检测联合监测,有助于提高化疗后转移或复发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组织标记定位针(靶钉)对可手术乳腺癌保乳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靶钉置入技术开展以来13例可手术乳腺癌病例,化疗期间于癌灶内通过超声引导置入靶钉,对足疗程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保乳切除手术的保乳手术实施情况,分析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及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情况,对比靶钉置入前后对乳腺癌保乳手术率的影响。结果:13例靶钉置入的乳腺癌患者均足疗程完成了新辅助化疗,其中10例完成了保乳手术,保乳率达76.9%(10/13),较靶钉置入技术开展前2017年的保乳手术率26.31%(226/859)明显提高。术后中位随访4个月(2~19个月,38.5%随访10个月以上)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靶钉置入有利于提高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的保乳手术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患者术后免疫、营养状况和临床结果的影响,并研究其对患者术后生存率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2001年1月~2001年12月,胃肠道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术前化疗组(n=50)予术前化疗5-FU+CF+丝裂霉素+手术,对照组(n=50)予单纯手术。两组手术后治疗方案相同。观察指标包括:术前和术后营养状况、免疫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两组术后3年的无瘤生存期、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化疗组术后营养状况、免疫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Ⅱ期患者术后3年无瘤生存期、复发和远处转移率无显著差异;Ⅲ期患者术后3年无瘤生存期、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化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1)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2)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改善Ⅲ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临床预后,延长术后无瘤生存期,降低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仍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目前,我国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属进展期,手术切除率低,尤其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比例更少,术后局部复发及转移的发生率仍很高[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提高,胃癌的治疗模式从单一的手术发展到以围手术期治疗加规范化手术的新的治疗模式.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如何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其中,新辅助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3].2007年8月~2009年6月,笔者采用随机对比研究,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仍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目前,我国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属进展期,手术切除率低,尤其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比例更少,术后局部复发及转移的发生率仍很高[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提高,胃癌的治疗模式从单一的手术发展到以围手术期治疗加规范化手术的新的治疗模式.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如何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其中,新辅助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3].2007年8月~2009年6月,笔者采用随机对比研究,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PF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经病理确诊的30例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采用PF方案动脉化疗1疗程后手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对腺癌和鳞癌的有效率基本相同。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PF方案对腺癌的有效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全身新辅助静脉化疗结合腹腔热灌注化疗(IHPC)治疗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例外腹膜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全身新辅助静脉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身新辅助静脉化疗结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随访1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新辅助静脉化疗结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迄今,单独外科切除或放射治疗或二者联合应用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均很差.一般来说,单纯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30%.单独应用放疗的效果同样令人失望.因为手术和放疗只能控制局部肿瘤,而在做出食管癌诊断时,大多数已有邻近部位的扩散和远处转移.几组尸解研究证实,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或不久后,已有肿瘤播散.研究还证实食管癌是多点发生的,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食管局部的表现.致力于研究改进手术和放疗技术来控制局部的肿瘤,疗效可能仅限于原发病灶,而对靠近食管周围组织的扩散和转移病灶则无效,其并不能使患者生存期明显提高.全身性疾病需要全身治疗,这是应用化疗的原因.这也促使了许多研究者应用局部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控制无临床表现的转移灶.在最近的研究中.已将化疗用于主要的局部治疗之前.这是80年代实体瘤综合治疗策略的一个新进展.这种术前首先应用化疗的方法称为新辅助化疗(Neoaujuvant Chemoethe-rapy),以与术后辅助化疗区别.1 新辅助化疗的理论基础1.1 缩小肿瘤体积以利手术切除 目前认为食管癌对化疗相当敏感,本病已成为临床化疗观察中的一个重要疾病.近年来,许多文献报告联合化疗的客观有效率可达40~60%.食管癌术前应用化疗、因肿瘤体积缩小可使外科医师能将肿瘤全部切除,并可缩小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