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超在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单发原发性肝癌37例和单发转移性肝癌35例患者的彩超诊断资料。结果:本组研究中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6%(35/37),94.3%(33/35);原发性肝癌组病灶周边、内部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89.2%、100.0%,均高于转移性肝癌组(P〈0.01);原发性肝癌肝动脉Vmax、Vmin和门静脉流速与转移性肝癌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超对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特异性高,有助于明确病因、指导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α-L岩藻糖苷酶(AFu)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60例其他肝病患者进行α-L岩藻糖苷酶(AFU)与血清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观察AFP、AFU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癌组患者AFP、AFU阳性率n,8显高于其他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U、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3.21%、80.36%;特异度分别为88.33%、80.00%,AFU和AFP联检阳性率为94.64%。AFP阴性的15例患者血清中,AFU阳性率为73.33%(11/15),表明AFU对AFP阴性的PHC患者具有较高的补充作用。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有互补诊断价值。结论AFU与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AFP和AFU单项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旱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在肝癌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收治的肝癌患者为肝癌组(n=120)、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n=100)、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50),测定CEA、AFP并进行比较,同时以病理结果为参照,对CEA、AFP、CEA+AFP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进行对比。结果:3组CEA、AFP比较,肝癌组>肝硬化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内Ⅱ期CEA、AFP<ⅢA期<ⅢB期+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内肝细胞性肝癌CEA、AFP<胆管细胞性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癌诊断中CEA+AFP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CEA和A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AF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诊断与鉴别中CEA、AFP均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应用价值,二者联合更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甲胎蛋白(AFP)联合糖类抗原 199(CA199)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 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6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 52 例 PHC 患者(PHC 组)、 68 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及同期体检的 90 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 Hcy、 AFP、CA199,观察各指标的检测结果,并计算各指标单一、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 结果:PHC 组患者血清 Hcy、AFP、 CA199 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且良性肝病组患者的 Hcy、AFP、CA199 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 Hcy、AFP、CA199 单一 指标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Hcy、AFP、CA199 在 PHC 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 患者与健康人,Hcy、AFP 联合 CA199 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单一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118例PHC患者、98例良性肝病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HC组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良性肝病组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AFP、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AFP、CEA、CA199和CA125单项检测,但特异性下降。结论 AFP、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PHC诊断的敏感性,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a-L-岩藻糖苷酶(AFU)、碱性磷酸酶(ALP)、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125(CA125)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AFU、ALP、CA199和CA125进行联合检测,并与63例转移性肝癌、58例良性肝病和60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和转移性肝癌组AFP、AFU、ALP、CA199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联合检测的准确性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FP、AFU、ALP、CA199和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a-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设PHC组35例、良性肝病组38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检测各组AFU及AFP含量并对各组检测结果及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PHC组和良性肝病组血清AFP、AFU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HC组AFP、AFU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P<0.05);PHC组和良性肝病组AFP、AFU及AFP+AFU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HC组AFP、AFU及AFP+AFU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P<0.05);各组AFP+AFU阳性率明显高于AFP、AFU单独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AFU与AFP联合检测对提高PHC的诊断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实验室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肝癌患者血清AFP,γ-GT,CEA,AKP,SF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P<0.01),且脾 气虚证,肝郁脾虚瘀血阴阻络证患者血清AFP,CEA高于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P<0.05),说明AFP,γ-GT,CEA不仅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依据,而且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甲胎蛋白(AFP)和血清肝癌特异蛋白(SHCSP)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对56例健康对照、82例肝炎患者、89例原发性肝癌、26例继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血清AFP和SHCSP联合检测。AFP采用单克隆抗体酶无法,阳性>400ng/mL;SHCSP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点样显色法,点样标记显紫红色为阳性。检测结果:健康组、肝炎组、原发性肝癌组、继发性肝癌组的AFP阳性率分别为0%、9.76%、57.30%、61.54%,SHCSP阳性率分别为0%、1.22%、92.13%、92.13%、显示SHCSP诊断HCC较AFP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二种方法联检,可弥补AFP阳性率低和SHCSP受重症黄殖干扰的缺点,提高HCC检测符合率,减少HCC的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俩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进行TAcE治疗及传统药物保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俩组血清AFP、CEA水平和癌灶变化。结果:观察组行TACE术后血清AFP、CEA分别为(43-203)Ug/L、(190-210)Ug/L,和术前及对照组术后相比均明显下降;CT显示病灶的最大径显著的小于其术前及对照组术后;对照组治疗当中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10例,观察组为2例。结论:采用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副作用小且疗效较好,在原发性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胸苷激酶1(TK1)、分泌型蛋白Dikkopf-1(DKK1)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选择84例PHC患者作为PHC组,50例良性肝病患者作为良性肝病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AFP、TK1、DKK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PHC组血清AFP、TK1、DKK1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P均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PHC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各单项指标检测结果(P均0.05)。结论血清AFP、TK1、DKK1联合检测诊断PHC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对临床诊断PHC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γ-谷氨酰转移酶(GGT)、甲胎蛋白(AFP)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180例血清样本,其中HCC患者80例,肝硬化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测定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TSGF、GGT、AFP水平。结果:3组研究对象血清TSGF、AFP、GG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血清TSGF、AFP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血清TSGF、AF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血清GGT显著高于HCC组(P0.05),HCC组血清GGT显著健康对照组(P0.05)。TSGF、AFP、GGT联合检测时敏感性90%,特异性85%、阳性预测值91%,显著优于上述3项的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与AFP单项相比,TSGF、AFP、GGT 3者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特异性更高,能显著提高HCC阳性检出率,临床诊断意义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肝复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肝复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肝复方治疗20天,观察肿块大小及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治疗前后检测血清VEGF、甲胎蛋白(AFP),并与肝良性肿瘤组及正常组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组VEGF显著高于肝良性肿瘤组及正常组(P〈0.01),AFP水平显著升高。经肝复方治疗后,VEGF、AFP水平明显下降(P〈0.05),症状明显改善,肿块稳定。结论肝复方能有效抑制VEGF、AFP的表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晚期肝癌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脾虚证和湿热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28/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4.3%(19/3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晚期肝癌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及AFP、ALP、GGT、LAP、AFU等血清学标志物单项和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慢性肝炎、36例肝硬化、57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对GP73及AFP、ALP、GGT、LAP、AFU等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GP73与AFP、ALP、GGT、LAP、AFU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均P0.05)。GP73、AFP、ALP、GGT、LAP、AFU在疾病组(包括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HC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疾病组血清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疾病组中又以PHC患者最高,GP73的血清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均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对上述指标构建新的预测模型,新的预测因子的AUC虽然高于其它单项指标,但与GP73的差异不大(P0.05),且这两者的AUC均显著高于其它5种血清学标志物(P0.05)。结论:GP73单项检测对PHC有较好的诊断作用,GP73联合AFP、AFU、GGT、LAP、ALP检测对提高诊断效能帮助不大,GP73是潜在的有可能取代AFP的诊断PHC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石星鹏  卢杰 《新中医》2024,56(1):191-195
目的:观察槐耳颗粒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患者的临床疗效。方 法:选取120 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2 组均行 TACE,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槐耳颗粒治疗,持续治疗30 d。比较2 组临床 疗效、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比较2 组治疗前后卡氏功能状态(KPS) 评分、血清甲胎蛋白(AFP) 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8.33%,高于对照组65.00%。观察组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 良反应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 周、4 周,2 组KPS 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同一时 间点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P<0.05)。术后2 周、4 周,2 组血清AFP 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且同一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槐耳颗粒联合西药可明显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TACE 术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发 热、腹痛、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AFP 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小肝癌患者为患病组,并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44例,A组应用开腹切除术治疗,B组应用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另选取40例体检并健康者为对照组。基于酶联免疫方法(ELISA试剂盒)检测患病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AFP、CEA、GPC3水平并比较A、B组治疗后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析疗效差异。结果患病组血清AFP、CEA、GPC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A、B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AFP、CEA、GPC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治疗后各时段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与开腹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疗效相当,但是经皮消融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应在临床小肝癌治疗中优先选择。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癌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AFP、CEA、GPC3水平,使三者趋向正常水平,因此将血清AFP、CEA、GPC3水平用于评定射频消融术对小肝癌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应用TACE)和实验组(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各39例,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6.9%)显著高于对照组(61.5%),实验组患者AFP值及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KPS评分升高幅度和Child-pugh评分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究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25(CA125)、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与肝脏疾病 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间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诊治的肝脏疾病患者 60 例为观 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 40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 CEA、CA125、AFP、谷丙转氨酶(ALT)及 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不同类型肝脏疾病患者的各项血液生化检测指标,并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血清 CEA、 CA125、AFP 水平变化与肝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 CEA、CA125、AFP、ALT 及 AS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肝癌组患者的 CEA、CA125 和 AFP 水平均高于其他肝脏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患者的 CEA、CA125 及 AFP 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由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EA、CA125、AFP 与 ALT、AST 呈正相关。结论:血清 CEA、CA125、AFP 水 平变化与肝脏疾病病情进展有一定关联,其对于不同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实验室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结果发现肝癌患者血清AFP、γ -GT、CEA、AKP、SF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 (P <0 .0 1) ,且脾气虚证、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证患者血清AFP、CEA高于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 (P <0 .0 5 ) ,说明AFP、γ -GT、CEA不仅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依据 ,而且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