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神经性厌食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广泛 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发育及食欲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与神经性厌食的发病 相关。本文对神经性厌食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神经性厌食的病因和 未来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6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病因、意识状况、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存活24例,死亡12例,病死率33%。结论早期正确及时的诊断、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青年脑卒中多不具备脑血管病常见的危险因素,病因以非常见类型或病因不明确为主.由于青年脑卒中的总体发病率逐年增加,且脑卒中复发率亦与病因防控相关,故而对青年隐源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病因进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现对近年来报道的青年隐源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隐源性卒中是指尚未明确病因的缺血性卒中 ,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引起隐源性 卒中的病因被发现, 如反常栓塞、 主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夹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阻塞性睡眠 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偏头痛、 遗传性单基因病等。 本文就隐源性卒中病因学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以增进临床医师对其了解, 以便早发现、 尽早进行防治, 以降低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复视是由于一个物象落在分开过大的视网膜非对应点上,视网膜上不对称的刺激在视中枢引起两个影像的冲动,而出现真像和假象.临床上以双眼复视多见,病因可分为神经源性、肌源性、机械性等.笔者将我科40例主要表现复视的患者病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临床肌电图及肌肉病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2例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临床,肌电图及肌肉病理进行了研究。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主要分布于病侧手肌,对侧手肌也可有亚临床电生理异常,提示受损节段多在颈7、8-胸1脊髓前角,肌肉组织病理,酶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显示神经源性肌萎缩,为下颈髓前角细胞受损的结果有别于运动神经元病,其病因可能与局部脊髓血循环境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因素致膀胱过度活动(OAB)的病因及诊治。方法对2008-01~2011-01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神经源性因素致OAB 7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神经源性因素致OAB 78例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初始尿意容量、强烈排尿感容量、最大膀胱压容量、储尿期最高逼尿肌压及排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神经源性因素致OAB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影响到腰骶神经功能;进行行为治疗非常重要,加强膀胱训练、定时排尿训练及口服药物治疗可以达到一定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老年神经源性高血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源性高血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自Jannetta等应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神经源性高血压以来,国内亦相继见诸报道。笔自1984—2000年对285例入院前即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采用局麻下耳后小切口入路手术,经随访观察效果良好,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闫金红  李国忠 《中国卒中杂志》2015,10(12):1049-1053
经过全面筛查,仍有约40%找不到明确病因的缺血性卒中为隐源性卒中。卵圆孔未闭可引 起反常栓塞,进而发生缺血性卒中。近年来发现,部分隐源性卒中可能由卵圆孔未闭导致。本文将从 检查方法、作用、机制及治疗等方面对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卒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缺血性卒中分型理论在国内的普及[1-2],人们越来越重视针对卒中病因的筛查和研究。病因不同,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策略就可能不同,如心源性卒中侧重于抗凝治疗,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则强调抗血小板聚集。近年,所谓隐源性卒中的病因研究,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将简要介绍隐源性卒中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重点阐述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中的  相似文献   

11.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临床、肌电图及肌肉病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2例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临床、肌电图及肌肉病理进行了研究。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主要分布于病侧手肌,对侧手肌也可有亚临床电生理异常,提示受损节段多在颈_(7、8)~胸_1脊髓前角。肌肉组织病理、酶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显示神经源性肌萎缩,为下颈髓前角细胞受损的结果,有别于运动神经元病。其病因可能与局部脊髓血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2.
肌萎缩侧索硬化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萎缩侧索硬化免疫学研究进展李晓光郭玉璞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病,至今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有许多证据说明本病的发病可能是多源性的或异质性的。已提出的病因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及免疫因素等。过去数十年临床及病理研究缺乏...  相似文献   

13.
20例运动神经元病的误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ND)的病因,临床及特殊病理改变。方法:总结20例MND既往史,临床表现,肌电图及病理活检等。结果:20例中起病与中毒有关4例,感染有关2例,颈部外伤有关2例,20例中2例肌酶增高。1例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增高。20例中3例病理除表现神经源性肌萎缩外,同时并肌源性损害,20例中2例早期误诊为颈椎病。结论:MND发病可能与中毒、感染、外伤有关,成人型进行性肌脊萎缩症(PSMA)病理可变化多样。有慢性失神经和神经再支配的神经源性肌萎缩外,还有轻微肌病改变。  相似文献   

14.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源性高血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源性高血压又称为原发性或特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全身性心血管疾病.其病因至今未明,治疗效果不佳.自从Jannetta等[1,2]提出了神经源性高血压的学说并认为神经源性高血压是由于异常血管袢压迫延髓以来,外科治疗神经源性高血压为高血压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国内外已较广泛地采用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方法治疗神经源性高血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其中生物学原因受到重视,尤近年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成为焦点,本文就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所起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6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病因、意识状况、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存活24例,死亡12例,病死率33%。结论 早期正确及时的诊断、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发泡实验(C-TCD)在筛查隐源性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隐源性卒中患者,包括发病特点,既往史,检验检查,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60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TCD)发现,阳性33例,阴性27例,经食道超声心动(TEE)检查证实有26例合并心脏卵圆孔未闭,16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PFO在隐源性卒中中为常见病因,但常规检查很难发现,本研究通过c-TCD初步筛查PFO,阳性率及敏感性高于TEE,特异性亦较高,对于隐源性卒中合并PFO,可作为病因筛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源性高血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高血压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679例脑神经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左侧、右侧二大组。包括三叉神经痛590例,面肌痉挛74例,舌咽神经痛15例,其中89例病人术前有神经源性高血压。在行脑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的同时,探查同侧的延髓Ⅸ、Ⅹ脑神经人脑子区(rootentryzone,REZ),有血管压迫者,将血管与该区的关系分为附着、压迫、粘连及贯穿型。术中74例行血管减压。结果:左侧组对高血压的治疗有效率为95.3%,右侧组为35.5%。结论:延髓左侧REZ受血管压迫是神经源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行该区血管减压是治疗神经源性高血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肺动静脉瘘为隐源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在中青年人群中。但由肺动静脉瘘引起缺 血性卒中的比例极少,因此关于肺动静脉瘘和缺血性卒中的现有文献有限,且多为病例报道。多发性 肺动静脉瘘患者缺血性卒中的患病率高达到60%。因此,临床应警惕肺动静脉瘘这一缺血性卒中的 特殊病因,尤其是在病因不明的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中。  相似文献   

20.
中青年脑梗死1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62例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92例,高血压48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动脉炎9例,糖尿病6例,烟雾病2例,妊高征产后2例,头颈部外伤2例,肥胖63例,嗜烟60例,嗜酒62例,原因未明者38例,占23.5%。死亡8例,病死率4.9%。结论 老年人脑梗死的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而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由单一因素引起者47例,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者77例,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脑动脉炎是本组中青年脑梗死的最常见原因,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烟酒嗜好,肥胖等,脑源性死亡是中青年脑梗死致死的根本原因。早期积极控制其危险因素可望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