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格管制在医疗卫生领域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影响深远。管制的范围、方式往往最终成为一个国家医疗卫生系统的标志性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医疗卫生领域价格管制的成因和管制单位,揭示支付制度的价格管制本质,将各个国家价格管制政策、支付制度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价格管制的结果以及非价格准则的出现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管制单位的有利和困难之处,以便于医疗卫生领域中价格管制形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卫生领域中政府管制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卫生领域中政府的管制作用。方法:通过文献复习进行理论探讨。结果:当前,我国卫生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问题的根源是制度的缺陷,政府治理和监管的不足是关键。卫生系统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充分利用市场的竞争机制来解决。医生的职业道德、伦理观、诚信及对患者的尊重和反应性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政府管制的认识应该是“管办分离,政事分开,分类管理”。政府部门将从“办卫生”转变为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来“管卫生”。卫生政策的制定要“以人为本”,要有及时性。结论:我国卫生改革成功的标志应该是:(1)要达到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承受性。解决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要有公正的卫生筹资机制,建立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今后努力的方向;(3)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4)要有一个创新的卫生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医药卫生领域的特殊性,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的价格管制仍然有其必要性,同时政府亦面临诸多管制困境。为此必须弱化甚至取消医生处方行为的经济激励政策,同时加大政府财政补偿力度,让医疗回归真实的公益。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药品价格管制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药品费用是卫生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卫生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药品费用的控制需要从消费者、医生和制药公司产、供、销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本文中发达国家药品价格的管制政策为发展中国家药品政策的命定与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药品价格管制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建立起一整套药品价格管制政策,但是,以成本加成为基础的价格管制与其他体制与机制性因素互动作用后,促成并强化了我国特定背景下医药不正当利益纽带关系。现行的成本加成定价管理是对企业创新产生的成本的补偿,而不是对企业创新产生的价值的回报。在成本加成的定价管理基础上,综合考虑药品的创新程度及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同时参考周边国家和地区同一药品品种的市场销售价格,可以作为我国药品价格管制变革的替代性方案。更长远地,我国应该构建以价值为基础的药品价格管制方式,以药品的成本效果为导向合理确定其相对价格水平。对仿制药可借鉴国际经验采用参考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国际药品价格管制方式及效果。方法: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归纳不同国家药品价格管制方式、对象、过程及效果。结果:共纳入来自36个国家的130篇文献,其中包括定价管制政策文献97篇,评价定价管制影响文献33篇,且多为评价参考定价效果研究。大多国家主要对报销药品价格进行控制;国家价格比较和参考定价是两种最主要的政府定价方式;药品加成采用递减加成体系;现有证据表明参考定价对于降低药品价格、节省药品开支和对其他卫生服务的影响效果较好。建议:以药物经济学评价为基础,通过参考定价对药品报销价进行有效管制,通过协商谈判、递减加成和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来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经验对我国药品价格管制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药品管理体系、定价方法、通用品替代政策和药品价格管制对医药行业的影响等方面,对澳大利亚药品价格管制经验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从中得出中国目前在药品价格管制改革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学者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研究了支付制度及价格管制对医生的医疗决策行为的影响,也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建议与对策.利用行为金融理论来分析价格管制的情况下我国"看病贵、看病难"医疗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通过构建公立医院医生效用函数模型,说明公立医院医生的决策行为是造成"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本原因,为目前医疗困境提供新的理论解释,为医疗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改革方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改革是要理顺价格构成成份之间量的关系,使每个构成成份的价格值都在供求关系的约束中,在政府的有效管制中,从而成为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工具。为此:①对生产要素分别定价;②对劳动定价;③对资本和自然资源定价;④确定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时劳动价格;⑤价格中的所有构成成份价格都置于供给和需求关系约束下;⑥确定医疗卫生服务价格的理想传递方式。  相似文献   

11.
英国1993年卫生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7.1%,其中药品费用占到10%以上。同时,英国药品生产占到世界药品总产值的5%,1994年药品进出口盈余达16.97亿英镑。为了控制持续增长的卫生费用以及在纳税人与药品工业的利益之间保持平衡,早在1957年英国政府就和药品工业建立了志愿价格管制方案(Voluntary PriceRegulation Scheme,VPRS),目的是直接控制药品价格。到1969年该协议控制重点已从对药品价格的直接管制转变为对制药公司总体利润的控制。1978年VPRS被更名为药品价格管制方案(Phar-maceutical Price Regulation Scheme,PPRS)。本文主要介绍该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基本药物实施限制性价格管制措施。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政府对基本药物的限制性价格管制,把部分生产者剩余,转化为消费者剩余,导致了经济福利的净损失。现实世界中对基本药物实施限制性价格管制,是为了应对一定程度的基本药物市场失灵和政府对基本药物消费者剩余的评价高于对生产者剩余的评价。限制性价格管制对降低基本药物价格和增加其有效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凸显出基本药物供给短缺压力和加强公共财政责任的必要性。在实施限制性价格管制的前提下,基本药物制度应该在不断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实施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医疗服务价格管制政策对于我国医改的意义。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分析美国医疗服务价格管制的经验和启示。结果: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尝试实施价格管制,即若干州政府实施强制性费率控制措施。价格管制对人均住院费用产生了一些并不显著也无法科学确定的控制效果,而且这些看起来正面的效果也不具有可持续性。与此同时,价格管制对总体医疗费用的控制基本不产生任何影响,因为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供方诱导医疗来抵消管制措施压低价格对其收益的负面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成为美国医疗费用控制的新重点,价格管制无疾而终了。结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很多弊端根源于价格管制,因此取消价格管制,代之以医保支付改革,是美国医改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医改的有益启示之一。  相似文献   

14.
药品价格管制与社会福利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实施了药品价格管制政策,文章试从药品研发生产函数及静态和动态经济效率权衡的角度探讨药品价格管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以期从理论角度为我国药品价格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政府出台了多项管制政策以控制过快上涨的药品价格,国内学者们对其效果尚无定论。利用20014年4月至2011年4月间与药品相关的价格指数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进而对此期间颁布的药品价格管制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发现,这些政策对药品相关的价格指数的作用均不明显,从实证角度证实了近年来政府实施的各项价格管制政策未能达到很好地控制药品价格上涨、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的目的。建议政府一方面切实调查了解药品生产、流通成本,另一方面加快改革医疗卫生体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政府管制与取消管制对药品价格的影响,为药品定价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提取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数据库中2011年1月-2016年6月64种消化类药品价格水平、用量和费用的月度数据,通过有对照的间断时间序列(interrupted time-series,ITS)模型,分别分析政府管制和取消管制后样本药品的价格水平、用量与费用变化,其中使用固定拉氏价格指数衡量药品价格水平。第一个ITS分析政府管制的影响,利用2011年1月-2015年6月的月度数据,间断点为2012年5月;第二个ITS分析取消管制的影响,利用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月度数据,间断点为2015年6月。结果:政府管制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干预组药品相比于对照组的价格指数无显著变化(β_6=-0.000 452,P=0.994),但长期增长趋势显著下降(β_7=-0.050 7, P0.001)。在取消管制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干预组相较于对照组药品明显下降(β_6=-0.042 7,P=0.005);长期来看,两组药品价格指数变为上升趋势,干预组相较于对照组药品价格指数趋势变化无显著差异(β_7=0.002 83, P=0. 170)。政府管制与取消管制政策实施前后,消化类药品的用量和费用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政府管制可以有效控制药品价格增长趋势,而取消管制在短期可以使药品价格降低,长期来看药品价格仍持续增长,价格管制或取消管制对药品的用量和费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情绪劳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情绪劳动量表》、《医患关系量表》对乡镇卫生院的3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最常采用的是深层扮演策略,其次是自然表现策略,最后是表层扮演策略;医生的主观经验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主客观相结合的症状,最低是病人的客观行为。(2)0情绪劳动与医患关系显著相关(P<0.001);分层回归分析发现,表层扮演策略负向预测患者的客观行为、主客观相结合的症状(P<0.001),深层扮演策略正向预测医生的主观经验、主客观相结合的症状(P<0.001)。结论 (1)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状况较好。(2)情绪劳动对医患关系有显著影响,采用表层扮演策略越多,医患关系越差;而采用深层扮演越多,医患关系越好。  相似文献   

18.
高药价背后实际是由于高促销费的存在,过度竞争和委托代理是其形成基础.不仅药品,其他医疗产品的高价格也是基于同样道理.医师集团对高促销费的存在发挥着更重要的影响力.指出现行的针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价格管制不仅不能有效降低价格,更不能降低医疗费用.改革的着力点应在买方,要改变一味用行政手段治理产品价格的思路.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医院集团和医师集团的综合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医患关系状况不尽如人意,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这种现状引起了社会和卫生系统内部较广泛的关注,有关医患关系的讨论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笔者从院方有效沟通的角度对构建平等的、和谐的医患关系进行讨论。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关系是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人际关系,包括技术性和非技术性两个方面,技术性关系是以患者的诊治利益为  相似文献   

20.
就医中的逆向选择和价格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在价格管制下医疗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现象,即此时高水平的医生将选择退出市场(劣医驱逐良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市场价格作为一种可信的信号是如何遏制医生进行低质量服务的,同时,指出医疗信息向患者的传播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防止医生低质量的服务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