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背景 :主要基于实验资料提示具有改善脑微循环的作用 ,丹参 (一种草药 )在中国已经广泛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我们的目的是其在对评价其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进行评价。目的 :回顾丹参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随机或类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目的是明确丹参制剂能否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功能转归而不会引起不适当的害处 ,次要目的是评价丹参制剂对损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检索策略 :检索了Cochrane卒中组试验资料库 (最后检索时间为 2 0 0 3年 9月 )、Cochrane补充医学资料库 (最后检索时间为 2 0 0 3年 9月 )和中国卒中试验资料库 …  相似文献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部分治疗性研究文献的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1)分析确定非随机试验中应该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比例;(2)评价RCT的质量,发现治疗性研究献中存在的方法学缺陷,为提高临床科研质量提供信息。方法 手工检索1996 ̄1998年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的所有治疗性研究献,分析未采用随机、对照、盲法的献其采用RCT和盲法的可行性;对采用RCT,分析其采用的随机方法是否完善、是否有基线情况的报告以及对失访的处理是否恰当。结果  相似文献   

3.
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卒中后的行走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利用悬吊系统支撑部分体质量进行步行训练是治疗卒中后行走障碍的一种方法。有必要进行系统评价以评估其花费、疗效和耐受性。 目的:评价步行训练和(或)减重步行训练在治疗卒中后行走障碍中的作用。主要转归指标为行走速度和行走依赖性。 检索策略:检索了Cochrane卒中组试验资料库(最后检索时间为2003年3月21日)、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资料库(Cochrane图书馆,2003年第1期)、Medline(1966-2003年3月)、Embase(1980—2003年3月)、CI-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血小板被激活。抗血小板治疗可缩小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体积,降低早期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危险性,还可能降低早期死亡的危险性并改善存活者的转归。但是,抗血小板治疗也可能会增加致死或致残性颅内出血的风险。 目的: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检索策略:检索了Cochrane卒中组试验资料库(最后检索时间为2002年8月)、Cochrane对照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5.
背景:缺血性卒中时,局部脑血流中断。一般认为,血液稀释可改善受损脑组织的血流,从而缩小梗死体积。 目的: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时血液稀释治疗的作用。 检索策略:检索了Cochrane卒中组试验资料库(-2002年1月)、Medline(1966年-2002年1月)和会议摘要,并与该领域的制药公司和研究人员联系,以确定其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试验。 选择标准: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72h内进行血液稀释治疗的随机试验。  相似文献   

6.
背景 :吡拉西坦有神经保护和抗血栓作用 ,可能有助于降低急性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残疾率。目的 :评价吡拉西坦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检索策略 :检索了Cochrane卒中评价组试验资料库 (最后检索时间为 2 0 0 1年 4月 )、Cochrane对照试验资料库 (Cochrane图书馆 ,2 0 0 4年第 2期 )、Medline(196 6— 2 0 0 1年 4月 )、Embase(1980— 2 0 0 1年 4月 )和ISI科学引文索引 (1981— 2 0 0 1年 4月 ) ,还手工检索了 15种杂志并与制药厂商进行联系以发现更多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选择标准 :比较吡拉西坦和对照组的随机试验 ,患者在卒…  相似文献   

7.
背景 :前列腺素是一种对血小板、血管和神经细胞有广泛作用的药物 ,有可能能够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转归。注意 :本Cochrane评价所涉及的是一个并不活跃的研究领域 ,一旦出现新的相关资料 ,如在一项恰当的研究完成后 ,就应对本评价结果进行更新。目的 :评价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存活率方面的疗效。检索策略 :检索了Cochrane卒中组试验资料库 (最后检索时间为 2 0 0 3年 11月 ) ,在上一版本中 ,我们还检索了Embase(1980— 1999)、Medline(196 6— 1999)、SCI(1981— 1999)和渥太华卒中试验资料库。我们还与已确定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展为出血性转化时,临床医生常很担心。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栓和溶栓治疗均有很高的出血发生率。出血性转化是否为不良预后的指征以及在亚急性期是否需行第2次CT扫描,澄清这方面的认识,将有助于对急性卒中的处理。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实质出血、实质外出血及脑水肿发展对远期预后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 55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在卒中后6h内进行首次CT扫描。第2次CT扫描在第5天进行。(1)实质内出血表现为血肿和出血性梗死;(2)实质外出血表现为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3)脑…  相似文献   

9.
背景:脑水肿是卒中后早期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10%甘油溶液是一种高渗性药物,有可能缓解脑水肿。 目的:评价急性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后静脉甘油治疗的安全性及其对近期或远期病死率和功能转归的影响。 检索策略:检索了Cochrane卒中组试验资料库和会议论文集,并与该领域的一些研究者进行了联系。 选择标准:所有已完成的发表和未发表的评价卒中发病后1d内开始的静脉甘油治疗的临床转归的随机和类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4):641-642
1.1证据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已经评价过阿司匹林的作用,尚未评价过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包括噻氯吡啶、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双密哒莫的复合制剂)。目前已经完成两个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包括国际脑卒中试验(IST)和中国急性卒中试验(CAST)。两项研究均在卒中发病48h内应用阿司匹林(IST平均用药在卒中发病后19h,CAST则是25h)。IST研究一共入选了19435例患者,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患者14d病死率显著降低(9.0%比9.4%,2P=0.03),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明显减少(2.8%比3.9%,2P〈0.001),出血性卒中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比0.8%);阿司匹林组随访6个月患者的死亡发生率和致残率显著降低(61.2%比63.5%,P=0.03)。CAST研究一共包括2110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48h内给予阿司匹林160mg/d,共用4周。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1.
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指南旨在对成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评价和治疗各要素的现有证据做一回顾。目标读者是那些为发病后48h内的卒中患者提供治疗的内科医生和其他急诊医疗保健人员。另外,也包括向医疗保健政策制定者提供的信息。方法:专家小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任命,他们代表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专家小组以2003年后发表的报道为重点,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采用AHA卒中委员会的证据水平分级标准对证据进行分级并做出推荐。本声明经专家小组认可后,再由AHA科学顾问和协调委员会进行同行评议和正式批准。本指南打算在3年内做全面更新。结果: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处理仍然是多方面的,包括尚未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过验证的一些医疗诊治方面。本声明包括从急诊医疗服务人员开始接触患者到入院初期处理的推荐意见。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仍然是已得到证实的最有效的卒中急诊治疗干预方法。包括动脉应用溶栓药和机械介入在内的一些方法显示出希望。因为许多推荐是在有限的证据基础上做出的,因此需要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急性卒中药物试验的策略与研究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强调了急性卒中药物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试验应更紧密地结合,在进行药物试验时应考虑到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治疗时间窗、潜在副作用及对不同卒中亚型的限定、治效评估参数的标准化,同时还阐述了卒中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背景:甘露醇是一种渗透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因此有可能减轻卒中时水肿和组织损伤。 目的:评估甘露醇治疗能否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或脑实质出血的短期和长期病死率和残疾率。 检索策略:检索了Cochrane卒中组专门试验资料库,补充检索了Medline;检索了中国卒中试验资料库;用检索词Mannitol和其在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中的变体词对拉丁美洲数据库LILACS进行了检索;还对圣保罗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1965—1997年巴西神经病学和神经外科学会议摘要进行了检索。  相似文献   

14.
背景:急性卒中的脑水肿多数是由细胞毒性水肿导致的,与细胞膜功能障碍有关,利用皮质激素早期治疗有可能减轻脑水肿并改善卒中的转归。 目的:评估皮质激素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 检索策略:检索了Cochrane卒中组试验资料库(最后检索时间为2001年4月),并与该领域的研究者进行了联系。  相似文献   

15.
对一项里程碑式的临床试验资料的独立审查证实了严格遵循治疗方案,在发病3h内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益处。Stroke发表了这项对美国国立神经病和卒中研究所(NINDS)tPA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试验的再次分析。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作为对急性卒中的一种常规治疗,加拿大研究人员在全国60个医疗中心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阿克伐司,tP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作者采用尿激酶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动脉内局部溶栓(LIT)治疗,以评价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临床和放射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43例患者用尿激酶进行LIT(平均剂量075×106IU)。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平均为18分(范围9~36分)。9例患者为颈内动脉(ICA)闭塞,23例为大脑中动脉(MCA)闭塞,1例为大脑前动脉闭塞,10例为基底动脉(BA)闭塞。3个月后评价结果,Rankin量表(RS)0~3分为预后好;4或5分为预后差;死亡。结果 9例(2…  相似文献   

18.
急性卒中治疗的发展往往以动物实验为先导,但动物实验的良好结果未必能再现于卒中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因此有关动物实验对急性卒中治疗发展的作用颇有争议,本文就此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病6h内的确诊和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预后起关键作用,但传统MRI对超早期脑梗死不能充分评价缺务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功能MR技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血流灌注成像(PWI)使超早期诊断脑梗死成为可能。结合DWI、PWI和MRA可以超早期发现包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变部位、损害范围、机制,缺血区可逆及不可逆损害区,血流灌注情况等,为溶栓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已得到许多大样本临床试验证实,这些临床试验进一步提示,他汀类药物治疗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卒中发生率,但对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卒中的二级预防有何作用,仍缺乏确切的临床证据.因此,强化降脂治疗预防卒中(stroke prevention by aggressive reduction in cholesterol levels,SPARCL)试验研究的人群为既往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同时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评价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