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是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DNA文库筛选到的一个TNF超家庭新成员,为研究重组可溶性人VEGI对新生血管形成抑制活性,检测了重组可溶性人VEGI对建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抑制活性以及对兔角膜诱生血管、鸡胚尿囊膜(CAM)血管的抑制活性。表明可溶性人VEGI可以直接抑制ECV304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兔角膜诱生血管、CAM血管形成。VEGI是一种新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强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有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方法:用重组人可溶性VEGI治疗荷S180肉瘤小鼠;第VIII因子相关抗原(FVIII RAg)标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重组人可溶性VEGI显抑制S180肉瘤生长,肿瘤微血管密度大大减低。结论:VEGI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新生血管形成介导的。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内抑素的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抗肿瘤活性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人癌裸鼠移植性肿瘤及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对重组人内抑素进行抗肿瘤药效学观察,用MTT法观察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重组人内抑素,可明显抑制人胃癌BGC803和人乳腺癌B37裸鼠移植性肿瘤的生长,对小鼠肝癌H22实体瘤亦呈一定的抑制作用。MTT试验结果显示重组人内抑素可抑制人胎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增殖,对人结肠癌HCT-8等肿瘤细胞的增殖无影响。结论重组人内抑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氧化吲哚类化合物Z24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3H-TdR掺入DNA方法来检测Z24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扫描电镜方法测定Z24对细胞骨架系统的影响;体外细胞迁移实验测定它对内皮细胞迁移的抑制效应;用免疫沉淀几Western印迹法检测它对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Z24能抑制EGF刺激后ECV304细胞的增殖,能显著抑制ECV304的骨架形成;ECV304的迁移减少;p-ERK水平下调.结论Z24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这种抑制效应可能阻断MAP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刘澎  李建勇  陆化  韩忠朝 《江苏医药》2005,31(10):735-737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抗血管新生衍生物(TSP1f)基因转移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扩增TSP1f cDNA序列构建TSP1f重组腺病毒(ADV-TSP1f);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DV-TSP1f介导TSP1f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台盼蓝拒染检测经ADV-TSP1f感染的K562细胞条件培养基对ECV30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K562细胞经ADV-TSP1f感染可高效表达/分泌TSP1f多肽;经ADV-TSP1f感染的K562细胞条件培养基可显著抑制ECV304细胞增殖,以ADV-LacZ及PBS作对照,抑制率分别为51.6%和53.8%。结论ADV-TSP1f可显著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增殖,可望成为有效的恶性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广西尖吻蝮蛇毒K组分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西尖吻蝮蛇毒小分子多肽组分(K组分)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法检测K组分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晶紫法测定K组分对ECV304细胞的黏附抑制作用,鸡胚尿囊实验观察K组分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K组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明显的时 效及量 效关系,能够抑制ECV304细胞与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和鸡胚尿囊血管生成。结论广西尖吻蝮蛇毒K组分对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非三唑抑制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细胞、器官、整体三个水平观察地非三唑抑制血管的新生作用。方法细胞水平用MTT法测定地非三唑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器官水平上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新生模型,观察地非三唑抑制CAM血管新生的情况;并在整体水平上采用家兔角膜血管新生模型,于缝线后第3d用地非三唑于结膜囊注射给药,每天观察角膜血管新生情况。结果地非三唑能有效抑制人脐静脉EVC304细胞的增殖,其IC50根据药物作用时间的不同,维持在9~15μg.mL-1;并能使CAM新生血管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对家兔角膜新生血管也有同样抑制作用。结论地非三唑能抑制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细胞、器官、整体三个水平观察地非三唑抑制血管的新生作用。方法细胞水平用MTT法测定地非三唑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器官水平上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新生模型,观察地非三唑抑制CAM血管新生的情况;并在整体水平上采用家兔角膜血管新生模型,于缝线后第3d用地非三唑于结膜囊注射给药,每天观察角膜血管新生情况。结果地非三唑能有效抑制人脐静脉EVC304细胞的增殖,其IC50根据药物作用时间的不同,维持在9~15μg·mL-1;并能使CAM新生血管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对家兔角膜新生血管也有同样抑制作用。结论地非三唑能抑制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 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inh ib itor,VEG I)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TNF家族新成员,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与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但目前其结构功能关系研究尚为空白,该文研究VEG I空间结构上重要残基的作用极其对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定点突变技术突变了四个关键氨基酸E45R,G47A,Y111F,Y111T,构建了表达载体并在大肠肝菌中表达及纯化,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研究了四个突变体的活性。结果E45R突变体的活性显著下降,G47A突变体的活性略低于野生型VEG I,Y111F,Y111T突变体的活性比野生型VEGI下降10倍以上。结论VEGI的第111位氨基酸Y是发挥其功能的关键氨基酸,可能与受体形成直接结合,且氨基酸Y上的苯环与酚羟基均对其活性的发挥具重要作用;第45位氨基酸E对其活性的发挥也具重要作用,而第47氨基酸对其活性的发挥可能不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鸿博  戴功 《淮海医药》2009,27(2):F0003-F0004
正常角膜组织透明,无血管,周围血管终止于角膜缘,形成血管网,营养成分由此扩散入角膜。无血管是角膜的主要特征,也是维持角膜透明的重要条件。在病理状态下,新生毛细血管由角膜缘处侵入角膜内,称为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内皮抑素(endostatin)是一种新型内源性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可特异性抑制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封闭新生血管的形成,在肿瘤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抑瘤活性。实验表明,内皮抑素对多种起源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而不影响静止的血管内皮细胞,内皮抑素具有明显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而无毒副作用,为临床防治CNV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卢碧玉  蔡小连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01+3203-3201,3203
目的研究芦荟多糖(AP)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以细胞生长抑制率和IC50为考察指标,通过MTT法,测定A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生长的抑制作用,并观察量效和时效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各实验组表现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AP对ECV30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在24、48、72 h时间段测得的IC50分别为1.1120、0.3260、0.0795μg/mL。结论 AP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上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合成分泌以及对基质胶中ECV304(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起源的细胞系)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ELISA法检测Raji细胞培养上清VEGF含量;基质胶中ECV304细胞血管形成实验检测姜黄素和TNF-α对血管形成的影响;RT-PCR检测VEGFmRNA及NotchlmRNA的表达。结果:①Raji细胞培养上清VEGF的含量上TNF-α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姜黄素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②RT-PCR半定量检测结果可以看出,Raji细胞内VEGFmRNA主要为VEGF165和VEGF121,与对照组相比,其含量在TNF-α组明显增加,而在姜黄素组则明显降低;③血管形成实验结果表明Raji细胞培养上清、VEGF(10μg·L^-1)和TNF-α(10 μg·L^-1)处理的Raji细胞培养上清可促进基质胶中ECV304细胞的血管形成,而姜黄素(50μmol·L^-1)处理的Raji细胞培养上清和以RPM11640培养基作为对照加入基质胶中作用ECV304细胞未见血管形成;①ECV细胞内可见NotchlmRNA表达,但在VEGF(10μg·L^-1)组与对照组其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①TNF-α促进Raji细胞VEGF的表达而姜黄素抑制其表达;②TNF-α处理的Raji细胞培养上清在基质胶中促进血管形成,而姜黄素则抑制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核表达的可溶性重组人内抑素(rhEndo)对ECV 30 4内皮细胞和原代培养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利用酶标仪进行噻唑蓝 (MTT)法检测 ,同时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半胱天冬酶 3活性分析观察该内抑素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该rhEndo明显抑制ECV 30 4细胞的增殖 ,MultiCycleDNACycle软件分析表明细胞增殖阻滞在G1期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该内抑素可诱导ECV 30 4细胞凋亡 ,且与半胱天冬酶 3活性增强有关 ,但对原代培养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并未产生明显的作用。结论 内抑素可明显抑制ECV 30 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但对原代培养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 ,这将有利于与血管新生有关的疾病如癌症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板蓝根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注射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共同培养后,采用MTY法及形态学方法观察板蓝根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结果 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注射液对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板蓝根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不但具有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活性的影响.方法:购买纯度高达99%的苦参碱纯品,通过MTT法、生长曲线法、HE染色等实验初步观察苦参碱时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抑制作用和形态影响.结果:MTT实验和生长曲线实验显示在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不同时间后,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487.86μg/ml和1815.34μg/ml,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HE染色后人肝癌HepG2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形态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变化不明显.结论:苦参碱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而对内皮细胞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6.
殷观梅 《河北医药》2008,30(12):1970-1972
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inhib-itor,VEGI)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新型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1997年Jan等[1]首先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VVEC)cDNA文库中筛选到的一个TNF超家族新成员。基因点位于染色体9q32当时命名为TL-1,其完整的  相似文献   

17.
宋轶鹏  姜翠芳 《首都医药》2006,13(10):35-36
目的观察ECV304细胞体外二维培养能否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方法采用自然转化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株,不用额外的生长因子,选择不同血清浓度的培养液等条件进行二维培养观察。结果ECV304细胞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低浓度血清更容易诱导内皮细胞迁移,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结论在二维培养时,ECV304细胞具有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的能力,提示其可用作体外血管新生的内皮细胞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8.
肿瘤细胞可以分泌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C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同时也产生许多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如血管抑制素(angiostatin)、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素(endostatin)等。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素是迄今最强的血管形成抑制因子,能有效地抑制血管内皮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几乎所有的实体癌的生长和转移。本文介绍其作用,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三氧化二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血管新生内皮细胞的模拟物,通过研究As2O3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探讨As2O3的抗血管新生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不同浓度和时间的As2O3和VEGF作用于脐静脉内皮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As2O3和VEGF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癌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As2O3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癌基因bcl-2表达,而VEGF可拮抗As2O3的部分作用。结论As2O3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而抑制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20.
血管生成抑制素K1~3环结构体酵母表达及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素K1~ 3重组体的生物学活性及机理。方法将血管生成抑制素K1~ 3环结构基因克隆进入甲醇表达质粒 pPIC9K中 ,诱导该酵母表达系统表达了K1~ 3重组蛋白 ,经初步纯化后 ,利用改良MTT法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上检测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确认血管生成抑制素K1~ 3重组体能明显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结论血管生成抑制素K1~ 3重组体抑制能力具有量 效关系 ,抑制该内皮细胞生长的基本机理是诱导其发生凋亡类似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