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0年如东县前5位主要死因对其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2010年如东县居民死因资料,应用DeathReg2005软件,确定居民主要死因,并对前5位死因的减寿率(PYLL‰)、减寿年数(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如东县居民死亡率为956.2/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全死因合计的PYLL为45 771.50人年,PYLL‰为10.8‰;AYLL为1.9年/人。前5位PYLL‰依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为如东县居民的主要死因,肿瘤所造成的死亡给整个人群带来的生存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损失最大,损伤和中毒潜在危险性也最大。  相似文献   

2.
梁艳静 《中国校医》2019,33(11):856-857
目的 了解沛县居民死因状况及特征,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沛县死因监测系统上报的数据,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分类,使用死亡率、标化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对沛县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18年,沛县居民粗死亡率583.83/10万,标化率为339.46/10万,死因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302.00/10万)、肿瘤(122.77/10万)、呼吸系统疾病(76.70/10万)、损伤与中毒(46.40/10万)、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46.40/10万),占全死因的95.55%。PYLL前5位为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是影响沛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是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江苏省海安县居民死亡现状及原因,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率)、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海安县2009—2013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海安县居民死亡率为841.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9.18/10万。死因前5位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84.56%。0-14岁少年儿童组死因首位为损伤和中毒,15-44岁青壮年组、45-64岁中年组、65老年组死因首位为恶性肿瘤。居于PYLL首位的为恶性肿瘤(60 905人年),是造成海安县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与损伤和中毒是引起海安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造成居民早死的损伤和中毒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李芬 《职业与健康》2014,(11):1493-1495
目的了解2008与2012年苏州市相城区某镇居民死亡率、死亡原因、减寿情况变化,为制定疾病防控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相城区某镇2008—2012年居民死因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统一编码,使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及潜在减寿率(PYLL‰)等指标。结果 2008年该镇居民粗死亡率为708.02/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精神行为障碍,占全部死因的87.60%。全死因减寿年数为3 445人年,减寿率为70.29‰,平均减寿数为9.93岁。2012年该镇居民粗死亡率为755.07/10万,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呼吸系统疾病和症体临床异常,占全部死因的79.67%。全死因减寿年数为3 036人年,减寿率为63.86‰,平均减寿数为8.46岁。结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仍然是该镇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其中肿瘤和损伤的PYLL分别位居2008和2012年PYLL的第1位,应加强对这几类疾病尤其是肿瘤和损伤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如皋市居民死因水平及疾病负担,为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为指标,对如皋市2008-2012年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如皋市居民死亡率860.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0.34/10万,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264.55/10万)、脑血管病(226.78/10万)、呼吸系统疾病(140.76/10万)、心脏病(105.19/10万)、损伤和中毒(50.93/10万),占全死因的91.93%。PYLL前5位为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是影响如皋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9—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死因分布特征与潜在寿命损失,评估不同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为制定区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8年浦东新居民死因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居民死因进行分类,分别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对浦东新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8年浦东新区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7.55‰,标化死亡率为3.62‰,浦东新区居民前五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损伤中毒,合计占死亡总数的87.85%。浦东新区居民各类疾病导致的PYLL为687729人年,PYLLR为24.11‰,AYLL为3.19年/人,减寿顺位前五位疾病,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与代谢疾病、先天异常,合计占居民寿命损失的82.08%。结论包括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在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浦东新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并引起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应作为今后的防控重点,应采用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降低慢性病的危害,保护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塘镇居民主要死因水平以及疾病负担,为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分类,以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为指标,对2012-2016年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湖塘镇居民死亡率为723.9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5.13/10万;男性死亡率(779.14/10万)高于女性(670.2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15,P<0.05)。死因构成顺位的前五位依次为恶性肿瘤(33.51%)、脑血管病(19.89%)、心血管疾病(18.80%)、呼吸系统疾病(11.44%)、损伤和中毒(6.33%),累计占全部死因89.97%;PYLL前3位分别为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疾病,AYLL前3位分别为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尤以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7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点前5位主要死因对其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为当地明确重点疾病、确定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卫生干预的重点领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资料,应用DeathReg2005软件进行死亡数据的统计汇总和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率(PYLL%)、减寿年数(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分析.[结果]2007年云南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死亡率为558.37/10万,监测人群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全死因合计的PYLL为433 908.50人年,AYLL为20.90年/人,PYLL‰为58.45%,前5位PYLL‰依次为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和伤害为我省2007年死因监测点居民的主要死因,损伤和中毒所造成的死亡给整个人群带来的生存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损失最大,在主要死因中的潜在危险性也最大.伤害已对我省死因监测点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是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危害社会劳动力和影响我省死因监测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通市港闸区居民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状况。方法利用港闸区2007-2011年Death Reg 2002死因系统数据库,分析居民死亡和中毒的死亡率、主要死因、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结果南通市港闸区居民损伤和中毒年均死亡率为39.17/10万(男45.85/10万,女32.7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8.06/10万(男34.09/10万,女22.37/10万),前3位死因分别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溺水,占全部损伤和中毒的72.80%,其中溺水为≤14岁组的首要死因,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15~64岁组的首要死因,意外跌落为≥65岁组的首要死因。损伤和中毒累计PYLL损失5 236人年,PYLL率为6.17‰,PYLL前3位分别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溺水、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AYLL前3位分别为溺水、火灾、意外中毒。结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溺水是港闸区居民损伤和中毒的主要死因,居民的生命安全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2005--2008年云南省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芳  陈杨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33-2735
目的了解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06--2008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报告死亡人数39014例,死亡率564.4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78.62/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占全死因的71.07%;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是造成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自杀、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是损伤和中毒的主要死因。是造成监测点居民“早死”及青壮年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构成监测点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损伤和中毒是构成监测点青壮年“早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2年苏州市相城区户籍居民死亡谱和潜在寿命损失。方法按ICD-10方法分类整理个案资料,使用DeathReg2005软件系统进行数据输入和统计分析,并计算1。69岁组人群死因明确个案的潜在减寿年数(PYLL)。结果相城区户籍居民全死因死亡率为670.97/10万,男性高于女性。分病种死因顺位前五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其他疾病;PYLL顺位前五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及变性和染色体异常;PYLL相对比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或染色体异常、神经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恶性肿瘤。结论2012年苏州市相城区户籍居民主要死因和卫生问题应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其他疾病,而造成早死的主要疾病是损伤和中毒及神经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12 - 2017年朝阳区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状况、死因顺位及减寿年数,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朝阳区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信息进行流行病学描述。结果 2012 - 2017年朝阳区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率为21.14/10万;男性(23.44/10万,标化死亡率14.39/10万)高于女性(18.79/10万,标化死亡率10.54/10万),损伤和中毒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交通事故、自杀、意外中毒及溺水,累计占损伤和中毒总死亡的78.27%;2012 - 2017年朝阳区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PYLL为34 284人年,AYLL为13.31人年,平均减寿率为2.813‰。结论 损伤和中毒死亡是朝阳区的主要死因之一,应针对不同年龄段损伤和中毒死亡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扬中市居民死因特征,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编码分类,应用死亡率、标化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对扬中市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2-2013年扬中市居民死亡率为72.7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7.05/10万,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P=0.04)、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02)。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40.50%)、循环系统疾病(31.40%)、呼吸系统疾病(8.88%)、损伤和中毒(5.51%)和其他类疾病(4.58%)。其中恶性肿瘤、其他类疾病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5),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无明显升降趋势(P>0.05);PYLL前5位为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扬中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对人群生存时间和工作时间的损失也最大,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无锡市北塘区居民死亡结构的特点及对寿命的影响,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人口和死亡资料,按照国际(ICD-10)疾病进行分类统计,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无锡市北塘区2011年居民死亡率为660.0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8.49/10万,死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疾病。潜在减寿年数(PYLL)顺位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无锡市北塘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加强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汉阳区2011年慢性病死亡状况,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汉阳区2011年死亡监测资料,按ICD-10确定根本死因及分类编码.计算慢性病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和平均减寿年数.结果 2011年汉阳区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85.5/10万,男性高于女性.主要死因顺位是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内分泌和消化系统疾病.潜在减寿年数(PYLL)前5位是肿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慢性病是汉阳区居民的主要死因,老年人是干预的主要人群,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是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四川天府新区户籍居民的死亡水平和死因分布特征,分析不同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和潜在寿命损失,为该地区制定疾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2022年四川天府新区户籍居民死因监测资料,采用Excel 2019和SPSS 26.0软件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0—2022年四川天府新区户籍居民粗死亡率450.57/10万,标化死亡率379.95/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中毒,占全部死因的85.58%。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2.79岁,男性80.29岁,女性85.52岁;去除死因顺位前5位死因后,期望寿命分别增加3.45、3.32、2.20、1.46和1.08岁;对男女性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天府新区居民全死因导致的PYLL为46 496人年,AYLL为4.42年...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10年杨浦区居民死亡率7.85%(标化死亡率2.24‰),男性高于女性;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损伤与中毒,死亡率在33.70/10万292.49/10万;期望寿命82.52岁,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预期寿命分别可增加6.58岁和3.96岁;以减寿年数(YP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病、损伤与中毒、新生儿病及先天异常;以平均减寿年数(AY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病、先天异常、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损伤与中毒和肿瘤。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对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口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进行防治的同时,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主要影响低年龄组死因的损伤与中毒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西居民的主要死因对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2004~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广西调查点的资料,计算并分析广西居民主要死因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减寿年数及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 2004~2005年广西样本地区居民粗死亡率为571.40/10万,标化死亡率497.30/10万。前5位死因所占构成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损伤和中毒及消化系统病,占全部死因的88.87%。全死因减寿年数为376051.5人年,减寿率为48.58‰,平均减寿数为18.04岁。位于减寿年数前五位的依次为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了广西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损伤与中毒的潜在减寿年数位于第一位,与损伤与中毒多集中在幼儿和青壮年年龄段有关。  相似文献   

19.
林红  孙巍 《职业与健康》2011,27(20):2285-2287
目的了解大连市区居民死亡率、死亡原因、减寿情况,为开展进一步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减寿分析指标对2002—2010年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连市区2002—2010年居民死亡数为123 667例,死亡率为635.3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9.83/10万。男女死亡率性比值为1.30∶1(χ2=2 108.50,P=0.00)。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内分泌疾病。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前5位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先天畸形和消化系统疾病。早死指数(AYLL)前5位为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妊娠分娩、损伤中毒和肌肉结缔组织疾病。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为大连市主要死因,应加强全民健康教育,降低死亡率及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20.
何道容  陈德友  施银淑 《职业与健康》2012,28(5):593-594,597
目的了解四川省汉源县居民死因的分布特点及对寿命的影响,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汉源县居民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对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汉源县2010年报告死亡人数1 958人,死亡率为608.63/10万,标化死亡率569.98/10万。男性死亡率为712.47/10万,女性死亡率为500.35/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占全死因的88.15%;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是造成汉源县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2010年汉源县居民死亡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