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略识黑龙江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王美君(150040)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仲景首创,载《伤寒论》,301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仲景明示:病在少阴时,不应发热;病在太阳时其脉应浮,今反发热而脉沉,此太...  相似文献   

2.
探讨《内经》不应脉的意义。以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究《内经》对不应脉的认识,以研究其内在涵义。不应脉的理论基础是脏气不应,所在脏气上应于司天之气,掩盖了所在脏气本身的真象,表现出司天之气的脉象特征。脏气不应本气而上从于司天之气,脉象不应脏气而应于天,是为不应脉。不应脉的一个特点,是不应脉全体现于寸和尺,寸应该是寸口,包括寸关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论之脉全以三阴为前提,尺候不应脉左右相同;《内经》不应脉表现在不同的年份,与司天和六气客气密切相关,南政北政各有不同。不应脉为天气之脉象,脏气之不应,以反手其诊和以沉脉之诊都缺乏科学的道理,反其诊则见,应该理解为鉴别脏气之不应,与病气相反,脉从司天而不显脏气、病气。  相似文献   

3.
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提到两条治疗原则,即18条“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和11条“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前者是为水气病所定的一般治疗原则,而后者则为水气病的特殊治疗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脉症从舍理论始见于明清,当脉症不应时,许多医家认为脉症有真假,从而择一进行脉症从舍,如此易错失真正病机,从而造成误诊误治。从渊源上看,脉症从舍因于脉症真假论,许多中医经典著作虽提及"脉症不应"但未称"脉症从舍"。明清以来不少医家认为脉症不应时有"一真一假",故而产生脉症从舍论。脉症不应时并非脉症有真假,脉症不应是疾病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脉症相应是病机之常,脉症不应是病机之变。脉与症皆有与其相对应的病机,在脉症不相应时,更加需要四诊合参,谨慎辨证,因而脉症应"互参"而非"从舍"。四诊合参可以帮助医者综合分析,提高辨证准确性。从脉症从舍渊源、脉症从舍之析误、四诊合参、病案举隅等方面探讨脉症从舍理论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汪朋梅主任医师治学精研务实,师古创新;临证四诊合参,尤重舌脉;辨证结合辨病,专病择用专药;治内伤杂病,侧重脾肾。  相似文献   

6.
小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王桐萍,巫浣宜“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此乃仲景所提出的痰饮病的治疗大法。为什么痰饮病要用“温”药?“和”之应如何理解?这一法则在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今不揣浅陋,抒此管见求教于...  相似文献   

7.
刘永生  李寿彭 《中医临床研究》2010,2(8):102-102,104
黄芩滑石汤系清代医家吴鞠通首创,吴氏在温病条辨中论述本方所治湿温的病机为湿热并重,蕴蒸不化,胶着难解;症状以“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汗出热解,继而复炽”为主。本文根据病机特点,主要症状表现,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脉当濡数不应缓,苔当黄腻不应淡黄而滑,目的在于学先贤之长,纠前人之谬,以便正确使用古法古方。  相似文献   

8.
汪朋梅主任医师治学精研务实,师古创新;临证四诊合参,尤重舌脉;辩证结合辩病,专病择用专药,治内伤杂病,侧重脾肾。  相似文献   

9.
历代医家对杏子汤主治及药物组成争论颇多,原条文记载,该方治疗水气病,卫气不足、少阴有寒是水气病初始病机,胃热是病理基础,胃气不足是发病关键。不典型水病有以下特点:(1)脉沉与少阴有关;(2)脉浮与风有关。“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可知杏子汤主治为浮肿且脉浮之症。有喘症仲景未必用杏子,但用杏子时若没有大便难的症状,则必定有喘症或欲发喘症。以药测症,杏子汤主治必有喘症。杏子汤主治症状应有:浮肿,脉浮,喘;而《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全篇只有一条此类记载,即原文第4条:“此为风水……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可见脾胀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结寒所致的气上冲,病机为外感风寒,触动体内结寒,引发气上冲,出现咳喘症状。故杏子汤主治当属脾胀,其药物组成为麻黄、杏仁、甘草。  相似文献   

10.
柏红阳 《四川中医》1997,15(1):10-10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精华之一,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一般而言,脉与证应当合参,各种疾病常有其主要脉象,如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太阳伤寒病的脉浮紧、少阴病的脉微细、百合病的脉微数、疟疾脉弦等。仲景脉法,有其独到之处,仲景往往用几种复杂的脉象结合起来以阐释病机,有时以脉象代替证候,有时还依据脉象来指导治疗,根据脉象推断病情、判断预后、制定禁忌等。现将仲景脉法浅析如下;1.以脉象阐释病机《金医·腹满寒庙宿食病》曰;“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导致心肌缺血和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对CMD尚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和靶向性的治疗策略。中医的“血-脉-心络”共病理论贯穿于CMD的发展全过程,启示在其临床诊疗中,治血、治脉和治心络均不可偏废,而虫类药以化瘀通络、搜风解痉等功效见长,具有治疗CMD的潜在价值。但目前未见对虫类药治疗CMD的研究与总结,据此,该文以中医“血-脉-心络”共病理论为切入点,将CMD病机演变分为5个环节,即病起在血(血液成分、血液流变学改变)、病进在脉(粥样斑块形成;粥样斑块不稳定)、病发在心络(微血管内皮损伤;微血管收缩、痉挛)、病末在心络(微血管重塑)、能量代谢障碍贯穿全程,以探讨CMD的发病机制及其演变规律。同时,结合虫类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从祛痰化瘀以通络、搜风解痉以止痛、以毒攻毒以散结、通补心络以荣心等4个方面阐述虫类药在CMD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药治疗CMD提供理论依据,拓宽用药思路,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悸”范畴,其主要病机在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1条就提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此虚当为阴阳两虚,是胸痹病之根本,瘀血和痰饮则是阴阳不和,气血瘀滞,运化失职...  相似文献   

13.
临床实践中,经常见到"脉"与"症"看似不相一致的情况,为辨证论治增加了难度,因此"脉症不应"值得探讨。1脉症不应很多中医著作中对脉象主病的论述多采用某脉主某病、主某症或主某证的形式,基本上形成了脉象的系列和病症的系列对应关系。比如热证见数脉,寒证见迟脉等。但临床之中很多情况下脉与症不相符合,即"脉症不应"。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脉神章》中详细阐述"脉症不应"的问题:"凡内出不足之证,忌见阳脉,如浮、洪、数、实之类是也;外入有余之病,忌见阴脉,如沉、细、微、弱  相似文献   

14.
金刚采气功治阳萎早泄萧志才唐朝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房中补益》一文中说;“人年四十以下多有放姿,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衰退既来,众病蜂起.久而不治.直至不救,所以彭祖曰以人疗人,真得其真,故年至四十,须识房中之术。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  相似文献   

15.
从宗气虚论治胸痹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笔者从宗气内虚立论,以补气法为主,适当配伍养阴、健脾、温肾、行气、活血、化痰之药,治疗胸痹论,取得了满意效果,论述如下:1 宗气虚致痹之病机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  相似文献   

16.
从医案分析中反思"脉症从舍"理论,提出脉与症都为疾病本质的真实外在表现,有其相应的病机,不能因为不识其真就妄断其假而随意舍去。"脉症不应"之处往往是辨证的关键,更应该脉症合参。  相似文献   

17.
瓜萎薤白半夏剂的临床应用探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瓜蒌薤白半夏剂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认为“阳微阴弦”的脉候当以浮沉来分辨,舌候应以苔腻为基调,病机亦应用“阳微阴弦”来概括。临床配伍寒性药,温性药,祛痰药,芳香化浊药,活血和络药,和解药,治痢药,可治疗心,肺,消化等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8.
心功能衰竭当属心少阴病,常及肺、脾、肾;病机复杂,虚瘀交错,痰浊互见;左心衰属阳气虚衰,痰浊内停,治当温阳祛痰;右心衰属血凝湿停,治当化瘀行水;危重之证,常见阴阳乖隔;脉数汗出之象,不可即辨为热,切忌妄施寒药.  相似文献   

19.
张建荣  邓荣 《陕西中医》1996,17(5):237-238
<正>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指出:妇人“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笔者认为仲景这番话,就是针对《金匾要略》妇人病三篇所论病证而言,并非言其《金匮要略》以外另有妇人36病。就此问题,笔者对《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通过学习、探索、整理,发现其所论病证正合36种,即妊娠9病,产后9病,经带杂病18种,现就妇人36病考订整理如下,作以提纲性论述,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朱步先 《中医杂志》2000,41(12):709-711
以《章次公医术经验集》为依据。认为章次公纠“有是症用是药”之非有三,其一是如仅重视“症状”而忽视“病期”就会把辨证论治简化为“对症疗法”;其二是片面强调症状,有可能忽视“识病”;其三是有是症用是药失这于狭隘刻板,不利于用发展眼光看待方药的现代应用。认为舌苔、舌质、舌形望而得之,比较客观,辨脉则应注意以保护心力为着眼点,随证变法对湿温汗、润、下三禁不可拘泥,湿温解表,当注重解肌;若素体阴虚,津液亏 ,养阴之法即不可废;湿热宜清宜化,不轻用下法,然邪入阳明,自有可下之时,用之得当,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