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449-3450
目的对比分析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8月~2014年5月诊治的128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甲泼尼龙冲击组与地塞米松治疗组各64例,地塞米松治疗组患者给予静滴地塞米松治疗,甲泼尼龙冲击组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治疗,观察患者的效果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甲泼尼龙冲击组患者的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治疗组(P<0.05),而甲泼尼龙冲击组与地塞米松治疗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2.
收集2008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96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采取大剂量甲泼尼治疗,最后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治疗Bell麻痹的效果。方法:将Bell麻痹96例随机分为泼尼松组(30例,泼尼松30 mg/d)、地塞米松组(32例,地塞米松10 mg/d)和甲泼尼龙组(34例,甲泼尼龙1 000 mg/d),各组均行维生素和理疗等基础治疗。采用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 I)及面神经兴奋阈值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分别评定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在临床、社会功能和电生理方面的总有效率,泼尼松组分别为70.00%、73.33%和63.33%;地塞米松组分别为68.75%、71.88%和62.50%;甲泼尼龙组分别为94.12%、97.06%和91.18%。甲泼尼龙在临床疗效、社会功能评价、电生理疗效方面均优于泼尼松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泼尼松组和地塞米松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Bell麻痹的效果明显优于泼尼松和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以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46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3例)采用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退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肾损害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而且不增加额外的用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对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73例CSM患者随机分为甲泼尼龙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甲泼尼龙组:术中脊髓减压前15 min应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冲击治疗,根据患者体质量决定用量,体质量不超过50 kg的患者甲泼尼龙用量为1 500 mg,超过50 kg的患者甲泼尼龙用量为2 000mg,该剂量在15 min内滴完,45 min后以甲泼尼龙2 000 mg维持用药23 h。对照组:术中脊髓减压前15 min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术后予20%甘露醇250 ml加地塞米松5 mg静脉滴注,2次/日,连用3 d。两组患者均予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支持治疗。根据JOA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个月及6个月时甲泼尼龙组神经功能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68±8)%、(73±6)%、(84±8)%对比(44±8)%、(60±8)%、(71±7)%,P均〈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对照组有6例出现神经症状反跳现象。结论:围手术期短期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能促进CSM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及口服序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2例ITP应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后口服序贯治疗,对照组19例使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后口服泼尼松,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最低值持续时间及血小板升高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输注单采血小板次数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PAIgG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序贯治疗ITP见效快,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206-20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用于风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80例风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0.25 g/天)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大剂量(0.5~1.0 g/天)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5%,略高于对照组的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为风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保障良好的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对比小剂量应用的不良反应无差异,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33例复发/难治性MM进行了回顾性分析,33例中男性23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7岁(38-85)岁。中位疾病诊断时间为25(2-120)个月。所有患者均应用硼替佐米(0.9-1.1)m g/m2,第1、4、8、11天给药,同时在第1、4、8、11天联合应用甲泼尼龙40m g/d(4例),80m g/d(13例),120m g/d(2例),200m g/d(9例),300m g/d(5例)。中位随访时间10(3-60)个月,应用疗程数1-8个(平均4个)。结果表明,24例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为72.7%(24/33)。32例患者完成了2个或2个以上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9%(23/32例)。16例完成了4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93.8%(15/16例)。7例完成了6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7/7例)。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感染和周围神经病变。33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1.5(2-120)个月,2年总体生存率(O S)为80%,3年O S为59.1%,5年O S为21.1%。结论:采用硼替佐米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复发、难治性MM患者的疗效确切,而且起效迅速,缓解率高,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肿瘤内科住院的、均采用糖皮质激素用于防治肿瘤治疗的副作用及控制肿瘤相关并发症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治疗3~5 d。将糖皮质激素的日剂量按照等价剂量换算为甲泼尼龙剂量,根据糖皮质激素的不同日剂量分为两组:接受化疗或放疗期间,给予糖皮质激素每日30~40 mg剂量的26例患者为A组,给予每日40~60 mg剂量的22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改善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放射损伤、水肿、过敏、体力状态症状改善率分别高于B组(92.3%vs 2.3%,92.3%vs 3.6%,73.1%vs2.7%,73.1%vs 2.7%,P均<0.01)。结论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41-1442
探究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疗法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疗效。选择眼科收治的56例急性视神经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8%,观察组为89.2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为17.8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视神经炎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冲击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但剂量过大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建议临床酌情给予合适的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佐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186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甲泼尼龙组(93例)在基础治疗上应用甲泼尼龙1~2 mg/(kg.d),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地塞米松组(93列)应用地塞米松0.25~0.75 mg/(kg.d),每12小时静脉滴注1次,治疗3~5 d。比较两组咳喘消失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峁〖灼媚崃榭却奔洹⒎尾?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地塞米松组?崧邸〖灼媚崃敲钢苎谆级⑻乇鹗侵匦突级己玫木樾杂靡?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入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01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取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82.0%)明显低于观察组(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采用甲泼尼龙早期短程冲击治疗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剂量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试验组则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大剂量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皮肤紫癜消退时间、腹痛消退时间、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45.4±16.0、6.1±3.0、12.0±5.0、67.0±14.2h,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6±20.1、17.0±3.9、27.7±6.5、84.4±19.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损伤发生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中,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大剂量注射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何浙海  曾天生  蒋雅平 《系统医学》2023,(21):148-150+158
目的 探讨2 mg/(kg·d)和8 mg/(kg·d)两种剂量甲泼尼龙用于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佛冈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3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2 mg/(kg·d)甲泼尼龙静脉滴注,观察组患儿予以8 mg/(kg·d)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7,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观察组为2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采用8 mg/(kg·d)甲泼尼龙能够快速的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杜舟  丁刚 《山西临床医药》2014,(11):815-817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常规剂量泼尼松两种方案治疗初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5例初诊ITP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地塞米松40 mg/d,静脉滴注,连用4d;对照组25例,泼尼松1 mg·kg^-1 ·d^-1,晨起顿服,3~4周后若血小板稳定,则开始减量,减量至10 mg/d时维持治疗4~6个月.结果:治疗后第4天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值为(35±18.2)×10^9/L和(16 ±6.4)×10^9/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7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反应率分别为52.6%和3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所有病例皆出现不同程度类库欣氏表现;2例继发血糖升高;3例继发感染.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初诊ITP血小板上升速度快,长期反应率高,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临床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且14d内中止痉挛发作并持续缓解时间≥28d的IS患儿78例,根据随访中(12~42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30例和未复发组48例,记录患儿性别、发病年龄、头颅MRI、缺氧史、低血糖史、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史、应用甲泼尼龙治疗时的病程、起效时间、泼尼松口服疗程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缓解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发病年龄、应用甲泼尼龙治疗时病程、起效时间、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非高峰年龄发病(OR=3.224,95%CI:1.148~9.049,P=0.026)、甲泼尼龙起效时间7d(OR=3.637,95%CI:1.058~12.506,P=0.040)、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落后(OR=6.109,95%CI:1.063~35.090,P=0.042)是IS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缓解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IS非高峰年龄发病、药物起效时间晚、发病前精神/运动发育落后是经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缓解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于3~12h内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5次为1个疗程,也可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6g/d,分3~4次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150~300mg/d,在冲击疗法结束后,可口服泼尼松40~60mg/d或采用隔日疗法,逐渐减至维持量。结果 11例均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Graves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Graves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均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对照组予以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观察组予以环磷酰胺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及促甲状腺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对照组的5.13%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Graves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及促甲状腺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突发性耳聋患者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效果及对血浆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抽选本院(2018年3月-2020年11月)接收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40例为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40例为观察组,给予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射治疗。统计两组不同频率的听阈值、治疗总有效率、血小板(PLT)计数、血浆Hcy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不同频率下的听阈值更高(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p<0.05, 治疗前,两组的血小板(PLT)计数、血清Hcy水平相对比,P>0.05;治疗后,同组较治疗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大剂量静脉冲击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不良反应.方法:甲强龙20 mg.kg-1.d-1,成人不超过1 g/d,地塞米松5 mg.kg-1.d-1,成人不超过250 mg/d,连续3天为1疗程,每例病人接受3个疗程,前瞻性观察记录各种不良反应.结果:甲强龙组64例与地塞米松组38例的不良反应,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同等效价的甲强龙与地塞米松治疗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