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婚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71-2006年间孕产期保健状况。方法:采取分层整群、四阶段、概率比例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员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有活产已婚育龄妇女6624人,2001年以来,产前检查率、孕早期(妊娠≤12周)检查率、师直≥8次产前检查率、团场≥5次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了86.60%、66.64%、58.70%、65.19%、82.01%,在家分娩率降到14.10%,而产后访视率仅为32.01%。育龄妇女的分娩时期、民族、受教育程度、生育史、家庭年收入、职业与是否参加产前检查有关。结论:近几年孕产期保健状况有明显改善,但产前检查率、孕早期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偏低,应特别加强对文化程度低、从事农业、少数民族孕妇的健康教育,普及孕产期卫生保健知识,规范产后访视,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和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九江市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九江市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的现状,探讨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九江市3476例农村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育龄妇女普遍存在孕产期保健意识缺乏现象,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地点主要选择县、乡两级,农村育龄妇女孕期保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半数以上不愿意接受医生指导的孕期常规筛查项目,调查对象认为"没必要"筛查;尚有17.3%的农村育龄妇女在停经4个月后才进行初次产检;1.4%的农村育龄妇女选择家庭、村级卫生所为分娩地点。结论:建议给予县、乡两级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建设以持续和重点支持。建议采用进村入户发放传单、张贴标语、讲解典型事例、与家庭成员商谈等更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形式,消除农村育龄期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盲点。  相似文献   

3.
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需求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育龄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的需求状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安徽省2县1 836名经产妇进行健康需求调查.结果 大多数农村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知之甚少,对孕产期有关保健知识需求占前3位的依次为科学育儿知识与技能(95.8%)、产褥期母婴保健与母乳喂养(91.5%)、孕期营养(90.6%).认为获取保健知识的最佳途径依次为专人进行孕期保健指导(91.2%)、发放宣传小册子(85.6%)、通过电视等媒介(81.3%).22.0%的农村经产妇表示不需要进行产后访视,13.8%的经产妇认为目前产前检查项目已经足够.文化程度高、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经产妇对保健知识、产前检查的需求较高(P均<0.05).结论 文化水平低、经济状况差的经产妇是实施卫生宣传教育的重点,应研究制定合适的健康促进宣传材料和采取灵活的健康促进方式,有的放失地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疆、安徽省2地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时间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2006年1月对新疆、安徽2地15~69岁有过孕产史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服务调查.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安徽2地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各项指标均呈现增加趋势(P值均<0.05).但仍然存在产前检查开始时间较晚、产前检查次数较少等问题.2000年以来,孕早期检查比例只有52.5%,≥5次产前检查的比例也只达到54.0%,住院分娩比例只有68.1%.同时,2地区各项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疆、安徽2地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总利用水平不高,服务质量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叶健莉  崔颖  潘晓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467-2469
目的:了解新疆农村不同年代孕产期保健情况。方法:在新疆农村项目县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选用趋势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着年代的增加,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都在提高。到2000年以后,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54.3%和4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分娩年代、孕次和是否进行过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有统计学联系。结论:虽然近年来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在不断提高,但其绝对水平还很低。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新疆农村地区妇女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不同地区1971-2003年孕产期保健服务状况调查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目的全面了解近30年来我国孕产期保健服务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分层、三阶段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随着时间推移,调查对象产前检查覆盖率和服务质量以及住院分娩比例等都在不断增加,孕妇产前检查比例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38.7%上升到2001年以来的95.9%,住院分娩率则相应的由20.1%上升到87.4%。但是当前我国孕产期保健服务中仍然存在产前检查开始时间较晚,产前检查次数较少,产前检查项目不完整等问题。近3年来孕早期检查比例只有71.7%,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比例也只达到64.1%,仅仅29.1%能够在产前完成7项基本的检查项目。另外,住院分娩比例也还需进一步提高,非住院分娩妇女中79.5%还是由接生员/村医和家人/朋友接生。不同地区比较,同时期西部地区几乎各项指标都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结论经过30年来的努力,全国各地区产前检查覆盖率和住院分娩率明显提高,产前保健服务质量得到加强,但存在地区差异,应加强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项目地区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PPS)抽样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个地区15个项目县72个乡镇的1513名3岁以下儿童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西藏项目地区妇女接受产前检查率为83.7%,平均检查次数为3.55次.仅有23.5%的妇女做过≥5次的产前检查,孕早期检查的妇女占14.5%,产后访视妇女占71.2%.49.8%的妇女在乡镇卫生院进行产前检查,39.6%在县及以上医院进行产前检查,2.6%在村卫生室接受产前检查.做过产前检查的妇女中有93.8%的人接受过孕期保健宣传知识和住院分娩动员.多因素分析显示,丈夫受教育程度、家庭副业收入、住院分娩动员、孕期保健宣传与产前检查呈显著相关.结论 西藏自治区孕产期保健有了很大改善,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妇女孕产期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状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1 398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用结构化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1 221份,应答率为87.3%.调查对象的自然流产率为7.3%,人工流产率为26.2%;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产前检查率为67.8%,产后访视率为24.2%,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间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4%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有产褥期感染症状,78.3%有产后抑郁相关症状.结论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妊娠期、产褥期生殖保健存在问题较多,应加大妊娠期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以及产褥期保健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孕产期保健是指从怀孕开始到产后42d对孕妇、产妇和胎儿、新生儿的保健服务,产前检查、分娩期保健和产后访视是孕产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1〕。良好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是保护和促进母婴健康、提高婴儿出生质量与人口素质的重要保证〔2〕。为了解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和改善情况,于2008年10月对青海省农村地区15~69岁有分娩史的妇女进行了有关孕产期保健服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西藏昌都地区农牧区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昌都地区农牧区妇女孕产期保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定量调查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妇女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都极低,住院分娩率<20%,新法接生率<50%。影响妇女孕产期保健行为的因素包括经济、交通、文化和传统习俗以及医疗机构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等。结论:该地区孕产期保健状况亟需改善,建议调整政策,加大政府对妇幼保健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孕产期卫生保健知识,促进产前保健和住院分娩;加强服务系统的能力建设,特别是调整服务方向和改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1.
同性爱与艾滋病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某一个体的性欲完全或主要指向同性时,这一性现象和个体分别称同性爱(又称同性恋,homosexuality)和同性爱者(homosexual)。同性爱是性取向(性爱倾向)中的一种,与之相近或形成对应的性取向包括双性爱(bisexuality)、异性爱。能导致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有时亦指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流行的同性性行为,限于男男性行为(HIV经女女间性行为传播的概率极低,因此常被忽略)。20世纪80年代国际医学界一般认为男男性行为或男男性关系/性接触引起的HIV流行基本限于男同性爱(male homosexuals,gay)人群,后来确认流行还发生在双性爱男子(我国学术界通常把该人群直接笼统地划入gay人群)、有变性欲望但尚未行变性手术的男子(male transsexual),以及相当部分异性爱男子。  相似文献   

12.
不同时期育龄妇女产前保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近10年来我国孕产期保健服务提供状况及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三阶段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产前检查的覆盖率和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次数的比例均不断增加,但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比例还较低(〈60%)。不同地区比较,中部地区产前保健利用情况发展较快,西部地区相对较慢。城乡比较,农村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在绝对值上各个时期城市都明显好于农村。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妇女分娩时期、妇女居住地以及妇女的家庭和个体特征影响妇女产前检查次数。结论在提高产前检查覆盖率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未及人群的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育龄妇女的产前保健现状, 探讨其影响因素的直接与间接作用, 为进一步制定西部农村妇女围产期保健干预措施提供基线资料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陕西省5个贫困县抽取的4 779名2007-2009年曾分娩过的农村育龄妇女进行围产期保健状况问卷调查, 采用确证性因子分析构建测量模型, 一般加权最小二乘法(WLS)估计参数, 通过评价修正来确定最佳模型。结果陕西省调查分析的4 779名2007-2009年曾分娩过的农村育龄妇女中, 有63.5%的育龄妇女在孕12周内完成首次产检, 有43.8%的育龄妇女接受过至少5次产检, 有30.2%的育龄妇女按要求完成所有产检内容, 有89.3%的育龄妇女产检地点在乡级及以上医院, 4项均符合要求的育龄妇女占14.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家庭特征、保健知识和育龄妇女社会人口特征等均影响到产前保健服务的利用, 其中家庭特征影响最大, 占62.1%, 个体特征的影响次之, 占25.4%, 而保健知识占12.5%。结论陕西省农村妇女的产前检查质量有待提高, 应重点针对家庭经济差、文化程度低及年龄较大的育龄妇女进行产前保健知识宣教。  相似文献   

14.
毛宇明  汪玲  吕军  谭晖  曹彬  孟虹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54-1557
目的:了解被调查农村贫困地区孕产妇产前检查的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与典型调查的方法,对22所乡镇卫生院2004年1月~2006年7月的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册)进行研究。结果:孕妇产前检查的平均次数为(5·01±1·65)次,孕12周内进行首次产前检查的比例为62·63%。在检查的具体内容中,进行血压测量的孕产妇比例达90%以上,进行体重、宫高、胎位和胎心测量比例为50%以上,进行实验室项目检查的孕产妇比例为20%~30%。至少有一次高危评分人数比例为34·83%,有3次高危评分的人数比例为20·79%。在东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的比较中,东中部地区孕妇产前检查的质量较好。结论:应提高产前检查的内容与质量,在有限的产前检查次数中保障孕产妇与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whether rural women obtain antenatal care (ANC) and choose to use hospital delivery services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We chose to conduct field research with the rural residents in Hubei Province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random sampling and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s. A mixed method approach was taken to analyze the factors impacting the use of ANC and hospital delivery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illager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available ANC services is poor. In particular, women who have special circumstances and unplanned pregnancies or who become pregnant prior to marriage are confronted with inadequate ANC and hospital child delivery services. The factors that impact whether women use or not use ANC and hospital delivery services and that cause women to choose hospital or home delivery can be understood at three levels: macro, middle, and micro. We strongly suggest that the policies and projects that promote maternal healthcare in rural areas be sustained with an added focus on including women with special circumstances. Village doctors can be enlisted to regularly visit pregnant women at home and to provide extra explanation about the ANC services available and the purpose of maternal healthcare. These findings and suggestions can be used by local health providers and decision‐mak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NC and hospital delivery service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安徽两地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时间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在2006年1月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随着时间推移,调查对象产前检查覆盖率及住院分娩比例等都在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产前检查开始时间较晚,产前检查次数较少等问题。2000年以来,孕早期检查比例只有52.5%,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比例也只达到54.0%。另外,住院分娩比例也还需进一步提高,非住院分娩妇女中43.8%的人由家人/朋友接生。结论:加强产科建设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产前保健服务质量,加大提倡住院分娩的工作力度,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孕产期保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