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与骨密度和跌倒的关系。方法 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均因平地跌倒而导致股骨颈部和粗隆间骨折入住我院骨科治疗的患者共41例,男性9例,女性32例,年龄61~91岁,平均(79±8)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骨折且第一次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使用美国GE 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X线吸收法(DXA),进行骨密度测量,分别测量正位腰椎腰1至腰4(L1~4)及健侧股骨颈部骨密度(BMD)。根据所测骨密度值和T值(T-Score)评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老年人平地跌倒后发生髋部骨折,虽然股骨颈部骨密度值低于腰椎骨密度,但二部位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2,P>0.05)。同样依据诊断骨质疏松的T值评分比较,股骨颈部T值评分低于腰椎T值评分,但二部位T值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893,P>0.05)。结论老年人腰椎和股骨颈部任一部位骨量低下跌倒后均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因此,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临床医师不仅要重视提升骨密度,更应注重对老年人进行防止跌倒知识的宣传教育,有效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骨密度与几何结构参数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65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的60例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在骨盆片上测量股骨近端几何参数,在股骨颈、Ward's三角和转子处测量BMD值(髋部骨折组对其健侧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BMD值低于对照组(P<0.05);股骨颈骨皮质厚度与股骨颈BMD值有相关性(r=0.54,P<0.05);股骨距内侧皮质厚度、转子处BMD值、颈干角和Ward's三角BMD值相结合在预测髋部骨折中价值较大(r=0.78,r2=0.57,P<0.05).结论 股骨近端骨密度结合其几何结构参数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诊治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女性糖尿病髋部骨折与骨密度危险阈值.方法 L unari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女性2型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健侧股骨颈,Wards三角区及大转子的BMD值,并与同期非骨折的女性2型糖尿病相比较.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和骨密度等因素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BMD值与髋部骨折的关系.结果 骨密度值与年龄呈负相关,随着年龄增大骨密度呈下降趋势;骨折组与对照组在不同部位的BMD值相比,B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ard三角的骨密度值为骨折易发生的BMD阈值,女性糖尿病患者为0.556 g/cm^2.结论 检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可预测髋部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比较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上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髋部骨折的风险预测。方法  对93例因髋部骨折收治入院的患者行QCT扫描测量健侧髋部骨密度及进行髋部几何结构分析。患者年龄70~96岁,平均年龄(82.31±7.76)岁,男性21例,女性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股骨颈骨折62例。分析髋部几何结构参数包括股骨颈区域的最小横截面积(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CSA)、横截面转动惯量(cross-sectional moment of inertia,CSMI)、截面模量Z值(cross-sectional modulus Z,Z score)、屈曲比率(buckling ratio,BR)、皮质骨厚度(cortical bone thickness,CTh) 以及髋关节轴线长度(hip axis length,HAL)。结果  QCT所测两种髋部骨折在髋部各区域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现股骨颈骨折组的CSA小于粗隆间骨折组(P<0.05);而股骨颈骨折组的HAL大于粗隆间骨折组(P<0.05);股骨颈骨折组在股骨颈前上象限的CTh小于粗隆间骨折组(P<0.05)。结论  股骨颈CSA较小、HAL较长、CTh较薄的老年人群跌倒后更容易造成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面积骨密度(aBMD)和髋部肌肉面积及密度与髋部骨折后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首次髋部骨折后48 h内就诊患者2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组(A组)、2年以上再发髋部骨折组(B组)、随访期内未再发骨折组(C组)。采用扫描的CT图像评估再发髋部骨折的风险。Osirix软件测量臀大肌肌肉(G.MaxM)和臀中小肌肌肉(G.Med/MinM)的横截面积和密度,计算机断层X射线吸收技术(CTXA)测量股骨近端的aBMD。logistic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再发髋部骨折风险,多变量逻辑回归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A组年龄高于C组(P<0.05),肌肉参数和骨密度均低于C组(P<0.05),但上述指标与B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各组肌肉面积、密度及股骨近端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Med/MinM密度在校正年龄、性别和第1次髋部骨折前PMS评分后仍与2年内再发髋部骨折风险相关(OR=1.88,95%CI:1.20~2.94,...  相似文献   

7.
老年髋部骨折流行病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髋部骨折病人的发病因素,了解髋部骨折的发病趋势,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骨密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成都地区老年人髋部骨折骨密度变化和影响因素,为预防髋部骨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骨折组答卷式调查有关指标,髋部作X线正斜侧位摄片,骨折组与非骨折组进行配对,均用DEXA测量L2~4,股骨上段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骨面积(Area)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股骨上段及L2~4的BMD、BMC骨折组明显低于非骨折组(P<0.05),两组各进行男女性比较,女性均明显低于男性(P<0.05),骨折组L2~4BMD男、女分别为0.872±0.178g/cm2,0.607±0.155g/cm2;非骨折组男女分男为0.921±0.147g/cm2,0.741±0.152g/cm2.同性别的骨面积Area两组比较无差异,骨折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76%明显高于非骨折组63%(P<0.05);滑倒和被人撞倒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较高,自行拌倒者粗隆间骨折发生率较高.结论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避免摔倒,以防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因素,为预测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以髋部骨折老年女性患者及保健体检的老年妇女各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来自2002年2月~2004年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共收治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对照组来自同期在该院进行社区保健体检的健康老年妇女。测量所有样本髋部骨密度(BMD)(病例组为健侧,对照组为左侧)、颈干角(NSA)、左手握拳力;根据身高体质量算出体重指数(BMI);确定个人及家族女性骨折史。通过logistie回归分析及判别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为;ward区BMD、NSA、BMI、左手握拳力。结论ward区BMD、NSA、BMI、左手握拳力减弱为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髋部(股骨颈)和脊柱(胸腰椎)脆性骨折患者的骨密度值,探讨骨密度预测髋部和脊柱脆性骨折风险.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股骨颈与胸腰椎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98例,按骨折史分为股骨颈组53例和胸腰椎组45例,比较两组致伤因素、骨密度及跌倒...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15-17+21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对患者骨密度与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ICP)、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Ⅰ)等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住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选取11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病例组,同时按照1∶1比例选取未骨折的老年患者110例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差异,分析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BALP、CICP、CTX-Ⅰ的相关性。 结果 两组患者在腰椎均值以及股骨颈中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粗隆、粗隆间以及总髋部骨密度比较中对照组均高于病例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进行骨代谢比较中显示,病例组中的BALP、CICP、CTX-Ⅰ均要高于对照组。腰椎均值和股骨颈的骨密度与BALP、CICP、CTX-Ⅰ相关性并无统计学意义,其不具有相关性。 粗隆骨密度与 BALP、CICP、CTX-Ⅰ具有负相关性(r<0,P<0.05);粗隆间骨密度与BALP、CICP、CTX-Ⅰ具有负相关性(r<0,P<0.05);总髋部骨密度与 BALP、CICP、CTX-Ⅰ具有负相关性(r<0,P<0.05)。 结论老年髋部骨折不同部位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BALP、CICP、CTX-Ⅰ有相关性,应在髋部骨折患者早期骨代谢水平变化时,给予一定的预防治疗,减少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与髋部骨密度(BMD)和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关系.方法 老年髋部骨质疏松骨折47例为骨折组,无骨折50例为对照组,测量两组股骨近端骨密度及股骨颈轴长(FNAL)、颈干角( NSA)(髋部骨折组对其健侧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彼此间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降低,FNAL长于对照组,NSA较对照组大.结论股骨近端骨密度和FNAL及NSA可以提高对老年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危险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关艳彩 《黑龙江医学》2021,45(4):387-389
目的:探究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1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干预,并开展运动功能锻炼,根据运动锻炼实施天数分为对照组(29例,6个月内总锻炼天数<120 d)和观察组(3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折和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岁以上老年人100例,进行BMD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探讨BMD与骨折关系,利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骨生化测定BMD与BGP呈正相关,BGP测定可一定程度上反映BMD的值。骨折部位与此部位BMD的下降有关,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BMD下降提示骨折可能性增高。结论:要防止老年性骨折.必须减少骨量丢失,老年人骨折与BMD的下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两种类型,是一类比较严重的创伤,最多见于老年人。据统计,1990年全世界有166万人发生髋部骨折,预计至2050年将上升到626万人。髋部骨折发生率因种族、地区、性别不同而不尽一致,上世纪80年代资料显示在美国为女性63/(10万·年),男性34/(10万·年)。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日益增多。据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 ,老年人的骨折日益增多 ,其中髋部骨折的治疗 ,越发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髋部骨折常指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 ,特别是前者 ,轻微暴力可使老人发生股骨颈骨折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它是老年骨质疏松的结果 ,是一种病理性骨折。本文综述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原则 ,供同行参考。1 临床治疗1.1 既往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 ,由于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的机体各器官发生单向的衰退性改变[1] ,又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服用多种药物 ,使得手术有一定危险性 ,且年龄越大 ,危险性越大 ,术后继发的肺部、心脏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为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接收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50例,将150例骨折侧髋骨定义为骨折组,健侧髋骨定义为非骨折组,并根据年龄分为Ⅰ、Ⅱ、Ⅲ、Ⅳ、Ⅴ、Ⅵ六组,由本院经验丰富的骨科医师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骨密度仪,分别对每组患者患侧与健侧骨质进行骨密度测量,对比骨折组与非骨折组骨密度值。结果:非骨折组的骨密度值均较骨折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程度与髋骨骨折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骨质疏松程度越严重,髋部骨折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所导致的老年人髋部骨折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是其主要的致残致死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与多个种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 ,发生率仅次于腕部骨折。髋部骨折主要有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 ,危害性远大于其它部位的骨折 ,常致残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尤其是股骨颈骨折 ,极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不得不进行半髋或全髋关节置换。由于全球老龄人口的增加 ,将有更多的人患髋部骨折 ,因此 ,髋部骨折已经引起许多国家政府的注意。 90年代后期 ,着重于髋部骨折的预防 ,力图减少和防止髋部骨折的发生。1 髋部骨折的风险预测尽管髋部骨折是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骨折 ,但仍然仅占总人口的少数。因此 ,如何挑选出高危人群 ,以有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继发对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继发对侧髋部骨折的认识。方法以40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60例为单纯单侧髋部骨折(单侧组),44例继发对侧髋部骨折(双侧组)。分析继发对侧骨折的发生率及其与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密度、合并症、手术方式、有无系统抗骨质疏松用药史等的关系,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侧老年髋部骨折继发对侧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为10.9%(44/404),两组患者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合并症、骨密度、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有无系统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史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大、骨密度低、有合并症及转子间骨折患者发生继发性对侧髋部骨折风险高于年龄小、骨密度高、无合并症及股骨颈骨折;而相对于内固定治疗、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系统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有利于降低继发对侧髋部骨折风险。结论年龄大、骨密度低、有合并症的髋部骨折以及转子间骨折患者应当加强预防继发对侧髋部骨折,老年髋部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及系统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能防止继发对侧髋部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