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总结胃癌、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8例食管癌、胃癌患者术前放置胃肠营养管,术后24h即经营养管缓慢、恒温滴注营养液。在治疗过程中注重心理护理、营养管护理,以及加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58例中53例顺利进行了肠内营养,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快,无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及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胃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的恢复有促进的作用,且符合生理、经济方便、并发症少。加强护理有利于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和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术后早期中药辅助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中药辅助肠内营养支持,观察营养、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中药及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选择13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中药辅助肠内营养组(55例)、肠内营养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中药辅助肠内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术后第8天比对照组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高(P<0.05);中药辅助组和肠内营养组IgA、CD4 和CD4 /CD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食管癌术后早期中药辅助进行肠内营养,可以显著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地促进和恢复胃肠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是否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防治并发症。方法376例食管癌患者术中置螺旋型鼻肠管,术后48h予以早期肠内营养(EN);术前、术后监测患者的血色素、血浆白蛋白水平,统计胃肠道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应用螺旋型鼻肠管有一定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生率,经改进方法后得以改善;患者术前、术后在血浆白蛋白、血色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可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7年1月至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41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通过加强肠内营养管道护理、心理护理,控制营养液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419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术后营养状况得到改善。42例出现轻度腹泻,8例出现腹胀,予加热营养液、减少营养液量、减慢输注速度等处理后症状消失;2例出现重度腹泻,予暂停营养液输入,给予止泻药物注入后缓解。结论在细致护理下,食管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洪波  黄和平 《肿瘤》2007,27(10):832-834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营养,尤其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537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均采取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开始行肠内营养。PN组术后第1天开始行周围静脉营养支持。监测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5 d、术后8 d的体质量,血浆白蛋白,尿素氮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在体质量、血浆白蛋白上无差异。在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空肠穿刺造瘘营养管(FKI)在贲门癌、食管癌术后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在35例食管癌及27例贲门癌患者手术中应用FKJ的情况,于术后1天开始行早期肠内营养,观察患者术后营养学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全组患者术后体重、血清白蛋白、前蛋白等指标较好,FKJ并发症少,无肠瘘、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应用FKJ对贲门癌和食管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安全有效,为贲门癌、食管癌术后的营养方式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38例食管癌病人采用术中十二指肠放置营养管,术后48小时开始肠内营养,观察其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全组仅1例出现吻合口瘘,继续肠内营养顺利恢复;5例在肠内营养中出现轻度腹泻,经处理缓解,其余病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有利于病人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38例食管癌病人采用术中十二指肠放置营养管,术后48小时开始肠内营养,观察其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全组仅1例出现吻合口瘘,继续肠内营养顺利恢复;5例在肠内营养中出现轻度腹泻,经处理缓解,其余病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有利于病人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组480例食管癌患者采取肠内营养,并注意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 405例患者肠功能较快恢复,其余75例经相应护理后肠功能恢复.结论 在认真细致的护理前提下,食管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陈刚  徐旭东  叶波 《肿瘤学杂志》2012,18(8):615-617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辅以中药四君子汤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9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单纯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以及营养、炎症、免疫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第7dPALB和TRF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第3、7dCRP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3、7d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炎症、免疫状态,加快其康复速度,是临床围手术期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 评价食管癌微创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04例食管癌微创术的患者,在术后24h内与24~48h中应用肠内营养管饲治疗,评估其营养状况。[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d8血清白蛋白、前蛋白的指标明显高于术后d1(P<0.05),体质指数术后d8高于术前d1(P<0.05)。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耐受良好为72.82%,部分耐受为18.45%,主要不良反应是腹胀严重腹泻(8.73%),完成营养治疗目标量460例(91.27%)。[结论] 食管癌术后24h内与24~48h中应用肠内营养具有较好的疗效,有效提高肠内营养的安全性与耐受性,改善了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肖平  荣昊  庄翔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1,24(3):176-177,187
目的:评价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在高龄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7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中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术后分别行肠内营养及逆行胃肠减压.结果:31例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心房纤颤4例,肺炎6例,术后鼻出血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是高龄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将6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组)。所有病例在术前和术后第1、5、8 天各进行血清生化和免疫水平检查。临床观察营养状况、消化道症状、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提示治疗8 d各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均有增高。EN组免疫水平明显高于PN组,t=2. 12,P<0. 05,临床观察EN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PN组均显著缩短,t=2. 36,P<0.05,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较肠外营养更有效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胃潴留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发生胃潴留情况和发生的时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胃潴留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中胃潴留的发生率为21.21%。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对影响胃潴留的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发现,低血压、低钾血症、便秘、高血糖、感染、电解质紊乱是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胃潴留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糖、低钾血症、便秘、电解质紊乱是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胃潴留的危险因素(P<0.05),有高血糖、低血压、便秘和电解质紊乱的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胃潴留的风险分别是无高血糖、低血压、便秘和电解质紊乱的食管癌患者的2.517、2.032、1.853、1.677倍。结论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胃潴留发生率较高,高血糖、低钾血症、便秘、电解质紊乱是术后胃潴留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吴晓燕  鲁铭  田辉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3):1510-151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通过经空肠造瘘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  方法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178例, 其中98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 80例患者行全静脉营养支持,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10天测定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  结果  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10天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均高于静脉营养组(P < 0.05);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优于静脉营养组。  结论  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 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调查食管癌术后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以评估早期肠内营养和延迟肠内营养的有效性,由 此来确定最合适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方法   收集2013 年 1 月至 2014 年 10 月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食管切除术的食管癌患 者 208 例,根据患者开始接受肠内营养的时间,将接受术后肠内营养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分为3 组,小于48 小时记为组1, 48~72 小时记为组2,大于72 小时记为组3。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各类数据,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病 理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和结局指标(术后并发症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费用、血清 白蛋白、总蛋白和淋巴细胞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t 检验、u 检验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P < 0.05。结果  在3 组比较 后发现,组1 的胸部引流血量最少、首次排便时间最早、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最少,组3 的肺炎发生率在3 组中最高(P= 0.019)。组 3 中与营养状况相关的白蛋白、总蛋白及淋巴细胞水平最低,与组1、组2 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术后 48 小时内开始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实验组 5 6例手术患者在手术中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 ,术后 2 4小时开始肠内营养 ,管饲安素 ,逐次逐日加量 ,共 7~ 8天 ,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管饲并发症。对照组 72例手术切除患者未行早期肠内营养 ;其中实验组有 30例分别于术前测体重 ,检测血浆白蛋白、总蛋白 ;术后 3天、7天测体重 ,检测白蛋白、总蛋白。结果 :实验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为 0 ;对照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 5 6 %、4 2 % ,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方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 ,且费用低 ,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 ,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实验组56例手术患者在手术中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24小时开始肠内营养,管饲安素,逐次逐日加量,共7~8天,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管饲并发症。对照组72例手术切除患者未行早期肠内营养;其中实验组有30例分别于术前测体重,检测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术后3天、7天测体重,检测白蛋白、总蛋白。结果:实验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6%、4.2%,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方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且费用低,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42例食管癌患者(A组)术中经幽门后至空肠上段留置胃管(鼻空肠管)(EN组),对照组(B组)42例患者未进行肠内营养(PN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支持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食管癌患者术中顺利留置胃管营养管,EN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体重、人血白蛋白水平术后第7d、第21d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E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7d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胃管在幽门后一空肠上段行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其康复,能减少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手术成功率提高,是1种既经济又简单、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术后血糖情况、营养状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就诊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32例,根据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随机分为术后第1天组(d1),术后第3天组(d3)和术后第7天组(d7)。每日监测7段血糖;术后第1、3和7天分别检测患者的营养指标(转铁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观察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术后血糖控制尚可,未出现严重糖代谢并发症。3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P0.05),并且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P0.05)。结论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肠内营养有助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机体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