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粒子植入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局部125I粒子植入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疗效和患者耐受性。方法56例患者先采用TACE治疗1-3次,再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放疗。125I粒子植入12周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评价疗效,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毒性标准和美国放疗肿瘤组毒副反应评价标准评价急慢性肝脏毒副反应及其他毒副反应。结果56例中部分缓解18例,稳定36例,进展2例。全组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88%、54%。1、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70%。1、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13%。单因素分析表明T分期、门脉癌栓、放疗前肝硬化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和125I粒子空间排列对生存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125I粒子空间排列、肿瘤数目和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是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5例发生急性肝脏毒副反应,1级2例,3级3例。9例出现1级上消化道急性损伤,其中1例出现轻度上消化道出血,8例表现为恶性、呕吐。10例出现1、2级外周血白细胞降低。2例出现放射性肝病。结论局部125I粒子植入放疗联合TACE综合治疗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手术联合^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术中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的安全性、疗效及剂量。方法:48例术前评估有手术指征的肝癌患者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术前或术中制定治疗计划,术中依据所制定的剂量,应用瘤体内植入或平面插植技术将^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平均每例26粒,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20Gy,术后验证和质量评估;观察治疗前后病人血象、免疫指标、临床症状、脏器功能(ALT、AST)、肿瘤标记物(AFP、CEA)、肿瘤影像学(CT)等的变化。结果:中位随访期23个月,瘤体积≤20cc者治疗有效率75.6%,瘤体积21—64cc者有效率69.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9%、47.9%、25.0%;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血象虽有显著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免疫指标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3.2%(41/44),ALT、AST由异常降至正常水平者占80.0%(32/40),AFP、CEA降低超过原数值50%者占75.0%(15/20)、73.1%(19/26);无相关死亡,无放射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验证和质量评估满意。结论:术中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人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疗效显著、方法简便、使用安全,采用粒子活度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90—120Gy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椎体及椎旁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椎体及椎旁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6例椎体及椎旁肿瘤患者(3例原发肿瘤,13例转移瘤)共28个病灶,行CT引导下或者术中^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粒子活度0.5—0.8mCi,每个病灶植入粒子数目7—100颗。肿瘤最小周边剂量(mPD)110—160Gy。术后行质量验证。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6.5个月(5—61个月)。疼痛缓解率93.7%。神经功能恢复或者保留率93.75%。1年局部控制率64%,2年局部控制率50%,3年局部控制率32%,5年局部控制率4%。中位局部控制时间32个月。1年生存率73%,2年生存率59%,5年生存率41%。中位生存期36个月。1例患者因肿瘤进展出现截瘫,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单独或联合手术治疗椎体及椎旁肿瘤安伞、不良反席小.耐受性好。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间绥化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在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基础上联合微波凝固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6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4%,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毒性反应集中在Ⅰ度和Ⅱ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联合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 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同时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OS、PFS显著优于对照组(9.8个月vs6.8个月;4.6个月vs 2.7个月)(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RR分别为73.3% (22/30)和33.3%(9/2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分别为83.3% (25/30)和51.9% (14/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的OS以及PFS事件,同时可以提高其DCR和RR值,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肿瘤患者52例,应用近距离照射计划系统(TPS)和实时计划相结合,确定粒子的分布、活度、数量、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DP),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术后1、2、6个月分别行CT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化验血象、肝肾功能,评估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结果肿瘤从1个月至第6个月开始逐减缩小甚至消失,52例56处病灶51例有效,有效率91.1%,而对血象、肝肾功能影响不大,Kamofsky评分提高。结论合理分布的^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肺肿瘤,能使肿瘤明显缩小,放射损伤小,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是肺肿瘤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5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3月1日~2005年6月1日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结节型或巨块型肝癌患者45例,男33例,女12例。年龄31~78岁,中位年龄51岁。治疗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治疗后肿瘤完全坏死率较低,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Y)是一项肿瘤治疗新技术,对于直径≤2cm的原发性肝癌,其疗效与外科手术治疗相当,但对较大肝癌疗效欠佳。我们将。TACE与PMCT联合,治疗了35例恶性肝肿瘤,以探讨其临床价值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软组织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高,复发或转移后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探讨 CT 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联合125 I 粒子植入治疗腹腔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3-02-01-2015-03-01收治的25例腹腔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先给予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周复查CT,根据 TPS 计划系统拟定125 I 粒子植入计划,并按计划植入125 I 粒子。按照1979年 WHO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5个月,疾病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6例(24%),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0例(40%),稳定(stable disease,SD)7例(28%),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2例(8%),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为6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2%。术后重度并发症为0/25(0)。生存24例,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生存期14个月,死亡1例。结论 CT 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125 I 粒子植入治疗腹腔恶性软组织肿瘤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125I粒子)植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剂量、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对经病理学确诊的16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均为周围型,腺癌9例,鳞癌7例)予外照射(8MV的X线常规放疗)治疗,60-66Gy/(30-33)次。1-2个月左右复查胸部CT,观察肿瘤退缩情况,并开始应用^125I粒子。术前经三维立体定向^125I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根据TPS结果计算所需^125I粒子数和布源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内照射剂量为90-120Gy。术后应用TPS进行剂量验证。结果:^125I粒子植入术后每3个月左右复查胸部CT,肺部肿瘤完全消退者4例,部分退缩者12例。16例病人接受植入术中发生少量气胸者2例;4例出现咳血痰,给予止咳和止血药物后1-2d症状消失。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外照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肺放射性损伤程度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手术联合~(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术中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的安全性、疗效及剂量.方法: 48例术前评估有手术指征的肝癌患者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术前或术中制定治疗计划,术中依据所制定的剂量,应用瘤体内植入或平面插植技术将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平均每例26粒,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20Gy,术后验证和质量评估;观察治疗前后病人血象、免疫指标、临床症状、脏器功能(ALT、AST)、肿瘤标记物(AFP、CEA)、肿瘤影像学(CT)等的变化.结果: 中位随访期23个月 ,瘤体积≤20cc者治疗有效率 75.6%,瘤体积21-64cc者有效率69.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9 %、47.9 %、25.0 %;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血象虽有显著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免疫指标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3.2%(41/44),ALT、AST由异常降至正常水平者占80.0%(32/40),AFP、CEA降低超过原数值50%者占75.0%(15/20)、73.1%(19/26);无相关死亡,无放射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后验证和质量评估满意.结论: 术中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疗效显著、方法简便、使用安全,采用粒子活度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90-120Gy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清林  刘金龙  徐勇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0):1842-1844
目的:观察^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裸鼠移植瘤体积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雌性裸鼠16只通过肿瘤细胞接种的方法,建立SW620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将荷瘤裸鼠分4组,在不同部位植入^125I粒子,继续饲养21天后处死,以2天为1个单位,观察肿瘤长径(a),短径(b),肿瘤体积变化。结果:不同时间点肿瘤的体积变化可见各组实验侧肿瘤体积增长均慢于对照侧,以A组效果最明显。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可抑制肿瘤生长,有效距离为0cm至1.5c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5I粒子联合黄连素对荷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HEP—G2细胞移植瘤模型的Balb/c雌性裸鼠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A组为空白组,给予植入空白粒子并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B组为黄连素组,给予植入空白粒子并按45mg/kg每天灌胃黄连素溶液;C组为^125I粒子组,按治疗计划给予植入^125I粒子(0.8mCi/粒)并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D组联合治疗组,按治疗计划给予^125I粒子(0.8mCi/粒)并按45mg/kg每天灌胃黄连素溶液。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及瘤体的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到28d处死,制作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表达、bcl-2/bax的比值。结果:蹦I粒子联合黄连素治疗组肿瘤体积最大抑制率为77.62%,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Ki-67表达、bcl-2/bax比值与其他各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25I粒子联合黄连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肺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30例肺鳞癌患者,先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24d之后行125I粒子植入术,术前采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PS)模拟布源,计算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粒子数量。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体区。术后1、2、4个月时行CT扫描,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后1、2、4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63.3%、93.3%和96.7%。全组30例患者均全部完成治疗,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化疗不良反应轻。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作为治疗肺鳞癌患者的一种重要方法,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治愈率较高,比较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及替吉奥(GS)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先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3~7d内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再给予GS方案同步化疗,入组患者完成3~4个周期化疗,术后2、4、6、12个月随访复查血常规、CA199、胸部X线片、平扫+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结果 患者术后2、4、6个月肿瘤病灶明显缩小,客观有效率分别为59.5%(25/42)、66.7%(28/42)、73.8%(31/4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3.3%(35/42)、78.6%(33/42)、76.2%(32/42).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全组患者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42/42)、47.6%(20/42)、11.9%(5/42),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2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00个月.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GS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具有方便、安全、疗效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 CT 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老年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72例被证实为无法手术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对照组34例。研究组采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TP 方案静脉化疗4周期,2周期静脉化疗后,用三维实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其粒子治疗计划,在 CT 定位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治疗计划系统(TPS)将放射活度为0.65~0.8 mci的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肿瘤内持续照射,处方剂量为90~120 Gy。对照组采用TP方案静脉化疗4周期。结果:治疗结束后1、3、6、9个月,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7.4%、55.3%、50.0%、42.1%,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7.1%、35.3%、23.5%、17.6%;研究组与对照组1、3个月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9个月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延长了3.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TP方案静脉化疗治疗老年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取得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华蟾素片联合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术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84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2例设为健康组。对照组采用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术,研究组采用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术+华蟾素片,持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对比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AFP、CEA水平、生存周期。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三组血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后三组血清AFP及CEA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AFP及CEA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脱发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9.52%(4/42) vs 14.29%(6/42)]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平均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较对照组长(P<0.05)。结论:联合采用华蟾素片及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CEA、AFP水平,且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少,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5 cm以下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直径<5 cm肝癌的效果以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995年2月~2004年2月间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0例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log-rank方法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2%、47.42%、33.68%.血清胆红素水平>17.0μmol/L、凝血酶原时间超过14 s、有门静脉癌栓和有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手术不能切除的直径<5 cm的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是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有血清胆红素升高或凝血酶原延长的病人,或有门静脉癌栓和远处转移的病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