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BS诊治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作为功能性肠病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疾病,缺乏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的异常。自1818年Powell等首先报道以来,IBS几经易名,并经过近两个世纪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很大进展。 IBS的患病率,西方国家报道大约8%~23%。我国北京和广州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符合罗马标准有IBS症状的患者分别为1%和5%。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西方国家人群IBS患病率达10%-20%,我国人群IBS患病率约为5.7%。应用Brisol粪便性状量表判断粪便性状,根据粪便性状分为IBS腹泻型(IBS-D)、IBS便秘型(IBS-C)、IBS混合型(IBS-M)、不能定型IBS。临床以腹泻型多见,约占65%。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据国内文献报告IBS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8%-5.6%,高发人群的年龄在18~45岁,且研究发现IBS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城市患者多于农村患者。目前多认为IBS与人们工作压力过大及生活节奏过快有密切关系,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骤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形成由此而造成神经、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2007,长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世界各地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显示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达10%-20%,我国的一项按罗马Ⅱ标准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社区人群IBS患病率为5,7%,其中22%曾因IBS症状而就诊。  相似文献   

5.
双迪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常见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等症状,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的生物学标志。近年来IBS的发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北京和广州的发病率分别为l%和.5.6%。但由于IBS症状多样,目前仍没有一种药物能对所有IBS患者均有显著疗效。双迪(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为全新胃肠节律双向调节剂,治疗IBS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HP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42例正常人及11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无肝纤维化40例、肝纤维化36例、早期肝硬化38例)肝实质近场、中场、远场的IBS值,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各组肝脏近、中、远场的IBS值比较:肝纤维化组及早期肝硬化组肝脏近场、中场、远场的IBS值较正常对照组增加,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组、肝纤维化组、早期肝硬化组中肝脏近场、中场、远场的IBS值均表现为依次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内不同区域IBS值比较:对照组、肝炎组各组内肝脏近场、中场、远场IBS值比较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组、早期肝硬化组肝脏中场IBS值高于近场及远场,且二组内近场IBS值高于远场,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肝脏近、中、远场IBS值分别为29.71,35.82,25.16dB时,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度分别为86.7%、97.2%、97.2%;特异度分别为66.7%、68.3%、68.3%;肝脏近、中、远场IBS值分别为34.85、38.04、31.32dB时,诊断肝硬化的敏感度分别为97.4%、97.4%、92.1%,特异度分别为85.6%、81.4%、85.6%;肝脏近、中、远场IBS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0.916、0.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BS技术能反映出肝实质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同时能做出量化分析,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特征为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而无特异的生物化学或形态学异常。最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S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为10%~15%^[1]、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也达到5%~10%^[2]。在我国,北京地区、广州地区IBS患者占消化门诊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5%~50%^[3]和34.3%^[41]。IBS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占用大量医疗咨派^[5-6]  相似文献   

8.
1定义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本病是最常见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在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IBS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我国北京和广州的报道分别为7.26%和5.6%。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异常。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5%~24%,我国1996年11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人群患病率分别为7.26%和0.82%,其中有20%患者频繁就诊。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以及不同临床亚型的感染情况。方法110例IBS患者与11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人血清抗Hp抗体,并对IBS患者按症状进行分类。结果Hp感染率在IBS组为60.9%(67/110),对照组为45.5%(50/1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各亚型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便秘型47.1%(8/17),腹泻型73.3%(11/15),混合型73.3%(11/15),未定型58.7%(37/63)。腹泻型和混合型的Hp感染率最高,便秘型的Hp感染率最低。结论IBS与Hp感染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Hp感染与IBS亚型有关。  相似文献   

11.
自拟中药方治疗肠易激综合症8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对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IBS症状为10%~20%,我国北京和广州的报道分别为7.3%和5.6%。无特效治疗方法,笔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肠易激综合症81例,收到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宁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9):13-1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黏液便/硬结便)、腹痛及腹胀等症候群。IBS尽管不危及人的生命,却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与生活,降低生活质量。IBS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患病率极高,西方国家约15%~20%的人患病,我国IBS就诊人数占消化科的25%~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诊断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IB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和辅助诊断情况。结果31~40岁为IBS发病的高峰期;IBS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一定相关性;IBS的Ⅲ分型以腹泻型( IBS-D)最为常见;IBS的治疗总有效率92.0%。结论 IBS是一种消化道功能性疾病,正确认识其临床特点,有助于对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人格特征及情绪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常见的胃肠道心身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3%~15%。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有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IBS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IBS患者存在心理方面的异常,IBS已被心身医学家描述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之一。为了解人格和情绪对IBS的影响,本研究对67例IBS患者进行了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及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测定,以期对IBS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工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检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房血液声学密度,评价左心房血液状态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早期预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心脏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方法:使用 HP55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7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和35例正常人左房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值及左房IBS标化值(IBS%)。 结果: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有血栓组 IBS%明显高于无血栓组及正常组(P<0.05);确定血栓 IBS%的诊断标准为32%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1.40%、69.70%和70.69%。 结论:超声组织定征技术是定量评价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血栓形成时左房血液状态的一种无创、简便、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焦虑抑郁状况,探讨心理因素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264例IBS患者进行评定,与我国常模水平比较,分析IBS患者的精神状况,与症状程度的相关性。结果:IBS患者中26.3%有焦虑情绪,31.7%有抑郁情绪,其焦虑抑郁状况与我国常模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焦虑抑郁状况与其症状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焦虑抑郁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肠道急性感染后,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增高,并伴随肠黏膜某些免疫细胞(如肥大细胞)的增多以及一些炎性递质表达的增高,因此,感染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致病因素之一。在随机调查的IBS病人中,有6%~17%的病人认为自己的症状起始于肠道感染。现将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抗抑郁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 方法 按罗马Ⅱ标准选择28例IBS病人应用精神科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登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登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随机给其中17例口服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氟西汀(百忧解)20mg/d,其余11例口服安慰剂(自制复合维生素B胶囊,包装与百忧解一致),疗程均为6周,结束后再进行上述评分。 结果28例IBS病人中,17例(60.71%)HAMA≥14分,10例(35.7%)HAMD≥17分,6例(21.43%)HAMA和HAMD同时超过上述标准;28例IBS患者SCL-90总分和各因分子量显著高于我国常模SCL-90标准分(P<0.05-0.01)。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各精神量表评分和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提示IBS患者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应用抗抑郁药SSRI百忧解治疗IBS能显著改善患者精神和躯体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近期疗效。方法按照罗马Ⅲ标准选择32例难治性腹泻型IBS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临床试验,给予氟西汀20mg/d,疗程12周,治疗过程中评定患者IBS主要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消化道主要症状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指标呈逐周下降,按意图治疗(ITT)和方案分析(PP),治愈率分别为50.0%和51.6%,总有效率为分别96.8%和100.O%。结论心理因素在IB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氟西汀可显著改善难治性IBS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及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IBS在人群中患病率约在30%~50%之间,我国约在5%左右,且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