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58岁。因腹部不适3小时,伴呕吐1次于2003年4月7日20:10入院。患者4月7日下午开始出现全腹不适,以闷、胀感为主,伴全身大汗,畏寒,呕吐1次,非喷射状,为胃内容物,无伴咖啡样液,拟“腹痛查因”收入消化内科。当天中午曾饮1~2两“白兰地”酒。有多年“脂肪肝”病史,否认心脏病史。有40余年饮酒、吸烟史,平均每天吸25~40支香烟和饮1~2  相似文献   

2.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 ( SMA)闭塞临床少见 ,误诊率极高。我院近 5年来共收治该类病患 5例 ,早期均误诊。现就其误诊原因及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 :女性 ,66岁 ,因持续腹痛 ,反复呕吐 ,稀水样血便 1周于 1 999年 9月 1 7日入院。起病后在当地区医院住院治疗 ,诊断胃肠炎 ,予解痉、抗炎、输液治疗 ,病情无好转遂转来我院。 1月前有类似疼痛及血便史。原有风心病 ,二狭二闭 ,心功能不全病史 1 0年。查体 :神清 ,稍脱水 ,气促 ,低热 ,血压正常。全腹胀明显 ,叩诊鼓音 ,肠鸣音弱 ,轻压痛 ,无反跳痛。螺旋 CT:广泛肠壁水肿 ,肠胀气。 …  相似文献   

3.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似急性胰腺炎1例潘汝明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辽宁省沈阳市110015主题词肠系膜血管闭塞/诊断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7231病例报告男,68岁.因腹痛2d入院.入院前2d中午进食排骨,下午18:00起全腹剧烈疼痛,腹泻5次黄色稀...  相似文献   

4.
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同时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则更为罕见。该病诊断困难,死亡率高,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经多科合作抢救成功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指十二指肠水平段或升段受到肠系膜上动脉的过度压迫,引起受压肠管近端内容物通过障碍、肠管扩张,而产生上腹部或脐周疼痛、腹胀、呕吐等症状。SMAS多间歇发作,轻症及反复发作并出现并发症如胃、十二指肠炎症及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很容易误诊。我院近二年确诊的22例病人中,有15例在确诊前曾在本院或外院误诊,误诊率达67.3%,误诊时间最长达14年。误诊疾病为胃炎、十二指肠球炎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4例,其它为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胆囊炎、胰腺炎、早孕反应、急性肝炎、胃神经官能症各1例。以下对该组病人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ASMAE)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要点,避免误诊,降低致残及致死率。方法 对2004-01~2011-01该院收治的46例ASMA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程1 h~10 d,46例均经上腹CT及腹部计算机断层X线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为ASMAE。手术切除肠管28例,经皮介入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10例,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血管再成型8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短肠综合征8例,随访3年死亡,其余33例随访3年,恢复良好。结论 如出现突发剧烈腹痛和不典型的腹部体征,应警惕是ASMAE,尽早行腹部CTA检查,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是降低致残及致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6例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入院后确诊11例,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6例,螺旋CT 9例,血管造影5例.其余15例因血性腹水探查术中确诊.全身抗凝治疗4例,Fogarty导管取栓术后完全恢复5例,小肠部分切除8例,小肠大部及右半结肠切除7例,2次探查术2例.术后6mo内死亡6例.结论:超声可作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性缺血患者的初步检查,发现血性腹水者及早行剖腹探查术.早期诊断与治疗使降低肠系膜血管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48岁,因“间断腹胀、恶心、呕吐,伴消瘦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或进食后膝胸卧位或左侧卧位时可缓解,有口苦感,多出现在餐后4~5h。发作时自己偶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可自行消失。大便5~6d1次,干结。无腹痛、腹泻及便血。3月来体重下降13kg。查体:体型偏瘦,无力型。皮肤、黏膜、淋巴结无异常。头、颈、胸、心、肺无异常。上腹部剑突下有压痛,叩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无血管杂音,无气过水音。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及心电图、血尿淀粉酶无异常。肿瘤标记物:CEA、AF…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刘某男,44岁,1992—05—15入院。2年前开始餐后腹胀,纳差,近7月起伴上腹部持续隐痛并向腰背部放射,腹泻黄色稀水便4—8次/d,2年体重下降15kg,门诊以慢性胰腺炎收入院。查体:消瘦、左中上腹有明显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呜  相似文献   

10.
肠系膜动脉栓塞是一种临床少见、病情极危重的急腹症。既往文献报道即使经过积极的溶栓及手术治疗,本病的病死率仍高达30%~100%不等。近期我们收治1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经对症及溶栓治疗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背景:生长抑素(SST)和垂体后叶素是最常用的止血药物,但两者对内脏血管压力的量效关系以及对动静脉作用的差异尚不完全清楚。目的:研究SST和垂体后叶素对兔门静脉压和肠系膜上动脉压的影响。方法:5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7组,其中3组分别给予SST 168μg/h(S1)、84μg/h(S2)、42μg(S3),3组分别给予垂体后叶素4U/h(P1)、2U/h(P2)、1U/h(P3),其余8只动物给予0.9%NaCl溶液50ml/h作为对照组。记录用药前和用药1、5、10、15、20、30和60min后门静脉压和肠系膜上动脉压.结果:SST可明显降低门静脉压和肠系膜上动脉压(P〈0.05),但剂量与效应不成正比;垂体后叶素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门静脉压以及升高肠系膜上动脉压(P〈0.05)。结论:SST和垂体后叶素对门静脉压和肠系膜上动脉压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SST或垂体后叶素来止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1例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成形术,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1例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患者中,均用自膨式支架成功完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锁骨下动脉狭窄率明显改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和上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或重度狭窄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外科手术方法及临床体会。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753例928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无逆显影148支,有逆显影780支)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无逆显影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术中有31支有血流,而有逆显影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有75支无血流),搭桥根数2501根。其中152例患者行内膜剥脱后冠状动脉搭桥155支,37例患者行心中静脉原位静脉动脉化37支。术中736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17例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由非体外改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中8例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8例应用了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152例行内膜剥脱后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出量,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另150例患者随访1月~9年,术后2年猝死1例,心绞痛症状均消失132例(88.6%),心绞痛症状缓解14例(9.4%),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其余601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5例,其中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出量,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术后随访心绞痛缓解率99%,心功能恢复。结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可能尽量采取非体外循环技术。及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冠状动脉血管内视镜技术和血管内超声可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系统动脉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方法 对213例颈内动脉系统动脉闭塞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技术检测颅内侧支循环通路。结果 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经颅多普勒显示眼动脉侧支通路开放58%,前交通动脉侧支通路开放93%,后交通动脉侧支通路开放60%。颈内动脉远段闭塞,经颅多普勒显示眼动脉侧支通路开放15%,前交通动脉侧支通路开放51%,后交通动脉侧支通路开放61%。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患者均出现软脑膜吻合侧支循环,91%病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9%病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15例(7%)未发现侧支循环,108例(55%)1个侧支通路建立,79例(40%)2个侧支通路建立,11例(5%)3个侧支通路建立。结论 经颅多普勒有助于了解颈内动脉系统动脉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为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评价单侧椎动脉闭塞后健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后循环缺血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DSA证实的单侧椎动脉闭塞患者96例,根据MRI结果分为后循环缺血患者(有症状组,n=50)和无后循环缺血患者(无症状组,n=46),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健侧椎动脉颅外段管径、健侧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流速. 结果有症状组经DSA证实存在颈深动脉、颈升动脉及颈外动脉分支等吻合支代偿者11例(占22.0%),无症状组存在吻合支代偿者12例(占26.1%),两组间吻合支建立的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症状组健侧椎动脉管径(3.54±0.47 mm)明显大于有症状组(3.25±0.45 mm,P<0.01);无症状组健侧椎动脉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末期流速明显高于有症状组 (87.09±35.47 cm/s和35.85±18.03 cm/s比70.60±31.04 cm/s和27.32±11.75 cm/s,P<0.05);无症状组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末期流速也明显高于有症状组 (89.54±35.56 cm/s和37.35±19.34 cm/s比72.98±25.95 cm/s和29.52±11.56 cm/s,P<0.05). 结论单侧椎动脉闭塞后健侧椎动脉的管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血流参数的异常与后循环缺血症状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脑缺血后不同时间血清和局部脑缺血组织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在缺血不同时间,应用双抗体夹心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缺血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大鼠受损脑组织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结果发现,缺血组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0含量在大脑中动脉闭塞3h处于较低水平,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6 h达最低,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变化显著(p<0.01),随后逐渐升高(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含量在3 h最低,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变化显著(p<0.05),随后逐渐升高(p<0.05)。结果提示,白细胞介素10对脑缺血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脑缺血后不同时间血清和局部脑缺血组织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在缺血不同时间,应用双抗体夹心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缺血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大鼠受损脑组织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结果发现,缺血组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0含量在大脑中动脉闭塞3h处于较低水平,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6 h达最低,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变化显著(P<0.01),随后逐渐升高(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含量在3h最低,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变化显著(P<0.05),随后逐渐升高(P<0.05).结果提示,白细胞介素10对脑缺血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