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99mTc标记抗心肌肌钙蛋白T单抗片段(99mTc-AcTnTMA-Fab)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的生物学分布规律。方法 先制备99mTc-AcTnTMA-Fab和99mTc-AcTnTMA,并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本研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20只大鼠。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静脉注射99mTc-AcTnTMA-Fab 0.3 mCi,分别于注射后2 h、4 h、8 h、12 h时处死(每时间点5只),取血液、肝、脾、肾、肌肉、结肠、肺、心脏,以计算每克组织放射性计数占总注射计数的百分比(ID%/g)及梗死心肌ID%/g/肺ID%/g比(HLR)。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和空白组正常心肌大鼠分别静脉注射 99mTc-AcTnTMA和99mTc-AcTnTMA-Fab 0.3mCi,其它处理方法同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ID%/g和HLR均较空白组显著为高,提示急性梗死心肌对99mTc-AcTnTMA-Fab和 99mTc-AcTnTMA的摄取均是特异的,且实验组的ID%/g和HLR较对照组显著为高,提示99mTc-AcTnTMA-Fab摄取能力更强。结论 99mTc-AcTnTMA-Fab有望作为亲心肌梗死显像剂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2.
应用酶联免疫方法对75例正常人,8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血清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进行检测,并同时观察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亚单位(CK-MB)水平。结果显示:正常人血清cTnT浓度极低,56例cTnT测定值为0,最高值为003μg/L。尿毒症患者血清cTnT测定范围000~394μg/L,其中34例(425%)血清cTnT浓度>0.2μg/L(阳性界限值),范围022~3.94μg/L,增加11~197倍,仅3例患者同时伴CK、CK-MB升高。血清cTnT升高与尿素氮(BUN)、肌酐(Cr)无相关性。研究提示:cTnT升高的尿毒症患者可能伴有急性心肌细胞损伤,其中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急性粟粒样或小灶状心肌梗塞。血清cTnT测定对诊断尿毒症合并心肌损伤较CK、CK-MB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心肌肌钙蛋白T定性检测在判断老年心肌微小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肌钙蛋白T(cTnT)是已证实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早期诊断敏感的心肌损伤、坏死的血清标志物,而且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cTnT不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还用于心肌炎、心力衰竭、心脏手术后、心脏损伤等诊断,还可以判断溶栓的效果与预后.cTnT定性检测适合于基层医院在临床上可快速诊断早期疑似可能存在的心肌损伤的及判断心肌损伤的时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继发性心肌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08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心肌酶谱持续升高,临床考虑继发心肌损伤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明确心肌酶谱升高的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均行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采用4点积分法评分。比较两组灌注异常节段比例以及两组患者的平均节段积分。结果观察组呈非节段性放射性减低、灶性缺损或花斑样改变,对照组多呈节段性放射性减低或缺损或正常表现。观察组异常节段数比例(39.81%)高于对照组(3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2,P<0.05)。观察组平均评分(6.37±4.25)分高于对照组(4.21±3.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8,P<0.05)。结论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继发性心肌损伤的范围和程度的评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床边快速肌钙蛋白T定性检测在判断老年性心肌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床边快速肌钙蛋白 T( c Tn T)定性检测试纸条及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对 3 2例 60岁以上的老年性心肌损伤患者进行同步对照观察。方法 用床边快速 c Tn T定性检测试纸检测以 c Tn T在血中超过 0 .2 ng/ ml时 ,15 min内在测定区可出现色带为阳性结果作为标准 ,血清心肌酶谱指标采用反应温度为 3 7℃的酶动力学观察肌酸激酶 -同工酶 ( CK-MB)的水平。结果 3 2例心肌损伤的患者均显示 c Tn T其敏感性 ,特异性均高于 CK-MB( P<0 .0 1) ,而且诊断时间延长较 CK-MB( P<0 .0 1)明显。结论 运用床边快速 c Tn T定性检测试纸条可以作为对症状不典型、心电图中无明显心肌损伤及梗死显示的疑似可能存在心肌微小损伤的老年患者早期诊断以及判断心肌损伤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比较敏感的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检测射频导管消融(RFCA)所造成的心肌损伤,分析RFCA多种因素与心肌损伤的关系。研究对象为1998年3月至1998年12月间,行RFCA治疗的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病人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1±9(16~50)岁,心动过速发作史4月~35年。除1例伴高血压及冠心病外,其余29例常规检查未见心脏结构异常,均不伴有其他心律失常,并除外肾脏疾病、结缔组织病及近期外伤史。所有病人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五个半衰期以上。常规方法穿刺,放置电极导管及行程序电生理刺激。消融方法与一般文献报道相同,… 相似文献
7.
心肌肌钙蛋白T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代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的一组疾病 ,其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为急性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导致血管腔不同程度的阻塞[1] 。其结局和治疗措施不同 ,但是其临床诊断和预后分级常很困难。心肌肌钙蛋白 T( cardiac troponin T,c Tn T)是心肌细胞肌钙蛋白复合物的亚单位。心肌细胞受损时 ,c Tn T释放入血液 ,其浓度与心肌损伤程度紧密联系 [2 ]。 c Tn T与心肌细胞损伤的传统生化指标CK- MB相比 ,c Tn T有以下几个优点 :c Tn T的氨基酸序列不同于骨骼肌… 相似文献
8.
心肌肌钙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民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376-37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正确诊断及时救治对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在AMI的生化诊断方面,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是目前常用的指标,但是CK-MB并非心脏所特有,在正常人骨骼中也有少量存在. 相似文献
9.
心肌肌钙蛋白T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T( cardiac Troponin T,c Tn T)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ELISA方法对 42例心力衰竭患者 c Tn T进行测定。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 c Tn T测定值和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1) ;心功能 级组 c Tn T测定值及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心功能 级组 ( P<0 .0 5 ) ;冠心病组心力衰竭患者 c Tn T测定值与非冠心病患者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血清 c Tn T是判断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的一个高度敏感和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10.
肌钙蛋白T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诊断价值叶飞黄进段宝祥王书奎王自正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210006)近来,临床上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时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心电图和酶谱的改变,而CK-MB是被临床应用较广的“金标准”。但其仍缺乏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肌钙蛋白T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不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 T(Tn T)变化。 方法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Q波型和非 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于急诊就诊时、住院后第 2、第 3和第 6日取血测定 Tn T水平。 结果 :35 %的 UAP患者 Tn T表现为升高 ,其升高的幅度 (均 <3.0 ng/ ml)明显 <非 Q波型 AMI(2 4% >3.0 ng/ml)和 Q波型 AMI(90 % >3.0 ng/ ml) ,且一般 3天后即转为阴性 ,而 AMI患者 6天后多数仍为阳性。非 Q波型 AMI和Q波型 AMI急诊就诊时 Tn T的阳性率分别为 79.1%和 90 .7% ,住院后第 2日均达 10 0 % ,均明显高于同时间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阳性率 ,两组 Tn T阳性在持续时间上相似 ,但在升高幅度上有明显的区别。再灌注治疗可能会影响 Q波型 AMI患者 Tn T的自然变化规律。 结论 :UAP患者 Tn T的变化与非 Q波型 AMI和 Q波型 AMI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肌钙蛋白T对缺血性心肌细胞损伤的诊断及其对溶栓疗效的判定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肌钙蛋白T(TnT)血清浓度变化对缺血性心肌细胞损伤的诊断及其对溶栓疗效的判定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61例急性心肌梗死及57例心绞痛患者TnT浓度动态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4、6小时TnT的阳性率分别为58.0%、68.6%、90.9%,10小时至5天为100.0%,7、10、14、17、21天分别为91.7%、66.7%、22.0%、12.1%、9.2%,明显高于血清肌酸激酶及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P<0.01)。TnT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0%及91.8%。溶栓再通组TnT呈双峰性曲线,未通组呈单峰性曲线,其峰值时间(42.02±1.65小时)早于双峰性曲线的晚期峰时间(75.10±1.33小时,P<0.01),其浓度(14.62±1.91μg/L)明显高于双峰性曲线的晚期峰值(7.02±0.85μg/L,P<0.01)。结论:TnT是一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心肌损伤性血清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有无再通有一定判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肌钙蛋白T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肌钙蛋白T(TnT)的血清浓度动态变化特点,探讨其对溶栓疗效判定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39例AMI患者肌钙蛋白T血清浓度变化。结果:14例AMI溶栓再通组的肌钙蛋白T第1高峰时间(13.43±4.03小时)较13例溶栓未通组(18.62±4.03小时,P<0.01)及12例非溶栓组(24.00±14.87小时,P<0.05)明显前移;肌钙蛋白T发病第12小时/第72小时比值,在溶栓再通组(2.44±1.52)大于溶栓未通组(1.12±0.83)及非溶栓组(1.00±1.03,P均<0.05);对AMI溶栓再通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在以肌钙蛋白T第1峰时间≤14小时为界时分别为71.4%、84.6%、78.0%,在肌钙蛋白T第12小时/第72小时比值≥2.0时为66.7%、84.6%及75.7%。结论:肌钙蛋白T对AMI溶栓疗效具有一定的判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了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仅作开胸手术,并于术后行生理盐水灌胃;心肌梗死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在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治疗3天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大鼠心肌组织中Fas、Fas-L和p53 mRNA进行分析,采用Western blot对Bcl-2和Bax蛋白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TUNEL染色法和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心肌组织中Fas、Fas-L和p53 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复方丹参滴丸组织中Fas、Fas-L和p53 mRNA水平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显著下降(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比值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而复方丹参滴丸组较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心肌梗死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而复方丹参滴丸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心肌梗死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对抑制急性心肌梗死细胞凋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和肽素(Copeptin)、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hs-cTnT)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72例因胸痛4小时内就诊的患者,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其中排除冠心病患者64例(CAG正常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0例(UAP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82例(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76例(NSTEMI组)。入选患者均留院观察,抽取就诊时及胸痛6小时后肘静脉血,检测和肽素、hs-cTnT水平。结果:胸痛4小时内就诊时联合检测和肽素、hs-cTnT在诊断AMI上相比单独检测hs-cTnT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以hs-cTnT≤14ng/L、和肽素<14pmol/L为诊断切点)。NSTEMI组:AUC为0.97[95%可信区间(CI):0.88~0.99]:AUC为0.75(95%CI:0.62~0.87),P<0.05。STEMI组:AUC为0.97(95%CI:0.88~0.99): AUC为0.74(95%CI:0.60~0.88), P<0.05。联合检测和肽素、hs-cTnT的AUC为0.912(95%CI:0.812~0.961),高于单独检测hs-cTnT(AUC为0.851,95%CI:0.713~0.936)早期诊断AMI的效能(Z=2.553,P<0.05)。结论:联合检测和肽素、hs-cTnT与单独检测hs-cTnT相比,对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性,有助于胸痛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对治疗决策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胸前导联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将急性初发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5 4例 ,分为U波倒置组 (A组 ) 19例 ,无U波倒置组 (B组 ) 35例 ,分析了其对心肌梗死范围及心功能的影响。两组间血钾浓度无显著差异 (4.11± 0 .36vs 4.2 9± 0 .41mmol/L ,P >0 .0 5 )。A组心肌酶峰值均较B组显著降低 ,病理性Q波导联数、ST段抬高导联数较B组减少 (分别为 2 .1± 1.4vs 3 .5± 2 .2 ,P <0 .0 5 ;4.9± 1.1vs 6 .0± 1.4,P <0 .0 1) ,而左室射血分数高于B组 (0 .6 1± 0 .0 8vs 0 .5 2± 0 .11,P <0 .0 1)。两组前降支近端及多支病变发生率无差别 ,但A组梗死区周围有较好的侧支循环建立。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U波倒置的患者心肌梗死程度较轻 ,左室功能较好 ,其机制与冠状动脉病变分布无关 ,而梗死区侧支循环建立是其病情较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联合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T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联合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T(cTnT)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损伤的意义.方法:对7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自胸痛发生后1 h开始每小时连续监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T至胸痛发生后6 h,共6次.结果:在早期急性心肌损伤中,h-FABP阳性结果出现的时间早于cTnT,二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nT升高患者中,h-FABP升高率为98.7%,二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损伤时,h-FABP出现阳性结果时间早于cTnT,而联合测定h-FABP、cTnT对提高ACS患者早期确诊率,指导临床急救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