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报道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特点。方法 用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踝及小腿下端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结果 13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需吻合血管,不牺牲主干动脉,是修复足跟、踝部和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桡动脉穿支蒂岛状皮瓣的解剖以及修复腕及前臂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以桡动脉搏动及体表投影为中心,采用多普勒血管仪探测桡动脉穿支的部位,以靠近缺损创面部的皮支作为血管蒂及旋转点,根据缺损创面大小、形状设计皮瓣,修复腕及前臂创面12例.结果 术后12例皮瓣中有2例出现静脉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后存活,创面愈合,其余10例皮瓣均顺利存活.随访时间3~18个月,皮瓣质地软,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桡动脉穿支在桡骨茎突近端2.0cm、4.0~ 5.0 cm、7.0cm处较恒定,以此为蒂的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不损伤主干血管,修复后外形好,是修复腕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肩胛皮瓣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肩胛皮瓣修复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设计以旋肩胛动脉及其皮支为供血系统的肩胛皮瓣,采用岛状皮瓣、吻合的游离皮瓣及借助知名动脉吻合携带的皮瓣修复头面、腋胸部及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10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患者局部外形及功能均比较满意。结论肩胛皮瓣的供瓣区较大,血供稳定充足,具有多种形式皮瓣移植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供瓣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腓浅动脉顺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胫骨上段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皮瓣顺行移植修复胫骨上段皮肤缺损9例.术后根据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9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9例患者均获6个月~2年随访,平均10个月,皮瓣外观,质地及感觉均恢复满意.结论 腓浅动脉顺行岛状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破坏肢体主干血管,可重建皮肤缺损区感觉功能,是治疗胫骨上段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额部岛状皮瓣修复眶周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额部岛状皮瓣修复眶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方法及修复效果.方法 对6例眶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的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剥离血管蒂制备单侧额部岛状皮瓣进行I期修复,并将皮瓣折叠、去表皮,再造眼睑及充填颧部凹陷,供瓣区从下腹部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或直接拉拢缝合.皮瓣设计最小面积2.5 cm×3.0 cm,最大面积8 cm×5 cm.结果 6例转移皮瓣均完全成活,眶周外形恢复较好,下睑功能尚可.结论 额部岛状皮瓣质地、肤色均与受区近似,可最大程度地恢复面部的美学要求,是修复眶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老年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 方法 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骨肌腱外露、需作皮瓣修复的老年病例,在传统的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及穿支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基础上,利用小腿外侧皮瓣中下段穿出的骨皮动脉皮支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供血穿支均发自腓动脉的特点,将皮瓣设计于小腿后外侧,用兼顾传统小腿外侧皮瓣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供m范围的重叠区域而形成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临床共应用11例,所有皮瓣术后均顺利成活,供区植皮愈合良好,经3~9个月随访,6例皮瓣外观满意,踝关节伸屈功能正常,基本恢复行走功能;5例合并伸肌腱缺损者3个月后作肌腱移植重建后恢复行走功能。 结论 采用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是修复老年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不同穿支蒂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前足底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8例,采用不同穿支蒂足内侧或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4例前足底内侧软组织缺损,采用以足底内侧浅支在第一跖骨颈的穿支为蒂的足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2例前足底中部软组织,采用足底内侧动脉深支或足背动脉足底深支的穿支为蒂的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2例前足底外侧软组织缺损采用足底外侧终末穿支或足底动脉的穿支为蒂的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7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术后部分坏死,将坏死皮瓣清除后经扩创,肉芽生长良好后,取髂腰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肤植皮.有5例患者经4~6个月随访,皮瓣血供良好,外观满意,感觉恢复至6~8mm,恢复正常行走功能;另3例失访.结论 采用不同穿支蒂足内侧或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前足底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道手部不同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皮肤缺损部位,应用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及指掌侧动脉指蹼穿支为蒂的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26例手及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该皮瓣切取方便,转位灵活,血供可靠,是修复手及手指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9.
岛状皮瓣在面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岛状皮瓣I期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针对各类面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无合适局部带蒂皮瓣可供利用者,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大小设计应用耳前皮下蒂侧颌颈岛状皮瓣、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内眦动脉岛状皮瓣、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及鼻唇沟皮下蒂岛状皮瓣等进行I期修复。结果共48例面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上述岛状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5例患者随访1~36个月,均获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结论上述岛状皮瓣血供可靠,肤色质地好,供区多较隐蔽,手术操作也较为简单,安全快速,是I期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12例足跟部皮肤缺损患者,术后根据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12例术后随访1个月~5年,皮瓣完全成活11例,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 足底内侧动脉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缺损,具有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以及可满足足跟部皮肤缺损修复需要.  相似文献   

11.
颏下动脉蒂岛状瓣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蒂岛状皮瓣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16例多种病变切除后所造成的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设计以颏下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6例被修复的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对术区外观感到满意,无再度挛缩显现发生。结论:颏下动脉蒂岛状瓣具有下颜面部组织类似的特性,颜色、质地好,供区隐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快速,是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2,他引:13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 1997年起应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移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 3例 ,踝部 3例 ,足部 8例 ;其中 1例交腿移位。切取皮瓣范围 4cm×3cm~ 14cm× 12 cm,血管蒂长 7~ 16 cm,均为逆行移位。结果 术后 12例皮瓣成活 ,1例部分坏死 ,1例全部坏死。其中 10例伤口 期愈合 ,3例经换药后愈合 ,皮瓣坏死的病例行游离皮瓣移植术。 9例获得随访 ,时间 3~ 2 1个月 ,外观功能恢复良好 ,皮肤质地接近正常 ,6个月后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 ,转移范围大 ,损伤小 ,操作简便 ,可用于修复小腿前侧、踝部及足部近侧 1/ 2软组织缺损 ,对伴有主要血管损伤的病例更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一期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方法 2000年2月~2003年12月,应用同侧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急诊一期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8例,并分析其可行性及手术注意点;切取皮瓣4 cm×5 cm~11 cm×12 cm. 结果除2例皮瓣远端1/3发绀并坏死经换药Ⅱ期愈合外,其余皮瓣均Ⅰ期愈合.随访1~2年,有2例皮瓣臃肿,其余外观满意,功能均恢复正常. 结论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急诊修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早期闭合创面、促进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尤其适合于急诊修复小腿下1/3及其足踝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岛状瓣修复面颈部创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针对面颈部烧伤常系及前胸无法运用局部皮瓣转移术,而另作选择修复创面。方法:依胸三角区解剖特点结合临床经验,采用胸廓内动脉第二、三前穿支岛状辩转移结合辞下滴注bFGF进行修复治疗21例。结果:18例全部成活,面颈部修复效果良好,2例部分坏死,1例全部坏死。结论:采用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岛状辩修复面颈部创伤,减少了前胸部瘢痕对皮瓣选择的限制;bFGF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创面微循环,提高了皮瓣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足底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修复足跟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报道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的解剖特点及修复足跟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10具成年人体标本(20侧下肢),解剖观测其足底内侧动脉起源、分支、走行和分布以及该皮瓣的支配神经情况.临床应用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同侧及对侧足跟皮肤缺损8例,供区植皮.结果 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平均长度(8.9±0.2)cm,3~5条皮支.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5~8支.它包含分布足底皮肤直接皮支3~5支和分布足趾皮肤的趾底固有神经2~4支.8例共用8个皮瓣.皮瓣大小为4 cm×3 cm~5 cm×6 cm,6例带蒂转移修复,2例游离移植.8个皮瓣完全成活,所有病例获随访1个月~1年,皮瓣功能、外形良好.结论 足底内侧皮瓣解剖变异少,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转移后能恢复较好的感觉,是修复足跟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一种修复第2~5指远节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 以指固有动脉中段背侧支为蒂,设计手指中节指背岛状皮瓣。如需重建指腹感觉,在切取皮瓣时,则应于皮瓣近端保留适当长度的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小指为指背神经),以便与伤指指固有神经断端吻合。2005年2月至2010年5月,应用此方法修复54例手指远节皮肤缺损,共61指,其中指腹缺损35指,指端缺损26指。结果 皮肤缺损最大面积2.2 cm ×2.5 cm,皮瓣切取最大面积2.4 cm ×2.7 cm。61指皮瓣全部成活,3指术后2天皮瓣远端出现水泡,未予以处理。术后7d水泡开始萎缩吸收,术后14 d水泡消退,皮瓣成活。5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1年10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质地色泽好,外形良好,指腹较饱满,恢复痛温觉,两点辨别距离6~9 mm。按感觉功能评定标准为S4。患指指间关节活动正常。结论 指动脉中段背侧支岛状皮瓣,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远节手指皮肤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巨大体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巨大体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0年11月,采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巨大体表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9例,其中6例为头部及四肢烧伤瘢痕引起的鳞状细胞癌,3例腹部复发巨大隆突性皮纤维肉瘤.肿瘤切除后缺损面积19 cm×15 cm~24 cm×21 cm,切取皮瓣面积20 cm × 16 cm~25 cm×22 cm.术后3例进行放疗.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例皮瓣出现远端浅表坏死,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愈合.受区未发生腹壁疝等手术并发症.供区植皮一期愈合,无运动受限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24个月,缺损修复部位形态和功能良好,肿瘤切除后无1例复发.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巨大体表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比较理想的皮瓣.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free anterolateral femoral skin flap on the repair of skin and subcutaneous soft tissue defects caused by excision of oversized malignant tumour in the ski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was performed of free anterolateral femoral skin flap reconstructions for oversized malignant tumor cut on body surface since April 2007 to November 2010. There were 6 patients with head and limb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ecause of bum scar and 3 patients with recurrence of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in wall of belly. The area of soft tissue defects ranged from 19 cm × 15 cm to 24 cm × 21 cm, and skin flaps was 20 cm × 16 cm to 25 cm × 22 cm in size. Three cases received radio therapy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Nine flaps survived perfectly, one flap survived with partial necrosis and healed after changing dressings. No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donor site, including wound dehiscence, hernia and weakness. Follow-up survey of 12-24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showed that th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in the repaired sites were normal, and norecurrence of the tumors. Conclusion Free transplantation of anterolateral femoral skin flap is relatively an ideal operative type for the repair of soft tissue defects caused by excision of oversized malignant tumour in the skin.  相似文献   

18.
足底内侧动脉分支蒂皮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以足喊内侧动脉分支为蒂皮瓣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解剖基础上以足底内侧动脉及其分支为血管蒂,设计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联合皮瓣及双叶皮瓣顺、逆行转位或游离移植修复53例于足部皮肤缺损创面。结果 临床应用53例,51例皮瓣完全成活。45例术后随访6~24个门,皮瓣质地优良,手、足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结论 该类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厚薄适中,外形佳,足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的理想选择。双叶皮瓣及逆行皮瓣为临床提供了实用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将109例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患者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分为逆行岛状皮瓣组(采用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54例)和穿支岛状皮瓣组(采用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55例),比较两组皮瓣两点辨别觉及手指功能TAM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8.5±2.5)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及供皮瓣区均一期愈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及手指功能TAM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皮瓣外形及感觉均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无触痛、耐寒冷;供区愈合好,外观平整,无瘢痕挛缩,主、被动活动良好。术后12个月两组手指功能TAM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都是较理想的方法,临床操作中宜优先选用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颏下动脉为蒂的颈部扩张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08年9月,应用以颏下血管为蒂的颈部岛状扩张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12例.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行颈部扩张器植入术,二期以一侧颏下动脉为蒂,设计岛状皮瓣转移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皮瓣的最大面积16 cm×9 cm.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因静脉回流不畅而出现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等治疗后愈合.4例获得远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及色泽均接近面部正常组织,外形满意,颈部供区瘢痕隐蔽、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 颏下动脉走行恒定,颈部扩张后可以提供较大面积高质量的皮肤组织,以颏下动脉为蒂的颈部岛状扩张皮瓣是修复面部损伤后瘢痕挛缩及面部浅表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