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心电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许原 《心电学杂志》2002,21(2):119-122
食管心电图是利用在食管内放置的电极导管记录的心电图。1906年Cremer通过一根放置在食管内的银制电极成功地记录到了心房电活动 ,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食管心电图以高大P波的优势 ,成为今天心律失常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诊断工具之一。记录食管心电图仅需要普通心电图机和食管电极导管。经鼻腔或口腔将食管电极导管放置于食管内 ,其尾端与心电图机的肢体导联或胸导联相连接 ,就可记录到双极或单极食管心电图 (图1)。一、食管电极导管食管电极导管的种类较多 ,不同的电极导管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1 .…  相似文献   

2.
食管心电图将食管电极导管经鼻腔插入食管内左心房后方位置所记录的心电图。1906年Cremer首选成功地在食管内记录到心电活动。体表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早已公认,但是,心律失常时往往P波难以辨认导致诊断困难,而食管心电图的P波(PE)振幅大、不易被掩盖、且易辨认,对某些疑难或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  相似文献   

3.
<正> 食管起搏电极的设计是决定起搏阈值的因素之一。为进一步降低起搏阈值,减轻或消除插管及电刺激引起的痛苦,近年来,在食管起搏电极设计方面作了许多新的改进。 1906年Cremer首先采用食管电极记录一位马戏团吞剑演员的食管心电图,但由于电极太大而未能推广。至30年代改进为小电极后,食管心电图记录始获成功。1952年,Zoll继胸外起搏抢救2例垂危病人后,率先将食管电极用于动物实验起搏心室取得成功。其后,Shafiroff等于1957年将食管内心脏起搏技术应用于临床。但早年的食管起搏电极为单  相似文献   

4.
食管心房调搏是利用食管与心脏解剖关系密切的特点,将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除了在心律失常时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外,主要应用心脏刺激仪发放直流电脉冲,通过贴近心脏的食管电极对心房进行调搏。同步记录体表及食管内心电图以获得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揭示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某些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正>食管心房调搏是利用食管与心脏解剖关系密切的特点,将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除了在心律失常时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外,主要应用心脏刺激仪发放直流电脉冲,通过贴近心脏的食管电极对心房进行调搏。同步记录体表及食管内心电图以获得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揭示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某些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新型经食管心房调搏仪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食管心房调搏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探查及刺激电极放置在食管靠近左房后壁的位置。作为探查电极,其可记录到心房振幅较高的心电图,有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作为刺激电极,其可将程序刺激发放至食管肌进而刺激左房心肌,并在心脏内扩布,即应用发放的人工心脏早搏刺激诱发和复制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7.
食管心电图在窄QRS波心动过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食管心电图是将记录心电图的电极导管经鼻前孔或口腔送到食管内的心房水平位置,将心电图机的胸前或标准肢体导联线与电极导管的单极或双极连接后,再经心电图机描记的心电图。因记录电极十分靠近心房,使其P波振幅高且多呈双相,有利于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随射频消融技术的开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8.
刘磊  钱学贤 《心电学杂志》1995,14(4):236-237
患者男性,40岁。体表心电图示阵发性宽QRS心动过速。为明确心动过速时心房与心室激动的关系记录食管导联心电图。在患者咽部喷散1%丁卡因,表面麻醉后从鼻孔插入食管电极约35cm,根据食管内单极心电图略微调整电极深度,使食管内心电图的P波振幅最大。采用双极食管电极导管,电极间距为2cm。将2个电极接日本Kohden RM-6000型8道生理记录仪生物电放大器,时间常数选择为3ms,滤波选择为30Hz,该导联为食管内双极导联(ESO-DP);以食管电极导管的近端电极接体表心电  相似文献   

9.
赵昜 《心电学杂志》2009,28(6):430-434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是一项经食管起搏心脏来进行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该方法应用心脏刺激仪发放直流电脉冲,通过贴近心脏的食管电极对心房(或心室)进行调搏,同时记录体表及食管内心电图以获得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从而揭示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自1965年赵易教授开展了记录单极食管导联心电图的工作,蒋文平教授等于1978年率先开展经食管心房调搏术以来,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在我国临床应用已有40余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食管心脏电生理仪器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射频导管消融术的广泛开展与心腔内电生理的深入研究,更促进了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这种能在心腔内电生理与体表心电图之间起到传递新概念、新观点与新知识作用的无创伤性心脏电生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张莉  Andr&#;  s  Ricardo  P&#;  rez  Riera  Peter  R.  Kowey  刘元伟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6):405-412
心电学是心脏病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研究心脏的电活动。经典的12导联心电图通过体表12个位置的探查电极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心电图机是记录心电活动的装置,内置的生物电放大器可以放大各种生物电信号,电流计根据心肌的除极、复极事件进行相应的移动从而描记出心电图.  相似文献   

12.
心房静止     
目的 对5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完全或部分心房静止患者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对诊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对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食管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临床均考虑为心肌病变;4例心脏超声及心脏X线检查提示心脏普遍扩大;4例心电图无心房电活动,1例心电图见杂乱小波;3例心电图为宽QRS波,2例为窄QRS波形;3例行食管电图记录,1例为心房扑动(房扑),2例无心房电图,4例右房内多部位均记录不到心房电图,1例低位右房及冠状静脉窦口附近记录到振幅较低的房扑波;5例右房多个部位S~10V刺激均心房不应;1例窄QRS波者心内HV同期延长,另1例窄QRS波者未记录到H波.仅见V波。结论 心房静止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间歇性的;心房静止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部分的;心房静止体表心电图记录不刊心房波;心内电生理检查是诊断心房静止所必需的.完全的心房静止在左右房心内电图均记录不到心房波,而部分心房静止可在心房内局部记录到心房波;较高强度的心房刺激不能产生心房激动波是所有心房静止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是一项无创性心脏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它充分利用食管与心脏解剖关系十分密切的特点,将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内,应用心脏刺激仪发放直流电脉冲,通过贴近心脏的食管电极间接对心房或心室进行调搏。检查时记录体表及食管心电图,以及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揭示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某些心律失常,还适用于不能进行运动试验的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该方法简单易行,相对安全,但也会出现与  相似文献   

14.
体表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百余年来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及时、简便、可靠的诊断依据.但体表心电图须在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时才能捕捉到,且记录点局限在体表,难以进一步了解心脏具体起源点及激动顺序,对于某些复杂心律失常仍不能明确诊断.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借助心导管技术将多根电极导管分别放置在右心房、希氏束、冠状静脉窦以及右心室心尖部等部位标测,可了解到各部位的起源点及激动顺序.结合体表心电图,采用程控电刺激还可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电生理特性,诱发及终止心律失常,明确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等,但因其属创伤性检查且费用昂贵,无法普及.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则利用食管与心脏解剖关系密切的特点,将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采用心内电生理检查的程控刺激技术起搏心房,同时记录体表导联与食管导联心电图以获得心脏各部位的电生理参数并复制心律失常.因其属无创性、设备简单、方便易行、价格低廉,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也在诊治心律失常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为心电图医师提供了学习心脏电生理知识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5.
名词解释     
食管导联心电图:为将食管导联电极从口腔送入食管,达到心脏的水平时所记录到的心电图,相当于在心房和心室表面的记录。  相似文献   

16.
食管心房调搏和标测专用导管电极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作者研制的9F8极食管心房调搏和标测专用导管电极对60例患者进行电生理研究,目的是探索降低食管心房调搏阈值,提高检查成功率和提高无创性电生理诊断准确率的途径.通过食管电生理对照研究,结果证明,应用此种新型导管电极,心房起搏和电生理检查阈值可降低25%—30%,检查成功率为100%.由于这种导管电极可同时进行心房调搏、同步记录2道食管双极导联滤波心电图,提高了无创性电生理检查诊断心律失常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心腔内电图     
1903年荷兰的生理学家Einthoven发明弦线式心电图机,成功记录出稳定而清晰的体表心电图,并应用于临床。自此,心脏电活动的记录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一直依靠体表心电图。上一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两项重要的心电技术的进展,一项是1968年Scherlag开创了心内电极导管的记录方法,成功记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使用表面电极记录膈肌肌电,评价OSAHS患者的呼吸努力及呼吸中枢驱动.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10月因存在打鼾、嗜睡等症状,怀疑OSAHS前来广州呼吸病研究所睡眠中心行整夜(>7h)多导睡眠(PSG)监测的患者11例,PSG监测同时记录食管压力,并通过胸部表面电极记录膈肌肌电活动信号,其中5例同时记录食管膈肌肌电信号.结果 当发生阻塞性呼吸暂停(OSA)时,表面电极记录的膈肌肌电信号(8.1±7.1)μV、食管膈肌肌电信号(21.1±10.7)μV和食管压信号(18.1±6.8)cm H_2O(1cm H_2O=0.098kPa)均逐渐增加.食管压变化幅度在呼吸暂停末达到最大值(31.1±13.4)cm H_2O,气流恢复后骤然降低(21.0±8.8)cm H_2O;体表膈肌肌电和食管膈肌肌电活动在气流恢复初期[(14.9±13.9)μV、(41.6±22.1)μV]仍继续增加,表面电极记录的膈肌肌电的最大均方根与食管压变化幅度在发生OSA时呈线性相关(r=0.66),而膈肌肌电与食管膈肌肌电在发生OSA时呈线性相关(r=0.72).结论 表面电极所记录的膈肌肌电可作为判断睡眠呼吸事件时呼吸努力存在与否的辅助方法,有助于鉴别睡眠呼吸暂停的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右心房静止患者的心脏电生理与临床表现特点。方法9例拟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年龄48.7±18.6岁。分别记录体表心电图、右房心内电图并经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或食管电极记录左房电位,并给予心房刺激。结果9例患者的右房多部位均未记录到心房电位,10V电刺激不能激动局部心房肌。左房电位记录显示5例患者未记录到左房电位,2例为房扑,房颤、房速各1例。体表心电图7例未记录到房波,1例为房扑,1例为房颤,心房波振幅≤0.05mV。1例植入双心室起搏起搏器,1例植入右室双部位起搏器,其他病例植入右室起搏器。结论部分病例右心房的病变重于左心房,可以表现为右房静止;右心房静止者,左心房可以存在电活动,而体表心电图多数表现为心房静止。体表心电图表现为心房静止不能说明左右心房都不存在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希氏束电图     
虽然通过对体表心电图的分析,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心脏内冲动传布的知识,但对传导系统本身的电活动却一直没有相应的方法加以记录。1969年,Scherlag采用经静脉电极导管的方法,在人体首次成功地记录到希氏束电位,其方法至今仍为多数人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