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手段 ,在人类的疾病调查和防治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实验动物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成果的确立、研究水平的高低及研究结果的质量。一、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是指对实验动物从微生物质量和遗传学质量进行控制 ,按微生物学控制标准 ,即根据微生物的净化程度及携带的寄生虫状况 ,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 :一级 ,普通动物 ;二级 ,清洁动物 ;三级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四级 ,无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标准即基因的纯合程度 ,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和远交系。由于实验动物在不同种类、不同品系…  相似文献   

2.
5.微生物等级等级表示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的标准化条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国家科委将实验动物分为普通动物、清洁动物、SPF动物和无菌动物(包括悉生动物)四个级别。各级动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分别适用不同的研究目的。无菌动物是一种超常生态模型,既能排除微生物对背景的干扰,亦减少了免疫功能的影响,SPF动物是正常的健康无病模型.应用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我省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或携带情况。方法:按生产繁殖群体采集不同数量个体进行检测。结果:从22家单位8个品种、34个繁殖群体中发现1个豚鼠群体、2个家兔群体、5个小鼠群体存在体外寄生虫,其余项目均达标。结论:为确保实验动物质量,需对动物作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实验研究、鉴定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的要求愈来愈高,要求试验结果具有均一性、可重复性及可比性。实验动物标准化已被国际公认,各国把科学研究中使用标准化实验动物作为法律颁布和实施,使得实验动物标准化不仅是一个专业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政策问题。由于对实验动物的种源、遗传素质、饲养管理、繁殖生产、营养和饲料、生活环境、微生物的控制都有系统的严格的科学要求,因此在科研工作中使用国际标准的实验动物,则体现的是医院的综合能力和医院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监测等级》(GB1492 2 - 1994 )有关实验动物的规定见表 1。表 1 实验动物分级分类及特点分级分类     特点一级普通动物不携带主要人、兽共患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源二级清洁动物除一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 ,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除一、二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 ,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四级无菌动物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1 实验动物房室内标准1 1 洁净度动物房应设置相应的空气净化系统 ,以保证室内环境质量。这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实验小鼠体表寄生虫的调查报告张洁宏1郭光实验小鼠的体表寄生虫,尤其是螨虫的感染极为常见,重症患鼠发生脱毛、搔痒、皮炎等症状,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了了解广西南宁片实验动物饲养单位中实验小鼠体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弄清实验小鼠感染体表寄生虫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为了为生物医学及一切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多品系的实验动物奠定基础 ,我们开展了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监测。现将 1994~ 1998年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动物来源与方法1 1 检测动物为湖南省实验动物养殖场及各科研单位送检的实验动物。1 2 检测方法按GB/T14 92 63 3— 40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标准进行。2 结果2 1  1994~ 1998年共检测实验动物 2 8批 ,合格 17批 ,合格率为 60 71%。 2 5 5只实验动物中检出有寄生虫者 3 7只 ,阳性率为 14 5 1%。2 2  2 5 5只实验动物共 6个品系中有 5个品系发现螨虫 ,其阳性率为 7 0 6% ,其次…  相似文献   

8.
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环境条件标准化控制是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和进行动物实验的必备条件。为加强实验动物行业的职业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管理,确保环境设施符合职业卫生安全要求,保障饲养和实验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笔就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的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及各种法规的健全,人们认识到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开始重视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和微生物控制。而对动物自身的控制(即遗传质量控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普遍认识不足。了解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的内容及其意义,对正确选择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确保实验的重复性及可比性帮助极大。一、实验动物遗传学分类及其特征实验动物根据其遗传组成特征分为近交品系和远交品系两大类。近交品系包括:近交系、杂交一代、同源近交系、同源突变近交系、重组近交系和分离近交系。远交品系包括:远交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布氏田鼠实验动物化的饲育方法。方法:我们引入布氏田鼠后,采用药物净化法控制其体内外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进行实验动物化,确定了在屏障环境中针对该动物的饲养、配种、麻醉以及输精管结扎的技术流程;并检测了布氏田鼠的主要脏器系数指标。结果:初步建立了布氏田鼠人工饲养的清洁级封闭群。群体内成年雄性布氏田鼠的肝脏、肾脏和脾脏的器官系数与雌性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本实验确定的饲育方法为同类鼠种的实验动物化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我省实验动物的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按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结果] 1995—2005年共检测我省9家单位的普通级动物(大鼠、小鼠、豚鼠、兔、犬和猴)32个批次,清洁级动物(大鼠、小鼠)11个批次,SPF级动物小鼠5个批次。在普通级动物中发现各有1批次小鼠(3/5)、大鼠(5/10)和犬有体外寄生虫(4/10)。表明影响普通级动物达标的是体外寄生虫(节肢动物)。[结论]为确保实验动物质量,应定期对动物进行寄生虫学检测,针对发现问题寻找影响因素并纠正之。  相似文献   

12.
实验动物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科学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关系着产品质量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螨不但对大、小鼠健康危害较大而且会影响动物实验的结果。根据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螨是普通级以上小鼠必须排除的寄生虫。近年来,我们用透明波纸粘取法检查小鼠螨,在不同部位,不同的取样方法,其检出有很大差异,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昆明小鼠50只。2.方法:按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实验动物做生物学、寄生虫学监测分册》中的检查方法进行。每只昆明小鼠取4份样本(a,b,c,d)。a.直接粘取耳后部。b.直接粘取臀部。c,直接粘取腹沟部。d.先用刀片刮耳后部,使少许被毛脱落,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东方田鼠微生物和寄生虫携带状况及其净化技术。方法参照清洁级地鼠微生物和寄生虫监测指标和方法,检测洞庭湖区野生东方田鼠微生物和寄生虫净化前后的携带状况,对检出的微生物和寄生虫采取净化饲养环境和群体药物预防。结果从野生东方田鼠中检出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有石膏样毛癣菌(13.33%)、钩端螺旋体(10.00%)、弓形虫(13.33%)、螨(16.67%)和虱(6.67%);净化后检出石膏样毛癣菌(3.33%)和螨(3.33%);净化前后均未检出病毒。结论野生东方田鼠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净化饲养环境和群体药物预防可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肉品卫生》2005,(5):i015-i016
为切实抓好全市动物防疫工作,吉首市畜牧水产局正式启动动物免疫标准化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用3至5年时间,使全市动物免疫工作达到标准化示范村水准,从而全面提升全市动物防疫工作整体水平。他们推行标准化示范村的做法是:全市14个乡镇建立42个免疫标准化示范村,免疫标准必须达到8项指标:一是全年畜禽实施全程免疫,免疫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动物性食品中动物用药残留量标准及其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动物用药,如:抗生素、磺胺药、抗寄生虫药、激素及生长促进剂等残留量标准及其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预防与控制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需强化标准预防的理念,加强生物安全的培训,方能达到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完善和标准化操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寄生虫等生物类污染物生硝酸盐类、激素类、农药、药品、重金属等化学污染物以及泔水、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对垃圾动物及肉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对实验动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科研中使用的实验动物级别正逐步提高。根据国家《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91年福建省成立了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1993年建立了福建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室,开展对全省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学,...  相似文献   

20.
有害生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造成严重危害的生物.广义上有害生物包括有害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寄生虫等,但一般仅指有害动物,即有害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如老鼠、蚊虫、苍蝇、蟑螂、臭虫、跳蚤、蜱、螨、白蚁、蜈蚣、甲虫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