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锟  魏桂梅  程红  韩磊 《新中医》2020,52(16):62-65
目的:观察中药药蜡热熨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促通技术及神经肌肉本体感觉疗法),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时配合中药药蜡热熨,热熨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同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积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疼痛、水肿、关节活动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药蜡热熨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SHS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按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电针疗法,治疗30天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表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shworth和C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康复疗法与常规康复疗法结合电针均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但常规康复疗法结合电针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四川中医》2021,39(7):136-139
目的:探究活血除瘀方熏蒸结合药饼灸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患者临床症状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98例,按照投掷法随机设为50例观察组和48例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活血除瘀方熏蒸结合药饼灸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饼灸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并将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肿胀程度、肩关节活动度、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肿胀程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O、CGRP水平较治疗前高,ET-1水平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MA、MBI评分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各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活血除瘀方熏蒸结合药饼灸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疗法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SHS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在常规脑卒中治疗基础上给予临床康复训练和Bobath技术干预,中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湿敷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干预。判定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估疼痛和手部肿胀程度,治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中医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0.56%)(P0.05)。两组治疗前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14天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中医组治疗后7天、14天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肿胀程度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两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且中医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敷疗法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SH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手部肿胀和运动功能,提高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电针拮抗肌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强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4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肌张力增强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20例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20例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拮抗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肢体痉挛程度及其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17/20),P 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痉挛程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电针拮抗肌联合康复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肌张力增强患者中,通过反复地刺激患者神经,能够改善患者肌张力,提升运动协调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腹针结合艾蒸熨疗法早期干预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规范标准化康复治疗,观察1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腹针结合艾蒸熨疗法,观察2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腹针疗法,每日1次,每周6次,共3周。治疗前后,通过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价两组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偏瘫侧上肢疼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治疗后,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和疼痛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1组疗效优于观察2组(P <0.05)。结论 腹针结合艾蒸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Ⅰ期SHS效果良好,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且优于腹针结合康复治疗,提示腹针疗法和艾蒸熨疗法有协同作用,应早期联合介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康复疗法治疗Ⅰ期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自拟补气化痰通络协定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两组均治疗21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上肢FMA、MBI评分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Ⅰ期SHS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冲击波及康复功能训练综合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I期患者运动功能、疼痛变化及综合功能变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按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针刺治疗及康复功能训练,其中治疗组加用冲击波进行治疗,对照组加用中频脉冲电治疗,疗程均为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上肢简化Fugl-Meyer(FMA)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疼痛及综合功能的变化分别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的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综合功能的改善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疼痛程度的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综合功能的改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优于中频脉冲电治疗,针刺结合冲击波及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塞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梗塞后SHS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疗法。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和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SS-QOL评分均显著升高,m R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塞后SHS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药枕联合电针夹脊穴疗法治疗风寒湿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寒湿痹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药枕联合电针夹脊穴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夹脊穴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体临床疗效和疼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5%(P 0.05),且治疗组愈显率(75.0%)亦显著优于对照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 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药枕联合电针夹脊穴疗法治疗风寒湿痹证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拮抗肌腧穴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采用拮抗肌腧穴电针治疗配合Bobath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主动肌腧穴电针结合Bobath技术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下肢运动功能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下肢痉挛程度均有所缓解,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拮抗肌相应腧穴结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效果优于主动肌腧穴电针结合Bobath疗法,且患者下肢痉挛程度的改善有助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SHS)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结合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应用靳三针疗法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结合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VAS为(4.28±0.32)分、患肢运动功能评分FMA为(85.3±4.1)分、综合功能评定评分FCA为(88.6±9.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肢运动以及全身综合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透刺荥输穴联合运动疗法在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髌骨骨折术后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均采用运动疗法,治疗组同时予以透刺法,取患肢远端荥穴、输穴进行透刺,两组均治疗45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96%,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荥输穴联合运动疗法对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电针及康复疗法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基本西医治疗、康复治疗及电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揿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运动功能量表(FMA)。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1),FM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1),观察组治疗后VAS、FMA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揿针结合电针及康复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疼痛症状,提高上肢活动能力,且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结合康复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刺激小、易于留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4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靳三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程度、精神状态、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活动度。结果疗前观察组VAS评分、MMSE评分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MMSE评分比对照组高(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外展及上举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靳三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降低疼痛程度,促进精神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腰三针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腰三针治疗)和对照组(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各20例,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活动度(Schober试验)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Schob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腰三针可有效改善急性腰扭伤患者腰椎活动度及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拮抗肌结合Bobath疗法对中风后足内翻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把120例中风后足内翻的病人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电针拮抗肌结合Bobath疗法)60例和对照组(Bobath疗法)60例。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下肢痉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用修改的Ashworth法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病人的下肢痉挛程度的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结论:电针拮抗肌结合Bobath疗法可以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纠正足内翻,进而提高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单纯Bobath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加康复治疗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4例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神庭、百会)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6次,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在CBS、MMSE、FMA、MBI评分方面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加康复治疗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电针围刺法联合活血散瘀汤中药熏蒸与单独使用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属于Ⅰ、Ⅱ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给予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围刺法联合活血散瘀汤熏蒸治疗,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手水肿程度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P 0. 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疼痛评分均降低(P 0. 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手水肿程度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电针围刺法联合活血散瘀汤熏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蜂针结合康复疗法与单纯蜂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蜂针结合康复训练组(蜂康组)、蜂针组、康复组各30例。采用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判断其28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蜂康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优于蜂针组的67.86%和康复组的73.33%(P<0.05);蜂针结合康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上肢疼痛及关节活动度,与单纯蜂针和单纯康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针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缓解肢体疼痛症状,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