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配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组)给予气滞胃痛颗粒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26例仅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疗程28d;观察两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情况及随访四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溃疡愈合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协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是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和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疗程4周;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胶囊、甲硝唑胶囊)治疗,疗程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治疗后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 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9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p根除率分别为15.6%和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合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可显著改善Hp相关性胃炎患者临床证候表现,在改善证候方面优于标准三联疗法对照组,虽然Hp根除率低于标准三联疗法,但临床总有效率与标准三联疗法相当,不良反应少于标准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别以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直径的影响。方法:将11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给予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观察组58例给予以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胃内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溃疡直径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能够有效提高Hp根除率,持久改善胃内pH环境,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92例Hp阳性P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雷贝拉唑联合抗菌药物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应用雷贝拉唑联合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Hp根除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89.13 %高于对照组的76.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 %高于对照组的84.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35 %低于对照组的17.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Hp阳性PU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根除Hp率较高,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用药安全性较高,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灭幽生肌愈疡汤合云南白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9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以灭幽生肌愈疡汤合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三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4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1周。观察两组综合疗效、溃疡面缩小、Hp根除率及疗效稳定性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86.7%、75.6%,胃镜观察愈显率分别为84.4%、75.6%,两组综合疗效和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溃疡面缩小、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该疗法治疗Hp阳性PU有较好的疗效,复发率较低,Hp清除率较高,疗效相对稳定,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幽愈疡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7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清幽愈疡汤4周,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4周、阿莫西林和替硝唑1周。观察两组疗效、溃疡面缩小、Hp根除率、不同证型疗效、疗效稳定性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2.9%、77.1%,两组在疗效及溃疡缩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复发率和Hp根除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不同证型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清幽愈疡汤治疗Hp阳性PU有较好疗效,复发率低、Hp清除率高、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安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寒热错杂证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安胃汤(制半夏、黄连、干姜、乌药、丹参、百合、白芍、薏苡仁、木香、甘草)+PPI三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疗效、临床症状、Hp根除率、胃食管反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4周后,观察组的Hp根除率为92.9%,对照组的Hp根除率为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降低,对照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根除Hp治疗后患胃食管反流病风险增加,安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抗Hp治疗可降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中药胃炎饮和奥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胃炎饮治疗62例为治疗组,奥美拉唑治疗58例为对照组,对于Hp阳性患者两组均配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9%和89.7%,Hp根除率分别为73.3%和87.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之西药治疗,中药治疗胃溃疡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张氏益胃汤治疗Hp相关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三联疗法(灭滴灵、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张氏益胃汤治疗,疗程均为两个月。主要观察临床疗效、Hp根除率、复发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疗效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7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张氏益胃汤结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在疗效及治疗后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潢川县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用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 %,高于对照组的75.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92.6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Hp根除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活血法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2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药+三联疗法)62例,对照组(三联疗法)60例,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后Hp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的Hp根治率为72.58%高于对照组55.00%,P<0.05。结论:疏肝理气活血法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溃愈疡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Hp阳性PU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消溃愈疡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Hp根除率、治疗前后血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44%(38/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腹痛、烧心、反酸、嗳气及恶心)积分均分别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接受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组Hp根除率为91.11%(41/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P0.05)。经意向性治疗分析方法对比两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方案数据分析方法下分析,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均分别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结论消溃愈疡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症状及体征,且可有效降低血清IL-6、TNF-α及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三联根除方案,治疗组给予中药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中药疗程8周,西药疗程7 d。观察两组Hp根除率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3.3%,对照组Hp根除率为66.7%,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Hp疗法可以提高Hp根除率,改善患者主要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乌芨生肌丸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以及Hp根除率。方法:将我科60例P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四联抗HP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自拟乌芨生肌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d为1疗程,2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乌芨生肌丸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Hp根除率高,安全可靠,是一种西方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现代治疗模式,值得临床和科研继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庞石凯 《新中医》2021,53(14):22-25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Hp根除率、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胀满、纳差、恶心呕吐、嗳气泛酸评分及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病,能有效提高Hp根除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与枸橼酸铋钾颗粒+标准三联疗法的四联疗法2种不同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HPAG)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等,以探寻有效的HPAG治疗方案。方法将100例HP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标准三联疗法+枸橼酸铋钾颗粒治疗,治疗组50例予标准三联疗法+化浊解毒中药治疗。停止服药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urea breath test,UBT),观察Hp的根除情况。釆用填写调查表的方式,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通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来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p根除率81.6%,对照组Hp根除率8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9%,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2种治疗方案在根除Hp方面效果相当,但化浊解毒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含铋剂四联疗法,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温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致胃脘痛的疗效及对胃液成分、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92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加味温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氨基己糖、三羟胆酸、胃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胃蛋白酶等胃液成分,Hp根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8.26%,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氨基己糖、三羟胆酸均低于治疗前,胃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胃蛋白酶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氨基己糖(112.34±20.36)μg/ml、三羟胆酸(21.36±7.59)μg/ml低于对照组,胃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62.35±6.29)μg/ml、胃蛋白酶(37.26±6.29)μg/ml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1.30%高于对照组73.91%,复发率21.74%低于对照组43.48%,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温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致胃脘痛,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保护胃黏膜,调整胃液分泌,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序贯疗法;对照组采取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为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0%(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0%(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序贯疗法较四联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新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对Hp均有较高的根除率,但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序贯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时使用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的效果。方法: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和气滞胃痛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奥美拉唑联合气滞胃痛颗粒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