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BIL、ALT、ALB和PT、NH3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PT、NH3等指标均显著下降,ALB则显著升高,治疗组TBIL、PT、NH3下降及ALB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显著改善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以常规的内科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1000mg,每日三次,静脉滴注。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以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疗效确切,安全高效,具有在临床应用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效果。方法:选择在罗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水平、肝功能各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肝炎病毒,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TBIL、ALB、ALT、AST),凝血功能(PTA)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BIL、ALB、ALT、AST、PTA及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的TBIL、ALB、ALT、AST、PTA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治疗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和葡醛内酯注射液静滴,同时口服联苯双酯滴丸保肝降酶。治疗组64例,在用同等剂量上述药物保肝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茵陈蒿汤,疗程21 d,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1%,对照组总有效率85.9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蒿汤能有效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6):214-217
目的:探讨肝病退黄汤直肠滴入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中医属湿热发黄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肝病退黄汤150ml直肠滴入,每日两次,疗程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活动度、乙肝DNA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患者中患者的TBIL、TB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ALB、PA、PTa明显升高;2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属湿热发黄患者,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肝病退黄汤直肠滴入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胆红素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退黄灌肠方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内毒素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思美泰针等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退黄灌肠方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TBi L、ALT、AST及血清内毒素、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Bi L、ALT、AST及内毒素、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治疗组血清内毒素、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及TNF-α水平,降低TBi L、ALT、AST,可能是中药退黄灌肠方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48例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甘利欣、促肝细胞生长素、补充人血白蛋白或血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加味,疗程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两组治疗后ALT、TBIL、PTA的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加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英德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数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TBIL、AL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ALP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观察清肝活血退黄汤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将91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清肝活血退黄汤每日1剂煎服,6周后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42%,对照组总有效率65.12%,两组比较P《0.05.指出,清肝活血退黄汤能有效降低各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指标水平,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王奕  张玮 《中医药学刊》2001,19(6):592-592,597
观察清肝活血退黄汤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将91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清肝活血退黄汤每日1剂煎服,6周后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42%,对照组总有效率65.12%,两组比较P<0.05。指出,清肝活血退黄汤能有效降低各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指标水平,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光疗联合人血白蛋白(ALB)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龙川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7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人血ALB输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蓝光光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血清ALB的变化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TBIL及ALB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儿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光疗联合输注人血ALB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TBIL及ALB。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CMV)性肝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CMV性肝炎患儿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单纯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儿的TBIL、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MV性肝炎患儿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苦黄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炎性因子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应用苦黄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肝功能指标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ALT、TBIL、DBIL水平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 0. 05),且观察组SOD活性升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苦黄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和肝功能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1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退黄汤,对照组30例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黄疸消退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肝功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4周、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B、DB、ALT、AST下降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7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促进黄疸消退及肝功能恢复,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苦黄注射液不同剂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苦黄注射液高剂量组(高剂量组)、苦黄注射液低剂量组(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连续8周。高剂量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60 m L,每日1次,连续8周。低剂量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黄注射液30 m L,每日1次,连续8周。观察分析苦黄注射液高、低剂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苦黄注射液高、低剂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均可明显改善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降低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且高剂量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苦黄注射液高剂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付万智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220-122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一般护肝、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TBIL、DBIL和PT,同时记录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降低TBIL、DBIL、ALT、AST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抑制或减轻急、慢性肝损伤时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黄疽消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病例纳入研究,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西药治疗给予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白蛋白(ALB)]、中医症候积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 35%)明显高于对照组(79. 07%)(P0. 05);观察组TBIL、AST及ALT水平、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精神病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证,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与肝功能,减少抑郁、焦虑以及敌对性等情绪障碍,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化瘀汤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本组92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6)。对照组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自拟解毒化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4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69.5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胆红素(30.46±9.1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52.49±8.59)μmol/L,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ST、ALT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而且ALB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统计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解毒化瘀汤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舒肝宁注射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肝功能及胆红素的影响。方法:将9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肝方案。治疗组加用舒肝宁注射液及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及复方甘草酸苷。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及治疗28 d时肝功能及胆红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4 d及治疗28 d时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下降(P〈0.01),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14 d及治疗28 d时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4 d及治疗28 d时血清总胆红素(TBi L)及直接胆红素(DBi L)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14 d及治疗28 d时TBi L及DBi 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肝宁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慢性乙肝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上,对肝功能及胆红素的改善效果优于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复方甘草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