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09年2月~ 2013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受试者共250例分为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组)150例及健康对照组(B组)100例,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检测受试者13C同位素丰度,根据其结果计算超基准值(delta over base line,DOB),判断其Hp感染情况.同时测定胰岛素、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rive protein,hs-CRP)、血脂系列,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Hp总感染率为57.6%,NAFLD组Hp感染率为68.7%,明显高于对照组41% (P<0.01);脂肪肝组DOB值,hs-CRP,IR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DOB值与hs-CRP,IRI呈正相关;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DOB值、IRI、hs-CRP、甘油三酯(TG)与NAFLD密切相关.结论 Hp感染是NAFLD的危险因子,其与胰岛素抵抗及hs-CR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分析NAFLD与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为NAFLD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健康管理部的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体检资料齐全,并进行碳13呼气试验及腹部超声检查的5889人为研究对象,根据腹部超声和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指数(ANI)分为NAFLD组和非脂肪肝组。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的危险因素以及NAFLD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结果:NAFLD患病率为28.7%,NAFLD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NAFLD组Hp阳性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女性、BMI、DBP、FPG、UA、ALT、TG、LDL是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NAFLD患病率可能与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92例体检数据完整并进行了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及腹部超声检查的健康体检人群,根据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和非脂肪肝组,然后根据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研究NAFLD患病率及Hp感染情况,进行组间各研究指标比较分析,并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NAFLD患病率为30.68%(243/792),男性患病率(40.61%)明显高于女性(14.14%)(<0.05)。Hp感染率为34.85%(276/792)。NAFLD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谷氨酰转肽酶(GGT)均高于非脂肪肝组(均<0.05),HDL-C水平低于非脂肪肝组(<0.05)。NAFLD组Hp感染率为31.69%(77/243),非脂肪肝组Hp感染率为36.25%(199/54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Hp阳性组的FPG、TG、AST均高于Hp阴性组(均<0.05),而在NAFLD患者中,Hp阳性组的FPG、UA、TG、TC、LDL-C、ALT及AST均高于Hp阴性组(均<0.05)。ALT、UA、BMI及DBP为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NAFLD患病率可能与ALT、UA、BMI和DBP水平存在相关性,而与Hp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脂代谢的关系,为Hp感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ELISA技术检测被检者Hp感染情况,同时对受检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进行测定,并对Hp感染与这些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Hp IgG(+)者TG、LDL-C、Lp(a)及hs-CRP均明显高于Hp IgG(-)者,而HDL-C明显低于Hp IgG(-)者;经对被检者进行年龄分组发现HDL-C在Hp IgG(+)各年龄组中均明显低于Hp IgG(-)者,而两者间TG、LDL-C及Lp(a)的差异仅见于大于41岁以上人群组。结论Hp感染可导致被感染者脂类代谢异常,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脂肪肝导致肝脏的一系列病变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为观察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及比较酒精性与非酒清性脂肪肝两者间的血脂水平是否有差别 ,我们对超声检查显示脂肪肝的两组患者的血脂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有典型超声声像特征 ,ALT(转氨酶 )轻度增高或正常 ,临床诊断为脂肪肝者 59例 (男 51例 ,女 8例 )。其中半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饮酒史 ,但无糖尿病、肾病史 ,心肺功能正常。年龄 30~ 45岁。取同龄、同时体检的健康者 51例做对照。1 .2 方法 甘油三酯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临床特点及其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3月经超声诊断为NAFLD患者120例(NAFLD组)及同期体检的健康者80例(健康对照组)。观察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别测定2组人群的血脂及血尿酸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血尿酸与NAFLD的相关性。结果 NAFLD组FPG、HbA_(1c)、TC、TG、LDL—C、UA、ALT、AST及CRP水平,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NAFLD患者比较,当NAFLD患者合并高脂血脂、高尿酸血症时,肝功能出现显著下降,冠心病及糖尿病发生率明显增加(P均<0.05)。中老年患者非酒精性肝病以轻中度为主,约占94.17%;空腹血糖(OR=1.762,95%CI 1.0242.005)、总胆固醇(OR=1.963,95%CI 1.1562.005)、总胆固醇(OR=1.963,95%CI 1.1562.415)、三酰甘油(OR=1.876,95%CI 1.0672.415)、三酰甘油(OR=1.876,95%CI 1.0672.377)、低密度脂蛋白(OR=2.122,95%CI 1.2432.377)、低密度脂蛋白(OR=2.122,95%CI 1.2433.003)、血尿酸(OR=1.343,95%CI 1.0133.003)、血尿酸(OR=1.343,95%CI 1.0131.528)、冠心病(OR=2.874,95%CI 1.3081.528)、冠心病(OR=2.874,95%CI 1.3084.972)及糖尿病(OR=2.542,95%CI 1.1794.972)及糖尿病(OR=2.542,95%CI 1.1793.672)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主要为轻中度病变,其发生发展与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疑难病杂志》2020,(3)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者3 053例,收集其体检数据,并根据肝脏超声结果,将符合纳入标准者2 409例分为NAFLD病组(n=741)和对照组(n=1 668),比较2组Hp感染情况。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NAFLD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 Hp感染总体检出率为34.21%(824/2 409),NAFLD组Hp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1.43%vs.31.00%,χ~2/P=24.364/<0.01)。NAFLD组BMI、ALT、AST、UA、FPG、TC、TG、LDL-C和NAFLD纤维化评分(NF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增加,Hp感染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内,脂肪肝严重程度与BMI、ALT、AST、UA、TG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严重程度与Hp感染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 Hp感染与NAFLD相关,Hp感染可能是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但是NAFLD严重程度与Hp感染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与代谢综合征(M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攀枝花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12月初诊为NAFLD患者158例,以1∶2比例配对一般情况相似的健康人群316名,所有参与者均随访至2013年12月,主要目标评估NAFLD组和健康人群组MS的发生情况,次要目标评估引起患者死亡的终末事件。结果 NAFLD组和健康组分别有115例(72.8%)、268例(84.8%)完成随访,NAFLD组患者腰围、体质指数(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健康人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NAFLD组MS患病率显著高于健康组(19.1%vs 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发现BMI、TC、HOMA-IR、FBG是影响M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组和健康组发生MS的人群与未发生MS的人群相比,均在腰围、BMI、TG、HDL-C、HOMA-IR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共有10名参与者死亡,其中意外死亡1例,恶性肿瘤5例,心血管疾病4例。结论 NAFLD患者为发生MS的高危人群,提前干预NAFLD有利于减少MS的发生及心血管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基线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每年定期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者1 305例,取得2007年6月—2008年12月的基线资料。2011年3月—2011年12月随访复查,两次调查资料均完整者1 303人,选择基线调查时未患NAFLD的838人进行分析。以随访时是否为NALFD分为两组,对比两组基线时各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AFLD的因素。[结果]基线时有MS者新发NAFLD累计发生率45.98%,无MS者新发NAFLD累计发生率15.58%。在不同性别均可见有MS者新发NAFLD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无MS组(P<0.05)。新发NAFLD者基线的年龄、血压、血糖、尿酸、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人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NAFLD组人群。随着基线时存在代谢异常的数量增多,新发NAFLD的累计发生率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性别、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超重/肥胖发生NAFLD的风险分别为2.51(95%CI 1.63~3.86)、1.34(95%CI 1.07~1.68)、1.57(95%CI 1.20~2.07)和1.37(95%CI 1.27~1.47)。[结论]男性、高TC血症、高TG血症和肥胖增加NAFLD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异性的鉴别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对3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15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血脂、尿酸、血糖、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02)、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3.7%、34.2%、47.4%、6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27.8%、14.6%、20.5%、35.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可能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四跨膜蛋白8(TSPAN8)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其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将30只C57BL/6J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ND,n=15)和高脂饲料组(HFD,n=15)。Western blot检测1、3、6月末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TSPAN8的表达水平。HepG2细胞分成6组:完全培养基培养,无其他处理的命名为对照组(CON);游离脂肪酸(FFA)处理以构建NAFLD细胞模型的命名为FFA组;TSPAN8过表达细胞命名为PCDNA-TSPAN8组,其对照为PCDNA3.1 组;FFA处理后的PCDNA-TSPAN8命名为PCDNA-TSPAN8+FFA组,其对照为PCDNA3.1+FFA组;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ON组和FFA组细胞中TSPAN8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法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PCDNA-TSPAN8+FFA和PCDNA3.1+FFA组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qRT-PCR检测与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与同喂养时间ND组相比,HFD喂养3、6月的小鼠肝组织中TSPAN8的表达下降(P<0.05)。qRT-PCR与Western blot显示,与CON组比较,TSPAN8在FFA组中的表达下降(P<0.01)。与PCDNA3.1+FFA组相比,PCDNA-TSPAN8+FFA组中细胞内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P<0.001)。qRT-PCR示,与PCDNA3.1组比较,脂肪酸转运蛋白 5(FATP5)在PCDNA-TSPAN8组中表达降低(P<0.01),与CON组相比,FATP5在FFA组表达上调(P<0.001)。结论 TSPAN8参与NAFLD的脂质代谢,细胞过表达TSPAN8可能通过降低FATP5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内脂质的沉积,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其潜在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5-2016年间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45岁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留取血液检测肝肾功能、血脂等生化指标.最终4 970个符合条件的受试者被纳入分析.采用脂肪肝指数(fatty liver index,FLI)评定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程度,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评定抑郁症及其程度,分析NAFLD与抑郁症患病风险的相关性及其潜在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该抽样人群中,轻度和中重度抑郁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3%和1.4%,而在此人群NAFLD患者中,轻度和中重度抑郁症的患病率分别上升至14.2%和51.4%.与非抑郁症相比,抑郁患者(轻度和中重度抑郁)都存在较高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FLI、IL-6水平及糖尿病患病率,并且拥有较低的HDL水平及较少的步行时间(P <0.05,P<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NAFLD与抑郁症密切相关,且其相关性独立于BMI和是否患有糖尿病,但可以受血脂和炎症指标的影响.结论 在中老年人群中,NAFLD与抑郁症显著相关,其机制可能与抑郁症所致脂质代谢紊乱和慢性炎症反应有关,而不直接受BMI和糖尿病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发生与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脂代谢异常等有关。肝脏脂联素活性降低、脂联素受体-Ⅱ表达减少以及瘦素抵抗导致NAFLD。肝脏IR、反应氧族(ROS)产生增多以及抗氧化防御机制受损是NASH发生的中心环节。TNF-α、IL-6水平升高诱导IR和肝纤维化发生。减轻体重是预防肥胖者发生NAFLD的基本措施,细胞保护剂、抗氧化剂和降脂药物对NASH有一定治疗作用,噻唑脘二酮类(如罗格列酮)的临床治疗研究已取得可喜的疗效。今后有待进一步研制肝毒性小的能减轻肝脏脂肪蓄积和纤维化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其发病机制复杂,新药研发困难重重,临床用药依旧匮乏。棕榈酰化是广泛发生的一种由棕榈酰基转移酶催化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影响其稳定性、胞膜定位及功能发挥。近年来,研究表明蛋白棕榈酰化修饰与NAFLD的病程密切相关。本文对目前已报道棕榈酰化修饰在NAFLD相关疾病中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并分析GEO数据库NAFLD肝组织中棕榈酰基转移酶家族表达水平,对探寻NAFLD发病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whether gastric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es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in Dali city, China.Methods:One thousand and one hundred eighty-five adults who had visited a health examination center were enrolle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H. pylori infection were assessed by abdominal color ultrasound and 13C-urea breath test, respectively. Serum lipid metabolic indic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NAFLD subjects without and with H. pylori infection.Results:The prevalence rate of NAFLD for the entire study population (n=1185) was 44.6% (n=529), including 167 women and 362 men. Among 529 NAFLD subjects, H. pylori was confirmed as a significant an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NAFLD (95% CI 1.02-1.79, p=0.036, OR =1.35). Compared with H. pylori non-infected individuals (n=721), higher contents of LDL-C (p=0.012) along with TC (p=0.014) were also observed in H. pylori-infected individuals (n=464).Conclusion:A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identified between H. pylori infection and NAFLD. 相似文献
16.
经典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机制是“二次打击”学说,但已不能完全解释由肝细胞脂质堆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等NAFLD进程.近年来提出的“多次打击”学说强调了内质网应激(ERS)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脂质合成的主要场所,内质网功能失衡会引发ERS,造成肝脂质代谢紊乱和肝细胞凋亡,最终导致NAFLD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ERS及其与非酒精性肝脂质堆积、脂肪性肝炎和肝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T45G多态性与广东省一般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人群507例随访4年,基线和终点均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血生化和B超检查,终点时人群分为NAFLD组(185例)与正常对照纽(32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法(PCR—RFLP)检测基因多态性,分析2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发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果:NAFLD组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TT:47.57%US50.93%,TG:45.40%vs42.24%,GG:7.03%US6.83%)和等位基因(T:70.27%掷72.05%,G;29.73%US27.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体重指数(BMI)正常与否分层后,2组间3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T45G多态性与NAFLD的发病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胆汁酸(bile acids,BAs)作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和信号分子,从不同层面参与NAFLD的发病。本文总结了肠道菌群-胆汁酸轴在NAFLD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药物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锶对大鼠脂代谢紊乱的改善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其余4组用高脂饲料,共喂养13周。18mg/L锶组和36mg/L锶组在后9周分别给予18mg/L与36mg/L的锶水,辛伐他汀组于后4周每天给予10mg/kg辛伐他汀灌胃。第14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肝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肝组织TG和TC含量,肝组织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样变及其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模型组的肝指数、肝TC、肝TG、血清TC、LDL‐C均升高(P<0.05);与脂肪肝模型组比较,18mg/L锶组大鼠血清TC、LDL‐C、HDL‐C也降低(P<0.05);36mg/L锶组肝指数、肝TC、肝TG、血清TC、LDL‐C均降低(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脂肪肝模型组肝组织含有大量的红染脂肪颗粒;18mg/L锶组、36mg/L锶组以及辛伐他汀组红染颗粒含量均较脂肪肝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长期较高浓度的微量元素锶摄入具有改善大鼠脂代谢紊乱,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