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漏芦为较常用中药,来源于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L.)DC.和蓝刺头Echinopslatifolius Tausch的根,药材上分别称为漏芦和禹州漏芦,由于两者所含成分明显不同,临床应用也有区别,95年版药典已将它们分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毛莨科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ia Kom.的根茎饮片易与祁州漏芦混淆,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我们用层析和紫外光谱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了鉴别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义武 《中国药业》2005,14(2):65-65
目的:区别蛇床子及其混淆品,保证临床正确用药。方法:从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蛇床子及其混淆品进行比较。结果:蛇床子及其混淆品在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均有区别。结论:蛇床子与其混淆品差别明显,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3.
砂仁及其混淆品的来源和主要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小荣 《海峡药学》2001,13(3):66-69
本文对常用中药材砂仁及其混淆品的来源和主要性状特征作了阐述和比较,包括正品砂仁5种,同豆蔻属混淆品8种,山姜属混淆品6种,从而较全面澄清砂仁的混乱状况,为医药市场质量把关提供参考,同时对混淆品的药用价值也作出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由于地方性用药习惯、药材性状以及药材名实混淆等因素,造成各地有误采、混用的现象,应引起药材采购人员的重视,注意加以鉴别。现将白头翁、射干、牛膝、天花粉易混品的鉴别报道如下,供参考。一、白头翁正品为毛莫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chinensis(llungc)Regel的干燥根。本省常将蔷路科植物萎淡菜(俗称贵州白头翁,PotentillachinensisSer.的干燥带根的嫩苗,菊科植物祈州漏芦巩。卯n小urnuniforum(L)DC.的根,蒲公英TaraxacummongollcumHand.-Mazz.的根,秋鼠曲草Gnaphallumbypoleu-DC的干燥全草作白头翁使用…  相似文献   

5.
金钱草及其易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丽  胡整 《海峡药学》2013,25(3):33-34
目的鉴别比较金钱草及其易混淆品。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对金钱草及其易混淆品进行鉴别比较。结果金钱草及其易混淆品在显微特征、化学成分上差别较明显。结论本法简单可靠,可用于金钱草及其易混淆品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鉴别补骨脂与混淆品。方法对补骨脂及其混淆品的生药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补骨脂与其混淆品的生药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有明显差异。结论其混淆品不能混充补骨脂入药,应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7.
苦杏仁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雅清 《中国药业》2007,16(4):61-62
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介绍苦杏仁及其混淆品的功效和性状方面的鉴别。苦杏仁的混淆品有桃仁、甜杏仁及被提取了脂肪油后的苦杏仁等,均可通过性状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8.
银柴胡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厚道  郑继明 《中国药业》2007,16(10):55-55
目的简述银柴胡及其混淆品的区别,防止混用。方法从主要性状方面进行比较,并归纳了要点。结果两者有明显的区别。结论银柴胡及其混淆品虽外形有些近似,但仍可根据鉴别要点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9.
柴胡与其混淆品小叶黑柴胡及锥叶柴胡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柴胡与其混淆品小叶黑柴胡及锥叶柴胡的有效坚别方法方法:采取观察药材性状、根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的不同,对真品与混淆品加以坚别。结果:真品与混淆品在上述三个方面均有着明显差别结论:将药材性状的经验坚别与显微或色谱方法相互结合,能有效地鉴别柴胡真伪。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鱼脑石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方法。方法通过性状特征进行比较。结果鱼脑石及其混淆品可以从外形进行区别。结论增强对鱼脑石及其混淆品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
凌霄花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颖  杨永超  高香 《天津药学》2007,19(1):51-53
目前市场销售的凌霄花较混乱,其混淆品主要有泡桐花、木槿花、洋金花和闹羊花。其中洋金花和闹羊花有毒,使用不当可发生中毒。本文从形态、显微和理化几个方面对凌霄花常见混淆品进行鉴别,以净化中药材市场,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区分青葙子及其混淆品,以利用药安全.方法从基源、性状、粉末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对青葙子及其混淆品进行鉴别.结果青葙子与其混淆品有明显区别.结论青葙子及其混淆品虽外形相似,但只要掌握鉴别要点,则可区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区别蛇床子及其混淆品,保证临床正确用药.方法:从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蛇床子及其混淆品进行比较.结果:蛇床子及其混淆品在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均有区别.结论:蛇床子与其混淆品差别明显,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简要鉴别蛤壳及其混淆品,以便去伪存真。方法 从来源、性状等方面分别论述。结果 与结论蛤壳的混淆品涉及到7个科、20多个品种的动物,混用现象非常多见,但只要掌握鉴别要点,就可以区分真伪,防止以假充真。  相似文献   

15.
梁颖 《中国药业》2010,19(10):82-83
目的对山慈菇及其易混淆品进行鉴别。方法将山慈菇正品与其混淆品在来源、性状、粉末显微特征方面分别进行鉴别。结果与结论山慈菇与其易混淆品必须在临床调配中严格区分使用。  相似文献   

16.
高良姜与混淆品大高良姜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混淆品大高良姜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药材性状、组织特征、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正品与混淆品具不同鉴别特征。结论能准确地对正品高良姜与混淆品大高良姜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冰球子及其混淆品的鉴别要点。方法通过性状、显微、理化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冰球子及其混淆品可以从性状、显微、理化三方面进行区别。结论提高对冰球子及其混淆品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4种常用中药材的正品、伪劣品、混淆品的鉴别方法.方法 运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的方法区分4种常用中药材的真品和伪劣品、混淆品.结果 升麻、酸枣仁、肉苁蓉和五加皮均可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的方法区别伪劣品和混淆品.结论 通过探讨4种常用中药材及其伪劣品、混淆品的鉴别方法,引起医疗工作者和广大消费者的重视,保证中药材安全合理的使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半夏与混淆品水半夏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亚芳 《海峡药学》2005,17(3):94-94
目的 对混淆品水半夏的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剐与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结果 正品与混淆品具不同鉴剐特征。结论 能准确地对正品半夏与混淆品水半夏进行鉴剐。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对败酱草及其混淆品的品种、基原和标准进行整理。方法: 对历版《中国药典》、全国各省市的地方药材标准及饮片炮制规范进行梳理,按照药材名称、植物来源、药用部位逐项分析。结果: 败酱草混淆品主要为苣荬菜(北败酱)和菥蓂(苏败酱),全国各地方标准中存在名称混淆、植物来源混乱和药用部位不一致等情况。结论:本文对收载败酱草及其混淆品的全国法定标准进行了整理、比较和分析,为败酱草的规范化生产、检验及正确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