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科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电痉挛治疗可导致锥体外系副作用,影响吞咽活动,甚至进食困难,有的患者因抢食急骤吞咽而发生噎食;电痉挛后意识模糊的情况下仓促进食可导致噎食;本文阐述我院2003年至2008年5例噎食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
成功抢救1例噎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顺杰  徐新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F0004-F0004
噎食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部,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精神疾病患者发生噎食较正常人多见,原因主要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时,出现吞咽肌肉运动的不协调所致.近年来,由于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如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锥体外系反应已少见,因此药物所致的噎食较过去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3.
饮食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精神科住院病人的饮食护理中,不仅要注意病人饮食的营养、卫生、进食情况、饮食治疗,同时还要观察病人进食中可能突然发生噎食窒息,在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进食时因食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的猝死,约占全部死亡病人的1/3。现将噎食的早期征象、抢救措施、恢复后的观察、预防作如下简要介绍,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是精神科护理的重点之一。精神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噎食等饮食障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1]。噎食是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2]。对我院今年1例噎食患者抢救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精神科病房尤其老年患者因吞咽困难,进食时容易发生噎食,大量食物阻塞气道或误入气管造成窒息。轻者抢救成功,重者危及生命,下面报告1例噎食抢救成功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精神科易发生噎食的因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32例噎食精神病患者的住院治疗和抢救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噎食精神病患者中,抢救成功29例,失败3例,平均年龄(48.99?11.72)岁.32例患者中有28例是在出现意识丧失倒地后才被发现.精神科易噎食和发生噎食后程度重的因素与患者的年龄、疾病特点、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精神科住院病人发生噎食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收集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噎食的病人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噎食的8例患者,其中男5人,女3人,年龄50岁以上最多;精神分裂症易发,住院时间≥6个月者最常见;噎食在午餐最多;最易引起噎食的食物是面食,其次是肉类、鸡蛋;有不良饮食行为更易发生。结论 高龄,长期及联合应用抗精神病药,进食面食,伴脑器质性病变是住院精神病人发生噎食的高危因素。注意防范和及时处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由于精神病患者及精神科治疗、管理的特殊性,精神病患者噎食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如抢救不及时,方法不得力,一方面造成噎食窒息危及生命,另一方面可形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刘亭  高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3,(24):124-124,129
目的:探讨噎食风险评估在住院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206例采用自制的噎食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有噎食风险40例,其中有噎食病史10例,吞咽困难5例,拒食暴食8例,电休克治疗后5例,药物不良反应15例,脑器质性疾病10例,癫痫6例.从以上几个方面综合判断患者噎食风险大小,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论:根据噎食评分结果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少和避免噎食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5例住院精神病人噎食窒息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其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者;老年精神病人、喉肌功能减退;暴饮暴食等不良进食习惯;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用药量大的、精神病人噎食窒息的发生率高。本文针对上述有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