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发性大动脉炎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亚洲地区,尤其日本较为多见,我国也并非少数。本病病因尚未阐明,主要累及女性,并常见于20~30岁的青壮年。本病可使自主动脉近端以下的各大动脉、包括胸、腹主动脉发生炎变、狭窄或闭塞。因而有人称谓“血栓闭塞性动脉病”。可是,由于大动脉炎所致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导致节段性动脉管腔狭窄以致闭塞,并可继发血栓形成,肺动脉及冠状动脉亦常受累。少数患者合并动脉瘤样扩张。由于本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故命名众多,如:主动脉弓综合征、慢性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梗阻综合  相似文献   

3.
大动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国外称为高安动脉炎(Takayasu’s动脉炎)。本病临床表现繁多,有时症状很不明显,可发生误诊或漏诊。少数病例因炎变破坏动脉壁,产生动脉扩张或动脉瘤,与纵隔肿瘤或其他类型主动脉炎并发的动脉扩张或动脉瘤表现相似。近年来,随着尸检和动脉造影资料的积累,对大动脉炎全貌的认识已较清楚。目前,大动脉炎的概念是指动脉炎的一种类型,除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枝外,肺动脉也可受侵,引起受累血管缩窄、闭塞或动脉瘤样扩张。但是周围动脉受侵甚为少见。胸部平片检查在大动脉炎诊断上的意义,在文献上已有报导。为了进一步认  相似文献   

4.
大动脉炎,又称Takayasu's disease或多发性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常引起不同部位的动脉狭窄或闭塞(如胸腹主动脉、头臂动脉、肾动脉、冠状动脉和肺动脉等),炎症亦可破坏动脉壁的中层,导致动脉扩张或升主动脉瘤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本病在亚洲地区如日本、中国等国家报道较多,多见于年青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3~1∶10,约90%在30岁以内发病[1-2].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高血压程度、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情况,以及心功能不全程度等,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1%和90.1%,病死患者大多死于脑血栓、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和脑出血等并发症[3-4].  相似文献   

5.
大动脉炎是一种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多发性、全层动脉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头臂干型多发性大动脉炎以严重的脑缺血、缺氧为主要症状,术中风险大、死亡率高。近期我院完成3例头臂干型大动脉炎累及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等动脉造影完全不显影的患者,行升主动脉·左颈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十分少见,1842年Rokitansky首先提出肠系膜上动脉的解剖学走行可压迫十二指肠下水平部,引起十二指肠梗阻。1889年Albrecht将本病命名为“肠系膜上动脉性十二指肠梗阻”。此后国内、外文献中相继有关于本病的报导。因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下水平部引起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性梗阻,故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今将能查找到的主要文献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为高安病、无脉病,主动脉弓综合征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原发性免疫性慢性炎症性动脉疾病。多发于青少年女性,男女之比是1∶8,发病年龄多为20~30岁。本病特点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多发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常累及数处血管,使受累血管发生狭窄或闭塞,少数可引起扩张或动脉瘤形成。病变的血管呈灰白色,管壁僵硬、钙化、萎缩与周围粘连,管腔狭窄或闭塞。本病主要侵犯大中动脉,而肢体的中小动脉很少发生病变。病变  相似文献   

8.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非特异性血管炎,病因不明,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导致受累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或狭窄后扩张[1]。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4型:Ⅰ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儿童大动脉炎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报告1例。方法儿童大动脉炎1例。患儿,男,10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d,伴间断抽搐1d"入院。结果患儿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抽搐,血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压力不高,细胞数7个/mm3,生化基本正常改变,病初期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经过抗病毒控制感染治疗后患儿血压仍增高,口服降压药疗效不明显,行腹部彩超示腹主动脉弥漫性狭窄呈单色教细的血流通过,腹主动脉变细,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双侧下肢动脉减弱,腹部可听到二级高调血管杂音。给予口服降压药以及激素治疗,同时使用扩血管、抗凝药物治疗,转入心血管外科进一步治疗。结论多发性大动脉炎临床上较为少见,按受累血管部位不同,可表现多样化,胸腹主动脉型可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抽搐等高血压症状,如查体不细致,常易被误解为病毒性脑膜炎,而高血压常被误解释为抽搐后血压增高,延误诊治。如患儿血压高,不能用原发病合理解释,应该进一步查体与本病相鉴别,以利于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大动脉炎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炎变引起不同部位动脉狭窄或闭塞,少数病例因炎变破坏动脉壁造成动脉扩张或动脉瘤。现将近年来收治的多发性大动脉炎三例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例一,女,12岁。病史:手足发凉两下肢无力三年,心  相似文献   

11.
3例病人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30岁,42岁及47岁。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者2例.另1例为大动脉炎。2 治疗与结果 2例风心病房颤所致腹主动脉栓塞者.1例经给予尿激酶及肝素进行溶栓及抗凝治疗无效后采用动脉拉栓术而抢救成功。另1例直接采用动脉拉栓术治疗成功。1例大动脉炎所致腹主动脉血栓形成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无效,决定采用动脉拉栓术,术前准备时因病情恶化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 aortitis,TA)是全身免疫血管炎的一种,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可引起不同部位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可因炎症破坏动脉壁的中层而致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因病变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当炎症累及主动脉弓的分支,头臂干血管,可出现脑缺血及相关神经系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主动脉造影被视为诊断主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随着其他无创影像检查技术特别是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技术的发展,主动脉造影的角色正在发生细微的改变.由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传统动脉造影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现已基本替代传统动脉造影成为胸腹主动脉疾病造影检查的主要方法.主动脉造影可对各类主动脉疾病作出明确的影像学诊断,包括:①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中断、主动脉弓褶曲等各类先天性主动脉疾病.②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穿通性溃疡.③胸腹主动脉的真性及假性动脉瘤.④大动脉炎等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受累的动脉炎性疾病.⑤动脉硬化导致的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狭窄、闭塞.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过去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不能检测出颈部及颅内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颈部动脉狭窄病变的性质、范围及有无闭塞提供敏感可靠的指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提供受累动脉远端颅内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本回顾性总结了多发性大动脉炎CDFI及TCD的超声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侯彬  杨大成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35-135
冠状动脉的起源异常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在正常的情况下左右冠状动脉是从主动脉发出的,并提供心脏需要的血液,它们的开口深处主动脉根部分别在左右主动脉窦内。若以主动脉瓣附着缘连线为界,可将主动脉窦分为窦内和窦外,开口的绝大多数(80%~91%)均处于窦内,其余的开口在窦外或窦线上。而在异常的情况下,较为常见的是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和主动脉.少数也可起源于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常伴有其他严重的畸形。本病死亡率较高,据报道,该病第1年的死亡率为90%.临床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6.
腹主动脉瘤是腹段主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动脉中层囊性变,感染,梅毒或创伤等引起的梭形或囊状扩张;且扩张部分将因动脉内的压力而逐渐加剧,最终导致主动脉破裂。它是一种对病人生命威胁很大的疾病。在我国,它的发病率虽没有西方国家那样高;但也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1984年上海冯友肾报导该院27年中经治的主动脉瘤70例;其中腹主动脉58例。天津刘  相似文献   

17.
本病为重点侵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疾患,病变累及动脉壁全层,广泛纤维增生以致管腔狭窄闭塞。常用的同义名有 Takayasu 病或综合征、无脉病、主动脉弓综合征、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好发于青年女性,儿童较少。Ueda 复习文献321例中14岁以下者仅占5.61%,Lande等报告23例中儿童期发病者约1/3。中国医学  相似文献   

18.
进入冬季,手脚发凉是不少女性都会遇到的麻烦。医生提醒,手脚发凉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信号,除雷诺氏病外,还需注意:多发性大动脉炎多发生于青年女性。常常累及多处大、中动脉,例如主动脉、腹主动脉、头臂动脉、上下肢动脉。若发生于下肢,则出现下肢发凉。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手术,是指从主动脉根部至髂动脉范围内的主动脉手术,其原发病主要包括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大动脉炎、主动脉溃疡和主动脉外伤等.随着国人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的增高及医务人员认知和诊断水平的提高,主动脉手术病例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做好手术麻醉,可对保证手术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主动脉手术的麻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谢小馨 《贵州医药》2012,36(2):157-159
大动脉炎(又称hkayasu动脉炎,高安动脉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原发性免疫性慢性炎症性动脉疾病,特点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多发性、非化脓性闭塞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呈现多因素性,可引起不同部位的狭窄或闭塞,以致病变处动脉扩张或形成动脉瘤,侵犯以头臂动脉受累最多,肺动脉受累者少见.此病发病年龄较轻,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但因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诊断较困难,不易引起临床医师重视,且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应引起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延缓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1例临床病例复习大动脉炎的诊治,以提高临床工作中对该病的认识,及早诊断,正规治疗,以最大限度降低大动脉炎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