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危重病人的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也逐渐得到了重视,高营养治疗开始广泛应用子临床,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围手术期和严重创伤、感染的治疗效果,而且对一些不能进食和进食后肠道不能正常吸收的病人更是必需的治疗手段,因此,加强营养支持对危重病人最终预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感染、1d以上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此病人常伴有消化功能障碍,在禁食和应激状态下,机体为满足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导致分解代谢增强,使体重减轻,从而引起机体丧失免疫功能,由予机体自身储备的可用能源有限,使危重病人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下,长时间的自身消耗将会加重原发病和造成感染的扩散,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我们采用给予营养支持,以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补充自身消耗,加强机体内在的免疲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才能改善危重病人的存活率. 全静脉的营养包括胃肠道营养,也就是完全胃肠道外静脉高营养治疗,它包括不能进食或进食后不能正常吸收的患者,临床上则通过静脉内补充高浓度糖(25%~50%)复方氨基酸、脂肪乳、正规胰岛素、氯化钾、水乐维他、安达美及蛋白制品,以补充水份及供给高热量及氮、脂肪酸,以达到蛋白合成正氮平衡的效果,根据我院普外的特点,自1990年元月至2001年2月,对危重病人开展了全静脉高营养的支持疗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例如:我们曾治疗一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患者,病人术后不能进食,治疗一个月后进食后仍然出现恶心、呕吐,二次手术后又不能进食,且腹腔引流冲洗管出血,又出现高烧38.5~39℃以上、心率在120~130次/min左右,此时,我们给予全静脉营养,每日热卡达到4千卡左右,病人情况迅速改善,在同时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患者体温正常,心率80次/min左右,腹腔引流管不再出血.经过一个半月的全静脉营养治疗后病人全愈出院.现将全静脉营养的疗法150例次实施的体会介绍如下: 全静脉营养: 1 适应症 1.1 不能经胃肠道摄入足量的营养,如高位肠瘘、食道瘘、肠梗阻、胃大切术后、大面积肠坏死、胆肠吻合手术、胃切除术后,结肠癌术后、肝切除术后、短肠综合征. 1.2 胃肠吸收不良,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 1.3 代谢过盛,严重感染、烧伤、破伤风. 1.4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等. 2 输入途径:中心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周心静脉、四肢浅静脉,颈外静脉. 3 营养液成份 25%GS1000~2000ml(50%GS500~1000ml)正规胰岛素30~60单位、10%氯化钾40~70ml,10%脂肪乳500ml复方氨基酸500~1000ml,水乐维他1支安达美1支,V-Kmg,生理盐水适量.可根据病情及生化检查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
王麦珍  李慧等 《河北医学》2001,7(12):1123-1124
目前 ,随着危重病医学的发展 ,危重病人的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高营养治疗开始广泛应用子临床 ,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围手术期和严重创伤、感染的治疗效果 ,而且对一些不能进食和进食后肠道不能正常吸收的病人更是必需的治疗手段 ,因此 ,加强营养支持对危重病人最终预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感染、1d以上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 ,此病人常伴有消化功能障碍 ,在禁食和应激状态下 ,机体为满足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 ,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导致分解代谢增强 ,使体重减轻 ,从而引起机体丧失免疫功能 ,由予机体自身储备的可…  相似文献   

3.
烧伤后经创而不断的大量丢失体液和蛋白质,加之营养摄入不足,体内营养储备大量消耗等,均可导致营养不足,负氮平衡,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使其难以度过感染期及创面修复期,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2002年以来,我院对18例重度烧伤患者,采取综合营养支持疗法,不仅促进创面愈合,也极大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方法]选择46例严重烧伤病人,休克期采用以胃肠外营养为主,辅以中药材配制的烧伤膳食:感染期以静脉营养与胃肠内营养相结合;康复期以胃肠道营养为主,并监测病人体重、蛋白质代谢、创面愈合天数及免疫能力.[结果]44例患者愈合,2例死亡,死亡率为4.3%;80%病人在治疗4~6周后,体重恢复正常.其余体重丢失控制在10%以内;血浆蛋白及免疫功能也恢复正常,创面愈合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该营养支持疗法可满足重度烧伤病人对热能及各类营养素的需求,增强免疫能力,减少感染和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较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5.
肠内营养支持的新进展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临床营养支持越来越为广大临床医师重视 ,它是外科住院病人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现代概念的临床营养包括肠内营养 (Enteralnutrition ,EN)和肠外营养 (PasrenteralnutritionPN)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它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近 3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PN能为危重病人和胃肠道功能不全的病人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 ,在改善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 ,提高手术成功率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长期应用标准的全肠外营养会导致肠黏膜萎缩 ,通透性升高和免疫功能障碍及肠道细菌易位[1] 。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6.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尽管治疗原发疾病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十分重要,但营养支持仍是外科危重病人治疗措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严重创伤、感染、大手术后、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可出现一系列代谢改变,导致肌肉消耗、机体蛋白大量丢失、伤口愈合减慢、肠道功能受损等.随着时危重病人代谢改变研究的深入,对危重病人如何实施营养支持、代谢支持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肿瘤患者因进食受阻,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又处于高代谢状态,储存的蛋白质分解,使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异常。由于术后长时间禁食,进一步消耗机体的能量储备,致使患者营养不良加重,免疫功能下降,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影响患者预后。故营养支持在消化道肿瘤术后的治疗中较为重要。营养支持的方法分为肠外营养(TPN)与肠内营养(TEN)二大类。  相似文献   

8.
全静脉营养(TPN)是指患者每日所需的全部营养不从胃肠道供给,而经外周或中心静脉供给。对于不能经消化道正常进食的危重病人,给予及时的TPN支持,可以避免人体过度消耗所致的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减少机体蛋白质分解及促进蛋白质合成,它是挽救危重病人的重要环节。我科近几年对危重病人不断实施全静脉营养,效果甚好,总结体会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46例脑外伤病人机械通气时的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46例脑外伤病人机械通气时的营养支持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比较不同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中心ICU 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收住的脑外伤具有机械通气适应征的病人分别应用部分肠道内和部分肠道外营养(PENPPN)和肠道内营养(EN)支持治疗,观察、分析两组营养支持治疗后一般情况、营养指标、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 两组营养支持疗法都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改善病人营养代谢指标;PENPPN组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更安全有效.结论 结合脑外伤机械通气病人的能量代谢特点,对于胃肠道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胃肠道功能的病人应用PENPPN是可行、经济、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免疫营养与烧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晨  郭光华 《医学综述》2004,10(10):577-578
严重烧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蛋白质分解增加.精瘦组织丢失,导致营养不良,进而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在高分解状态下,机体组织蛋白质发生自身分解,对外源性营养物产生不应性,机体出现自噬代谢;同时由于营养素的缺乏,抑制了免疫细胞有丝分裂和相关免疫器官、免疫分子的变化,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因此,严重烧伤后营养支持除供给营养维护细胞代谢.  相似文献   

11.
近年,小儿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作为临床一种治疗手段弥补了既往危重症患儿单纯液体疗法致蛋白质能量供给不足的弊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它对提高危重症患儿的存活率有显著作用,是近年来医学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胃肠道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是指通过胃肠道以外的途径输入所需营养物质,使患儿获得足够营养的一种治疗措施。胃肠道外营养可分为部分胃肠道外营养及全胃肠道外营养(totalparentialnutrition,TNP),或称为静脉高营养。部分胃肠道外营养指病人所需的部分营养物质经…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91年就有动物试验以及临床样本收集分析研究表明术后立即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吻合口愈合、肌肉功能、胰岛素耐受以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1].传统观点认为,只有等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才能对患者肠内营养.但近年来提出了肠内营养为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恶性肿瘤患者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抑制,加上术后禁食、手术创伤可进一步增加机体消耗,致使患者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只要病人能耐受肠内营养,要尽可能早期实施肠内营养,以维持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维护肠内环境,促进机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实施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是一门新兴的科学领域,也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已广泛用于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是指在机体营养状况异常或病人营养不足的情况下,维持或补充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特别是维持能量的需要和氮的平衡。通过中心静脉或周边静脉进行的营养支持,称为胃肠外营养,亦称人工肠道。通过胃肠道进行的营养支持,称为胃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不能经消化道正常进食的危重病人,给予及时的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可以避免人体过度消耗所致的病发症,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减少机体蛋白质分解及促进蛋白质合成,它是挽救危重病人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有两个,即营养支持及营养治疗。我科几年来对危重病人不断实施全胃肠外营养.效果甚好,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疗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营养疗法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30例病人的营养护理疗法,休克纠正过后,实行早期胃肠道营养,4—7d静脉营养液以能量为主,此后注意加强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的补充。结果:30例病人均未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及营养不良,治疗中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为28—70d。结论:严重烧伤的营养支持宜采用胃肠道与静脉营养相结合的原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营养是各种危重病人机体恢复,防御感染的物质基础,在外科领域营养支持更具有重要意义。外科手术病人由于营养不良,蛋白质及热卡不足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感染机会增多,住院时间延长以及死亡率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一种能起到人工胃肠作用从静脉补充营养的治疗措施,是指完全从静脉供  相似文献   

17.
徐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730-2731
<正>颅脑损伤可导致严重的全身代谢紊乱,病人呈显著的负氮平衡状态,能量储备耗竭,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加重继发性脑损害,延长病情恢复时间并使颅脑损伤的死残率大为增加,因此,颅脑损伤后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以减轻应激反应,纠正全身代谢紊乱。本文对颅脑外伤昏迷病人进行全胃肠道营养  相似文献   

18.
全胃肠外营养(TPN)是指完全通过胃肠外的静脉途径连续供给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于营养不良或有可能营养不良,并且无胃肠道功能患者的营养支持。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已经引进肠外营养,并在临床开始应用。全营养混合液(TNA)可提供机体日常的能量、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38例胃肠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蛋白、营养支持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经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低,住院时间缩短,血清蛋白增加明显,加快了机体康复。结论 胃肠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改善病人各脏器的储备功能,提高手术耐受性,有利于手术康复。  相似文献   

20.
蔡丙华  石磊  孙国明 《中外医疗》2009,28(21):44-45
目的探讨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腹部手术病人于术后第1d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纽(EN,n=28)和普通输液组(对照,n=20),观察治疗后各项营养,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EN组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方面有显著作用,并可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