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处理进行研究。方法根据本人日常处理老年麻醉的一些经验以及对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最近3年的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统计,从而对老年患者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因为在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特殊性,麻醉过程中出现麻醉意外和并发症比例增高,但麻醉意外和并发症有规律性可寻。结论根据每位患者的身体特点来选择对应的麻醉处理方法以及对应的麻醉药物,就能增加老年麻醉安全性,减少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院麻醉不良事件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麻醉安全管理和麻醉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的麻醉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65例麻醉不良事件中,涉及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占60%.其中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占43%,麻醉诱导期和苏醒期发生率较高.技术操作失误和麻醉管理不当为主要原因.结论 麻醉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利于麻醉安全管理和麻醉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后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婴院区2006年1月~2008年12月150例不同麻醉方法的妇科腹腔镜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平稳。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安全性高,苏醒快,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起效迅速,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少,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手术的麻醉,我院于2007年-2011年用于经尿道前列腺摘除手术、膀胱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因腰硬联合麻醉临床应用起效快、可以延时,效果确切,肌松好,广泛应用于下腹以下手术,但麻醉中亦常存在一些问题。为系统了解这些问题,引起临床重视,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临床存在的问题。方法入选了60例在2010年9月~2011年3月期间于本院足月妊娠经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的孕妇,收集孕妇的临床资料,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与单纯硬膜外麻醉进行对比,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点。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比单纯硬膜外麻醉要好得多,术后不良反应腰硬联合麻醉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比例小。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显著提高了麻醉质量和麻醉效果的同时也同样减少了传统两种麻醉单独使用十分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rrjk》2017,(16)
目的 :探究如何改进规培生临床麻醉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规培生临床麻醉操作技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麻醉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24例规培生为本次实验参与者,我院2016年6月进行麻醉教学改革,比较改革前后规培生出科临床考试成绩。结果 :麻醉教学改革后规培生普遍出科临床考试成绩优于改革前,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麻醉科规培生临床麻醉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规培生麻醉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0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给予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法,给予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法,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5.7%,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的麻醉时间快、肌松较好,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在麻醉护理管理中进行四级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医院进行麻醉手术治疗的14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麻醉管理,观察组采用四级质量控制管理下的麻醉管理,分析两组患者对麻醉产生的不良反应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及质量控制管理前后麻醉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6例老年患者麻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取得满意的术中麻醉效果,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受麻醉影响较小。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满意麻醉效果,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麻醉并发症影响情况,提高该类患者的麻醉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HIV感染者90例,按照感染者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身麻醉组、局部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各30例,比较3组不同时间段生命体征、手术切口、术后发生并发症等,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分析。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320.4±138.6)μl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205.3±142.9)μl和局部麻醉组(196.2±142.4)μl;局部麻醉组麻醉时间(112.2±76.5)min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178.2±124.8)min;全身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局部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麻醉方式运用于HIV感染患者均具有相当的安全性,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以及手术类别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13.
《rrjk》2017,(14)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总共50例作观察对象,经掷硬币法分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有25例。另一组为研究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有25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分级优于对照组,麻醉有效率较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麻醉中应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小儿骨科手术氯胺酮麻醉的护理配合。方法:针对性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此段时间内所在科室收治的60例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患儿接受手术时采用术氯胺酮麻醉,在麻醉过程中配合护理措施,而后总结对于氯胺酮麻醉时的护理要点。结果:在患儿实施骨科手术并采取氯胺酮麻醉时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儿顺利完成手术,从而提高了麻醉效果。结论:在骨科患儿实施手术时采用氯胺酮麻醉,同时根据氯胺酮的麻醉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配合,可有效的提高麻醉的成功率,并有效的降低了麻醉的风险,以保证理想的麻醉效果,同时也保证或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周伟宏 《工企医刊》2008,21(6):15-15
目的:探讨筋膜囊下浸润麻醉结合表面麻醉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总结2006年8月-2007年9月期间我院86例在筋膜囊下浸润麻醉结合表面麻醉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青光眼手术在筋膜囊下浸润麻醉结合表面麻醉下均能顺利完成,无1例改用其他麻醉及并发症。结论:筋膜囊下浸润麻醉结合表面麻醉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使用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阮辉  隋平 《现代保健》2011,(8):172-173
目的 探讨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和容量复苏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麻醉经验.结果 42例患者中行全身麻醉31例,腰硬联合麻醉11例.抢救成功40例,抢救成功率为95.24%.结论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首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轻度休克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合理控制麻醉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的1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高频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实施传统穿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两组下臂丛神经组织麻醉患者的麻醉完成时间、麻醉用药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分析对比;将两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完成时间、麻醉用药量、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实施上肢手术的患者使用高频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有效减少了患者麻醉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显著提高了麻醉的质量,对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邓默 《工企医刊》2015,(3):1401-1402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麻醉处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手术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麻醉处理效果。结果 所有的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都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需要麻醉的时候,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加强麻醉过程的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异丙酚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实施丙酚麻醉,对照组异氟醚吸入麻醉.对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压、心率水平、麻醉效果、术后认知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式进行手术后,其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在东丽区东丽医院妇科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随机分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每组55例。分别于患者术前30 min、术后1 d采集静脉血进行测定。结果全身麻醉组术后血糖浓度明显高于术前,同时也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WBC计数均高于术前,且全身麻醉组高于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患者术后LY计数均低于术前,且全身麻醉组高于硬膜外麻醉组;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IL-6含量和TNF-α含量均低于术前,且全身麻醉组术后低于硬膜外麻醉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可有效地抑制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的应激反应,且硬膜外麻醉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