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治疗失眠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且常伴有明显精神、机体和社会活动障碍的疾病,WHO开展的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在世界上是一个未得到充分重视和很好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27%的人受其困扰。2005年美国睡眠医学会发布的国际睡眠疾病分类第二版(ICSD-2)将睡眠疾病分为8类:即失眠、睡眠相关呼吸障碍、非呼吸相关睡眠障碍所致的白天过度嗜睡、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异态睡眠、运动相关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2.
我们习惯将睡眠不好统称为睡眠障碍或失眠。严格来说 ,睡眠障碍和失眠在具体含义上是有区别的。一般将自我感觉睡眠不足 ,或入睡困难 ,或续睡困难 ,或早醒等 ,伴有睡眠后体力恢复不佳 ,称为“睡眠障碍”(俗称“睡觉不好”) ,应该将其看成是一种必须引起重视的“健康问题” ,偶尔出现一次两次的睡眠障碍不必惊慌 ,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人都会遇到睡眠障碍。在临床医学实践中 ,一般习惯将连续 3周以上的睡眠障碍 (专指那些能造成睡眠不足的睡眠障碍 )视为失眠 ,它是一种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常见病、多发病。任其发展常常能够进一步加重而引…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及竞争激烈和精神紧张,睡眠障碍已成为严重的医学问题及社会问题,其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健康,而且易导致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治疗失眠已成为医学界的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近几年运用推拿按摩方法治疗失眠4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目的为探讨中医门诊申报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年龄层之分布、处方用药排行、单方及复方排行前20名、医疗费用结构、治疗方式及同一病者连续5年追踪占率等为主要目的。方法:本研究数据源以2005—2009年中央健康保险局台北分局特约中医院所申报全数据为数据库,以门诊申报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疾病资料为撷取条件,依中医院所申报ICD-9-CM主、次诊断为ICD-9-CM(780.5及307.40~307.50)之所有患者。结果:2005—2009年中医门诊主、次诊断申报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疾病总病人数为637742人;5年间平均就医次数为4.2次。总件数为2689455件。主、次诊断为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疾病患者各年龄层分布为20~59岁分布最多,男女的比率为0.45比1;单方药材排名前5名为酸枣仁(16.45%)、夜交藤(16.20%)、合欢皮(8.93%)、远志(8.09%)、茯神(8.03%);复方前5名分别为加味逍遥散(23.68%)、酸枣仁汤(22.17%)、天王补心丹(15.66%)、柴胡加龙牡汤(12.18%)及甘麦大枣汤(8.88%);每张处方的用药品项数单方以1~5个品项最多,复方品项数以1~3个品项最多,其中每张处方不分单复方的用药品项数以3~7个品项占最多。治疗的方式以纯内科服药治疗占最多;持续就医5年者追踪占率为26.62%。结论:本研究提供中医师临床治疗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疾病的用药频率及型态,从研究中我们无法了解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疾病的中医证型分类,但从用药频率分析得知,中医临床治疗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疾病的中药方剂是以能疏肝解郁、清热除烦、补心安神、益气和中、行气化痰、调和胆胃、泻肝利湿、行气止痛、滋补肾阴、清虚火为主。对于中医师临床处方用药应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至于相关的方剂及药物的作用机转仍有待日后进一步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医疗保健特别是老年人用药问题,已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症,中医称之不寐、不得寐、不得卧、目不暝,是指经常得不到正常的睡眠而言,是睡眠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失眠的主观症状为正常睡眠被扰乱,表现为人睡困难,易醒,早醒,白天感到倦怠乏力、精力不济等明显的不良影响。Rosekind 1992年认为失眠症是指患者正常的睡眠被扰乱,  相似文献   

7.
肝病用药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近年来肝病临床的实际,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提出肝病临床用药应坚持顺应肝的生理病理学特点、符合肝病的发病规律、整体宏观辨证与局部微观用药相结合的原则,减少用药的盲目性及避免应用肝毒药物。并介绍了相应的用药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用药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已成为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高血压常无症状,特别是中年人,即使已发展成为重度高血压,也常自我感觉良好。因而凭症状服药,极易延误治疗。除了少数早期发现、病情很轻、又能遵照科学生活方式的人以外,绝大多数的高血压病人都必须终生服药。各种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均有优缺点,药物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差异的原则,根据自己的病情、生理特点,联合用药、合理用药,对毒性较大而非用不可的药物应做血液药物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短期失眠障碍患者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与睡眠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4例短期失眠障碍患者为对象。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估患者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采用多导睡眠仪监测和分析睡眠结构特征。结果 高状态焦虑患者入睡后觉醒时间高于低状态焦虑者(P<0.05);睡眠效率、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持续时间低于低状态焦虑者(均P<0.05)。高特质焦虑患者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2期持续时间、睡眠效率、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觉醒次数均高于低特质焦虑者(均P<0.05);入睡后觉醒时间、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3期比例均低于低特质焦虑者(均P<0.05)。状态焦虑量表总分与入睡后觉醒时间、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1期比例呈正相关;与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持续时间和比例、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呈负相关。特质焦虑量表总分与快速眼球运动期觉醒次数、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2期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与入睡后觉醒时间、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3期比例呈负相关。结论 高特质焦虑的短期失眠障碍患者慢波睡眠(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3期)比例减少,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觉醒次数增加...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肝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晶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199-1199
失眠是从睡眠开始的入睡障碍和睡眠的维持障碍。失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困扰,使人生理节律紊乱、活动能力下降、精神疲乏,严重影响机体的康复。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慢性乙肝患者常常有失眠现象,笔者调查96例慢性乙肝住院患者睡眠情况,分析其失眠原因,探索减少失眠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和分析肺结核患者失眠与病耻感的联系。方法 选取2020年10—12月在该院住院的20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结核相关病耻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分析失眠与结核相关病耻感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肺结核患者204例,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9.0%。202例肺结核患者失眠严重程度得分为6.0(2.0,10.0)分,有36.6%(74/202)的患者存在失眠。病耻感总分为10.0(8.0,11.0)分,各维度得分依次为:负面经历4.0(3.0,4.0)分、情感反应2.0(1.0,2.0)分、应对方式4.0(3.0,5.0)分。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失眠严重程度得分与病耻感总分(r=0.16,P<0.05)及负面经历、情感反应、应对方式等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存在失眠情况,病耻感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降低肺结核患者的病耻感,可减少肺结核患者的失眠情况。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是指入睡障碍和睡眠维持障碍。冠心病患者因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悸、心前区不适和疼痛,易造成心理负担过重而致失眠,睡眠质量的好坏对确保身心健康十分重要。为减轻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睡眠质量,对我科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67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失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探索减少失眠产生的有效干预。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血管病成为了临床多发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并且预后效果差,死亡率在各种致死性疾病中排前3位。人生中1/3的时间都用于睡眠,许多研究发现脑血管病和睡眠呼吸障碍关系密切,而失眠和睡眠呼吸障碍(SRBD)与脑血管病(CVD)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对SRBD与CVD作如下综述。〈br〉 SRBD是指睡眠期间产生呼吸不足( SH )或呼吸暂停( SA)的现象。 SH是指口鼻气流幅度和血氧饱和度( SaO2)比睡前分别下降50%和3%以上;SA是指口鼻气流在睡眠呼吸监测( PSG)上显示持续停止10秒以上[1]。患者出现脑血管病后可能会产生睡眠障碍,其病理变化与脑血管病的发病部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晚餐后用药与睡前用药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治疗的4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睡前口服米氮平;观察组患者于晚餐后口服米氮平。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高于对照组(35.00%vs. 15.00%)(P<0.05)。观察组出现6例晕眩、乏力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7例晕眩、乏力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晚餐后开始服用安眠药,其在起到助眠作用的同时,有助于缓解患者对失眠的焦虑,减少其对服用安眠药的焦虑和抵触情绪,且容易减少用药。  相似文献   

15.
失眠(insomnia)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具有的常见临床症状.多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西方国家约35.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我国失眠率也高达10%~20%[1].从失眠治疗的现状来看,由于催眠剂有发生过量应用、习惯性、耐药性、成瘾性和戒断症状的危险性[2],使非药物治疗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科对失眠患者的治疗采取药物与物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手段,收到良好效果,在1年的实践过程中,作者发现失眠患者的物理治疗及出院后的管理对维持疗效更重要,即于2007年3月成立了失眠物理治疗中心,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肖文海  刘璇  刘宏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709-2711
老年人因机体老化,各器宫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故对药物敏感性高于年轻人,不少药物更易在老年人中引起副作用。因此,为保证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有效、安全,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用药原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朱宇欢 《广西医学》2006,28(8):1294-1296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类生活空间的缩小,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全球发病率巳达到3%~5%,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抑郁症是一种伴有情感障碍的精神病,以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思维和语言缓慢为特征,严重者有自杀行为的倾向.目前我院主要使用的抗抑郁药有以下几类: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有阿米替林,氯丙咪嗪、多虑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探讨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心肾不交证与肝郁气滞证睡眠结构的特征。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诊的74例CID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心肾不交组和肝郁气滞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收集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心肾不交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肝郁气滞组(P<0.05)。两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快速眼动睡眠期、N1期、N3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肾不交组患者睡眠表浅,睡眠效率低,总睡眠时间短。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CID患者多辨证为心肾不交证,在睡眠结构上两种证型具有明显差异,心肾不交证患者睡眠表浅、效率低,肝郁气滞证患者则多梦。  相似文献   

19.
失眠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目前失眠障碍的临床分型主要依据临床症状描述, 缺乏客观检测依据, 治疗循证基础薄弱。近年来, 睡眠脑电对于观察患者睡眠结构和连续性的异常日益受到重视, 有助于探索失眠障碍的生物机制, 有利于临床精准分型并提升个性化治疗水平。本文着重综述失眠障碍的睡眠脑电亚型的五种分型, 包括基于客观睡眠时间、功率频谱特征、循环交替模式、纺锤波和微觉醒的分型并说明各亚型与临床转归关联的特点, 旨在为失眠障碍的临床分型和个性化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不同亚型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认知功能有无差异及各亚型间认知功能与客观睡眠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2年8月—2014年2月期间就诊于睡眠记忆障碍门诊的CID患者95例,根据患者主诉进行分型,包括入睡困难14例,早醒24例,维持困难24例,混合性33例。运用多导睡眠图评估患者一夜睡眠状况,次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试。 结果 不同亚型CID患者注意(H=10.94,Ps<0.05)和延迟回忆(H=22.79,Ps<0.001)因子分差异性显著,即早醒组和混合组的相应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入睡困难组和维持困难组(Ps<0.05)。所有患者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视空间与执行功能(r=0.245、0.219;Ps<0.05)及语言(r=0.234、0.222,Ps<0.05)因子分与N3持续时间和N3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正相关;注意因子分与N2持续时间及N2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正相关(r=0.209、0.364,Ps<0.05);延迟回忆因子分与N2持续时间和N2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0.218、0.290,Ps<0.05)及N3持续时间和N3睡眠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0.335、0.343,Ps<0.05)正相关。 结论 CID各亚型患者间认知功能水平存在差异性,其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延迟回忆等认知功能域与客观非快速动眼睡眠参数(NREM)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