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2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行腹部B超检测,根据有无MS.分为MS组与非MS组,比较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结果:(1)MS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非MS组(27.39%vs8.33%,P〈0.001)。(2)随着MS各主要组分集簇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也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显著相关(OR=4.149,95%CI1.856~9.274)。结论:MS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显著升高,MS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高尿酸血症(HUA)检出率,探讨高尿酸血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代谢异常的影响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健康体检人群1286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观察两组代谢异常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健康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为39.8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5.24%,NAFLD组较无NAFLD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增高,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以及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于正常尿酸组,HDL—C低于正常尿酸组,高尿酸血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IMT、颈动脉硬化类型有明显影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肥胖、高血压、高TG症、低HDL症、高血糖以及代谢综合征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加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代谢异常,并且对颈动脉硬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英  贺平  叶安霞 《华夏医学》2007,20(3):427-42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参加健康体检的564名处、厅级干部,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指标检测,空腹行腹部B超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564例受检者中,MS和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23.05%和20,39%,MS组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MS组,是非MS组的5倍。②脂肪肝组中MS、中心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是非脂肪肝组的4.4倍。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与脂肪肝、BMI、TG、HDL—C、UA、腰围、高血压呈显著相关,提示脂肪肝、肥胖或中心肥胖、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压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MS与脂肪肝密切相关,脂肪肝患者具有MS各组分集聚的特征,MS的患病率明显升高,脂肪肝是MS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性肝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在浦东新区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及就诊经B超检出的216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和22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等生化指标检测及胆囊B超、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心电图异常、胆囊炎的患病率高于非脂肪肝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2);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较非脂肪肝组高无统计学意义(P=0.070)。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甘油三脂、空腹血糖、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0.000,0.028);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619)。结论糖尿病、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更易于伴见异常心电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来我院体检的442例18岁以上成人进行调查,其中高尿酸血症组218例,正常血尿酸组224例,分别测定两组的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和体重指数,统计两组的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的患病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体重指数均值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尿酸血症组超重或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P〈0.01);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密切相关,是构成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雷  王宾友  刘雅  何萍  黄晓波  欧阳凌云 《四川医学》2010,31(10):1422-1425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40岁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与正常尿酸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1.36%,其中男15.69%,女8.6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5.34%,其中男25.86%,女25.02%,两性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升高,代谢组分异常数目亦增多(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肥胖、血压升高、高血糖、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很高,高尿酸血症人群更易发生代谢综合征和代谢异常。尽早对社区人群进行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筛查和研究,制定相关干预策略,对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和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特殊男性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及血尿酸水平。方法对特殊男性人群2006年查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特殊男性人群血尿酸水平较高。②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显著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③高尿酸血症组合并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超重或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显著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针对高尿酸血症人群应及时筛查代谢综合征并干预。  相似文献   

8.
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酶检测意义及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酶在儿童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检测意义及与血脂、体格测量指标的关系。方法:对79例肥胖儿童(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58例和无非酒精性脂肪肝21例)和93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肥胖儿童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79例肥胖儿童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AIT、TC、TG、LDL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LT、AST、ALT/AST〉I的发生率、TG、体重、BMI、腰围高于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组(P〈0.05或P〈0.01);经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ALT、TG、BMI与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联。结论:ALT、AST的升高是预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敏感指标;TG、肥胖程度和腹型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ALT、TG、BMI的升高可能是肥胖儿童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163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8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降脂汤。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肝功能变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观察组的AST、ALT、ALB、PTA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患病现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NAFLD总患病率9.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②腰围、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进入多因素Logistic(P〈0.05);③NAFLD组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6.1%,高于非NAFLD组的5.2%(P〈0.05)。结论体检人群NAFLD患病率高,其中女性、年龄增长、肥胖、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其危险因素;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集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CRP在脂肪肝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6例酒精性脂肪肝(AFLD)、3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30例正常对照组(NC)的血清IL-18的水平;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以及生化方法检测血脂(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测量身高、体重、腹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AFLD、NAFLD组血清IL-18及CRP的水平与NC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此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脂肪肝患者血清ALT、GGT、TG及腹围、BMI与N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脂肪肝患者血清IL-I8与ALT、CRP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IL-18、CRP在脂肪肝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水平与脂肪肝患者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辅助诊断脂肪肝及判断其肝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GLPs)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灵芝多糖低、中、高剂量组(GLPs-L、GLPs-M、GLPs-H组)和辛伐他汀组(SV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经12周给药后,分别测定各实验组ALT、AST、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PPARγ和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灵芝多糖中、高剂量组血清ALT、AST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降低,而脂联素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M组大鼠肝组织中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线粒体肿胀,染色体边集等;(3)M组肝组织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灵芝多糖中、高剂量组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同时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灵芝多糖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高尿酸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该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血浆内炎性因子脂联素(APN)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体检人群中,按血尿酸水平及腹部B超检查情况分为:高尿酸血症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组60例(HUA+NAFLD组)、单纯高尿酸血症组60例(HUA组)、健康对照组55例(对照组).于空腹状态下,检测所有入组对象的血压(BP)、身高(Ht)、体重(Wt)、腹围(Wc)、臀围(Hc)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FPG)、血脂、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实验室指标,并计算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PN水平.使用德国SIEMENS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所有入组人群的CIMT.结果 CIMT三组比较结果显示:HUA+NAFLD组中CIMT为(0.97±0.35)mm,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或P<0.01).HUA+NAFLD组[8.40±1.85)mg/dL] APN与对照组[(12.58±l.22)mg/dL]比较下降更明显(P<0.01).对CIMT、CRP、APN与年龄、血压、血脂、BMI、WHR、HOMA-IR、尿酸(UA)等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IMT与SBP、WHR、BMI、HOMA-IR、TC、TG、LDL-C、CRP、UA等指标呈正相关(P< 0.05或P< 0.01);与HDL-C、APN呈负相关(P< 0.05或P< 0.01).结论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高尿酸血症者,较单纯高尿酸血症及正常对照人群更容易出现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服用脂必泰胶囊,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时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LT、AST、TC、TG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220例体检中发现的NAFLD病例和218例非脂肪性肝病体检者均在体检过程中接受行为因素调查,并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NAFLD组ALT、AST和γ-GT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AFLD组肥胖、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i、BMI、HOMA、TG、缺乏锻炼、CHOL、高脂饮食与NAFLD密切相关(P〈0.01或P〈0.05)。结论NAFLD并非良性病变,肥胖、IR、高脂血症、缺乏运动与高脂饮食在NAFLD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健康管理是一项值得期待的防治NAFLD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脂清肝合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7月在我院肝病门诊收治的11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予口服消脂清肝合剂.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脏B超改善情况、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IR)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IR、TG下降显著,HDL-C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B超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脂肪肝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脂清肝合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 对656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测和肝脏B超检查。结果 ①656例糖尿病患者B超证实脂肪肝430例,占65.54%;②分脂肪肝组(430例),无脂肪肝组(226例):脂肪肝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值(WHR)等均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HDL-C均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和中央型肥胖,血脂紊乱、肥胖、高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特点,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38例住院的T2DM患者,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PINS)。所有对象依B超检查结果是否脂肪肝分为NAFLD组(54例)和非脂肪肝(NFLD)组(84例)。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2DM中NAFLD的患病率为39.2%,NAFLD组血清肝酶水平升高者为69.23%;T2DM合并NAFLD组患者BMI、TG、FINS、PINS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T2DM患者中NAFLD呈现较高的患病率;BMI、TG、FINS、PINS可能是T2DM合并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祛痰活血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功、血脂等血液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及肝细胞核转录因子KB(NF—v,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的干预及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60只,雄性,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A组)及造模组,其中正常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50只,高脂饲料喂养。造模组经过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将其再次分组并开始按大鼠的体重进行灌胃给药。造模组50只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祛痰活血汤低剂量治疗组(L组)、祛痰活血汤中剂量治疗组(M组)、祛痰活血汤高剂量治疗组(H组)、阳性对照组(凯西莱组)共5组,每组10只。B组、A组不用任何药物,灌胃10ml/kg的生理盐水。各组实验动物自由进食,每2周称重,并根据情况调整药品干预剂量。造模组在分组灌胃给药的第8、9、10周周末,随机抽取1~2只大鼠处死,抽血观察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以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第10周末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肝功能、血脂等,并取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检测肝细胞NF—I(B表达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肝细胞NF—td3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的升高、加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祛痰活血汤三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者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祛痰活血汤能有效逆转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改善肝功能、血脂等血液生化指标,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紊乱,降低肝组织NF-Id~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治NAFL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术前血尿酸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冠脉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诊断为STE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385例,其中高尿酸血症患者共81例为高尿酸血症组,余尿酸正常者为正常尿酸组(n=304)。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情况及无复流现象的发生,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2l%(8l/385);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高血压(58%比41%)、既往MI病史(11.1%比4.9%)、Kmip〉l级(26%比16%)、多支病变(63%比50%)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在TIMl分级〈2级、CTFC〉40、TMPG〈2级所占比例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是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增加PCI治疗后冠脉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