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元代葛乾孙《十药神书》论治肺痨有独特见解,认识到“万病无如痨症之难”,书中制列十方,三方主血,三方主止咳,三方主营养,一方主镇静,对肺痨的治疗亦颇合理,对后世治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10,23(8):28-28
《千金要方》由唐代孙思邈撰著,全称《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该书广泛汇辑唐代以前各科医学成就,为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巨著。孙氏精岐黄,融三教(儒、道、释),重医德,善养生。其书名含义有三:一是人命之重,贵于千金,千金易得,而性命千金难买;二是书中所载之方,皆是价值千金的救急宝要方;三是用书中之方,  相似文献   

3.
《十药神书》用药有以下特色:用药次第有章有法;止血医理甚为独特;保真汤、保和汤为治肺痨主方,加减变化可左右逢源;治疗肺痨后期所用的润肺膏、白凤膏、补髓丹三方皆取法于药王孙思邈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相似文献   

4.
《温病条辨》为清代医学家吴鞠通所著。全书共6卷。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了九种温病的证治。书中共载方204首,多为后世所沿用。笔者发现本书所载之方,多出自他人之作。据余分析,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 来自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5.
吴远明 《四川中医》2009,27(3):79-80
抗痨丸出自李孔定《医学三书》。采用抗痨丸治肺结核46例,治愈29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89.2%。该方是治疗肺结核的有效之方。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方论》(以下简称《金匮要略》)一书的某些篇章之末,附有一些来自《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之方,这些附方是何人所附?为什么要附这些附方?附方是否为张仲景的原方?这些问题至今未见专文论述。为了对《金匮要略》附方有一个明确的  相似文献   

7.
对通关散等四首古方方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通关散等四首古方方源作一探讨。认为通关散一方始见于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失笑散之名录在宋代《苏沈良方》一书已有收载;良附丸一方原为宋《百一选方》和《医说》等书先加引录;人参胡桃汤乃是《医说》引《夷坚志》方。  相似文献   

8.
二至丸 人参胡桃汤 龟鹿二仙胶考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至丸,人参胡桃汤及龟鹿二仙胶三首方剂的来源,目前各种中医文献记载很不一致,真有众说纷纭,令人无所适从之感。作者对于上述三方最早载于何书,经过认真考证,现已基本查清,特撰此文,以供同道参  相似文献   

9.
银归公英汤系民间治疗疮毒日久不愈的验方,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该方原载于潘文昭等所编《奇难杂症古方选》一书,方名系笔者所加),笔者临证中尝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热毒所致的“阳证”疖疮等疾患,疗效满意。录案例三则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玉屏风散一方,始见於元代医家危亦林所撰《世医得效方》一书。该方仅黄苠、白术、防风三味组成。专为中气不足,卫阳虚弱之自汗及虚人常易感受风邪而设。笔者临证每遇脾肺气虚,卫阳不固,常因外感而发病者,不拘其主症如何,均选此方加味调治,屡获显效。现仅举病案四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生化汤见于《景岳企书》引钱氏治产后恶露下行,小腹疼痛方,将此方药物用量稍事变动为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去皮尖十四粒,黑姜五分,炙甘草五分,用黄酒童便各半煎。用治产后恶露不行,少腹疼痛之证,疗效著卓。笔者以此方加减治产后腹痛以及产后阴道出血淋漓不净,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举例  相似文献   

12.
许冠恒  马健 《中医药通报》2009,8(6):31-32,36
《温病指南》是清代娄杰所著的一部温病著作,其内容从温病理论紧扣温病临床。本文拟通过对书中所载具体方药组成之方剂进行理论分析,揭示其特点:方证相应,便于临床掌握;继承仲景经方,有所发挥;推崇叶吴之方,颇有心得;博采众书,来源广泛;类型多样化。因此是书对于学习温病学理论进而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不失为一本良好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13.
缩泉丸出自《校注妇人良方》一书,本方由乌药、益智仁、山药三味组成。方内乌药、益智仁皆为辛温入肾与膀胱之药,具有温肾固涩,行气散寒之性;另一味山药甘平补后天之脾而益先天之肾。三味共奏温肾缩尿之功。主治下元虚寒之小便频数及小儿遗尿。近年来,笔者据下元虚寒病机,将此方扩大应用于妇科疾病如崩漏、带下、乳泣、滑胎等症的治疗,疗效比较满意,兹举例引证如下。  相似文献   

14.
闲暇浏览《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1983年版),见书中所载二母散之方源似有不妥,现商榷于下。《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将此方出处注为《证治要诀类方》卷三方。但二母散之名录早在宋代医籍中就曾见到。笔者所查《急救仙方》一书卷六即有“二母散:治喘急倒头不得,痰涎壅盛。知母、贝母各等分口右为细末,临睡白汤调,温服”的载述。说明本方是一首治疗喘嗽痰盛的方子。据考,《急救仙方》系北宋人所作,撰人撰年未详。此书原为道教徒抄录的若干种方书的汇编,但原书亡佚,其内容后被《永乐大典》所辑录。因此,该方的实际应用应早于明代之前。经查《证治要诀类方》系明戴元礼所撰,约刊于公元1443年,故成书在《急救仙方》和《永乐大典》之后。观其书中  相似文献   

15.
三甲散最早记载于明末著名医家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一书,原方由鳖甲、龟甲、穿山甲、地鳖虫、生牡蛎、僵蚕、白芍、当归、甘草组成,吴氏论述本方为治疗“主客交”之主方。后世医家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均获较好疗效。现将近年来三甲散及其化裁方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孙思邈,约生于公元581~682年,初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采唐前医药之精华,积个人数十载之经验,乃成《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各30卷。孙氏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堪为后世之楷模,学习之榜样。兹就他的治学态度和医德思想,作一浅述。一、治学态度 1.涉猎群书,博采众长。孙氏之所以学识渊博,能够写出有价值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医学巨著,正是他涉猎群书,博采众长的结果。诚如林亿所云:“上级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  相似文献   

17.
<正> 神仙粥是常用的食疗粥方。其一,出自清代朱彝尊所撰《食宪鸿秘》一书。该书云:“神仙粥(治感冒伤风初起等症):糯米半合,生姜五大片,河水二碗,入砂锅煮二滚,加入带须葱头七八个,煮至米烂,入醋半小锺。乘热吃,或只吃粥汤亦效。米以补之,葱以散之,醋以收之,三合甚妙。”由于方效价廉,易于操办,颇为患者所喜,医家所重。沈仲圭老中医在1937年出版的《食物疗病常识》一书中亦收载此方。沈老曰:“神仙粥,专治感冒风寒暑湿头  相似文献   

18.
许冠恒  马健 《中医药通报》2009,8(6):31-32, 36
<温病指南>是清代娄杰所著的一部温病著作,其内容从温病理论紧扣温病临床.本文拟通过对书中所载具体方药组成之方剂进行理论分析,揭示其特点:方证相应,便于临床掌握;继承仲景经方,有所发挥;推崇叶吴之方,颇有心得;博采众书,来源广泛;类型多样化.因此是书对于学习温病学理论进而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不失为一本良好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19.
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开后世辨证论治之先河.仲景之方,后世谓之经方.经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力专效宏.精研仲景之法,不断扩大经方运用范围,可解决诸多疑难杂症,此为经方无穷魅力之所在.现录经方治疗痛经3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朱进忠教授具有丰富的中医临证经验,且于临证中每能圆机活法,巧施变化。朱先生大作《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中珠玉遍是,满目琳琅。本文寥集书中朱先生应用东垣清暑益气汤经验以使读者窥豹一斑。东垣清暑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方剂学多以附方形式列于王氏清署益气汤之后,难免瑜亮之嫌,后学之人亦多有泥于其治暑之名者。朱先生却能不落窠臼,巧学活用。书中运用东垣清暑益气汤获效者,涉病良多,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特点;书中论及东垣清暑益气汤所治病证之病机,于临证应用该方颇有启迪,且有仅以脉象论病机者,恰恰体现了朱先生临证重脉诊的特点;朱先生书中也对该方立法方义进行了解析,验于书中二十余案,自能有助于愈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