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万和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0):1015-1015
为进一步了解我市性传播疾病 (STD)流行情况 ,制定今后STD防治对策 ,我们于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对我市的 42 81例STD病人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病例资料来源于我市性病防治中心及各医疗机构性病监测点 ,报告性病病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卫生部《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监测报告的 8种性病。2 资料分析2 1 流行趋势 我市两年累计报告的性病 4 2 81例 ,其中2 0 0 0年发病人数 2 2 6 0例 ,发病率 2 0 9/10万 ,2 0 0 1年发病人数 2 0 2 1例 ,发病率 187/10万。我市自 1998年以来…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正阳县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制定肺结核的防治对策、进一步控制本病的流行 ,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正阳县肺结核发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1 发病情况1 1 时间分布  2 0 0 2年正阳县年均人口数为 739891例 ,收集报告肺结核疫情 4 0 5例 ,发病率为 5 4 74 / 10万 ,死亡10例 ,死亡率为 1 35 / 10万 ,病死率为 2 4 7%。其中 ,痰涂片菌阳肺结核 172例 ,菌阳报告平均发病率为 13 98/ 10万 ,菌阳病人占肺结核病人总数的 4 2 4 7%。从发病地区看 ,全县 2 2个乡镇均有发病 ,但农村发病显著高于县城 ;从发病季节看 ,以六、七、八月和十、十一、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南京市江宁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江宁区1997~2006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6年江宁区无甲类报告传染病,共报告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18种13977例,年发病率为124.58/10万~326.39/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82.06/10万;总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位居首位,占总发病数的47.11%,其中淋病发病数最多;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总体有上升趋势,其中肺结核发病数居高不下,占总发病数的28.76%,麻疹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及自然疫源与虫媒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淋病、肝炎、肺结核等老传染病仍然存在,艾滋病、SARS等新发传染病相继出现。结论江宁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肺结核、麻疹、肝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力度,还要加强对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监测等干预措施以及对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4.
佳木斯市1997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传染病对人民健康的威胁日益减小.我们在此时佳木斯市1997年传染病疫情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来源本组统计资料来自佳木斯市所辖二市五区四县卫生防疫站门97年度疫情年报表.2结果1997年佳木斯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发病;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门种,4190例(含肺结核和新生儿破伤风),报告发病率为178.77/10万:其中死亡7例,死亡率为030门0万.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前5位依次是:肝炎5418/!0万,淋病4348/!0万,肺结核3554/10万,出血热21.42/10万,痢疾18.22/Ic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白云区2011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现况研究)对白云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白云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19种11047例,年报告发病率为497.02/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10种14703例,年报告发病率为661.51/10万。2011年白云区法定传染病发病居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434.52/10万)、病毒性肝炎(221.90/10万)、肺结核(168.63/10万)。按发病系统分,发病最高的是肠道传染病(占50.51%),第二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26.40%),第三是呼吸道传染病(占21.88%)。传染病总体发病男性高于女性;高发年龄组在0~1岁;高发月份在5~7月。结论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是要加大肠道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与监测,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加强对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鲁山县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做好疫情预测和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鲁山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鲁山县共报告传染病20种,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数3 320例,报告发病率383.83/10万,报告死亡病例9例(艾滋病8例,狂犬病1例),死亡率1.04/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5种,报告发病数1 502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45.24%,年发病率为173.65/10万,报告发病主要病种为乙肝、肺结核、丙肝;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报告发病数1 818例,年发病率为210.18/10万,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54.76%,报告发病主要病种为手足口,其他感染性腹泻;2010年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是:手足口、乙肝、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结论应加强对鲁山县手足口病、乙肝、肺结核、麻疹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南京市江宁区 2010 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江宁区 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 年南京市江宁区共报告传染病 13 种,报告发病数 1365 例,报告发病率为 147.2/10万,报告死亡病例4例,病死率为 0.4314/10万.无甲类和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是:肺结核、梅毒、淋病.结论 应加强对南京市江宁区传染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某部驻地阜新市传染病发病规律,给驻阜部队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阜新地区1996~2005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驻地传染病流行概况1996~2005年阜新市共报告发生甲、乙类传染病17种,10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85.15/10万。甲类传染病中霍乱4例;乙类传染病16种共33541例,乙类传染病平均发病率为174.71/10万。甲类传染病无死亡;乙类传染病死亡28例,死亡率为0.15/10万,病死率为0.08%。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74.50/10万)、细菌性痢疾(56.35/10万)、肺结核(31.23/10万)、淋病(9.96/10万)、猩红热(2…  相似文献   

9.
姚直垠  李峰 《江西医药》2005,40(7):418-419
目的探讨彭泽县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控制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4年彭泽县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年共报告传染病6745例,年均发病率为246.47/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淋病、麻疹。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0.99/10万,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肺结核共发病3166例。占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的95.62%。结论本县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1997—2004年呈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势头。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麻疹等传染病是本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郑绍军  秦继龄  董双 《河北医药》2016,(8):1253-1256
目的:分析昌黎县2004至2013年10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昌黎县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整理,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昌黎县10年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2种8059例,其中乙类15种5684例,丙类7种2375例,年均发病率145唵.10/10万。死亡12例,年均病死率0.22/10万,病死率0.15℅,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发病有上升趋势。报告的传染病病种主要为肺结核、乙肝、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群,农民以肺结核、乙肝、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为主,散居儿童和学生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病种为主,男女性别比为2.03∶1。6~8月份为发病高峰,1~2月和10月份发病较低。结论昌黎县肺结核、乙肝、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是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是重点防控人群,需进一步采取疾病监测、预防知识宣传、疫苗接种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南京市江宁区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江宁区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南京市江宁区共报告传染病13种,报告发病数1365例,报告发病率为147.2/10万,报告死亡病例4例,病死率为0.4314/10万。无甲类和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是:肺结核、梅毒、淋病。结论应加强对南京市江宁区传染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2年某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发生水平及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县2012年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某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8种1448例,死亡2例,报告率为257.15/10万,死亡率为0.35/10万;其中甲类传染病0种;乙类12种830例,死亡2例;丙类传染病6种658例,无死亡病例。发病数量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乙肝、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结论: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乙肝、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是严重危害某县人群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病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传染病发生及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2003-2007年人口资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39 837例(甲类0例,乙类34 611例,丙类5 226例),年均发病率为684.16/10万.2003-2007年分别为249.50/10万、525.73/10万、886.73/10万、947.71/10万、811.11/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乙肝、丙肝、肺结核、痢疾和淋病,占总发病数的95.01%;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构成分别为51.97%、68.52%、346.72%、0.56%、0.08%;发病率市区高于农村;7~9月份为发病高峰;男性平均发病率是女性的6.00倍,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呈双高峰,0~5岁为第一发病高峰,20~30年龄组发病率达最高峰,职业以干部、工人、学生、散居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59.65%.结论 乙肝、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中的肺结核仍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干部、工人、学生、散居儿童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林莉 《福建医药杂志》2000,22(2):109-110
为了解我市传染病疫情态势,现将福安市1990~1999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旨在为制订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数据来自福安市1990~1999年传染病疫情汇编;人口资料由福安市统计局提供。1.2 传染病分类:1990年前分为肠道、呼吸道和虫媒及动物源性等3类;1990年后分为肠道、呼吸道、血源及性传播、虫媒及动物源性传染病4类。2 结果2.1 传染病发病率总趋势:1990~1999年我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8种,计8016例;死亡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4.49/10万,年平均死亡率0.126/10万,病死率为0.09%,…  相似文献   

15.
佳木斯市1990—1999年急性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急性乙型肝炎在佳木斯市的发病规律 ,采取预防措施 ,现将全市 1990— 1999年急性乙型肝炎发病动态及流行特征分析如下。1 发病动态1990— 1999年全市共报告发生乙型肝炎 83 64例 ,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 2 1.4 3 % ,年平均发病率为 3 6.68/ 10万。据资料记载 ,乙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但急性乙肝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佳木斯市乙型肝炎1990年发病率为 2 4 .73 / 10万 ,1999年发病率为 66.11/ 10万。发病顺位排在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二位 ,仅次于痢疾。2 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 :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以抚远县、同江市两个边境…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莲花县199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少平 《江西医药》2007,42(1):53-55
目的 掌握我县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1996~200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6~2005年我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12.48/10万,年均死亡率为1.75/10万.10年间以血源及性传播性传染病发病最多,计2228例,占总传染病数的43.82%.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为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伤寒,5种病占总发病数的96.07%.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分别为狂犬病、肺结核、乙脑、肝炎、新生儿破伤风,占总死亡数的97.62%.结论 肝炎、肺结核、痢疾、性病等仍是莲花县的主要传染病;肝炎发病率居高不下,肺结核死灰复燃,淋病、梅毒等性传播性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乙肝、肺结核、性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贤 《中国医药指南》2014,(33):231-232
目的了解南召县5年来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召县2008年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2012年南召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0608例,年发病率介于259.01/10万2012年南召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0608例,年发病率介于259.01/10万444.31/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69.90/10万。各类传染病发病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3941例),占报告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7.16%;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3145例),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9.65%;肠道传染病共报告2951例,占发病总数的27.8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共报告571例,占发病总数的5.39%。报告发病的主要疾病为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梅毒、布鲁氏菌病等。结论南召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要加大对乙型肝炎、梅毒等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控与监测力度,加强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防治,高度重视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乙型肝炎诊断报告工作的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7~2003年白云区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3年白云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界于80/10万~170/10万,总的发病趋势是稳中略有升高;病例以呼吸系统传染病为主,占34.90%;其次是血源性传播疾病,占25.66%:消化系统传染病占23.6%。居前五位的病种主要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和梅毒。发病顺位1997~2001年病毒性肝炎排第一位,2002~2003年肺结核排第一位。结论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有针对性采取防制措施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洪波  吴少辉  刘霞  黄亚铭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3):377-378,381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2004—2011年乙丙类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乙丙类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全县2004—2011年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4种,患者数18 427例,年均人群报告患病率为269.39/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患者数13 416例,年均人群报告患病率为196.13/10万,年均人群报告患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痢疾。传染病死亡人数171例,年均人群死亡率为2.50/10万,其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死亡人数占65.50%,狂犬病死亡人数占26.90%。结论该县2004—2011年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特别是梅毒和AIDS病例数增多明显,需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20.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1].山西省2000 年流行病学调研结果显示,肺结核患病率为474/10 万,涂阳患病率为149/10 万,菌阳患病率为182/10 万,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7/10 万、122/10 万、160/10 万),估算我省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5 万,传染性肺结核患者5 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