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钠利尿多肽与高血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发现心脏除了具有类似机械泵样的排血功能外,还可以分泌激素,参与血压的调节。1984年DE Deld等发现心房肌细胞能合成、储存、分泌一种多肽激素,具有强大的排钠利尿、舒张血管、对抗升压激素的作用,命名为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s,ANP),此后又相继于1988年和1990年发现了脑性钠利尿多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s,BNP)和C型钠利尿多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CNP)。后来,又在肾脏发现了一种局部利钠肽,具有利尿钠、舒张血管的作用,称为肾利钠肽(Urodilatin)。心钠素的受体包括NPR-A、NPR-B和NPR-C型受体,研究发现心钠素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过程,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1.心钠素 心房是合成心钠素的主要器官。在心房组织中心钠素(ANP)的mRNA水平要比其他组织高出30~50倍。在成人的心室组织中,心钠素的水平很低,但是在胎儿和  相似文献   

2.
心钠素是近年来首先从大鼠和人的心房组织中分离、纯化的一类生物活性多肽。它们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等作用。一些研究证明,肾脏不仅是心钠素的一个主要靶器官,而且也是心钠素的一个重要代谢场所。当肾脏受到损害,心钠素的生物作用及降解就会发生障碍。本文应用特异的人心钠素抗体,通过放射免疫方法,观察了29例慢性肾脏疾病(简称慢性肾病)患者和25例健康人血浆心钠素含量,并对它在不同肾功能患者中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心钠素(cardionatrin)亦称心房肽(atriopeptin)或心房利钠多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是从人及大鼠心房组织中分离、纯化的一种新的调节多肽,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保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借特异性抗心钠素抗体,应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新方法,对人及大鼠等哺乳动物的心脏组织进行了心钠素的超微结构定位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钠素在心血管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0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心脏是循环器官。但是近30年来对心脏进一步研究证明,心房肌细胞能分泌和释放一类激素——心钠素,从而揭示了心脏不仅是循环器官,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本文主要就心钠素在心血管中应用,包括放射免疫法(RIA)测定正常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水、钠负荷试验和心钠素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着重阐述了心钠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中,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在水、钠负荷试验条件下,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变化,试图建立一种非创伤性心功能检查的判断指标;根据心钠素具有强大利钠利尿、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压作用,而对冠状血管阻力又无明显影响,可认为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安全的治疗剂。  相似文献   

5.
应用大鼠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并结合心钠素的放射免疫测定,观察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心钠素释放的影响。结果发现,对照组心钠素的释放量为174.1±154.4pg/ml,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组心钠素释放量上升至1117.1±746.2p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后即刻给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组心钠素的释放量上升至1595.2±462.5pg/ml,与对照组及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在急性心肌梗塞病程中,心钠素的释放受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调节;心血管组织分泌的心钠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活性物质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心钠素(cardionatrin)是由心房肌细胞中分泌的一种具有强大排钠利尿肽类激素。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明: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且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已发现心房能分泌心钠素、心舒血管素、内洋地黄素和抗心律失常肽激素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心钠素。 1956年kisch发现在豚鼠心房肌细胞中含有一些特殊颗粒。1964年Jamieson和Palade亦发现了这种特异性颗粒。978年Debold 等进一步发现外。同时还观察到此颗粒与水钠平衡有关。1984年由加拿大的Debold、美国的Currie和日本的Matsu几乎同时从大鼠和人体心房组织中分离、提取、纯化了这种活性肽。其命名较多,现多采用钠素和心房钠尿因子(atrialnatriurelic factor,简称ANF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钠素(ANP)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按随机原则,将30只豚鼠分为实验组(PTE组)和对照组,动态观察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急性肺栓塞期,PTE组豚鼠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TE组栓塞后早期血浆心钠素水平高于栓塞前,后期(第10天)血浆心钠素水平基本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心钠素作为一种保护性体液因子参与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机制;血浆心钠素水平可作为观察PTE病情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心钠素是由心脏产生的一种循环性激素,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等多种作用。本文仅就心钠素对肾脏的作用做一概述。一、心钠素对肾脏的作用(一)作用于肾小球。实验研究表明,心钠素能选择地使肾小球入球动脉扩张,使出球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增多。另外,心钠素可直接改变肾小球的超滤过系数,而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二)作用于近曲小管。心钠素对近曲小管无直接作用,但心钠素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所引起的藏体再吸收,而发挥其利钠利尿作用。(三)作用于 HenIe 氏襻和远曲小管。心钠素可间接地影响远曲小管钠的调节。这是由于抑制肾  相似文献   

9.
心房利尿多肽(Atrial natriureticpolypeptide,ANP),又称心房肽(Atriopeptin)或心钠素(Cardionatr-in),是从心房分泌到冠状静脉窦中然后再循环于全身。在被转送到其他组织器官之前,首先遇到的是肺循环。因此推测  相似文献   

10.
单克隆抗体—重氮胶乳作心钠素大鼠组织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利朝  刘有初 《医学争鸣》1990,11(5):345-347
作者用重氮胶乳为载体,与心钠素单克隆抗体(McAb)形成McAb-重氮胶乳,用免疫重氮胶乳凝集实验,对10只Lou/c大鼠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心钠素浓度进行了定性分析,证实心房提取液凝集反应最强(?),其次为肾脏(?)。同时用心钠素Ⅲ-McAb的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进行定量分析。心房为1919.0ng/g组织湿重,肾脏为22.0ng/g组织湿重,心肌为20.0ng/g组织湿重,脑为76.1ng/g组织湿重,与定性分析结果基本相似。证实这种免疫重氮胶乳可以对组织和器官中的心钠素进行初步定位研究,也可用于McAb细胞株的筛选和鉴定,实验结果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源性心钠素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BALBc小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实验组A(外源性心钠素0.5,μg/g)、实验组B(外源性心钠素0.5 μg/g+A71915).模型组、实验组A、实验组B建模成功后给予对应处理措施,在最后一次激发实验后24 h,采集各组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炎症因子,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中锌指转录因子(GATA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的血液中EOS、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的血液中EOS、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均高于模型组、实验组B(P<0.05);模型组小鼠的肺泡灌洗液中EOS、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的肺泡灌洗液中EOS、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IL-6、TNF-α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实验组B(P<0.05);模型组小鼠的肺组织中GATA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肺组织中GATA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实验组B(P<0..05).结论 外源性心钠素会进一步加剧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反应,与激活炎性细胞、炎症因子释放及增强肺组织中GATA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医学和生理学的一项重大进展,在于发现哺乳动物心房肌细胞中存在着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心钠素(Cardionatrin)。研究证明:心钠素具有强大的排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且可能在心血管等一些疾病的发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心钠素研究的不断深入,结合我们研究结果,现将有关资料概述如下。一、心钠素的基础研究概况: 1.心钠素发现历史的简要回顾:1956年Kisch发现豚鼠心房肌细胞中存在着许多致密颗粒。1976年Maria在实验中发现,完全禁水5天的大鼠,右心房肌内心房特殊颗粒(ASG)明显增加,给大鼠钠负荷同时给  相似文献   

13.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1例健康人和53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浆心钠素和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含量。结果表明慢肾(肾功能代偿期)患者血浆心钠素含量较健康人高(P>0.05);而β2-M较健康人显著增高(P<0.001)。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心钠素与血清β2-M含量均显著增高(P<0.001)。11例肾衰患者血透治疗前后心钠素与电解质均有明显差异。结果提示,心钠素可作为推测肾功能指征之一,但不如β2-M可靠;心钠素功能降低,可能是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自1984年,DeBold等首先从大鼠心房组织中分离出具有强大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等作用的心房利钠因子(AtrialNatriuretic Factor,ANF)之后,许多学者着手研究调节体液平衡的肾外机制,并相继阐明了心钠素的生化特性及生理功能,临床研究也日益深入。 1 慢性肝病时血浆心钠素水平:肝硬变腹水形成机制有灌流不足学说(underfilingthery)和泛溢学说(overflow thery),前者预测腹水形成时有效血容量减少,对心钠素释放的刺激减弱,致使血浆中心钠素水平降低;相反,后者的支持者则认为,某些因素致钠水潴  相似文献   

15.
心钠素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心钠素水平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鉴别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直接测定法 ,测定40例结核性和 38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及血清心钠素水平。结果 :结核性、癌性胸腔积液心钠素水平分别为 ( 75± 10 )ng/L、( 15 7± 48)ng/L ,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核性胸腔积液心钠素水平 ( 75±10 )ng/L ,明显低于血清心钠素水平 ( 170± 34)ng/L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其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 89%和 10 0 %。结论 :胸腔积液心钠素水平测定是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应用心钠素基因的cDNA克隆片段作为杂交探针,与大鼠心室和肺组织中总RNA进行点杂交。结果证明大鼠心室和肺组织中存在着心钠素mRNA的转录,提示除心房外,心室和肺组织亦是心钠素的合成和分泌器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了136例健康人和4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浆心钠素含量。健康人血浆心钠素含量为460.86±23.68 pg/ml,男女之间、年龄之间无明显差异。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心钠素含量(血透前)为1327.52±131.64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的血浆含量(p<0.01)。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18例合并高血压者血浆心钠素含量明显高于28例无高血压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血透后血浆心钠素含量为1831.64士213.82 pg/ml,明显高于血透前的水平,其机理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本文针对心钠素水平的变化作了某些讨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心钠素放射免疫测定法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房和心室肌细胞心钠素的分泌进行了动态观察,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心肌细胞内心钠素的定位和含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培养于无血清培养基中的心房和心室肌细胞,在一定时限内以恒定的分泌率分泌心钠素。用此模型研究多种因素对心钠素分泌的影响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2)培养的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与心房肌细胞相比,虽然前者含有较少的心钠素分泌颗粒,但两者却具有相同的分泌率,提示两型细胞的心钠素分泌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22例正常人和29例充血性心衰病人血浆心钠素浓度,其中17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重复测定。结果表明心衰病人心钠素水平(673±205pg/ml)显著高于正常人(105±23pg/ml)(P<0.05),但有14例严重心衰病人心钠素水平降低。血浆心钠素浓度随着心衰改善丽显著下降。动态观察心钠素水平变化对于判断心衰程度和预后及估价治疗反应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心房利钠多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心房利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又名心钠素,是1981年由De Bold等[1]首先从大鼠心房组织发现并提取,主要由心房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利尿、利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血管及降低血压等作用的多肽激素,对循环系统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时,作为心肌对房室张力、心衰病理演变及心肌重构作出反映的标志,血浆心钠素(PANP)含量可显著升高,因而在CHF的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