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DNA异常甲基化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使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沉默、增加基因组DNA的不稳定性、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及肿瘤负相关基因失活等.了解DNA异常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患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早期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患者预后多良好,而晚期EC患者多伴随广泛转移、易复发,往往预后不佳。近二十年以来,许多研究证实了包括DNA甲基化在内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NA甲基化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表观遗传标记,已成为目前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修饰,逐渐被应用于各类肿瘤研究中。毫无疑问表观遗传学必将逐步进入EC诊疗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早期筛查、辅助诊断、研发新型药物和评估预后等。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伴随着许多分子生物学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存在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混乱.包括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过低和某些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过高。DNA甲基化异常可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以及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而参与肿瘤的形成。现已在肿瘤的细胞周期调节基因、DNA错配修复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等多种基因中发现甲基化现象。了解目前对子宫内膜癌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伴随着许多分子生物学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存在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混乱,包括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过低和某些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过高.DNA甲基化异常可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以及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而参与肿瘤的形成.现已在肿瘤的细胞周期调节基因、DNA错配修复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等多种基因中发现甲基化现象.了解目前对子宫内膜癌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DNA甲基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介导的表观遗传修饰是一种重要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方式,不涉及DNA序列改变,但所含信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在发育、肿瘤的发生及其他疾病中,表观遗传修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生有关。综述DNA甲基化在EMs发病机制、临床表型及预后、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雌孕激素受体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异常表达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预后显著相关。表观遗传学对于肿瘤的研究显示:DNA异常甲基化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最新研究显示ER,PR异常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发展、预后等密切相关。阐述两种受体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研究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DNA甲基化介导的表观遗传修饰是一种重要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方式,不涉及DNA序列改变,但所含信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在发育、肿瘤的发生及其他疾病中,表观遗传修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生有关.综述DNA甲基化在EMs发病机制、临床表型及预后、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子宫内膜、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cadhef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结果 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35.7%,蛋白阳性率为42.9%,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二者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蛋白表达异常,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异常表达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预后显著相关.表观遗传学对于肿瘤的研究显示:DNA异常甲基化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最新研究显示ER,PR异常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发展、预后等密切相关.阐述两种受体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研究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的乙酰化修饰是转录后调控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大量研究证实,蛋白乙酰化修饰异常与多种肿瘤组织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对蛋白乙酰化研究的深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进入临床的评估,有学者开始研究子宫内膜癌发生与相关基因蛋白修饰的关系,HDACIs的抗肿瘤治疗方案有望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方法。本文就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HDACIs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子宫内膜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雌激素刺激、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未孕未产等因素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近年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修饰在子宫内膜癌中起重要作用。随着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作为基因转录的重要一环具有复杂的生物学行为。组蛋白甲基化相关的酶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可能通过调节启动子、增强子、外显子和重复序列等基因结构的组蛋白甲基化,使下游基因重编程,从而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有望通过靶向组蛋白甲基化相关的酶来调节基因的生物学行为,从而预防和治疗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12.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修饰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个体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不育男性的精子中存在不同基因异常甲基化.本文主要阐述了印记基因(H19、FAM50B、GNAS、MEST、KCNQ1OT1、SNRPN)和其他相关基因(P16、LINE-1、MTHFR、SLC9B1、DDR1)异常甲基化会对精液质量(包括精子数目、活力和形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男性不育.因此,检测精子特定基因的DNA甲基化程度有可能成为针对男性不育的新型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3.
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甲基化异常与恶性肿瘤细胞增殖、自噬、凋亡、细胞间黏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发现,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分型、肿瘤进展、早期诊断、化疗耐药、孕酮抵抗和预后评估有关。特异的甲基化标志物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调控关键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能改善子宫内膜癌细胞对化疗和孕酮的敏感性。综述DNA、RNA和组蛋白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亚硫酸氢测序、蛋白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检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EC患者的术后标本、3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中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PCOS的病因包括遗传与环境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尤其是DNA甲基化作为连接环境和遗传的纽带,与PCOS发病相关。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通过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可遗传的变化,并最终导致基因表型的改变。本文综述了PCOS中的DNA甲基化改变及其在PCOS发病中的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6.
DNA甲基化是基因组表观遗传调控重要的方式之一.近年研究发现,DNA甲基化造成的相关基因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HOXA10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导致其基因表达下降.回顾相关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7.
DNA甲基化是基因组表观遗传调控重要的方式之一。近年研究发现,DNA甲基化造成的相关基因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HOXA10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导致其基因表达下降。回顾相关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中继乳腺癌、肺癌和大肠癌之后居第4位.近20年,子宫内膜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从分子水平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是近年来妇科肿瘤研究中的热点.现有研究证明,DNA甲基化是抑癌基因失活的第3种机制,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是抑癌基因失活的惟一机制.为此,我们对子宫内腊癌组织中THBS1基因启动子区哉CpG岛的甲基化(简称启动子甲基化)状况进行栓测,以探讨其他子宫内腊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循环肿瘤DNA(ctDNA)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已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测序获得血液ctDNA结果,并比较不同分期(Ⅰ期与Ⅱ~Ⅲ期)、不同分型(Ⅰ型与Ⅱ型)、不同分级(G1~G2与G3)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间ctDNA的差异。结果:G1~G2级子宫内膜癌ctDNA阳性率24.14%(7/29),明显低于G3级ctDNA阳性率64.71%(1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Ⅰ期子宫内膜癌ctDNA阳性率为40.00%(12/30),与Ⅱ~Ⅲ期ctDNA阳性率37.50%(6/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Ⅰ型子宫内膜癌ctDNA阳性率41.03%(16/39),与Ⅱ型的ctDNA阳性率28.5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8)。18例治疗前检测ctDNA阳性的患者,均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检测ctDNA为阴性;46例患者中仅1例复发,此例为术前ctDNA检测阴性,术后6个月复查ctDNA呈阳性,并于1个月后出现影像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发现肿瘤中存在干细胞,且可能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肿瘤干细胞具有高致瘤性、自我更新能力、分化潜能和放化疗抵抗性的生物学特性。同其他实体瘤一样,子宫内膜癌中同样存在着肿瘤干细胞。对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可以应用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如CD133)进行分离鉴定,此外,子宫内膜癌干细胞高表达Musashi-1和Nanog基因;还可以应用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分离鉴定,侧群细胞方法分离肿瘤干细胞突出了其功能筛选的因素即抗药性,结果更为可靠。在对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的特性研究中文献显示,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具有明显的耐化疗性和耐放疗性,而其耐内分泌治疗的特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