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 研究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对小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方法 将野生鼠和S1pr2-/-鼠(S1pr2基因缺乏)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LPS组),以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为对照。通过检测肺伊文思蓝色素漏出,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葡聚糖肺血管渗漏,以及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比值,观察S1PR2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并通过Miles分析,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皮肤血管内皮通透性亢进反应。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LPS注射增加野生鼠和S1pr2-/-鼠伊文思蓝漏出(P 均<0.01)、FITC标记葡聚糖肺血管外漏出(P 均<0.01)和引起肺水肿。LPS组中S1pr2-/-鼠与野生鼠比较,伊文思蓝漏出量、FITC标记葡聚糖肺血管外漏出更多(P 均<0.01),肺水肿更重(P <0.001);LPS组野生型和S1pr2-/-鼠均增加VEGF剂量依赖性的伊文思蓝漏出,在50、100 ng的VEGF诱导下,与野生鼠比较,S1pr2-/-鼠伊文思蓝漏出量均较高(P 均<0.01)。结论 S1PR2参与内皮细胞屏障保护,抑制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课题探究了磷酸鞘胺醇(sphingosine 1-phosphate, S1P)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表达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机制。方法 应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是否表达S1P受体,进一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在S1P刺激下是否表达炎性细胞因子,最后应用药理学工具干预S1P受体(S1P receptor, S1PRs)信号系统研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表达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机制。结果 S1PR2拮抗剂(JTE-013)、S1PR3拮抗剂(CAY-10444)可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J774A.1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而S1PR1拮抗剂(W146)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并无影响。结论 磷酸鞘胺醇通过S1PR2和S1PR3上调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1,S1P1)在肾脏疾病时肾脏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肾脏切片中S1P1表达并半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组、肾脏疾病组中肾脏均存在S1P1的表达分布,但各肾脏疾病组的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组(Normal组0.309±0.023,IgAN组0.061±0.029,HTN组0.053±0.012,MPGN组0.134±0.060,LN组0.109±0.021,MCD组0.085±0.026),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P1在正常肾脏组织中表达,多种肾脏疾病时S1P1表达下调,提示S1P1可能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及其受体1(S1PR1)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I)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无损伤血管夹阻断小鼠左主支气管、左肺静脉和左肺动脉缺血30 min,松开血管夹,接受再灌注2 h,制作小鼠PIRI模型(n=8),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8)和假手术组(n=8),3组小鼠均处死后取肺组织。根据肺组织HE染色、湿/干质量比结果论证模型制作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中生成S1P的关键限速酶鞘氨醇激酶-1(SphK1)及S1PR1 mRNA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肺组织中S1P及S1PR1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肺组织病理评分升高,肺干/湿质量比增高,肺组织SphK1和S1PR1 mRNA表达升高(P<0.05),肺组织中S1P、S1PR1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PIRI后,肺组织中S1P及S1PR1的表达升高,提示S1P/S1PR1信号通路参与了PIRI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可能是PIRI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s)在CD34+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 CD34+细胞,悬浮于transwell培养板的上层,在不同组细胞中分别给予FTY720预处理、含或不含百日咳毒素(PTX)或CXCR4单抗,下层添加SDF-1,流式细胞仪检测迁移细胞数,计算迁移率.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迁移前后CD34+细胞的SlPRs的表达情况.另用兀Y720处理脐血CD34+细胞,在不同时间点(1、8、16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9d(VLA-4)、CD11a(LFA-1)、CD62L(L-selectin)的表达.结果 FTY720不影响CD34+细胞的自发迁移,但明显促进SDF-1诱导的CD34+细胞迁移(15.262.14 vs 28.64 2.37),这种作用可以被PTX和CXCR4单抗完全阻断.新鲜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表达S1P1-5,但在FTY720和SDF-1作用下发生迁移的CD34+细胞只表达S1P1、S1P3,S1P4.CD34+细胞在FTY720作用下各个时间点测得的黏附分子表达水平无差别.结论 S1PRs可能与CD34+细胞快速迁移有关,激活S1PRs能够增加SDF-1对CD34+细胞的趋化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CXCR4介导的,信号传递偶联PTX敏感的Gi蛋白受体家族.表达特定S1PRs的CD34+细胞才容易发生快速迁移.FTY720不改变CD34+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疗效显著,但多种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在寻找高活性、低不良反应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的过程中发现,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激动剂通过使淋巴细胞聚集在淋巴结、脾等次级淋巴器官中,导致血液和胸腺的淋巴细胞减少,同时抑制淋巴细胞进入移植器官中,减少移植排斥反应。因此,通过激动S1P受体阻断淋巴细胞循环可以用于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本文主要综述新型免疫抑制剂S1P受体全激动剂和选择性激动剂的特点、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hK1)与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行子宫全切手术的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肌瘤旁组织,ELISA法检测血浆或组织匀浆液S1P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SphK1的表达,组织SphK1激酶活性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SphK1酶活性.结果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S1P的水平和组织S1P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子宫内膜癌SphK1酶活性约是正常子宫组织的2.6倍.结论 被激活的SphKl/S1P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芬戈莫德(fingolimod,FTY720)发现以来,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在S1P受体的5种亚型(S1P1~S1P5)中,只有S1P1受体的激动剂可通过控制淋巴细胞的迁移而产生较强的免疫抑制效应.因此,寻找S1P1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并研究其构效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4类新型的S1P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现状及构效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1-磷酸鞘氨醇1 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type 1 receptor,S1PR1)对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AAV-LacZ组、假手术+AAV-S1PR1组、导丝损伤+AAV-LacZ组和导丝损伤+AAV-S1PR1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对应AAV-LacZ病毒或AAV-S1PR1病毒,2周后,假手术组仅切开颈部皮肤,颈动脉未损伤;导丝损伤组行颈动脉导丝损伤.4周后取颈动脉,HE染色检测新生内膜增生程度,组织免疫荧光检测颈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水平,组织免疫组化检测颈动脉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IL-6表达水平.分离并培养小鼠原代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腺病毒Ad-S1PR1或Ad-LacZ转染后,加入1 μmol/L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干预,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IL-6/STAT3通路激活情况.结果 小鼠颈动脉损伤4周后,与假手术+AAV-LacZ组相比,导丝损伤+AAV-LacZ组小鼠颈动脉可见显著的血管内膜增生、表型转化和细胞增殖(P<0.05);同时,导丝损伤后颈动脉IL-6表达上调.与导丝损伤+AAV-LacZ组相比,导丝损伤+AAV-S1PR1组颈动脉组织S1PR1过表达(P<0.05),上述病理生理学改变加重(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S1P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迁移,激活IL-6/STAT3通路(P<0.05).腺病毒介导S1PR1过表达后,上述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P<0.05).结论 S1P/S1PR1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迁移,加重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可能与S1P/S1PR1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IL-6/STAT3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上调和沉默1-磷酸鞘氨醇2型受体(S1P2)的表达,探讨其对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功能影响。方法:采用转染外源S1P2受体质粒上调年轻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表达;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过表达组细胞的S1P2受体表达;同时采用Matrigel胶种植法,观察3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管状样结构生成能力;划痕实验分析内皮细胞的损伤愈合能力;迁移实验分析内皮细胞的化学趋化能力。以及通过RNA干扰沉默衰老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的表达,观察细胞的功能改变。结果:上调年轻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表达后,过表达组内皮细胞的成管能力、损伤愈合能力和细胞迁移率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5)。RNA干扰沉默衰老脐静脉内皮细胞S1P2受体后,干扰组内皮细胞的管状样结构生成能力、损伤愈合能力和趋化能力均明显恢复,显著高于衰老内皮细胞组和干扰对照组(P<0.05)。结论:S1P2受体调控体外衰老内皮细胞的趋化、形态发生和损伤愈合反应的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is the major cause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worldwide and its prevalence continues to increase.Currently,therapies for DN provide only partial renoprotection; hence new targets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need to be identified.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d the new target,sphingosine kinase-1/sphingosine 1-phosphate (SphK1/S1P) pathway,explored its potential therapeutic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N.Data sources Most relevant articles were mainly identified by searching PubMed in English.Study selection Mainly original articles and critical review articles by major pioneer investigators in this field were selected to be reviewed.Results SphK1/S1P pathway can be activated by hyperglycemia,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nd many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which leads to fibronectin,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31 up-regulation and AP-1 activation.And then it could promote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accumulation,mediating the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renal fibrosis.Conclusions SphK1/S1P pathway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of DN.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phK1/ S1P pathway as a new target for clinically improving DN in future is of great prospect.  相似文献   

12.
在以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分别于实验第1d(四甲基吡嗪预防组)、第31d(四甲基吡嗪治疗组)投予四甲基吡嗪,并用葡萄糖作为平行对照。结果发现:四甲基吡嗪预防组的门脉压、肝内胶原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甲基吡嗪治疗组的上述两项指标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明显低于葡萄糖组(P<0.01)。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和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明显好于葡萄糖组。四甲基吡嗪具有预防和延缓鼠肝纤维化发生及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而四氯化碳(CCl4)造模法最常使用,而不同的给药途径对造模成功率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选择皮下注射纯CCl4,旨在探讨建立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最佳给药剂量及时间间隔。目的 探讨CCl4诱导家兔肝纤维化模型的最佳给药方式。方法 2015年4-9月,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6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G0组10只,G1~G3组各12只。G0组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0.5 ml/kg,G1~G3组分别以0.2、0.3、0.5 ml/kg的分析纯CCl4背部皮下注射,2次/周,共16周。G2组起始剂量为0.3 ml/kg,3周后增加剂量为0.4 ml/kg,5周后增加剂量为0.5 ml/kg,此后维持剂量在0.5 ml/kg。造模后第4、6、8、10、12、14周,分别从G1~G3组随机选取1只家兔,处死并取肝组织标本。第16周处死G1~G3组家兔及2只G0组家兔,造模期间死亡的家兔立即取肝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各组家兔的死亡均发生在造模3周内,各组造模3周内家兔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统计量值=7.004,P=0.048);其中,G3组家兔死亡率高于G0、G1、G2组(P<0.001)。第16周时,G1~G3组造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验统计量值=4.747,P=0.165)。结论 采用CCl4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0.3 ml/kg并剂量递增,可成功建立死亡率低的家兔肝纤维化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药参赤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给予大鼠胃饲参赤提取物,以观察参赤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结果 参赤提取物可使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P、ALB含量显著升高;ALT、AST、HA、LN、PC Ⅲ及IVC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参赤提取物治疗组肝纤维化比模型组有显著改善。结论 参赤提取物对CCl4所致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四氯化碳诱发大鼠出现肝脏纤维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透明质酸(Hyaluronate,HA)的含量,并分析HA与肝组织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血清HA含量在大鼠肝脏受损后早期即增加,并随肝组织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肝组织内HA含量在肝硬变完全形成期时才明显高于正常组,与肝组织病理改变没有明显相关性。提示血清HA含量是早期判断肝细胞损伤和肝纤维化程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表儿茶素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1 mg/kg)、表儿茶素高剂量组(100 mg/kg)、表儿茶素低剂量组(25 mg/kg)。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 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模型的同时开始给药,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6周。末次给药后,称取肝湿质量,计算肝脏指数;采用微板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胶原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lα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表儿茶素能显著降低大鼠的肝脏指数和血清ALT、AST的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中α-SMA、collα1蛋白的表达;肝组织病理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表儿茶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α-SMA、collα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甘泰康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甘泰康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小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参照《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方法》中护肝试验方法,以不同剂量的甘泰康给小鼠灌胃30天后,第31天模型对照组和三个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0.1%CCl4植物油溶液0.1ml/10g·bw,禁食20h后采血,测血清ALT、AST、GST、TP、ALB、CHOL、TG、GLU、CHE、MDA及肝组织MDA、GST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甘泰康可显著降低由CCl4所致的 ALT、AST、GST、TG升高,可明显对抗由CCl4引起的血清ALB、GLU下降,能明显改善CCl4所致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降低肝内MDA含量,对血清TP、CHOL、CHE、MDA及肝组织GST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甘泰康对小鼠CCl4肝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肝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保护肝细胞膜、增强机体的解毒、排毒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1-磷酸鞘氨醇对长春瑞滨化疗血管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处理组和S1P处理组,每组兔耳20只。空白对照组直接注射长春瑞滨,剂量为2mg/kg;地塞米松组先注射地塞米松,剂量为0.25mg/kg,再注射长春瑞滨;S1P处理组先注射S1P,剂量为90μg/kg,再注射长春瑞滨。比较三组的疗效。结果在输注长春瑞滨72h后静脉炎发生最严重,其中S1P组相对其他组静脉炎较轻微;地塞米松组和S1P组的微血管通透性改变较对照组轻微。结论 1-磷酸鞘氨醇可以预防长春瑞滨所致化疗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9.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纤维化的病理进程。方法轮替给大鼠四肢内侧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植物油混合液.按0.3ml/100g体重的剂量,每周注射两次。分别于初次注射后1、4、8周解剖大鼠,观察肝脏外观.肝组织切片行Van-Gieson(V-G)染色观察纤维增生情况。结果 随注射时间的增加肝脏外观先后出现了出血、坏死、增生、纤维化的特征。V-G染色证实肝脏纤维增生逐渐增多,8周时肝纤维化已形成。结论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具有以下优点:(1)造模易于成功,大鼠死亡率小;(2)肝纤维化程度比较理想;(3)肝纤维化的进展与注射的时间长度直接相关,易于控制纤维化的程度,有利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波棱瓜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以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来观察波棱瓜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波棱瓜子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动物模型的血清ALT、AST和肝脏MDA的含量.结论:渡棱瓜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